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头条搜索栏给我推荐了“十大兼职APP”,我在这里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去兼职APP上逛,如果真的特别特别想找,一定要去大平台的知名APP,在这里我不做推荐,可以找我私聊,我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给的生活费满足不了我的物质需求,然后又看到那些兼职APP的广告,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太诱人了,什么“刷刷单一天两三百块”“微信拉人进群一个20块”等等一些来钱特别容易的任务。我最后没有抵制住诱惑,结果可想而知,一百多块被骗走了,要知道一百多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已经不少了。而且并不是只有一个APP有这种任务,而是几乎所有兼职APP都有这种任务,在这里我真诚的劝大家千万不能信,世界上没那么多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如果真想搞点钱,就正正经经的到实体店打打暑期工,或长工,在这里推荐“肯德基”“华莱士”“奶茶店”等等一些比较缺人的工作轻松的店。一个月两三千块还是有的,而且还能学到不少的东西。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下期我们聊聊进厂打工怎么样,普工为什么会有五六千的工资。
薪千元!春节前什么工作这么火还缺人?
每逢春节,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因员工返乡,出现季节性用工短缺。一些企业通过加工资、发红包、送礼包、安排补休等方式留人和招人,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行。
“春节前十天完工,工资8000元”“工资1万元,回家过年不如值班挣钱”“寒假工,包吃住、活儿不累、单多价高”“可预支、可睡懒觉,不加班”……最近,招聘平台上的这些高薪急招信息颇为诱人。
临近春节,什么行业最缺工?春节期间留岗或打短期工,能挣到多少钱、有何福利?这些岗位对技术技能要求高吗?近日,记者在北京走访用工市场,一探究竟。
家政保洁一人难求
日薪可达千元
随着春节临近,家政、餐饮等行业用工需求量大,成为招聘的“主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许多家庭开始扫尘除垢,辞旧迎新,家政市场也随之进入了“爆单”模式。相关平台数据显示,进入2024年1月,家政保洁用工需求量比上月提升2倍,全屋大扫除订单量提升300%。记者在某生活服务平台上看到,多家家政服务公司的预约登记显示,节前已处于“不可预约”状态。
家政用工需求飙升让家政保洁员们日薪翻倍。来自湖北的保洁员张阿姨平时在社交平台和服务平台上接单。由于干活利索,她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临近春节,很多老客户联系预约。
“1月份以来,订单爆满,目前的单量是平日的2倍多,且以全屋清洁、擦玻璃、清洗油烟机等大单为主,两人上门每天能完成三到六单,平均每人日薪达千元。”张阿姨透露。
除夕临近,年夜饭预订火爆,北京不少餐厅的年夜饭已被订满,“一桌难求”。为了应对员工返乡造成的人员紧张,多家餐饮门店加大招聘力度,保障春节前后正常运转。
“预计春节期间会有一波消费高峰。”北京西直门附近一家火锅餐饮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做准备工作,持续招聘服务员和后厨人员,底薪5000元起,提成和奖金另算,再加上春节红包奖励,收入过万元应该没问题。”
短期和兼职用工为主
工作门槛较低
记者注意到,有招聘平台为保障春节用工,开设春节短期工招聘专场。除了家政和餐饮,快递员、外卖骑手、发型师、电影院检票员、超市营销员、奶茶店服务员等生活服务类岗位和一些制造业普工岗位用工量大。招聘以兼职和短期用工为主,招聘岗位多对技术技能要求不高。
近日,多家快递公司发布公告,启动“春节不打烊”服务模式。对于春节期间接单的配送员,将通过接单奖励等形式进行现金补贴。
“根据公司制度,春节值班除了3倍工资外还有特别奖励,当月收入肯定过万元,在我们站点,选择过年回家和留岗工作的,大概各占一半,有不少人愿意留下来。”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送快递的邵师傅表示。
年关将至,从家庭清洁,个人美容、美发、美甲“三件套”,到提前购置特色年货和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节前消费激增,由此带来一些行业人员紧缺。
收拾了屋子,也要“捯饬”一下自己。1月31日22时,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理发店里仍然有顾客排队,“年前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最近都是晚上十一二点后关门。相较日常,客人对新年发型要求更高,更愿意做染烫、做改变。”发型师林岩说,“虽然有些辛苦但工资提成增加,年底还有年终奖,大家都非常期待!”
另外,春节也是宠物美容洗护的高峰期,宠物寄养服务同样十分抢手,从业人员出现紧缺。“节日寄养服务的订单很早就被订满了。”北京市西城区一家宠物美容店负责人沈女士介绍,“因近期宠物洗护量迅速增加,我们计划调动所有员工投入,节后再给大家安排补偿调休。此外,我们还补招了几位家住附近、喜爱动物的大学生做寒假工,提供上门喂食陪伴服务。”
多措并举
缓解用工紧张
为了保障春节期间用工,一些用人单位使出“浑身解数”留人、招人,加工资、发红包、送礼包、安排补休……
“年前,大家都在准备年货,目前正处在快递配送高峰。”快递员李世渊告诉记者,“站点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原则上不休息,其间的快件会上调派送费,大年初一,留守的派送人员每人还将收到新年红包!”
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负责人王桂华告诉记者,“我们很早就进行了家政、护工、月嫂春节期间留京情况统计。目前,留京的阿姨都是客户很早就商定好的,过完春节再根据个人情况安排调休和错峰返乡。”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在多措并举稳就业、保用工。以北京市为例,春节前后,北京市组织开展近千场招聘活动,并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开展慰问送福、民俗表演等活动,丰富节日文化生活,让广大务工人员春节期间安全顺畅返乡返岗,温暖安心留京留岗。
为缓解用工紧张,北京市商务局近日发布通知称,在2月2日至24日期间继续开展春节家政服务市场保供行动,对参与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确保家政服务人员留京保供。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也向家政企业发出倡议,提醒客户关心家政员的心理状态,尽量用心留住家政服务员。
“对于春节期间留京工作的人员,我们邀请了他们的家人到北京共度团圆年。”王桂华说,“年夜饭也准备好了,除夕当天提前闭店,给大家满满的仪式感。一起过年,祝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来源:央视网
几天,“大不了回家开个店”上了微博热搜,大意是说:现在职场上,有些人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会有“大不了回家开个店”的想法。
< class="pgc-img">微博热搜
>01 那些回家开咖啡店的年轻人
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有人在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扬言要辞职,说再也不想给人打工了,自己做点什么都比上班好得多。
而且,我还发现,大多数对开店有执念的人,热衷的无非是:咖啡店、奶茶店、甜品店、花店。
这要“归功于”影视作品和小说中,对于开店这件事的美化:浪漫的爱情故事,时不时会出来一个开店的男/女主角,每天在店里看看花、聊聊天、谈情说爱,好像开个店就是岁月静好、诗和远方了。
< class="pgc-img">>但开店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去看看那些开咖啡店的人都怎么样了。
为此,我专门找正在开咖啡店的朋友们聊了聊,他们有的是独立咖啡店、有的是社区店、有的是复合店:咖啡+甜品/面包、咖啡+简餐、咖啡+包场、咖啡+酒、咖啡+书店。
开店的时间,最短的2年,最长的8年。同时,我还问了几个开过咖啡店(现在店关了的)的朋友。
我们的对话主要围绕3个问题展开:为什么开店?现状如何?作为过来人,给要开店的人什么建议?
开咖啡店的人大概分两种,
一种是自己确实特别喜欢咖啡或喜欢咖啡店的氛围,想要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
还有一种是机缘巧合下,想尝试一个新的行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了一家店。
02 我每天要喝2杯咖啡,不开店都养活不了自己了
好友娜娜做的是一家咖啡+简餐的店,开了2年多了。
娜娜说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开一家咖啡店,太喜欢咖啡了,从速溶到美式滴滤、星巴克、再到精品咖啡,大学毕业就自己买了咖啡机,在网上学习。
开店的想法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最终娜娜辞掉了稳定的工作,稳妥起见,她先去了咖啡店工作,在工作之余学了SCA(国际精品咖啡协会)的课程。
在咖啡店工作了5年,有了一定的经验和金钱积累,也有了自己的客户群体,才开始自己创业开店。
她开玩笑说自己每天要至少2杯咖啡打底,不开咖啡店都养不起自己了。
现在店开了2年了,今年下半年才算是正式进入正轨。
▲娜娜做的咖啡
>娜娜说开咖啡店很累很难,中间也调整过经营理念,哪怕前期已经在咖啡店工作了5年,开店之后也磨合了接近一年才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她说要开店,选址、定位、出品、运营、管理,每个能力都必不可少。
开店过程中,往前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自己当了老板才发现,不仅仅要考虑咖啡,还要出不同的饮品、出餐、想宣传、做活动,店也是一点点不断优化,才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现在说起来,好像很轻松,但整个过程,很操心,不断的跟自己较劲,毕竟自己喜欢,所以辛苦点也觉得值得。
娜娜说在开店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招人和留住员工了,因为城市规模和资金投入有限,娜娜开的是个小店,刚开两年,收入也有限,暂时没办法支付太多的员工工资。
▲娜娜店里的一角
>另外店里有固定的客群,所以娜娜有自己的出品标准。
曾经招过一个员工A,之前有某大型连锁店从业的经验,来应聘的时候,有点心高气傲,娜娜本不想要的,但实在缺人,看他也确实喜欢咖啡,就想着要不试试吧。
但是A总对店里产品各种指点,总是说自己之前的标准是怎样,应该怎样怎样,娜娜很耐心的和他磨合,但也没什么改善。
最后不到一个月,实在带着太累了,就没让他继续做了。
▲娜娜做的咖啡
>还有一个员工B,来之前是个咖啡小白,什么也不会。
娜娜就手把手一点点的教,等好不容易带出来了,他觉得工资有点低,现在自己也学会做了,就跳槽去了其他地方。
娜娜说开个店太难了,自己招员工的经历都能写本书了。
店里没有固定员工,她也没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每天从早忙到晚,迎来送往,还有洗不完的杯子。
自己也不能轻易出门,娜娜之前是经常要出去旅游的,自从开店之后就很少有机会出去了。
不同形态的咖啡店,承载着咖啡店主对咖啡的不同理解,迎接着不同喜好的顾客人群。
开店可真的不是晒晒太阳、看看花、聊聊天就可以的。
▲娜娜店里的一个小角落
>我还有一个开店比较成功的好朋友,她的故事或许也能给你一些启发。
糖糖的店,开店纯属偶然,本来是买了个商铺打算做点事情,想在商铺弄个咖啡角,用来招待朋友。
买了设备之后发现自己好像不会做,于是就找了培训机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看着老师一杯杯做咖啡,尤其看到漂亮的咖啡拉花,那时候就对咖啡产生了兴趣。
于是咖啡角计划,变成了开店计划,咖啡店面积比较大,定位是承接包场:商务会议、生日聚会、公司团建等。
< class="pgc-img">▲糖糖的店
>糖糖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遇到问题就解决,只要还喜欢就继续往前走。
她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开店5年了,一直在学习:咖啡、甜品、简餐、冷餐,几乎无所不能了,所以能接得住不同类型的包场要求。
疫情之后,大家的危机感更强,上班的时候,只需要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好了,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吃喝不愁。
但自己开店之后,就要时刻想着营业额,养着员工,还要考虑长期发展,拓展新的发展模式。
每年她也会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在学习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无论咖啡还是店里的其他产品,她都要求很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糖糖做的甜品
>开店的过程中,糖糖说让自己最头疼的是顾客服务。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店里同一天接了两个包场,下午场是一个节目的采访录制,晚上场是个朋友聚会。
当时晚上场的客人,问可不可以早点过去玩,糖糖当时觉得没什么问题,就让他们早过来了,结果他们来到就开始大声唱歌,影响到了录节目的客人。
录节目的客人就去找唱歌的客人协商,结果两方吵起来了,糖糖赶紧安抚双方,录节目的人当然会很生气,觉得自己被打扰了。
但唱歌的客人觉得,老板都答应我能过来了,我进行我的活动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要配合别人,我本来就是包场活动。
最后糖糖好说歹说,给录节目的客人免了单才算是平息了这个事情,但客人最后还是不开心的。
事后,糖糖也好好反思了自己的做法,是自己太好说话,总是想做好服务,所以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尽可能满足客人的要求,但是这种“过度服务”有时候反而让自己的工作更难做。
所以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糖糖就每次提前给客人说好,让大家都按定好的时间来。
糖糖依然会做好服务,但会注意自己的度,不“过度服务”,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糖糖的店
>开门做生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人,作为老板,如何能在满足客人要求的情况下,又不“过度服务”,也是很考察耐心和情商的事情,至少脾气比较急躁,或者不太擅长沟通的,就不太适合开店。
糖糖说,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开店?自己的盈利模式是什么?遇到不可抗力能撑多久?这几个问题都想好了,再开店。
娜娜和糖糖,都属于很有韧性和冲劲的老板,对待店的风格和产品,很有自己的想法。
她们两个人都不是设计师,也没有从事过设计相关的工作,但店面的装修都是自己设想的,角角落落都是自己设计的,店里的小物件也是自己一个个淘来的。
另外,在产品的创新和迭代方面,她们都很喜欢研究各种好吃的、好喝的,这种基于喜欢的分享,也让她们有了自己稳定的客群。
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对自己有高要求、对咖啡和产品有自己的理解,在动手制作和宣传上的擅长,这几个点都是她们能做起来的关键。
▲糖糖做的甜品
>03 开咖啡店真的就岁月静好了吗
阿文的店,现在已经关门了。
他之前是一名外贸公司的经理,赶上前几年外贸行业好做,挣了不少钱,后来感觉工作太累,经常加班、出差,慢慢就厌倦了。
想自己做点事情,他平时很喜欢喝咖啡,就想着试试开一家咖啡店。
因为资金充裕,所以在前期投入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看门店的时候,感觉房子差不多就定了,然后辞职、学咖啡、装修、买入设备、开店。
刚开始装修的时候,他兴致勃勃,很勤快的天天在现场盯着,心里畅想着未来开店的情景:这个位置放个书架、这个位置放个钓鱼灯、这里要摆点绿植。
< class="pgc-img">>但店真的开起来,他突然发现,没人来!
他的店是普通住宅区的沿街门面,周边的人没有喝咖啡的习惯,他一开始想着只卖咖啡、饮料,周围小区那么多人,他们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来聊聊天或者看看书。
但现实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开业之后,他就开始着急了,因为店面装修、买设备和上课花了很多钱,他心里一直想着,不能关门,不然前期的投入全泡汤了。
然后就开始试着做宣传、发优惠券,尝试了加上甜品,面包,还试过加汉堡、薯条等快餐,就这么硬撑了一年,实在入不敷出,不得不关了门。
< class="pgc-img">>阿文自己也说,开店真的不是自己喜欢就行,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擅长,要考虑一系列综合的能力是否匹配。
准备开店的过程消耗极大,从选址、谈合同、设计、找装修,每一个细节都要亲力亲为,在现场盯装修,不懂装修的细节还容易被坑。
如果前期考虑不周,吧台水电走向设计不合理,后期在开店过程中更是痛苦,但这只是开店准备的一环。
店开起来之后,每天要想着怎么招来客人,怎么选到合适的员工,怎么培训、怎么管理、怎么运营,怎么研发新品。
店盈利还好,会觉得累点也愿意干,一旦不盈利,身体累心更累。
所以阿文在和我说的时候,也反复说:“开店一定得慎重啊!别轻易开店!提前做市场调研、考虑自己是否擅长、定位和商业模式是否能说得通……每一个都很重要。”
< class="pgc-img">>04 写在最后
觅一座小城,守一家小店,闲暇时候,三五好友,把咖言欢,是很多人期盼的岁月静好,但在这份“梦想”和“情怀”之外,开店的理性、商业也必不可少。
抛开热爱咖啡的情怀之外,开咖啡店是一项考核综合能力的事情,除了对咖啡本身的理解,店面选址、装修、定位、产品研发、宣传营销、顾客维护、仓储财务、员工培训管理等各项能力都很重要。
毕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开咖啡店不是为了陶冶情操,我们最终还是要把它当成一门生意来做。
所以,“大不了回家开个店”的年轻人们,开店未尝不可。
但在这之前,你要想明白,自己是否已经想好自己的目标和定位,是否具有一定的产品研发、店面运营、人员管理能力。
< class="pgc-img">>另外,如果你真的做好了创业开咖啡店的准备,还有2个方法可以帮你少走一些弯路:
1.找个靠谱的咖啡培训学校系统的学习下咖啡知识; 2.找个生意好的、和你理想咖啡店比较接近的店面去工作,学习、积累点经验,近距离观察下开店需要准备什么。
其实,开咖啡店是比上班要辛苦很多的事情,“大不了回家开个店”的想法,对大多数人来说,想想就好了,开店不易,需谨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