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有两天了,朋友圈、微博总有人在晒“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妈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呢?那春天、夏天还有冬天的第一个是什么呢?[流泪][流泪]太难了,我竟无力反驳!难道是春天的第一朵花?夏天的第一口西瓜?秋天的第一条秋裤?冬天的第一件羽绒服[捂脸]
作为奶茶控,几乎每次出门手中必有一杯奶茶(超级喜欢珍珠),本人喜欢什么样的呢?(奶茶居多,果茶较少)
蜜雪冰城——“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捂脸]价格非常实惠,满杯百香果不错哦,相当于平价的CoCo百香果[捂脸],真心不错,摇摇奶昔,雪顶咖啡都非常好
< class="pgc-img">这图有点难看,要好好练练修图
>益禾堂——价格也挺实惠,泷珠奶茶不错(里面有珍珠哦),禾风奶绿+珍珠也挺好喝,他家热烤奶很好喝,热的比凉的甜哟,冬天手中捧着一本烤奶,把爱捧在手心里[捂脸][捂脸][捂脸],你知道这个广告吗,不会暴露年纪了吧!!
< class="pgc-img">>沪上阿姨——复古蛋糕奶茶、奥利奥奶茶、芋泥波波奶茶,炒鸡喜欢他家的芋泥
< class="pgc-img">>书亦烧仙草(简称“书亦”)——本人不喜欢喝烧仙草,觉得有点中药味,不过芋圆奶茶还有其他的也不错
< class="pgc-img">>CoCo——必点珍珠奶茶,描述不出的味道[泣不成声],大学时每次出去玩宿舍四个人必点他家的珍珠奶茶,感觉喝不腻,百香果也不错,好像冬天的热饮也挺好
< class="pgc-img">>一点点——四季奶青+珍珠,下次一定换个口味
< class="pgc-img">>贡茶——台式的奶茶,甜甜的,加上珍珠,完美,不喜欢甜奶茶的请绕道到果茶,金桔柠檬非常好喝,夏天必点
< class="pgc-img">>蜜菓——初中时就存在的奶茶店,似乎一直没火起来,但也没倒闭[捂脸],味道可以,之前觉得没有网红点好喝,幸好尝试了,不然就错过了
< class="pgc-img">>茶百道——只喝过一次,豆乳玉麒麟,在店里用支付宝买的(有优惠),应该挺好喝,因为外卖非常多非常多
< class="pgc-img">>快乐方程式——五个字还有快乐,好像快乐大本营啊,没错,进店就可以看到五个人的照片,味道也还可以,感觉不太火,知名度不高
< class="pgc-img">>半仙豆夫——这个不算奶茶,作为一个北方人,爱喝豆浆、豆汁不过分吧,如果不喜欢豆浆,不要轻易尝试哦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这款南方比较火,只在门口路过一下下,不知道味道,看名字,茶比较多吧
< class="pgc-img">>还有瑞幸(咖啡)、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等等,对本人来说,价格有点贵,只喝得起瑞幸,喝后面三个有点滴血呀[流泪][流泪][流泪]一杯顶三杯
每次看朋友的果茶都非常漂亮,尝起来也不错,但就是抵不住奶茶的诱惑,下次,下次一定喝果茶!葡萄什么来着[捂脸]
有什么好喝的果茶可以在评论区推荐给我呀!爱你们哟[比心][比心][比心][比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随着一句“奶茶YYDS”,这届年轻人将喝奶茶变成了生活方式——不仅用它“续命”,也让它成为了一种消费热点、社交文化。
年轻人的“奶茶系”生活都有哪些消费特征?茶饮市场又在如何发展?
美团数据观联合咖门发布《2021茶饮消费洞察》,用数据呈现年轻人的茶饮消费习惯、消费心理。
消费市场调研:
“茶文化”复兴,靠年轻人喝出来?
1. 茶饮和咖啡的市场规模对比,已扩大到10.9倍
同在饮品赛道,咖啡和茶饮是常被拿来对比的两大品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咖啡作为“舶来品”,常常是小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喝茶被认为是上一代人的消费习惯。但随着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的发展,这一局面已经出现变化。
从市场规模看,茶饮市场体量远超咖啡,最近两年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茶饮与咖啡市场的规模对比还是6.5倍,2021年已扩大到10.9倍。
年轻人可能没想到:他们每一次下单买奶茶的行为,不仅是对茶饮市场发展做出的一点小贡献,也是对中国茶文化复兴的一次传承。
2. 疫情后复苏快,茶饮消费同比增长150%
对去年疫情时期的茶饮店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整体受损基本在可控范围内。且门店开始营业后,茶饮店也是下单多、复苏快的几个业态之一。
根据美团数据观的数据显示:2020年初疫情过后,今年店内饮品消费迅速复苏,茶饮消费同比增长150%,咖啡同比增长99%。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茶饮店轻模式,快速开启小程序远程点单业务,保持了正常的经营;
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越是心情受疫情影响,越是需要一口甜来补充能量。
茶饮店轻模式,快速开启小程序远程点单业务
>3. 粘性也很高,茶饮消费频次是咖啡的2.4倍
年轻人对茶饮的爱并不是短暂的,还是深远、持久的。
拆解茶饮、咖啡市场的增长驱动因素发现:茶饮的高速增长,源自线上消费人数及消费频次的增加;而咖啡的增长,则主要受到消费人数的增长推动。
美团数据观的数据也能印证这一观点:最近一年,消费者进店购买茶饮的频次是咖啡的2.4倍。
4. 茶饮的“成瘾性”是怎么形成的?
不论是个体消费行为还是市场规模,茶饮都在保持良性增长,这背后的原因或许是:
- 从生理角度来说,茶和咖啡中都含有咖啡因成分;同时,茶饮中含糖,都能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造成一定依赖性。
- 从消费感受上来说,茶饮发展出多种场景,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比如朋友社交、购物休闲,甚至一个人也可以喝奶茶打发时间——当茶饮出现在生活中的多个场景时,它已经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生活方式。
消费群体洞察:
95后已成为奶茶消费主力
1. 连续3年,95后茶饮消费逐年增长
奶茶的主流消费人群在发生变化:
先是年龄的转移:
5年前新茶饮刚兴起时已90后为主,如今95后已经成为到店茶饮消费主力,最近一年人数占比达44%。
并且,95后近三年饮品消费逐年增长,而90后、85后人群占比被压缩。这一方面源于95后成长发展、消费力提升;另一方面,和茶饮店不断做产品创新、品牌升级,打造年轻时尚的消费策略有关。
再有人群的扩大:
爱喝奶茶的95后里,小镇青年的消费力在显现,这主要表现在三四线及以下级别城市消费占比及增速更高。
95后是驱动饮品大盘增长的主要增量人群,而在这类人群中,随着茶饮消费下沉趋势显现,更多茶饮品牌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乡镇开店,让95后的“小镇青年”有机会贡献更多奶茶消费。
2. 95后有多能“喝”?近5成平均每周2~4杯
95后在奶茶消费力如何?美团数据观的数据显示,近2成95后每周奶茶消费超过100元,近五成95后每周要喝2~4杯。
奶茶高频消费的背后,是年轻人可支配收入的提升。
基于这些特征,可以描绘出一个茶饮年轻消费者的立体画像:
大学毕业后,他们到不同的城市工作,有一笔自由可支配的收入,也承受着一些工作上的压力,也许是办公室里的下午茶拼单,也许是下班路上的一口补给,或是周末逛街时和朋友“第2杯半价”,他们把奶茶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习惯了用较多的成为优质的产品买单。
3. 95后更愿意为“贵”的产品买单
在价格偏好的对比上,95后在奶茶消费上的价格接受度更强,更愿意为30元以上的产品买单;85、90后则对中等价位奶茶更加偏好,尤其是15~25元段。
另外,虽然95后人群客单价低于80后和90后,但笔单价与80后、90后几乎持平。
结合茶饮品牌的定位特征,产品均价25元以上的品牌,在产品上新速度、互动玩法、营销创意上更具创造性。
或许,这正是吸引95后为高价奶茶付费的原因;宁愿少喝一次,也希望每次喝到的都是惊喜。看重口感,也看重一杯产品的附加值。
4. 爱会转移,95后消费忠诚度最低
95后的爱,也很容易转移。
美团数据观的数据显示,在各个年龄代际中,TOP3品牌都占据了3成以上的消费额,消费集中度比较高。而代际之间横向对比,95后品牌集中度最低。
这或许和95后喜欢“尝新”的消费心理有关,哪家有新品就到哪家下单。虽然口味、成分仍是购买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包装、广告、工艺、代言等也在影响其消费决策。
明星代言也在影响其消费决策
>这也导致茶饮品牌不断重视品牌传播、营销策略的创新。
比如近段时间,茶饮品牌集中开启了一波请代言人的风潮:古茗邀请丁禹兮、章若楠做品牌代言人,7分甜邀请姚景元做“一日店长”,再往前,黑泷堂官宣了张彬彬。通过更具年轻化、更有网感的玩法,和年轻消费群体做互动。
5. 95后偏爱水果茶,葡萄最受宠
再看更具象的消费特征:奶茶消费者女性偏多,她们更喜欢在下午点单,70%的人集中在下午茶时间饮用,超半数95后在选择茶饮时喜欢少糖。
另外,在具体的口味喜好度上,95后最喜欢的茶饮品类是水果茶(75%),最喜欢的水果茶口味是葡萄,其次是柠檬。
消费者喜好度也成为品牌研发新品时的影响因素。不仅菜单上有少糖、零卡糖等客制化选项,品牌也会根据需求做产品创新。
比如近两年水果茶产品被持续更大范围地开发:
一方面,品牌选择的水果种类越来越多,油柑、黄皮、橄榄等小众水果被应用;
另一方面,益禾堂、CoCo 都可、沪上阿姨等等品牌进行产品升级,增加水果茶产品的售卖比重。
消费行为分析:
品牌、品类成搜索热词
1. 品牌占搜索词65%,消费者开始“认品牌”
消费者越来越懂奶茶了,甚至品牌认知开始形成。饮品店的搜索词中,搜索人数最多的200个搜索词中,65%是品牌词。
茶饮消费者进入“认品牌”阶段,也启示茶饮企业关注品牌形象打造、品牌理念传播。
2. 柠檬茶、烧仙草、杨枝甘露,品类记忆深刻
除品牌外,通过搜索产品或关联品类进店也比较常见。在产品方面,柠檬茶、烧仙草、杨枝甘露等品类人气较高。
这和茶饮市场发展特征相互印证。这两年,茶饮行业出现品类细分的发展趋势,柠檬茶、烧仙草、杨枝甘露都是其中的热门赛道。
3. 快餐是饮品的最佳CP
在关联品类上,美团数据观的数据显示,蛋糕、烧烤、炸鸡、麻辣烫等小吃与茶饮是绝佳搭档。
通过观察搜索行为发现:
在搜索饮品前后一小时内,消费者搜索的Top5品类为小吃、饮品、面包甜点、饮品、小吃快餐。快餐是饮品的最佳拍档,而咖啡则是茶饮的替代选择。
“茶饮+”模式一直是个被讨论的话题。要想深度挖掘到店客流,将茶饮和什么搭在一起卖更合适,也是饮品店老板关注的方向。
从这一数据看,茶饮和小吃等轻餐饮模式的组合,或许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4. 逛商场是核心场景,00后更爱个人享受
从搜索地点上看,消费者在逛商场的时候更希望手里有杯奶茶或水果茶,其次博物馆。
也就是说,目前茶饮的消费场景聚焦在社交场合,或者说在和朋友在一起时买杯奶茶。也成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
但不同年龄段人群在消费场景上也有差别:00后更偏爱个人享受,90后更愿意在聚会和约会上购买新式茶饮。
消费品牌挖掘:
平价品牌销售额增长10倍
1. 在全年龄层,平价品牌增长显著
美团线上数据显示,在所有年龄层,蜜雪冰城的销售额增长都超10倍。
不久前,在一首魔性主题曲的带动下,蜜雪冰城热度飙升。比其主题曲更魔性的,是销售业绩——数据显示:蜜雪冰城在各个代际的销售额都增长了超过10倍。
这样的业绩如何取得的呢?
2020年上半年,蜜雪冰城门店突破1万家,是茶饮品牌中门店最多的品牌。但在实际销售中,蜜雪冰城几乎是最便宜的连锁茶饮品牌,产品均价6~8元。
产品价格低使蜜雪冰城有更大的消费者基数、人群渗透性强,无论一二线、还是县城乡镇,无论70后还是00后,都比较容易接受这一价位。
近两年,茶饮行业开始向下沉市场、偏远市场发展,价格也给了蜜雪冰城更大空间,加上规模和体量的助力,使其品牌快速传播。
就单个样本来说,在运营的精细化、门店售卖氛围的打造等方面,蜜雪冰城也做出了极致的门店模型。
举个简单的例子,站在一家蜜雪冰城门外5秒,就会让人产生进店冲动:门口不断有喊麦、音乐播放,制造热闹的好生意状态;从门头到吧台都有一套完整的宣传物料,显示当季热卖产品,起到吸引到店的目的。
此外,蜜雪冰城依托强大的供应链支持,自主建厂生产原物料,不仅能降低成本,也是其建立品牌壁垒、快速发展的支撑。
2. 细分赛道崛起,书亦烧仙草表现亮眼
根据美团数据观的《2021年茶饮消费洞察》来看,细分赛道是近两年的茶饮热门词汇,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显示:无论是70后,还是95后,书亦烧仙草都是消费额排名NO.1。
书亦烧仙草主打“满杯都是料”slogan,突出多料,打造性价比,推动烧仙草品类的崛起,也推动其品牌快速发展。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是将杨枝甘露进行杯装化改造,主打杨枝甘露的品牌7分甜,推动了杨枝甘露饮品的流行。
当市场趋于稳定时,品牌都在找新的机会点,细分赛道是个被验证过的路径。如同餐饮行业的酸菜鱼、烤鱼等,烧仙草和杨枝甘露就是茶饮行业细分赛道的代表。
3. 95后中益禾堂排第3,校园市场不容忽视
在代际排名中,益禾堂在95后中排第3。这或许和其许多门店开在校园周边的选址特征有关——学生群体贡献更多购买力。
随着茶饮店开进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深耕校园市场的比例在缩减,但作为茶饮准消费群体的大学生,仍是不容忽视的消费力。
益禾堂3元的翠峰茉莉、6.5元的烤奶和8.5元的泷珠奶茶,最近一年订单量均超过90万单,便宜+大杯+产品创新+学生定位的组合拳,在校园市场中始终好用。
4. TOP10 的品牌,都在大力创新
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茶百道、沪上阿姨、古茗等品牌,都高频出现在TOP10品牌中。这些品牌存在一些共性:
产品均在10~20元,这是个更有接受力、消费群体大的价格带。
都在近一年进行了品牌形象、产品特色的升级和调整。比如古茗、茶百道等主打鲜果茶,沪上阿姨提出五谷茶赛道的概念,每个品牌都开始在追求品质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品牌记忆点,以获取更多市场关注度。
供应链布局、组织力提升也值得关注。随着茶饮发展走向深水区,在产品竞争外,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开启上游布局,深耕原料产品和供应链。
此外,为保证更统一、标准化的门店形象,门店精细化运营、提高管理能力,也是关注的重点。
也许95后在下单买奶茶时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20元左右的消费,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催生出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的茶饮市场。
值得欣喜的是,当“奶茶系”生活养成,茶饮品类在商业版图中布局出一席之地时,茶文化也终在这个时代找到了最合适的传承方式。
业
贵州茅台: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增长17.56%至834.51亿元,茅台酒收入提升15.67%
8月8日,贵州茅台发布2024年半年报。披露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增长17.56%至834.51亿元,归属净利润提高15.88%至416.96亿元。分产品看,茅台酒收入提升15.67%至685.67亿元,系列酒收入增长30.5%至131.47亿元。
近日,水井坊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当中介绍,总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白酒市场依然表现出坚实的抗风险能力与持续的发展韧劲,白酒作为与时间为友的产业,具有穿越周期的先天优势。而就从公司层面来讲,我们将坚持长期主义以力争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水井坊的门店库存水平正常,经销商库存尤其在省代层面偏高,但保持在公司内控水平之内。
产品方面,水井坊披露,8号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井台经典复刻限量回归助力井台成长;典藏继续聚焦 20 个关键城市与客户及更多高质量企业展开合作。另外,公司持续提高营销费用的投资效率及效果、以推动业绩可持续增长并保持稳健的净利率。同时,公司制定的关键举措如扩大销售队伍和销售渠道也按计划正常执行。
食品饮料
中炬高新:2024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3.5亿元,将持续聚焦调味品主业发展
8月8日,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8亿元,同比下降1.35%,主要受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等影响,房地产收入和调味品收入略有减少;归属净利润3.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告指出,目前公司的核心业务是调味品板块,其中,2024年上半年调味品销售收入为25.56亿元,占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97.64%。根据战略规划,中炬高新将持续聚焦调味品主业发展,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
盐津铺子:2024年上半年营收24.59亿元,蛋类零食收入提升150.54%
8月8日,盐津铺子发布公告称,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29.84%,主要系公司聚焦七大核心品类,多个渠道、多个品类实现快速发展;归属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30%。分产品来看,2024年上半年,蛋类零食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150.54%;果干坚果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95.98%。
桂发祥: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87%至2.68亿元,电商平台业务突破提升
8月8日,桂发祥发布公告称,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矩阵,电商平台业务突破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87%;同时,为下一步全国布局夯实发展基础,直营渠道创新驱动探索新业态、新店型,经销渠道持续拓展空白市场,品牌营销紧抓年轻化、配合渠道布局,相应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投入同比显著增加,实现归属净利润2271.96万元,同比下降43.39%。
统一企业中国:2024年上半年收益同比上升6.0%,饮料业务收益增长8.3%
8月7日,统一企业中国发布公告称,2024年上半年,集团录得收益人民币154.4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0%;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9.6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2%。食品业务收益人民币49.4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9%,占集团总收益32.0%,饮料业务收益人民币100.2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3%,占集团总收益64.9%。其中,2024年上半年茶饮料收益人民币46.47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11.8%,保持稳定增长动能;果汁事业收益人民币1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主要增量来自海之言的迅速成长和果汁礼盒场景的开拓;奶茶事业收益人民币32.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
餐饮
喜茶众多门店立秋单日销量增长超600%,新品超多肉黄桃芒首日销量超40万杯
8月8日,喜茶方面公布立秋当天的出单数据。8月7日立秋当天,喜茶众多门店相比前一天销量增长超600%。热销产品上,多肉葡萄、椰椰芒芒、鸭喜香轻柠茶、喜选牛瓜、多肉桃李、超多肉黄桃芒等果茶都成为销量TOP10的产品。超多肉黄桃芒作为立秋当天上新的新品,首日销量超40万杯。以当季牛三网纹瓜制作的喜选牛瓜上线半个月累计销量已超280万杯。
益禾堂立秋当日全国门店营业额增长超206%至4800万,外卖渠道超2400万
8月8日,益禾堂公布立秋当天门店经营数据。披露8月7日,品牌全国门店营业额近4800万,增长超206%。从区域来看,除传统强势省份广东、广西、海南外,北方区域整体营业额同比去年立秋当日增长353%以上。黑龙江当日营业额同比增长766%,河北增长403%。此外,超36.4%的门店实现营业额过万。还有单店营业额突破5.6万元,出杯量超4100杯,同比增长418%。从产品来看,销量TOP3爆品分别为益禾烤奶、薄荷奶绿和泷珠奶茶。其中,益禾烤奶出杯量突破68万杯,薄荷奶绿卖出超60万杯。栀子香·轻乳茶和茉莉白·轻乳茶均卖出近10万杯。新升级回归的阳光玫瑰青提冰售出近9万杯。从渠道分布来看,现场点单和外卖渠道占比五五开,外卖占比较平日增幅超20%。外卖渠道获得近100万笔订单,营业额超2400万。
老乡鸡:肥西老母鸡汤每年热销3000多万份,这么多鸡全都散养不现实也不科学
8月6日晚间,老乡鸡官方公众号回应鸡不是散养的质疑。其表示,老乡鸡的鸡并非散养,请大家相信事实。老乡鸡招牌菜肥西老母鸡汤每年热销 3000 多万份,这么多鸡全都散养是不现实的;无论是环保、能耗或是品质,这么大规模的散养也是不科学的。其介绍,早在 40 多年前,老乡鸡创始人就是以养殖土鸡创业的,在 2003 年转型做快餐时也并没有放弃自己养鸡。老乡鸡在早期的时候确实是散养;随着市场发展,慢慢升级为现今更科学的二段式养殖方式。2014年以后老乡鸡再也没有宣传过自己是散养鸡。创始人说自己养的鸡更放心,所以老乡鸡一直坚持自己养鸡。现今老乡鸡是二段式养殖:第一阶段是与本地农户合作,老乡鸡指定品种并提供技术,由农户棚养100 天。再由公司统一采购转运至老乡鸡自有养殖基地,全封闭式笼养 80 天并全程禁药确保鸡肉品质。农户自养100天为半封闭式棚养,由于这种棚养方式与传统的散养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老乡鸡并不定义这是散养。该推文还表示,由于近些年来,老乡鸡没有着重宣传过养殖方式,可能给部分网友造成了老乡鸡是散养的误会;这是我们宣传工作的失职,我们深刻检讨。同时对于老乡鸡是散养鸡的谣言我们也坚决澄清和辟谣。除此之外,需要再次提醒的是:老乡鸡除了肥西老母鸡汤使用的是 180 天鸡,其他部分鸡肉食材为外采。也请大家慎重选择。
海底捞:近一个月夜宵时段外送火锅订单量环比增长17%
近日,海底捞方面披露,受夏季避暑旅游带动,浙江安吉、贵州凯里等“清凉小城”的多个海底捞火锅门店,客流相较于5月份增长10%左右。此外,自夏季新菜单上市以来,“海底捞雷山酸汤锅”已成为点单率最高的锅底之一,截至7月底,5款夏季新品销量已经超过了500万份。除堂食外,点外卖到家也是消费者吃夜宵的重要场景。其中,一人食用餐需求增长明显。海底捞外送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夜宵时段火锅订单量环比增长17%,下饭火锅菜订单量环比增长34%。
喜茶新品夺冠纤体瓶多地售罄,回应称将尽快恢复供应
8月5日,喜茶在小红书账号宣布,夺冠纤体瓶累计销量超160万杯,但目前出现因原料供应不足而导致部分地区短期售罄的情况。公司正在抓紧补货,预计8月底会再次与大家见面。另据了解,夺冠纤体瓶为喜茶推出的首款果蔬茶产品,7月26日伴随喜茶与安踏冠军的联名同步推出,目前持续位居喜茶产品销量TOP3。此外,夺冠纤体瓶的瓶身设计也区别于常规的饮品杯,“吨吨瓶”的设计,形似哑铃便于抓握,饮用完毕后可以再装满水作为1斤重的哑铃进行循环使用。
化妆品
资生堂回应未转签员工“无限期待岗”:将积极沟通,欢迎员工尽早加入新公司正常开展工作
对于部分员工反映资生堂正在“强制未改签新公司合同的员工无限期待岗”一事,资生堂中国8月6日回应表示,为了不断巩固业务基础并部署未来发展,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24年成立了资生堂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新公司是资生堂中国的全资子公司,系外商独资企业,聚焦线下业务以加码推动可持续增长。目前,绝大部分业务合同和员工劳动合同已完成转签,新公司已正式投入运营。相应的,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线下业务已基本停止,并不再设置相关工作岗位。目前,有极少数员工尚未将劳动合同转签到新公司。公司将继续积极沟通,欢迎员工尽早加入新公司正常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