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新闻记者 | 张晓艺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8月24日,赛百味宣布已与私募股权投资Roark Capital的关联公司达成收购协议。
这笔交易具体条款和金额尚未披露。据《华尔街日报》,Roark Capital同意预付90亿美元,若赛百味实现某些财务目标则支付余款。而在此之前,赛百味的目标是让公司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赛百味首席执行官约翰·奇德西(John Chidsey)向《华尔街日报》透露,本次交易后Roark计划将赛百味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保留在其投资组合中。
Roark Capital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370亿美元。这家公司专注于对消费品和商业服务领域的投资,尤其擅长加盟和类似加盟的商业模式。
目前,Roark Capital旗下规模最大的业务板块“食品和餐厅”下投资了拥有包括唐恩都乐(Dunkin’s)、芭斯罗缤(Baskin Robbins)冰淇淋的餐饮集团Inspire Brands和FOCUS Brands。
在通告中,赛百味将此次交易描述为其多年转型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把赛百味的全球影响力和品牌实力,与Roark Capital在餐厅和加盟业务模式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此次收购还标志着赛百味结束了长达58年的私人家族所有权。
在赛百味两位联合创始人于2015年和2021年先后去世后,公司股份被两家族平分。两家族一开始并不愿意出售该品牌,但奇德西用三年的时间说服了他们。或许在奇德西看来,赛百味从家族企业转为被资本集团收购,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实际上,在今年年初赛百味被曝寻求收购,有市场传言称其与汉堡王和Tim Hortons的母公司RBI就收购赛百味进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谈,但因为价格没有谈拢。
赛百味由弗雷德·德卢卡(Fred DeLuca)和彼得·巴克(Peter Buck)联合创立于1965年,靠低价、健康的三明治和色拉等差异化产品,在被汉堡薯条统治的美国快餐业中脱颖而出。根据该品牌官网,目前赛百味在全球拥有近37000家门店,其中超20000家位于美国。
靠着相对低门槛的加盟模式,赛百味在初期完成了快速扩张。然而从2014年开始,赛百味的业绩一路下滑,2016年以来已关闭美国数千家门店。这背后有诸多因素,包括主打“新鲜健康”产品的竞争加剧、品牌老化、加盟选址缺乏控制等等。
2019年11月,赛百味首次从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新的领导者奇德西来自汉堡王,在他的带领下赛百味进行了包括更新菜单、招募新加盟商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根据赛百味今年7月25日的公告,2023 年上半年全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 9.8%,第二季度连续三个月创下北美地区最高平均单位销量,在此期间还创下公司有史以来最高周平均单位销量。
实际上,本次收购正位于赛百味宣布其同店销售额连续第十个季度实现正值之际,业绩的增长构成了它抬高自身估值的砝码。
据行业媒体Restaurant Business报道,今年4月,在面对“为什么会有人收购赛百味”这一提问时,奇德西回应称:赛百味近年来销量显著提高,而且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尤其是在海外。
奇德西表示,赛百味可以扩张到约60000家门店,其中大部分将位于国外市场,而Roark Capital的投资将助力公司完成这一计划。
赛百味近年的确在大力推动全球扩张。2021年以来,公司已与国际加盟商签署15项协议,将通过这些协议开设约9000家门店。
而在这9000家门店中,有近4000家门店计划开在中国。
今年6月,赛百味宣布与上海富瑞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瑞食”)签订新的总特许经营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富瑞食将获得在中国大陆管理和开发所有赛百味门店的独家权利。未来20年内,这家公司将致力于在中国大陆开设近4000家赛百味门店,使其在中国大陆的市场规模扩大7倍。
据传,在本轮在华扩张中,惯走加盟路线的赛百味将强调直营。根据上海富瑞食在招聘网站公布的开店目标,赛百味将“在新的资本方全力支持下快速拓展中国市场的直营店业务”,并希望在2028年末前在中国拥有不少于1500家的门店。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入围品牌公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赛百味在华共有53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530家,直营店仅5家。这意味着在未来六年内,赛百味在华门店数量要翻不止两倍。
不过目前,赛百味在中国市场表现平平。
如今,同样是连锁快餐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在华门店数量分别达到6043家和9981家,它们在今年又先后宣布了万店计划,赛百味在体量上与其已不可同日而语;其宣称比普通快餐“更健康”的定位虽然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诉求,但其品牌形象在追求健康消费的那群人眼中或许已不再入时。
为了推进这一扩张计划,赛百味请来了新的掌舵手,汉堡王中国前任首席执行官朱付强。他能否像奇德西那样拉赛百味一把,或许很快就能知道答案。
星资本局7月3日消息,近日,“呷哺创始人回应3年亏8亿”登上微博热搜。
7月3日,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红星资本局称,呷哺集团2023年的亏损不是来自经营性亏损,主要源于公司对预计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谨慎复盘,2023年计提的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不超过1.5亿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呷哺呷哺(00520.HK)在10年间客单价上涨40%,一度陷入价格争议中。今年5月,呷哺呷哺曾以降价“自救”。不过,在普遍降价的火锅界,呷哺呷哺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年合计亏损超8亿元
官网显示,1998年,公司创始人贺光启推出小火锅品牌“呷哺呷哺”,首创“一人一锅”快餐小火锅商业模型。发展至今,呷哺集团旗下拥有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呷哺食品、壹心厨等品牌。2014年12月,呷哺呷哺在港交所上市,被业内称为 “连锁火锅第一股”。
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呷哺呷哺分别营收61.5亿元、47.2亿元、59.2亿元,分别亏损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2023年,呷哺呷哺虽然亏损收窄,但三年亏损总额仍达8.45亿元。
对于连年亏损,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公司2021年亏损因为原材料及耗材、员工成本、物业租金、公共事务费用等成本上涨;2022年亏损是因为一些地区的餐厅受疫情影响;2023年亏损是因为公司对预计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谨慎复盘,2023年计提的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不超过1.5亿元。该负责人还表示,这一会计层面的处理主要用以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而非直接体现经营性亏损。
2023年,呷哺呷哺及湊湊餐厅收入仍为呷哺集团收入主要来源,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为95.9%,但二者表现不一。2023年,在同店销售额方面,呷哺呷哺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销售额分别为10.41亿元、6.19亿元、3.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7%、15.8%和13.0%;湊湊在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销售额分别为6.93亿元、8.81亿元、31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1.7%、-11.9%、22.5%。
从门店数量来看,2023年,呷哺集团新开张共186间餐厅,包括131间呷哺呷哺餐厅、48间湊湊餐厅及7间趁烧餐厅。另外,2023年,呷哺集团共关闭114间餐厅,包括99间呷哺呷哺餐厅及15间湊湊餐厅。
对于闭店原因,上述负责人还告诉红星资本局,除了部分门店因为经营亏损外,多数门店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广的“高性价比”,模式不能够恰当反映品牌形象,门店合约到期等。官网显示,目前,呷哺集团餐厅门店总数近1200家,均为直营。
客单价10年间涨40%
官网显示,呷哺呷哺主打高性价比套餐,人均60元左右即可吃到一顿丰盛的火锅套餐。不过,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品牌升级计划”,试图从快餐定位转型为“轻正餐”,不仅在门店装修和菜品上升级,客单价也随之上涨。
财报显示,呷哺呷哺2023年的客单价达到62.2元,与其2014年刚上市时的44.4元客单价相比,涨幅超过40%。另据蓝鲸财经报道,2011年,呷哺呷哺的客单价是35.2元。其2023年客单价与2011年相比,涨幅达76.7%。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 红星资本局制图
在呷哺呷哺不断涨价的这些年,小火锅赛道涌入众多竞争对手。
7月3日,红星资本局查阅多家小火锅品牌定价注意到,目前,围辣小火锅、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锅、尚百味旋转小火锅、轩于鲜旋转小火锅的单人套餐价格在30元左右,在吉野家、南城香、海底捞的“小嗨火锅”(之前为“嗨捞火锅”)、巴奴旗下“桃娘下饭小火锅”的单人套餐价格在40元左右,这些都冲击了呷哺呷哺的市场。
此外,呷哺呷哺翻台率在过去十年内已经从3.8下降到2.6,2022财年的翻台率一度掉到了2.0。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 红星资本局制图
呷哺集团的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也曾陷入价格争议。2023年,湊湊的人均消费则从2022年的150.9元下降至142.3元,仍高于海底捞(06862.HK)的99.1元、怂火锅的113元。2021年至2023年,湊湊的翻台率分别为2.5、1.9、2.0,海底捞的翻台率分别为3.0、3.0、3.8,怂火锅的翻台率分别为3.5、3.6、3.8。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 红星资本局制图
火锅店集体降价
5月15日,呷哺呷哺宣布了上市十年的优惠,在“上市十年真回馈,套餐价回旧时光”的口号下,套餐价格全线下调。其中,原价72元起的锡盟乌珠穆沁羔羊套餐降至64元起,原价148元的人气牛羊双人餐下调至134元起。同时,呷哺呷哺还推出了人均49.9元的打工人专属套餐。
对于此次降价,贺光启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表示,决定降价一是因为国内消费市场更追求性价比,二是因为小火锅市场加入了更多同行。贺光启说:“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向红星资本局透露,菜单调整1个月以来,呷哺呷哺品牌客流和业绩环比均带来增长,其中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客流增长20%以上,全国客流增长8%。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火锅品牌也在纷纷降价。在持续降价的火锅界,呷哺呷哺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6月初,九毛九(09922.HK)旗下的怂火锅发布了新的公告:锅底8.8元起、荤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焖饭6元任吃。在5月中旬,楠火锅创始人张文浩也公开表示,门店将进入3.0时代,人均消费降至70-80元。
从同行业可比情况来看,多家上市公司在2023年已实现盈利。其中,海底捞营收约为414.53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44.99亿元;九毛九营收约为59.86亿元,净利润约为4.53亿元。
除了降价,贺光启称,最晚明年会推出加盟,准备先试点一两个地方,如果达不到要求,公司就会把店买回来。2023年财报显示,呷哺呷脯计划今年新开餐厅不低于100间。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曾汉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论在任何行业,总会有出类拔萃的翘楚存在。这些佼佼者无视所谓的行业规则,更不屑所谓激烈的竞争。无论时代如何变革,行业如何发展,总能稳稳的屹立在行业的前沿,笑看风云变幻。如今餐饮市场涮烤火锅走红,那些餐饮老板也纷纷放弃正统的争夺,转而制造噱头,以求获得资源和消费者的青睐。但在特色火锅这个领域,怪百味冰火锅可谓是人尽皆知,纵使那些品牌如何发展,却从未有哪个老板会想要动摇怪百味冰火锅的领导地位。无论是从创意方面,亦或是实力方面,怪百味冰火锅都是餐饮市场的一面旗帜。
餐饮市场中的涮烤火锅品牌那么多,怪百味冰火锅凭什么能从其中脱颖而出,横扫市场,获得如今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怪百味冰火锅又是凭什么能融资上千万,被各大媒体和网络平台争相报道,受到一众投资者的看好?
特色火锅加盟,怪百味冰火锅在品牌发展初期,便针对市场行情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业所欠缺的东西之后,怪百味冰火锅开始着手对传统火锅形式进行改良和升级,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战略产业布局。截止到2018年,怪百味冰火锅已经在全国拥有上百家分店,品牌范围遍布各大城市,势头正盛,前景一片大好。怪百味冰火锅的负责人曾经发声称:品牌已经连续三年实现营业额增长目标,分店扩张速率同比增加近7个百分点,合作者的盈利率高达87%。特色火锅加盟,怪百味冰火锅帮助无数合作伙伴实现财富梦想,口碑实力有目共睹。
事实证明,在当前的火锅行业,怪百味冰火锅无论是品牌实力还是产品创意,亦或是具有的商机和财富前景,都是名列前茅。如果说火锅行业是一片财富的蓝海,那么作为这个行业中出类拔萃的怪百味冰火锅品牌就是这片海域中最大最稳的船之一。如今的怪百味已经实现基础性的资本对接,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怪百味冰火锅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突破。特色火锅加盟,怪百味冰火锅也将成为大多数投资者的选择,财富供你选择,传奇由你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