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的火锅老大,比海底捞还火的小肥羊,是如何陨落的?
在中国有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句话其实应该改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在餐饮领域里,5年会迎来一个领域的新风口,10年便会换老大,变化莫测的餐饮市场里,没人知道今天那些看似成功的餐饮品牌,何时会陨落?
< class="pgc-img">>就像10年前,张钢也不知道自己辛苦养大的小肥羊,会在中国大地上突然消失了踪迹,10年前碾压海底捞的小肥羊,如今却不见了踪迹,曾经的火锅老大,如今掉落前十,在中国的餐饮市场里已经毫无存在感了。
曾经比海底捞还牛,生意比海底捞还火的小肥羊,到底是如何陨落的?在小肥羊工作了5年的店长黄静,这位内部人士为大家揭秘。
< class="pgc-img">>疯狂扩张
1999年,张钢去四川出餐,在路途中品尝到了一款不用蘸料就能够直接吃的火锅,吃完后张钢对这个口味念念不忘,于是回头跟店老板商量,买下了这个配方。
回到家乡内蒙古之后,张钢就开始反复试验这个配方,研究火锅,经过半年的口味改良,张钢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口味,于是把工作辞了。
四处借钱开了一家名叫“小肥羊”的火锅店,当初只有6张桌子,门店面积不到50平米,这种独特的口味很快就在当地市场一炮而红,开业三天后门店就被“挤爆”了,每天前来消费的客人络绎不绝。
从此小肥羊开始了疯狂扩张的步伐,那个时候的连锁加盟是个极其先进的餐饮管理方式,依靠着加盟店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攻城略地。
< class="pgc-img">>9年后,小肥羊拥有近600多家门店,2008年成功登入港股市场,成为了中华火锅第一股,一时风光无量。
但与此同时,疯狂地扩张给小肥羊的管理带来了难题,加盟商为了能够赚钱更多利润,开始偷工减料,甚至以次充好,多次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小肥羊的口碑在市场上一路下滑。
< class="pgc-img">>激烈竞争
黄静表示除了疯狂扩张带来的管理不善之外,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小肥羊逐渐迷失了方向。
随着小肥羊上市成功后,火锅这个品类吸引了一大波创业者涌入,原来火锅店也能够上市,原来火锅店老板也可以身价百亿。
这让很多创业者疯狂涌入,矛头直指小肥羊,大家都以小肥羊为模仿对象,都在抢小肥羊的顾客生意,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小肥羊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
小肥羊做什么,别的火锅店就做什么?小肥羊推出新菜,别的火锅店马上更近,而且口味还比小肥羊更好,价格更便宜,这导致小肥羊流失了大批顾客。
< class="pgc-img">>引狼入室
黄静表示,门店管理不善,加盟商各有各的心思,总部的政策在门店很难被完全执行,最后导致口碑一路下滑。
而以海底捞为代表的一批火锅店却在此时异军突起,小肥羊门店业绩越来越差,最后张钢无奈引入了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集团的投资,最后小肥羊被百胜集团全资收购。
< class="pgc-img">>百胜集团收购肯德基之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引入西式管理方式,以黄静为代表的老员工陆续被辞退,更换成了肯德基的管理人员。
由于百胜对于火锅业务并不熟悉,重新更换团队后,小肥羊的菜品口味和服务水平并不适合中国消费者,最后门店业绩陆续下降。
曾经在全国拥有600多家门店的小肥羊,如今在国内市场却销声匿迹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经风靡一时的小肥羊,如今却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其中的原因,竟是因为它被国际餐饮巨头百胜收购后,迅速走向了衰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溯那段曾经的辉煌,探寻小肥羊消失之谜。
在遥远的一九九九年,内蒙古的钢铁工人张纲创立了小肥羊。他以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创意的理念——吃火锅不占小料,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短短几年间,小肥羊如日中天,成为了中国火锅界的领军品牌。张纲,这位曾经的钢铁工人,凭借着他的江湖气息和一群好兄弟的支持,成功将小肥羊打造成了餐饮业的璀璨明星。
在创立小肥羊之前,张纲曾经历过种种艰辛。他和一群兄弟下海经商,尝试过各种小生意,甚至曾因为资金紧张而睡在火车站和大马路上。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张纲更加珍视兄弟情谊,也让他更加懂得如何经营一家企业。
小肥羊的成功,离不开张纲和他的兄弟们的共同努力。他们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消费者的深入了解,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同时,他们也深知人脉的重要性,通过广泛的社交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加盟商和投资者。在二零零二年的时候,小肥羊每三天就要开一家新店,百分之八十都是加盟店,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正是这种依靠江湖义气的高速扩张,为小肥羊埋下了隐患。很多加盟商在交了钱、拿了配方后,便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经营。服务质量、口味品质、食材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给小肥羊的品牌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尽管张纲后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尝试通过引进高管、调整策略等方式进行改革,但已经难以挽回颓势。
二零零八年,小肥羊成功登陆港股,成为中国的火锅第一股。然而,这并没有为小肥羊带来转机。反而是在这一年,国际餐饮巨头百胜看中了小肥羊的市场潜力和品牌影响力,决定对其进行收购。对于张纲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毕竟,面对国际资本的强大实力,他或许认为将小肥羊交给更专业的团队来管理,会是一个更好的出路。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被百胜收购后,小肥羊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百胜的管理层对于小肥羊的经营模式和品牌理念并不认同,他们试图将小肥羊改造成一个更符合国际标准的餐饮企业。然而,这种改变却让小肥羊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魅力,消费者也开始逐渐流失。
此外,百胜还对小肥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和重组,导致很多原有的员工和加盟商失去了工作和生计。这种变革给小肥羊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不稳定因素,也让其在市场上的地位逐渐动摇。
< class="pgc-img">>最终,小肥羊在百胜的管理下逐渐走向了没落。曾经的火锅一哥,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回忆。而小肥羊的消失,也让我们不禁思考: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创新和实力,更需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和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倒一杯八二年的可乐,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品味出小肥羊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然而,无论结局如何,我们都应该为小肥羊曾经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和独特体验而感到庆幸。毕竟,它曾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于那段时光的美好回忆。
#小肥羊为什么没人吃了?#?
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变化莫测的餐饮领域里,没有人会知道,今天成功的餐饮品牌,明天又为何会陨落。上周,我们浅谈了小尾羊火锅在内蒙古的起家故事,今天,小编再带大家扒一扒来自内蒙古的另一只“羊”在餐饮界的起起落落。
#内蒙古头条# #小肥羊# 1964年11月,小肥羊创始人张钢出生,张钢的父母都是包钢工人,这也注定了张钢与包钢的密切关系。1981年,张钢进入包钢技校学习,3年后,从学校毕业的张钢如约进入包钢被分配到了烧结车间,成为了一名烧结工。
< class="pgc-img">>烧结工,也叫看火工,顾名思义,最重要的就是火候的把握,这需要工人高度集中,容不得半点走思,再加上车间里矿粉多,工作环境很脏,一来二去,张钢萌生了辞职的念头。1988年,“铁饭碗”还是没能留住野心勃勃的张钢,当了两年全职看火工的张钢,办理了停薪留职,开始下海经商。
创业之初,张钢选择做服装生意,南下江浙,几经折腾,张钢积累了十几万的本钱。1995年,做服装时认识的张宁平(现在是小肥羊股东之一)向张钢借钱做手机生意,彼时,张钢正急于转行,对这桩送上门的业务稍加了解后,便加入了张宁平的手机生意。
那个时候,包头地区一家名叫惠达丰的手机经销部,就是他们的店面,惠达丰手机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赚一万元。生意红火就免不了有人跟风,逐渐地,包头地区手机店多了起来,惠达丰利润直线下滑,考虑再三,张钢决定放弃手机业务,继续另谋出路。
1998年年初,经朋友介绍,张钢又开始做信息台,在包头第一家信息台开业后,张钢紧接着又在巴盟、锡盟、通辽开了三家。后来,各地均有了张钢信息台的业务,这也免不了要经常出差。在一次出差途中,张钢品尝到了一款不用蘸料就能够直接吃的火锅,而那个时候张钢在通辽也经常吃一种不蘸小料的羊肉火锅,二者吃法非常相似,这也让张钢意识到了这类火锅里的生意经,当机立断花钱买下了老板的配方。
带回配方之后,张钢的妹夫、舅爷等人都加入了火锅汤料的研究中去。1999年8月8日,“小肥羊”火锅店在包头正式开业,张钢与昔日老友陈洪凯成为小肥羊最初的创始人。据悉,小肥羊开业之初,第一家店面不到50平米,只有6张桌子,这种“不蘸小料吃火锅”的独特口味让门店开业仅三天就被“挤爆”了。
< class="pgc-img">>1999年10月,小肥羊在包头的第二家分店开业了,小肥羊的羊肉也全部换成了羔羊肉,肉质鲜美加上秘制锅底,再加上不蘸小料,很快,张钢的小肥羊就打开了市场,到了2002年,小肥羊营业额达到25亿元。
从2003年开始,小肥羊连续3年营业额仅次于中国百胜餐饮集团,一跃排在中国本土餐饮业第二。当时的小肥羊发展究竟有多凶猛?据悉,创立仅3年的小肥羊,在全国开了600家门店,至今没有一个品牌能超越,而且鼎盛时期的小肥羊,年营业额超过了50亿。
之后,为了小肥羊的发展,张钢开始让出股份开始引进人才,当时的蒙牛副总孙先红、在蒙牛负责资本运作的卢文斌等人都成了小肥羊的股东,到了2005年,小肥羊集团公司的股东已经达到47人,小肥羊两位创始人张钢与陈洪凯的股份也从100%降到40%。小肥羊各地分公司的股东超过了500人,小肥羊门店遍布台湾、香港、北美、日本等等,门店数量高达720家。
小肥羊的快速扩张,很快引来了资本的入局,而且是外资。
2006年6月,小肥羊与风险投资机构英国3i私募基金及西班牙普凯投资基金公司达成2500万美元的投资协议,二者共同持有小肥羊13.92%的股权,这也开创了外资入股中国餐饮企业的第一例。
< class="pgc-img">>2008年6月,小肥羊在香港敲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品牌餐饮企业,被誉为中华火锅第一股。然而,发展太快的小肥羊还是暴露了自己的短板,即单一的火锅底料难以满足众人口味,长期以往消费者感到厌倦,小肥羊各地门店不再火爆。也正是这个短板,让小肥羊逐渐迷失方向,开始走下坡路。
2009年,小肥羊卖掉了在加拿大、日本和美国的子公司,至此除了香港澳门地区,不再拥有一家海外的直营店。2009年6月,英国3i私募基金3i把名下持有的小肥羊股权卖给了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自己套现退出。
2011年,小肥羊和百胜集团发布了联合公告,百胜集团以46亿港元价格收购小肥羊,小肥羊私有化退市,同年11月,商务部批准了百胜收购小肥羊的申请。至此,小肥羊被百胜纳入麾下,成为了肯德基、必胜客的同门兄弟。
不过,由于百胜集团对于火锅业务并不熟悉,重新更换团队后,小肥羊的菜品口味和服务水平并不适合消费者,并以规范化运营为口号,对加盟商大面积清理。 最终,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加盟商一家接一家地消失,直至最后门店骤减,业绩下滑。
< class="pgc-img">>时间再次倒回2002年,那一年,海底捞的张勇正满怀信心要带领海底捞走出成都,那一年,张钢却带着他的小肥羊一路南下杀进了张勇的大本营。在小肥羊的强势进攻下,当时的海底捞现状就是夹缝中求生存。
现如今,说到火锅品牌,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便是海底捞,小肥羊的“高光时刻”早已不复存在。可在十几年前,海底捞在小肥羊面前,顶多算个没有名气的小弟!
从鼎盛走到衰落,小肥羊只用了十多年。也许是战略失误,也许是外资入局,总而言之,小肥羊的惨痛教训,不仅给了业内足够的警惕,也让自己重新翻身遥遥无期。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搬运必定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