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大猪肉专营店金泰店开业盛况
5月31日上午,正大猪肉专营店金泰店盛大开业。正大集团陕西区助理副总裁刘晓东、陕西食品销售与零售事业人力资源总监张夏娜等领导莅临活动现场,并为正大猪肉专营店金泰店剪彩。
< class="pgc-img">▲各位领导为金泰店开业剪彩
>< class="pgc-img">▲专营店老板开业发言
>< class="pgc-img">▲购买猪肉顾客参与抽奖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专营店客户络绎不绝
>02
正大猪肉专营店民新路店开业盛况
6月1日上午,正大猪肉专营店民新路店盛大开业。正大集团陕西区贾明玉助理副总裁莅临活动现场,并为正大猪肉专营店民新路店剪彩。
< class="pgc-img">▲各位领导为民新路店开业剪彩
>< class="pgc-img">▲专营店老板开业发言
>< class="pgc-img">▲购买猪肉顾客参与抽奖
>< class="pgc-img">▲专营店客户络绎不绝
>03
正大猪肉专营店大观园店开业盛况
5月31日上午,正大猪肉专营店大观园店盛大开业。正大集团陕西区食品品管总监宋秋霞、市场部主管党洁莅临活动现场,并为正大猪肉专营店大观园店剪彩。
< class="pgc-img">▲各位领导为大观园店开业剪彩
>< class="pgc-img">▲专营店老板开业发言
>< class="pgc-img">▲购买猪肉顾客参与抽奖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专营店客户络绎不绝
>三家专营店庆典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消费者络绎不绝,踊跃选购。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许多顾客表示就是奔着正大的品牌过来购买的,“很早就听说了正大品牌,百年企业值得信赖,现在知道了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正大物美价优的猪肉,买的放心,吃的更安心。
据悉,此次三家正大猪肉专营店开业期间重磅大酬宾,进店有礼、买猪肉送鸡蛋、幸运抽大奖等劲爆好礼大放送。
正大集团以“做世界的厨房,人类能源的供应者”为企业愿景,始终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未来,陕西区将持续紧抓市场挖掘、纵深发展,做出安全食品,做好良心事业,为与正大共同发展的广大加盟商朋友提供安全的食品保障和良好合作支持。正大猪肉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持续打造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潜力产品,为每一位合作伙伴提供最佳的投资回报,为每一位顾客提供舒适安心的消费体验。
金泰店:金泰假日花城3、4期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和顺巷与电子信息路交叉口南180米
大观园店:大观园(大观园市场店)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雅沁苑南门旁
民新路店:雁塔区爱西华庭小区北门民新路
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信源获悉,上海万科助理总经理、上海万科产业地产事业部负责人郑华拟跳槽泰国正大集团,加盟旗下正大帝景投资管理公司。
记者就此事求证郑华本人,其回复:还未正式离开万科,感恩万科,但目前不便多说。
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一直是万科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郑华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也透露,万科多元化已经涉足八大板块,产业地产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业务板块。经历两年发展,万科产业地产包括智能制造、VR应用;文化创意;新金融、私人理财、融资租赁;对个人或者对企业的独立资产配置四大项。而上海产业地产事业部可以称之为孵化地或者试点。
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潮汕企业家谢易初和谢少飞兄弟创办,在中国以外称作Charoen Pokphand Group(卜蜂集团)。在壮大农业主业的同时,还涉足其他行业,如电讯、石化、房地产、医药、零售、金融、机械和传媒等。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属400多家公司,员工人数近20万人。
正大集团在上海滩最知名的项目就是2002年正式营业的陆家嘴正大广场,至今该项目仍是陆家嘴地标商业项目。
正大集团此前为了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而创立的全资子公司-正大新生活集团,正式并入正大帝景,后者是一家负责拿项目做投资的公司。正大新生活旗下有浙江乐清正大城项目,就是新城镇的实践项目。与此同时,正大集团易初莲花(卜蜂莲花)旗下多个旧改项目,也划入了正大帝景。
国内产业地产正处于起步阶段,前有华夏幸福、临港集团,随着近期平安不动产、正大集团开始介入,产业地产对于人才的抢夺将逐渐进入白热化。万科内部把产业地产作为品类事业部,以服务运营为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世纪经济报道APP
陆式资本术”不奏效,plan B计划紧随其后。
总第 3028 期
餐企老板内参 张鳗鱼 | 文
陆正耀发动“plan B”
做起了预制菜加盟生意
瑞幸“复苏”,趣小面还在不停掉头整改,而陆正耀,重新起家,做了个to B的生意。
最近,一张“舌尖工坊招募合作伙伴计划”的海报在圈中疯传。“舌尖工坊”的所属公司舌尖科技,正是瑞幸咖啡前CEO陆正耀退休前最后一个创业项目“趣小面”,现已改名为“趣巴渝”的公司。
“趣小面”的拓店KPI不尽如意。而另一边,预制菜店的新项目已经“候场”了。
内参君拨通“舌尖工坊”的招商电话。随后听见——“舌尖工坊合作计划现已全面开展,详情请按1,趣巴渝请按2”的提示音,很快,一位敬业的工作人员接通了电话。
舌尖工坊计划书(部分)
据介绍,“舌尖工坊”售卖预制食材(半成品菜)以及速烹菜(解冻加热)两种,门店需求面积为8㎡及以上,设备要求简单,主要是冰箱及冰柜。投资金额3万元起,总共有5种店型。目前,仅有C1类型体验餐厅店提供堂食,实体近似于盒马的生鲜板块,其余类型的门店均只做零售。客服介绍,如果本身有带冰箱的门店,可以开店中店,这样成本更低。
“舌尖工坊”店型示意图(部分)
招商文件显示,在本月31日前缴纳1万元的意向金,还能有免品牌使用费、流量支持、创业贷款等5项加盟“优惠”。
之后,内参君加了一位“舌尖工坊”工作人员的微信。对方多次强调他们有值得信赖的合作商,如正大食品。文件中展示了近20款预制菜品,并与超市售价作对比后发现,舌尖工坊的价格明显低于超市价格。工作人员表示,门店的SKU并不会太多,之后会上新一些时令产品。
过程中,两位工作人员都没有主动提起“趣小面”或是“趣巴渝”。对于改名一事,工作人员解释道,品牌新增了火锅煲等川渝地区的菜品,原先“趣小面”的名字不再适合更新后的菜单,故改名。“趣巴渝”和“舌尖工坊”是公司的两个项目,都会继续做下去。
回归瑞幸失败、4个月三次转型
刚过去的一年,老陆在忙啥
尽管往事已久矣,但陆正耀这个名字,总是和瑞幸咖啡紧密相连。
陆正耀时代的财务造假丑闻,一来让瑞幸咖啡开启艰难的回血之路;二来,也让陆正耀出局。
刚刚过去的2021年,老陆挺忙,也挺难。
>他的“复仇之路”,首先瞄向“原配”瑞幸咖啡。
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前董事长蠢蠢欲动,一直试图重回瑞幸。甚至联手钱治亚,策划“联名举报信”,要求罢免现任董事长兼CEO郭谨存。然而,这样的“反攻”不仅没有夺回丝毫股权和经营权,反而让瑞幸现任管理层更加严防以待,去年十月中旬抛出了股东权益计划(俗称“毒丸计划”),实施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赋予董事会可决定稀释任何收购人所持股权的权利。
12月,瑞幸咖啡又发布了特别股东大会的公告,瑞幸98.5%公众股东支持抵制前造假管理层回归,可以说是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这,彻底断了陆正耀重回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陆正耀积极转型,将餐饮行业作为退休前“最后一战”。
>8月,慌慌张张的陆正耀,入局小面赛道。
早在2021年8月,趣小面刚刚成立之初,内参君就去“打卡”了。而这个项目从筹划到落地,仅有3个月。
那时候,内参君最大的感受是“毫无特色竟是最大特色”。
价格上,趣小面并没有延续瑞幸的风格,打折期很短;同时,同款产品在不同城市价格也不一致,均高于同类产品。此外,趣小面选址主要集中在写字楼周边,房租成本高、竞品多。一定程度上也让这个新品牌面临种种压力。
好在老陆大小是个名人,光环不可小觑。业内人士纷纷“按捺”住躁动的心,耐心等待趣小面的“惊喜爆发”。
然而,趣小面的扩张速度比想象中慢了不是一星半点。据悉,品牌的拓展计划分为两批:第一批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个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第二批从2021年8月中旬开始,涉及福州、南昌、长沙、合肥等8个城市。但2021年9月初,第二批城市的拓展计划已经暂停。
截至内参发文,趣小面在全国共有34家店铺营业,覆盖15座城市。和一开始放出的消息“首批店面达106家,第二批店面要达到500家”相差太远。
>9月中旬,趣小面估值10亿,寻求1亿融资。
当时,美团上的数据显示,趣小面已开业门店有25家,未开业门店有81家。
一位接近舌尖科技高层的人士表示,“没有开业的店铺短时间内都不会开业,可能会重修装修设计。现在主要是在调整厨房,如果改完厨房生意依然不好,再加上没有产品更新的话,那未来就不好说。”
单店模型尚未打牢,而陆正耀已经开始寻求融资了,此时,距离趣小面首店开业仅仅一个多月而已。然而网络上,吐槽其“贵、体验一般”的声音也有不少,反馈平平。
从时间节点来看,趣小面并不十分讨巧。马记永、陈香贵都早早拿到了融资,更早一些,连锁150多家的遇见小面估值就已经达到10亿元,到2021年底,资本更是给出了它30亿元的价值预估。面品类的风口,正随着消费投资的降温,步入拐点。匆忙上车的趣小面,看起来像赶了趟末班车,这给融资进程造成了不小难度。
同时,对标陈香贵,在只有22家门店时便寻求10亿融资;马记永更是在只有15家店时,就获得了红杉资本10亿元的估值。相比较之下,趣味小面的估值并不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资本对该品牌的兴趣不高。
>11月,运营才2个多月的趣小面“紧急调整”定位。
一面是陆正耀四处寻找金主,另一面,很快有媒体发现,趣小面将部分门店直接改名“趣巴渝”。
这一次,新店上线了火锅煲等“大菜”。定位从粉面馆变更为“快餐简餐”。很明显,趣小面在变成产品更丰富的快餐店。
一位内部人士称,改名或许和品类拓展有关。他表示,陆正耀团队本来是打算做火锅(类似重庆美蛙鱼头这个品类),后来却先做了面。
一位和舌尖科技接触过的投资人称,陆正耀清晰地知道,单品类赛道会存在天花板,他的想法是多品类扩张,要做20个品牌。面,只是一个品类,早期他和团队还曾探索过卤肉饭等品类。从长远看,陆正耀希望打造一个美食集团。
不过,这样的野心,需要长时间探索,绝不是一个速战速决的生意。
从陆正耀的“不安分”可见,他没有这么多耐心。
果然,趣巴渝上线后,市场依旧反响平平。
>元旦刚过,舌尖科技新增“B路”。
“舌尖工坊,让吃饭不再纠结,人人当大厨”……
如此简单粗暴的文案,让内参君又嗅到了浓烈的韭菜味道。
预制菜近两年大热,这在圈中人尽皆知。前有“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上市,后西贝贾国龙豪掷20亿扛起创新大旗,以及眉州东坡、肯德基等一系列头部品牌积极入局。
眼冒绿光的老陆,当然也不甘寂寞。这一波操作,和半年前匆忙入局“融资大热的面条赛道”,路径一致,行动力“满分”。
如今,舌尖科技旗下拥有趣小面、趣巴渝、舌尖工坊三个品牌,分别向C端和B端进军。可见陆正耀的不甘心。
陆式资本术失效
无论哪条路,都需要“耐心生长”
从C到B,陆正耀这一年“很忙”。
当年的瑞幸咖啡,以市场熟知的烧钱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扩张,创立18个月就上市,创下最快IPO纪录。在这个过程中,陆正耀也总结出一套“陆式资本术”:抓住风口、找对赛道、成立公司、巨额融资、烧钱扩张、急速IPO。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趣小面来说,他们最大的难题是从0到1阶段。餐饮行业的规律是,如果3个月内,没能站住脚跟,很快会被吞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陆正耀这么“慌张”。
当他把趣小面当作融资噱头时,看透目的的资本,也不会当冤大头。互联网“快进快出”的模式,在餐饮行业已然失效。
然而,面不是咖啡。大众品类和小众品类,不是同一个路径。
TO B和 TO C,也不是同一种路径。
根据新财富500富人榜的2020-2021年财富最快跌落50人统计中,陆正耀已经缩水了接近200亿元的财富。
况且,陆正耀还背负着瑞幸财务造假退市的“前科”。资本是有记忆的,这一次,既没钱也口碑渐失的老陆,还能在预制菜赛道支棱起来吗?
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