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才15岁
尿酸值就“爆表”了
飙到755μmol/L
高出正常值近一倍
家长们注意!
这绝不是个例!
最近,浙江有医院发现
以往中老年人“专属”的尿酸高
逐渐在初高中学生等群体中
变得常见
近段时间,丽水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中心副主任技师徐冬梅在审核生化检验结果时发现,青少年尿酸偏高的情况变得常见。以最近一天为例,一共有16名青少年尿酸检验结果偏高!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尿酸高的患者大都是中老年人。”徐冬梅表示,近年来,她发现青少年尿酸偏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尿酸正常值在420μmol/L以下,超过这个值,就属于高尿酸血症了。
“10后”已经开始痛风了“
以前都是中老年人
现在年轻人能占一半”
类似情况,在杭州也有发生。今年4月初,杭州14岁的初中生小木(化名),在吃完火锅后,大脚趾突然剧烈疼痛到无法走路,吃了止疼药也止不住,被父母用轮椅推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医生诊断为“痛风”。
小木惊讶不已
“痛风”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吗?
怎么会盯上他这个10后?
痛风
风湿免疫科黄艳医师为他解开了谜团:“痛风”与他不注意控制体重 、饮料当水喝、吃肉多、运动少、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
原来,平日里,小木是爷爷奶奶宠、姥爷姥姥疼,每顿饭都不离肉,不喜欢喝水,饮料瓶更是不离手。想着孩子要中考学习压力大,让他想吃啥就吃啥,身体虽然胖了点儿,不生病不耽误学习就行,父母也没有过多干预,直到这次“痛风”发作。
黄艳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威胁健康的第四大危险因素,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以前来门诊就诊的痛风患者基本都是中老年人,现在年轻人能占到一半,小木是我接诊过最小的患者。”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高于420μmol/L(无论男女)。一旦人体内的尿酸超标,长时间蓄积在体内,很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
显微镜下的尿酸结晶
尿酸升高
有哪些危害呢?
01
痛风
尿酸盐结晶如果在关节腔内沉积,可引发痛风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红肿、疼痛、变形等。
02
肾脏损害
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引起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肾衰竭。
03
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
青少年高尿酸
是怎么产生的?
↓↓↓
饮食不合理是引起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过量摄入各种高蛋白食品高嘌呤食物,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同时,把饮料当水喝,饮水减少,尿液高度浓缩,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长期熬夜加上缺乏运动,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也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未控制体重,过度肥胖。有研究报道,体重肥胖的人尿酸值都会高于参考值,而且越胖的人尿酸值也会越高。
青少年尿酸高要记得
“管好嘴,迈开腿,
多喝水,少熬夜”
让高尿酸血症远离我们!
新闻坊综合杭州日报、丽水网、浙医在线
来源: 新闻坊
| 韦雯
编辑 | 彭孝秋
赴港上市的餐饮集团梯队中,绿茶算是最坚韧不拔的一家。连续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后,近期,连锁餐厅「绿茶」(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终于通过聆讯,即将赴港上市。绿茶拟募资15亿元,花旗环球及招银国际为联合保荐人。
除绿茶外,火锅连锁餐厅捞王、七欣天,快餐连锁餐厅乡村基、杨国福皆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现金流对连锁餐饮至关重要,上市或许是持续扩张的好办法。
绿茶餐厅,曾经的初代网红餐厅,现在商场里的寻常馆子。菜系种类丰富,菜品100多道,环境“小桥流水人家“,人均在50-80元。融合菜容纳百川,开始走向平庸。伴随着港股餐饮市场的低迷,国内连锁餐饮集团扎堆上市,绿茶这门休闲连锁餐厅生意是否仍旧性感?
绿茶的净利润点已经不足10%。在绿茶过往的业绩中,2020年收入15.7个亿,亏损5500万元;2021年收入23个亿,净利仅1.1亿。若排除受疫情影响,我们可以看看其2019年业绩,收入17亿,净利仍1个亿。
这让人不禁疑问,绿茶赚的钱都去哪了?再次剖析招股书,我们得知,2021年度里,绿茶餐厅所用原材料成本就有8.5亿元,占比36.9%,员工成本5.7亿元,占比24.8%,租金相关成本3.2亿元,占比14.5%。三大核心成本占去收入的76.2%,并且近年来居高不下。
图源:绿茶招股书
受限于曾经的商业模式:
低价、排队
2004年,绿茶创始人王勤松、路妍夫妇在杭州西湖景区开青年旅舍时,发现背包客们很喜欢他们研制的烤鸡、火焰虾等融合菜。面对年轻的背包客,老板和老板娘的菜品价格亲民,备受好感。来青旅的食客超过了住客,于是,2008年,绿茶在杭州开了第一家门店。
低价和排队,曾是绿茶的关键词。不同于同样打低价的绝味鸭脖和蜜雪冰城,对于绿茶这门休闲连锁餐厅生意来说,人工、房租、原材料已经挤压净利。因此,价低必须量大,顾客为低价买单的是排队时间成本。初代网红餐厅,绿茶开业之初,成了当年的的排队之王。同为初代网红、融合菜系“杭城三剑客”的外婆家,也因一道麻婆豆腐令食客等待100桌。
融合菜并不会令人上瘾,可选择性又多,食客的饮食偏好难以维持。伴随着规模扩张,“网红效应”终将消退,新世代消费者开始追求层出不穷的创意菜馆,从海底捞到太二酸菜鱼,再到文和友等等挤入,绿茶、外婆家开始平平常常。
但规模效应仍在,截止2021年底,在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绿茶以236家门店,23亿元收入排名第四;外婆家以104家门店,16亿元收入排名第五。在这个榜单中,第一名是没上市,但也打算上市的西贝莜面村;第二名是上市公司九毛九旗下太二酸菜鱼,第三名小菜园。也就是说,若跑通单点模式和规模扩张,连锁餐饮企业仍具备投资价值。
2021年中国休闲中餐市场top5
购物商场发展的早期,绿茶、外婆家等快时尚连锁餐厅曾作为商场招商引资的一张牌。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就曾在早期采访时讲过,“Shopping Mall 的发展也是外婆家模式能快速开店的基础,因为餐厅能承担的租金通常会比服装门店低很多,Shopping Mall 为了吸引客流愿意开辟专门的楼层或者区域做餐饮。”但随着购物商场不断发展和成熟,众多网红餐厅涌现,没有新故事的绿茶、外婆家面临大众化的问题。
绿茶餐厅创始人王勤松曾于2015年,接受《中国连锁》媒体采访时表示,“绿茶餐厅一天翻台4次是保本,最高是7次。”绿茶的下限就是4次翻台,这应该是大众餐饮的一道门槛,如果达不到,那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据公开报道,彼时绿茶日客流达到1500人次,现在,食客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为其排长队,绿茶的翻台率渐渐低于4次,日均接待人数砍半到500-600人次。
绿茶人均消费及翻台率
早在爆火时,绿茶就意识到了其他餐饮品牌一旦挤入后的生存危机,所以曾跨界做“关东造”炖菜品牌、“playking”西餐厅品牌。现在来看,绿茶试图抓住下一个消费时代,可皆惨淡收场,绿茶在上市前关停了所有子品牌店。
从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来看,绿茶新开的门店中,多数亏损。截止,2021年底,绿茶拥有236家餐厅。在餐饮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绿茶2021年还是新开了59家餐厅,但2021年度亏损餐厅数量有44家,其中多数为新开餐厅。
绿茶新开餐厅
亏损餐厅
另外,从餐厅的投资回报来看,绿茶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一家绿茶门店投入320万到370万元,需要2.2个月达到收支平衡,17.5个月实现投资回报。据悉,受疫情的影响,自2022年初,绿茶已经关闭80家餐厅。
原有商业模型过时,新品牌折戟,绿茶的故事该如何续讲?
下一步:建厂、下沉
36氪从招股书得知,绿茶下一步的计划是凭借菜品性价比,打入下沉市场,同时自建工厂,开始做预制菜零售业务。
菜品全且性价比高,是绿茶从做青年旅舍以来的主打特色。一般而言,绿茶每家餐厅提供80至100种菜品,主要包括招牌菜、前菜、汤羹、主菜、素菜、甜品及饮品。绿茶每年更新约20%的菜品,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别推出了120个、147个及178个新菜品。人均一般是60元。
这些菜品基本上依靠176家第三方加工厂商。加工厂商做好“预制菜”后,送到门店,后厨进行简易加工。比方说,面包诱惑这道菜,则由两家食品加工厂为绿茶生产面包;另一道招牌菜绿茶烤鸡,仅需要厨房员工将预先腌制好的鸡放入烤箱烘烤一段时间,便可上菜。
绿茶招牌菜
第三方加工厂商来做预制菜,绿茶得以专心在菜品设计,可风险点也集中在此处,绿茶的菜系极易被抄袭、复制。因此绿茶计划上市后,在浙江省建立自营中央食品加工设施,面积2.45万平方米。将提供6800吨加工产品,9.3万吨加工食材。绿茶中央厨房预计2022年第四个季度开工,于2023年第二季度完工,到2028年最大年产能约17万吨。
这个中央厨房将安装食品加工设备,如自动清洁、切割及腌制不同类型原材料的机器。“我们将会在设施中选择性地制备半加工食品,例如绿茶烤鸡的半加工烤鸡、面包诱惑的面包,同时继续与第三方食品加工公司合作。”通过建设中央厨房,绿茶可以减少自己高昂的原材料成本(2021年花费8.5亿,占收入36.9%)。透过建立该设施,绿茶预计会效仿海底捞、捞王、呷哺呷哺开拓新零售业务,卖预制作菜,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其次,绿茶认为,持续的开店意味着规模效应。在更高效及更灵活的人手调配推动下,一个城市的餐厅密度增加会带来规模经济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并提高餐厅层面的盈利能力。具体而言,区域经理可在附近城市(拥有三家餐厅或以上)的餐厅中重新调配员工,以应对短期客流量激增,从而在集群内不同餐厅之间实现有效的员工配置。位于同一个城市不同地区(如商业区及住宅区)的餐厅高峰时段往往不尽相同,餐厅员工接受标准培训后,被派往其他餐厅无需接受进一步培训可立即上岗。
招股书数据显示,在员工成本方面,拥有三间或以上餐厅的城市与拥有三间以下餐厅的城市相比,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度,下降了2.9%、1.8%及1.6%。绿茶认为,持续开店可以提高绿茶餐厅层面的盈利能力。
图源:绿茶招股书
因此绿茶加速开店,计划于2022年至2024年每年开设75至100间新餐厅。而绿茶未来新增的餐厅中,将大多半设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也就是说,下沉到小镇青年的眼前,是绿茶未来连锁化的目标。绿茶相信随着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持续发展,人们外出就餐频率增加,对休闲中式融合餐厅的需求预期将增加。
图源:绿茶招股书
仍旧是门家族生意
创始人路妍(路长梅)曾在2014年采访中,对媒体道出100亿规模的野心,以及接受融资的前提是,让员工做老板。绿茶成立14年来,唯一的外部投资者为合众集团(Partners Gourmet)。2017年,合众集团用了约7063.1万美元向王路夫妇控股的Time Sonic购买购买绿茶股份,当时占股30%,绿茶61家餐厅,估值2.35亿美元(约16亿元)。通过这笔交易我们可以看到,王勤松路长梅夫妇已身家10亿起。
合众集团是一家来自瑞士的私募集团,至今已投资了近十余家中国本土基金,其中包括鼎晖、弘毅、今日资本、赛伯乐等。投中网曾统计,其2021年通过项目退出获得290亿美元收入(2020年:120亿美元)。合众集团曾在2015年底战略融资母婴产品零售商相关服务提供商爱婴室,而爱婴室于201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214)。
但事实上,员工并没有成为绿茶的老板,反而家族企业基因愈发浓重。连锁餐饮集团大多是夫妻买卖,如海底捞、杨国福甚至捞王,绿茶也不例外。绿茶则是围绕王勤松、路长梅夫妇的家族生意。三名执行董事,分别是王勤松、路长梅弟媳于丽颖、以及王勤松侄子王佳伟。2020年,绿茶亏损5500万,其中拿到了政府补贴2311万元。执行董事于丽颖年薪370万,王佳伟170万。
绿茶集团结构
甚至,这对夫妇还设立了家族信托,分散风险、资产保值。王路夫妇将自己控股的Time Sonic 99%分别转移到王勤松的Yiedling Sky(占比49%)及路长梅的Contemporary Global Investments(占比51%)。
绿茶成立家族信托
或许是因为经历了从巅峰跌落为平常,绿茶家族开始未雨绸缪,提早进行财务规划。
济南又要多一个吃好东西的地方了!”这几天,资深吃货小智和好几个人念叨着。原来,她所说的就是济南香格里拉大酒店,就在本周末,香格里拉将启动大型专场招聘,这意味着这家筹备多年的五星级标准酒店快要亮相了!
小智在大众点评里已经收藏了香格里拉大酒店自助餐厅,尽管点开后显示“该商户尚未开业”。很明显,济南又要多一个高端餐饮好去处了。最近五年里,高端餐饮完全颠覆了小智们的想象,大而全的传统酒店不断降价再降价,而新生代的主题餐厅却愈发价格不菲。
高端餐饮转型忙
自2012年底,济南的高端餐饮店们就开始亮出十八般武艺求转型。比如倪氏海泰,在2013年前根本就不愁客人,婚宴一桌低于2000元根本就不接,现在不仅主动去拉家宴、婚宴,还有折扣价,一桌低于1000元已经很正常。
蓝海大酒店则又继续开起了新店——蓝海御华大饭店,尽管是蓝海旗下最高端系列,但大众消费和高端消费都有,其自助餐定价就在130元左右。蓝海御华的相关负责人说,“和以前高端消费最不同的就是,我们不再设最低消费,大众消费和高端消费都能吃,定价也比较微利。”
“单纯的打折降价也不是长久之计。”舜和集团董事长任兴本砸掉了舜和国际酒店二楼内装饰华丽的荷花洲餐厅,改为海鲜超市。“有人说花这么多心血和资金设计出来的餐厅砸掉太可惜,但我认为,留着不能用的东西只能是阻碍新事物发展。”结果,2013年当年,不少高端酒店遭受重创,而舜和酒店却逆势增长8%。
一批高端店倒下
另一个高端酒店的境况就很不妙,直接关门停业,它就是净雅大酒店。八一立交桥附近的门店在今年6月就摇身变成了“新净雅烹小鲜”。而早在1998年,净雅大酒店就已来到济南,最多时在济南同时经营3家门店。这个从山东走向全国的餐饮品牌,曾是高端餐饮的名片,如今已发展到大规模关门的地步。
残存在不少济南人记忆中“逝去”的高端酒店还有两家,一个是天外村大酒店,它曾是中国十佳酒店和国际餐饮名店,酒店的装潢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不少外地人都会慕名而来;一个是钟鼎楼,曾风光了10年之久,周边毗邻多个省直、市直机关单位和宿舍。但在2013年,这两个高端餐饮店都倒下了。
几乎同期,高端自助餐龙头金钱豹闪入闪离。2011年4月底,金钱豹济南店开业,成为其山东首店,无限量供应哈根达斯冰激凌、鲍鱼、鱼翅等高档食材,曾让不少人过了把瘾,尽管其价格定位高端。当时,业内人士给出的评价是,填补了济南国际化高档自助餐的空白,促进整个山东餐饮业的发展。但是,一年多后,金钱豹济南店就关闭了。
主题餐厅傍高端
实际上,目前对高端餐饮的界定还比较模糊。据了解,济南市高档消费餐厅一般集中在星级酒店、高档西餐厅及著名中餐厅。济南市高端餐饮店的数量,最近几年呈快速下降趋势。有分析认为,2012年以来,数量减少了将近一半,2012年时有77家,2016年只有41家左右。而从占比上看,济南高端餐饮2012年时约占本地餐饮市场的12.17%,到2016年时已是7.13%。
所谓高端餐饮店,是指人均消费金额能达到一定标准的店面。2012年时,济南高端餐饮人均消费金额395元,2013年时是332元,到了2014年就降到了289元,2016年则是261元。一些餐饮店人均消费金额降到了大众消费水平也就不再算高端餐饮店。即使是高端餐饮店,人均消费也在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主题餐厅跻身高端餐饮行列。绿地普利中心新开的法国菜MOKUTANYA餐厅,人均消费接近1500元;奥体中心西柳体育场的蟹美汇主题餐厅人均消费600元左右;小广寒电影艺术餐厅人均消费则在360元左右……
另外,星级酒店也在济南或落地或升级,其内设的餐厅自然也多属高端。即将亮相的济南香格里拉大酒店,“各个餐厅、宴会厅都能满足承办大中型宴会及高端婚宴的需求”。而在今年4月,济南贵和皇冠假日酒店升级为济南鲁能贵和洲际酒店,成为洲际酒店集团旗下奢华酒店品牌的又一位成员。
小而精大行其道
纵观全国,自2014年起,越来越多的餐饮公司就开始逐渐推出子品牌餐厅以巩固市场,比如外婆家旗下的自有品牌“炉鱼”、“你别走”,呷哺呷哺新开高端品牌火锅“凑凑”;57度湘旗下的“水货”、“猪猪餐厅”等,这一趋势在2017年变得更为明显。
具体来看,湘鄂情频频关店止损,俏江南、净雅、全聚德等暂缓门店扩张,而小南国则推出了南小馆、新荣记推出了荣小管、大董推出小大董、羲和雅苑推出羲和小馆儿、辉哥火锅推出小辉哥,这些品牌都采用下沉战略,推出了客单消费相对较低廉的子品牌,在单店面积上也普遍从上千平方米收缩至数百平方米。
以外婆家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外婆家现在旗下共有15个子品牌餐厅,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更多着眼的是不同菜系、种类的细分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正告别传统的大场面吃饭,而将吃饭定格为私人化、亲朋化的小聚,传统餐饮的“大而全”正在慢慢地被“小而精”所取代。
相关链接 餐饮业演化史
2007年至2013年,是国内高端餐饮疯狂生长的时期,涌现出如湘鄂情、俏江南、小南国、净雅、顺峰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它们追求装潢富丽堂皇以及媒体造势。
2013年之后,国内餐饮业的辉煌开始暗淡,取而代之的是与商场结合模式的兴起,催生出如西贝攸面、新辣道、黄记煌、外婆家等餐饮品牌,入驻商场的大众餐饮成为主流。
2015年至今,则是O2O外卖市场的天下,餐饮行业结合互联网的大趋势,又给行业格局带来了不小的改变。在总规模不断上升的同时,中国餐饮业不断经历着结构和质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