?投资一家酒店的成本和收益如何。拆解为两个问题:投资成本、收益(含基础风控)。
投资成本:
开办酒店有两种模式,购买物业或自建房屋开办、租赁物业开办。以下按目前常见的租赁物业获得10-15年经营时间的模式来拆解。
投资成本
>以中档酒店(有限服务)为例:通常客房的面积平均约为28-32平米;120间客房则需要不少于3500的客房区域和其他功能配套区域。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普及,得房率(即平均单房面积=总面积 / 可开办的房间数量)。举例子:若一个5000平米的物业,可开办120间客房,则单房面积为 5000平米 / 120间客房=41.66平米。中档酒店平均单房面积在40-50平米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数值,过小则表示要么房间面积小,要么配套不足;过大则表示要么房间面积偏大,要么配套过多。合适很重要(至少不会造成面积的浪费)。
讲清了面积的概念,接着说前期投入金额:租金押金、前期策划/定位/设计/选品牌、装修装饰(基建、机电、家具家电等、运营物资和公共配套如大堂、餐厅、会议室和其他等)、运营准备金;证照办理费用及消防;
以目前行业内通用的说法:
1、 租金押金,基本都会按月租金实行押一付三,即第一次需投入4个月租金,正常二三线城市的租金单价介于40-80元/平米/月(取中位数为60元),若5000平米,则每月租金为30万,4个月则为120万;
2、 前期策划/定位/设计/品牌,这部分前期的费用大约会占到50-100万;
3、 装修装饰:根据定位做出推导,中档酒店正常每平米的装修投入金额约为2000-3500元/平米(未含证照及消防)。2000元大概是普通中档酒店的入门标准,3500元则是国际中档酒店的标准(品牌及装修金额会影响客房的平均售价);此处以基本入门标准的2000元/平米计算,需要约1000万元(要根据实际情况,上下差异会有20%浮动)。
4、 证照办理:各地标准有所差异,按20万计算;
5、 消防:酒店属特种行业,开办基本都需要在一次消防的基础上做二次消防工程,全国的平均值为:110元/平米,此处费用约为60-70万元;
6、 运营准备金:开业典型、准备2-3个月流动资金,此处费用约为50万元;
以上几个大项,每一项都可以展开来说一两个小时。综合预估总体投入金额为:1200-1300万元/ 120间客房(以5000平米计算);
收益部分:
酒店收益
>中档酒店(有限服务)的收入大头基本为客房收入与非客房收入(餐饮另计),正常的比值为9:1(即每10元收入有9元房费收入与1元非房费收入);
经营收入:
计算公式为:房费收入(平均客房卖价 * 房间数量 * 预估出租率) + 非房费收入
中档酒店在二三线城市的全年平均卖价基本处于250 – 500元/间,此处依然取中位数350元;可得出
350 * 120 * 75%=3.15万,加上非房费收入,约为3.5万元/天,每年约为1300万;
中档酒店的GOP(毛利率)约为40%-65%之间,同样,取中位数50%;
毛利则为:13005万 * 50%=650万/年
租金成本为360万/年,未计提折旧的税前利润约为300万/年;
税后收入为:300万 * 75%=225万/年
以上,只是基础的计算公式,不做任何投资参考。
另外,需要说的是:影响收益的因素有非常多,有位置、建筑外观、品牌、装修、服务和人才等;
酒店是一门精耕细作的行业,也就是说,想要提高收益(利润),有蛮多细节要考究的。好处是生意一旦成型,至少会有短则5年,长则10年的稳定收益。
最后说说风控,酒店住宿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前期调研/定位 – 选址是最重要的环节,中期的装修预决算控制也同样重要(决定了资金回报率),运营中的稳定生意和收益精细管理也是决定利润的关键环节。俗称影响酒店的三大阶段战役。
以上,来自从事酒店行业十余年的经验所答,我愿用所知道的酒店知识,与大家一同成长。
饮行业的市场空间巨大,但并不是一个餐饮品牌就能囊括所有的消费群体。对于中高端餐饮品牌来讲,做好市场定位能够在品牌市场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那你知道中高端餐饮的市场定位怎么做不?
中高端餐饮的市场定位的流程与核心
1.专业的市场调研
在市场扩张前,需找到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对中高端餐饮行业的市场容量、群体特征、竞争对手、潜在加入者、自身及对手的优势与劣势、三至五年内的市场变化及竞争格局等做详细的市场调研,以备后续使用。
2.未开新店先备人
一个想要做大做强的中高端餐饮是必须储备人才的。人才储备必须先于开店前一到二年内完成。如果新店已经开张了,店长还悬着,那么,这样的企业也是悬的,扩张的结果也是可怕的。
3.差异化经营探索
一个中高端餐饮品牌可以涵盖多种产品,绝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可以在金字招牌下以同样一种东西去取得所有人的喜爱。品牌有核心,有附属,有子品牌。坚持核心,发展附属,推广子品牌,这就是差异化经营。
4.做好单店经营
一味求大的思想不可取,这也是个人尽皆知的道理,扩张与做大,一定要摆清单店与总体的关系。只有单店做好了,整体也才会良好发展。如果只追求规模、速度、市场占有率、表面折扣和数量的增加,而不考虑单店的生存状态,资金流出现异常,就会在精神饱满之前停止工作,很快就会崩溃。
5.多元化探索
对于中高端餐饮来讲,所谓的多元化探索,并不是指什么热做什么,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强项与长处,盲目多元化,而是通过选择可以取长补短的业态进行复合业态的发展。
中高端餐饮的市场定位怎么做
一是目标群体的定位转型
中国中高端餐饮业主要针对三种目标群体:公务消费型、商务宴请型和个人消费型。目前,公务消费型中高端餐厅遭受寒冬,而定位后两者的高端餐厅影响并不是很大。公务消费型有中高端餐饮的基础和管理模式,可以向另外两种中高端类型转型,而向中、低端平民消费转型也是一条发展的道路。例如湘鄂情为了减少亏损,增加营业额,正在加快向大众餐饮的转型速度,由中高端餐厅转变为家庭欢聚餐厅。
二是产品转型和定价变革
目标群体如果转型,菜品和定价也要跟着变革,不能脱节。在保证品质不下降的情况下,了解目标受众的喜好口味,推出一些物美价廉的菜品,再研制出几款特色菜,相信会快速抓住目标受众的胃。
三是服务理念的创新转型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当前的服务理念在服务态度不佳时并不简单,而是对目标消费者群体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对不同的目标群体进行个性化交流,让顾客有个性化的饮食体验,这样才能发展忠实顾客,让忠实的顾客通过口碑传播带来新顾客。
四是个性化转型
对于中高端餐饮企业来讲,具有独特创意的主题餐厅也是值得考虑的方向。
< class="pgc-img">中高端餐饮市场定位
>家统计局近日公布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显著。3月份的餐饮收入3964亿元,增长6.9%,1—3月份的餐饮收入13445亿元,增长10.8%。
从去年开始,餐饮行业的收入增幅就在所有社会消费品中位于前列,不过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疫情后我国的餐饮消费已现“K形分化”。
客流营收持续回暖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餐饮企业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不少餐饮企业的客流量或营收同比去年都有所上升。
比如2024年一季度,全聚德(002186.SZ)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1.99%;归母净利润1530.71万元,同比增长66.85%。
去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全聚德在财报中称,2024年餐饮业持续回暖向好,消费活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餐饮门店春节期间收入同比增长 32.6%,接待消费者28.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7%。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共同满足消费者多场景、多元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西安饮食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报告则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亏损2993万元,但同比收窄3.83%。
除了以上2家A股上市公司以外,第一财经记者从西贝集团了解到,今年3月份,西贝整体客流和营收平稳向好,部分门店与去年比增幅显著,例如北京四元桥家乐福店营收同比增长48%、合肥万象城店客流同比增长43%。不过今年3月份,客单价和高峰消费时段平均等位时间基本与去年持平。
海底捞北京合生汇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过完年到现在,店里一直都很忙,再加上我们门店周围的商超、办公楼、居民区也多,顾客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工作日正常每天接待量在300桌左右,节假日周末我们每天的接待量都要超过500桌。今年到店吃火锅的顾客明显比去年多,人流量回来了,人气旺了。”
一家连锁港式茶餐厅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整个品牌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比2023年的数据好很多。“而且由于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和深圳口岸才全面开放,所以2024年一季度广东深圳地区门店的业绩增长率比北方城市高不少。”
中端餐饮被挤压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的情况不理想。
一位在湘菜、粤菜品牌都工作过的资深餐饮人士和记者谈及了他的观察:“今年高端餐饮不差,因为高端商务宴请还是较多的,被挤压的主要是中间档位的品牌,一些消费者可能会用大众餐饮品牌来作为替代品。”
从一季度的市场情况来看,人均消费在二三百元的中端餐饮日子确实不那么好过。近日,一家人均消费约为320元的海鲜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门店以前一个月能做350万左右的营业额,现在只能做到250万元。”另一家人均消费约为222元的苏浙菜员工则表示:“生意比去年下滑20%。”甚至还有一家人均消费约为276元的私营浙菜馆老板表示:“我们马上倒闭了。”
事实上早在2023年,这个趋势已经显现。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餐饮业消费已经显现出“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消费者对高性价比有着极致追求。我国的餐饮消费呈现出了“K形分化”,即一端向上探顶,一端往下坠落的分化走势,主张高端、差异化与主打刚需、价低质优的企业有较大机会承接住时代的红利。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