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成都商报
都说四川人愿意和你吃鸳鸯锅是对外地人最大的容忍,但一个外国人在四川吃中辣火锅是要闹哪样?
他是菲利普,一位来自波兰华沙的27岁帅小伙,来成都已生活了四年多。他自称是生活在成都的本地老外,吃火锅要吃红汤,成都话说得比普通话还标准。
在英语教育的工作之外,菲利普还是说唱歌手、主持人、演员,参加《十二道锋味》《高能少年团》,半个身子踏进了娱乐圈。
“来到成都,是我认为在对的地方、对的时候做了对的事情。成都机遇很多,我相信能在这里走好我的艺术发展之路。”菲利普接下来要做一个音乐电台的主持人,他正在积蓄更多能量,打算明年走上更大舞台,让更多人看到成都和波兰文化在他身上结合后迸出的火花。
教师
真正让菲利普觉得中文取得最大进步的,是在2015年春节过后,菲利普跟着一个朋友去中江一所学校当了一年英语老师。
说唱歌手
2016年,在耍家帮的一次酒吧演出时,他自告奋勇上台,要求与耍家帮大哥B.B.G同台演出。菲利普回忆,B.B.G当时非常震惊,在半信半疑下开始和他合唱。
演员
去年,菲利普曾受邀参加谢霆锋拍摄的《十二道锋味》,在和谢霆锋与张靓颖接触过程中,他也实在地体会了一把成都人的“接地气”。
美食者
他常常带着外国好友寻觅成都美食。作为一个外国人,他总能精确get到外国朋友味蕾的G点:如果朋友不吃辣,那就来一道回锅肉、鱼香肉丝或一碗烧白;如果朋友吃辣,那就藤椒味钵钵鸡、冷锅串串、烧烤茄子、冷锅鱼……
足球爱好者
工作之外,菲利普也喜欢踢足球,这是他从小学时期建立起来的爱好。在波兰,菲利普还曾踢过半职业,就在2017年,菲利普还带着自己的球队获得了成都国际联赛冠军。
成都的舌头
成都话说得比普通话还好
“成都话每个声调都要发音正确,比如‘你好歪哦’,发音不对意思就不对。”
在成都,听一个老外说普通话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如果是一个金发蓝眼的波兰人,唱着成都rap,吃着烧烤、冷锅串串,嘴里还说着地道的成都话呢?
2014年9月,菲利普从波兰华沙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因为“对中国很好奇”,毕业后菲利普通过skype进行面试,后来选择成都。
对菲利普来说,一个城市的工作机会、生活条件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决定他前往的唯一因素。负责招聘的老师说成都好吃的、好耍的多,我也喜欢大城市,后来在网上一查,发现当时成都的人口比华沙的多五倍。”就这样,2014年底,喜欢吃喜欢耍的菲利普来到了成都。
学习一门新语言对菲利普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菲利普从小学起就开始学外语。上大学时,菲利普曾选修过四个学期的汉语课程,因为当时“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报道中”,他也想挑战一下这门“最难的语言”。
但即便大学时期曾有点中文基础,来到成都后,面对满口川普的成都人,菲利普还是常常被弄得晕头转向。为了学习中文,菲利普先在网上选一些想吃的食物,去之前查阅词典确认这道菜的中文,然后再去餐馆用中文点餐。
真正让菲利普觉得中文取得最大进步的,是在2015年春节过后,菲利普跟着一个朋友去中江一所学校当了一年英语老师,那时候,“除了一起过去的朋友,没人说英语”。
真正开始学习成都话是在2016年初,回到成都后的菲利普想找更多事做,一次他偶然听到谢帝的一首歌,觉得“那个节奏很有感觉,发音也很搞笑”,就开始模仿。在朋友面前唱这些歌时,朋友都很开心,称赞他模仿得很像。从那时起,菲利普喜欢上了成都话,并决定学习。
他找到一所学校专门学习成都话。在他看来,成都话最难的地方在声调:“成都话每个声调都要发音正确,比如‘你好歪哦’这句,发音不对意思就不对。”
“成都话很接地气,它代表了成都的一种生活方式。”菲利普认为,来成都生活一定要学成都话,这是融入成都生活、成为地道成都人的必修课。“来中国说英语就像吃火锅点清汤,来四川说普通话就像点鸳鸯锅。”这样一句话从这位金发蓝眼的波兰帅小伙嘴里用四川话说出来,还是很奇妙的。
菲利普用四川话学会的第一篇诗词就是李白的《将进酒》。现在,成都话已经成了菲利普的日常用语,在采访过程中,他总是不自觉地从普通话转换到成都话,成都话发音比普通话还标准。
成都胃
火锅要吃中辣
最爱钵钵鸡和冷锅串串
第一次吃火锅,“当时把油碟当茶碟喝了”,因为没人提前告诉他。
菲利普自称是生活在成都的本土老外,除了有一个成都的舌头,会说成都话,他还有一个“成都胃”。
菲利普现在很喜欢吃辣,吃火锅要点中辣,钵钵鸡、冷锅串串是他最爱的成都美食。但他坦言,自己胃并不是很好,但他还是忍不住要吃,因为“四川的辣椒有魔力”。
菲利普曾参加过一个中外火锅比赛,拿过不错的名次,但这样一个“火锅达人”,第一次吃火锅时还是出了糗。
那是2015年春节前,刚到成都的菲利普被学校老师带着吃火锅,“当时把油碟当茶碟喝了”,因为“那时候不知道油碟的概念”,也没人提前告诉他。
菲利普告诉记者,在波兰,当地人是分不清亚洲人的,他们会把亚洲人统一叫中国人,而一些亚洲菜,如蔬菜和肉混合的菜,统称为中餐,“就和中国人把我们统一叫外国人一样。”到了成都后,他才发现中餐如此丰富,以至于他每个礼拜都可以吃不同的菜。
“波兰的菜很少,每家餐馆的东西几乎都一样,比如猪肉、土豆、沙拉、红菜汤等,但在这里,不仅同一道菜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味,每一个馆子里都有它的特色创新菜。”提到与家乡美食的差异,菲利普认为“波兰菜比较单调”,所以菲利普会把辣椒带回波兰,在波兰如果想念四川味道,“加点辣椒刚刚好”。
虽然更喜欢成都美食,但有时候,菲利普还是会想念家乡的食物,比如家乡的牛奶、面包。“大多数面包坊里的面包对我来说,还是太甜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小时候养成的饮食习惯会成为他体内根深蒂固的对食物本能的反应,但我却很容易适应。”现在,已经成了成都本土老外的菲利普已经能唱着《早饭吃出成都范》,在各个场合都用一口流利的成都话、不带喘气地向朋友介绍着棒棒鸡、麻婆豆腐、冒菜、钟水饺等成都美食。
他也常常带着外国好友寻觅成都美食。作为一个外国人,他总能精确get到外国朋友味蕾的G点:如果朋友不吃辣,那就来一道回锅肉、鱼香肉丝或一碗烧白;如果朋友吃辣,那他就更能将他的美食清单拉出来给好友分享:藤椒味钵钵鸡、冷锅串串、烧烤茄子、冷锅鱼……
成都生活
教师、歌手、演员……
这里机遇很多
“来成都,我觉得自己在对的时间,在对的地方做着对的事。”
菲利普的本职工作是英语教师,在这之外,他还是一名说唱歌手、主持人、演员。
“耍,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耍。”菲利普哼着这首《耍在成都》,这是他认为的成都生活精髓。
2016年,已经会说成都话的菲利普学会了耍家帮的《耍在成都》,在耍家帮的一次酒吧演出时,他自告奋勇上台,要求与耍家帮大哥B.B.G同台演出。菲利普回忆,B.B.G当时非常震惊,在半信半疑下开始和他合唱。一首歌唱完后,耍家帮接纳了这个会说一口中欧味成都话的波兰小伙。菲利普也在耍家帮的带领下,尝到了如兔头火锅等藏在成都深巷子里的成都美食。
如果说成都美食是菲利普爱上这座城市的原因,那么,成都人就是留住菲利普的牵绊。
“成都人很热情好客,请吃饭一定要你吃饱,还不要你给钱。”菲利普提及在成都的第一顿饭是一位成都朋友请他吃的,“当时朋友点了一大桌子川菜,我一个人吃。”此后几年,菲利普在外面和朋友吃饭时,“从来没给过一次钱”。
“一个老外和一个中国人同时把钱递给老板娘,老板娘会收谁的钱?”菲利普笑着问。
去年,菲利普曾受邀参加谢霆锋拍摄的《十二道锋味》,在和谢霆锋与张靓颖接触过程中,他也实在地体会了一把成都人的“接地气”。“张靓颖已经是国际巨星了,但她没有一点架子。和我坐在路边的摊摊上吃肥肠粉,用成都话摆龙门阵,聊得很开心。”菲利普觉得与其他城市的人相比,成都人“很放松,很友好”。
“一般人都会抱怨自己生活的城市,抱怨交通、天气等等,华沙人也喜欢抱怨,但成都人却不管有钱没钱,喜欢开心喜欢笑,喜欢特别骄傲地向外地人推广自己的城市,后来我才发现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真正热爱这座城市。”
“很多外国朋友来中国,大多是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接触的也是教育方面的人。但我有机会踏入娱乐圈,与中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人真的很有思想很聪明。”尽管菲利普在往艺术方面发展,但他表示不会放弃教育工作,因为他“学过多门语言,知道如何有效地去学习一门外语”,他想把这些技巧教给更多需要的人。
而最近,菲利普正在聚集能量,他即将要去一个音乐电台做主持人,明年还想参加更多节目,走上更大舞台。
“来成都,我觉得自己在对的时间,在对的地方做着对的事。虽然有时候会想念波兰的亲人和朋友,但我觉得还是在中国更有意思,要发展我的艺术事业,成都机遇也很多。”
接下来,菲利普想把成都和波兰文化结合在自己身上,迸发出更多火花。(实习记者 彭祥萍)
<>< class="pgc-img">>锅有很多种,但最经典的还是重庆火锅,红汪汪的汤底一端上来,口水就流了一地。
“且慢,今天的汤底怎么怪怪的!”
不仅清清亮亮的,还散发着一股可疑的迷人香味。不对不对,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火锅红”?
火锅红——几滴就能满锅红
说起“火锅红”,它是一种浓稠的油状液体,可以在几乎不放辣油的前提下,让火锅的汤料“红”起来,是一种有害人体的食品添加剂。
“火锅红”的外表呈暗沉的褐色,泛着亮红色的光,但本身气味非常淡。所以即使加在汤底里,也很难被发现。
< class="pgc-img">>【火锅红的成分】
在火锅红标签上,有效成分一栏标明,含有辣椒红、色拉油、色价E10。在火锅红的瓶身上,虽然有QS标志,但也有明确的用量规定。
如果在规定的含量内,这些添加剂对身体的影响不大。但长期超量食用,就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严重时可致癌。
如何判断是否使用火锅红?
首先,别去那些一进门就香气逼人的火锅店。
用香料熬制的锅底香味是自然散发的,应该越煮越香,而一端上来的火锅就香气四溢,绝大部分的可能就是已经被加了增香剂。
其次,观察火锅店内端上来的麻辣锅底。
正常情况下,香料熬制的麻辣锅底,应该略有浑浊;而透红鲜亮的锅底很明显是加了辣椒精或者火锅红。
提醒:还要小心回锅油
除了添加剂,还有一个坑让人防不胜防,那就是——回锅油。昨天的客人用剩下下的汤底,稍微蒸煮、过滤一下,就变成你锅里的油。
< class="pgc-img">>也是细思极恐,这种恶心的招数该怎么规避呢?分辨锅底是否用了“回锅油” ,主要看2点:
1、在汤底烧开的时候察看,是否有很多泡沫在锅里翻腾,泡沫多则可能有问题,因为新鲜的食物在烧开时很少会有泡沫;
2、服务员端上锅底的时候,用漏勺先捞一下汤底看是否有不明残渣。
当然,防不胜防,如果非要在外面吃,有时候稀里糊涂地,心里反而好受一些。
说到底,还是要尽量去正规的火锅店,别贪便宜,在外面吃火锅的话,尽量用清汤锅底吧。
>空气即将“驾临”上海
久违的冬天终于要来了
火锅也将成为大家聚会的首选
大饱口福自然没错
但大家也要长个心眼
有些不法商家就拿里面的油
做起了文章...
吃完后的锅底全部回收
2:8比例混合新油后重新上桌
近日,慈溪法院通报了一起案子的判决结果——郑某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公益诉讼部分,她需赔偿10万元,由慈溪市人民检察院纳入公益基金依法管理;此外,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3年内,禁止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原来,四川人郑某这些年来与丈夫一直在宁波慈溪打拼。2009年,郑某从亲戚手上盘下了一家店面,用自己老家的手艺,经营起了一家火锅店。
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每天打烊要到凌晨两三点。然而,让食客们没有想到的是,每当他们用餐结束后,服务员们都会把客人吃剩的火锅锅底倒到厨房一个专门的收集桶中,每天打烊的时候,郑某就会偷偷用勺子将桶内的上一层红油刮出,随后冷藏起来。
等需要时,郑某便将这部分“二手油”拿出来加热煮沸,以2:8的比例混合新油,制成新的火锅底油,供顾客食用。
“倒掉浪费,想降低成本”
这种油有细菌病毒还容易致癌
“吃剩的锅底倒掉太浪费了,现在生意不好做,东西都在涨价,这样做能降低点成本。” 郑某是这么交代她的动机的。而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间,郑某共提取了火锅锅底废弃油约150余斤。
而这类反复使用的火锅汤料,就是俗称的“口水油”,它是废弃食用油脂,根据规定属于非食品物质。
“这种油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等,会在不同食客中传播疾病,且因反复加热,还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慈溪法院法官告诉记者。
如何鉴别火锅“老油”
这四种办法请学会
虽说冬日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火锅,是件非常享受的事,不过大家在大快朵颐时还需长个“心眼”,千万别去不正规的店家。
1、看油
我们知道,当把烫好的食物夹入碗碟时,筷子上也会附带很多油脂。对于这些油脂,我们要细心地去辨别,假如它们呈现液态的话,那么属于正常情况,倘若这些油脂在短短的几秒钟内由液态凝成固态,直接附在筷子上,则说明这口锅的油锅很可能存在问题。因为牛油的溶点虽说很低,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并不会大面积的凝固在筷子上。
2、看色
当服务员刚把汤锅端上来的时候,我们若是留心观察,可以看到此时锅中的颜色虽然是红色的,但比较深,接近于干海椒的色泽——这是用糍粑海椒与豆瓣反复炒制后形成的颜色。但是如果我们看到的是纯粹的红色时,就要警惕了。
3、辨香
我们知道火锅很香,那是因为火锅师在炒料时添加了若干种香料,在通过发酵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复合香味。但注意的是,这种香味需要加热一定时间后才会散发出来。
如果我们发现火锅底料在刚端上来时,就能闻到非常浓烈的香味,而且这种香又不是火锅常见的油脂香味时,就需要注意。
因为火锅底料在经过加热后,最先散发香味的应该是油脂,然后才是香料的复合味。其实香料也是一样,都需要一定的加热时间,才能散发出香味来。
4、辨味
如果我们在吃火锅时,一入口马上感觉到浓烈的麻和辣,并且这种感觉还在舌尖上停留很久,多半是用火锅食品添加剂制造出来的。如果吃完之后回味有苦味的、嘴巴有不舒服感的也属于回收油。
因为辣椒和花椒在锅中煮制后,虽然会释放出浓厚的辣味和麻味,但是受到热挥发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味道并不会在口腔里停留太久,所以我们在刚开始吃火锅的时候并不会马上就感觉到浓麻重辣,而是越吃越辣、越吃越麻。
总的来说,回收油水分比例较大,所以煮的时候,会有滋滋的声音,而新锅底一般不会有。而且汤变色、变浑浊得比较快的是老油。
吃个火锅暖暖身
是冬天一大乐事
但千万要去正规商家!
不知哪位哲(wang)人(you)说过
没有什么
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
那就两顿!
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
如果给你永远免费吃火锅的特权
但只能点固定的三样菜
除了锅底
你选什么?
直击灵魂的提问!
火锅只能吃三样菜,怎么选?
来源丨综合新华社、杭州日报、科普中国等
编辑丨张夏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