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半的时候找到这家店的,已经在排队了,仔细一数,一共六张桌子,不多,年轻妹儿些都围到桌子烤火等待。
这家火锅开在老居民楼卡卡头,停车有点老火,只有停对面车库去磨一阵子咯。是不是佩服妹纸我,这么偏都找过来了。
一开始不知道老三篇是撒?原来就是老三样:毛肚、鸭肠、黄喉。和朋友两个人来吃火锅,点盘老三篇,正好。都还新鲜,最后两个人都没吃完,分量还有点多。
它家酥肉长这样哟,感觉不落窠臼,有点不一样,相对没那么油,口感挺独特,是口舌生香的,反正是好吃的。
特别喜欢它家麻辣牛肉,点的微辣的锅底,但我一直喊辣,后来才晓得是这盘麻辣牛肉的功劳。辣力指数五颗星,不可舍弃的舒爽!辣得很霸道!
即使下锅里煮了都不会掉佐料,不知道何为裹得这么紧实?
朋友喜欢吃的丸子系列,虾滑。
吃虾滑最爽的一瞬间就是咬到虾肉,Q~
贡菜丸子很新鲜
这种红糖糍粑你们吃过没?黑色与黄色相间,黑色部分篇黑糖口感,下面是红糖打底,我居然是第一次吃到!被朋友嘲笑,说在火锅店很常见?
一片麻辣牛肉搭配一块红糖糍粑,这顿火锅才完美~
锅底是地道的重庆味儿哈,麻辣厚重,第一口就吃得出辣那种。以前喊我推荐解放碑火锅,我每次都在知名老店头选,这次可以推荐这家老居民楼火锅了,味道错不了滴。
店名叫莫大叔老三篇火锅,在渝中区西南图书大厦旁,独秀汤包旁边坝坝头,下个梯坎就可以看见哈。
><>时的山城还没有什么车
纤夫在码头上喊着号子
棒棒(挑夫)沿着梯坎一趟上一趟下
解放碑还是那一片最高的地方
人们穿着时髦的大喇叭裤穿梭在每条大街小巷
彼时的火锅店不多,没有拿号没有等位
店面普遍都是一些家庭作坊的样子
常常光顾的都是周围的老街坊老领居
一到饭点就热闹得不行
这家火锅店地处解放碑一居民楼里,标志算不上明显,在梯坎的拐角处,稍不注意就错过了。
家庭式火锅
店面不大,是仅有6张桌子的家庭作坊,附近的老街坊老邻居下了班不想回家煮饭的都要tiao到(到处跑)这里来烫火锅。
整个店铺是由老旧居室改造而来的,厨房与外摆相同,这头可以望到那头,置身其中,没有多华丽的装修,却给人质朴的感觉。墙壁上挂着相框,老重庆的辉煌一览无余,旧报纸的头版编排,老三篇的演讲材料,一把老式的吊扇......妥妥的住家户呀,过去的时光里,谁家里都是这样的。
老板既是老板也是员工,自己熬制底料,技术传承至今已有30余年,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以绿色健康为主,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吃的放心。老板娘负责食材的采购,每天一大早,亲自去到菜市场,店里所有的食材都是经过老板娘一一对比,认真挑选而来的。
要把“老三篇”做为招牌菜来点,哪一桌都要点,点了就要吃,搞好美食传承化
话说老三篇,应该只有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才晓得是啥子。毛肚、黄喉、鸭肠三足鼎立,共置于一盘,相当经典的火锅三件套,这份老三篇基本可以说是重庆火锅的“标配”,下肚之后能够迅速的get到老重庆的感觉。
吃火锅不吃毛肚,那怕是吃了假火锅。烫毛肚看似简单,烫得好口感能达到脆与韧的平衡,烫得不好......但是莫大叔家的毛肚口感还是特别好的,除了口感爽脆,还有一股子新鲜劲在其中,麻辣之中又透着微微的青草香。
新鲜的黄喉下锅稍微烫一下,就卷曲成弯弯的弧度,吃起来口感之爽脆之厚实,其中夹杂着锅底麻辣的汁水儿,一番细细咀嚼之后,整个口腔充满了火锅的香味,很经典。
烫鸭肠是一定要注意好火候的,在底料翻滚的地方,烫上10来秒,微微卷起时口感最佳,厚实而不乏清脆,卷曲处有时会藏着一两粒花椒,一并咀嚼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据说鸭肠要更换成更好的鸭肠了,品质就相当于鹅肠的品质哟,上个图先感受一下嘛。
吃一口便会喷火的麻辣牛肉也是非常了不得,手工舂的辣椒面密密麻麻的裹着牛肉,作为无辣不欢的重庆人怎能拒绝,偏偏它还最能讨好无肉不欢的好吃狗儿。吃第一口的时候,就连脚指头都抓紧了,被牛肉的细嫩多汁震惊了,也被辣椒的威力震慑了,吃到最后感觉灵魂都升华了,但就是一个字—“爽”。
有虾仁的虾滑是真的有一块虾仁,虾颗粒是肉眼可见的。下锅吸够了汤汁变得似乎有些发福了,汤底穿透虾滑,赋予的了虾滑麻辣鲜香,入口Q弹爽滑恰到好处,一些细细的颗粒使得它的口感更好。
每天去市场采购的鳝鱼,到店一定是活蹦乱跳的,保证上桌都是很新鲜,很水灵灵的。鳝鱼的肉质很嫩,很劲道,火锅的精华和油气渗透进去,蘸上油碟,入口即化的感觉巴适惨了。
每天采购回来的腰子要进过多道工序的处理之后才能切片上桌的,每一片的大小厚薄都是很均匀的,说实话,分量还是可以的。夹起腰片在沸腾的锅中来回的晃动几秒,送入嘴里的滋味不摆了,嫩!嫩到化渣!
酥肉炸完刚出锅,“椒盐香酥”适口,外酥里嫩很好吃,椒麻味儿超爽,肥瘦均匀吃起来完全不觉得腻人。重庆人撒子都可以用来涮火锅,涮过的酥肉绵软肥糯,同样都是酥肉,确实两种不同的口感和风味,不过都很好吃!
吃火锅一向很少会吃米饭,而莫大叔家的蛋炒饭小编在其中吃出了家的味道,硬生生的吃了两碗。米饭粒粒分明,鸡蛋均匀,油盐适当,很本真的一碗蛋炒饭,却很是打动人。
吃完火锅再喝上满满的一盅老鹰茶,这才是重庆火锅的最佳拍档,清火解腻就看它了。
再看今朝的重庆
此时的山城车水马龙
码头上早已没有了纤夫
坐在梯坎上歇气的棒棒(挑夫)越来越少了
解放碑在周围的高楼大夏面前显得有些渺小了
一个家庭式的火锅店,技术传承30余年
开店至今,始终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
坚持做老重庆的味道
只有6张桌子
所以来吃老三篇千万要赶早。
美食发现地:西来寺2号,临江门西南图书大厦 莫大叔老三篇火锅
><>江门曾经是重庆的著名地标之一
远离闹市的红尘喧嚣
天热的时候常能见到老人在院子里喝茶、下棋、
含饴弄孙尽享天伦
这一幕也是成了重庆人记忆的一部分
在这承载回忆的地方
藏着一家有态度的重庆老火锅
老板带着正宗的重庆味道
在这里唤醒你们的记忆
莫大叔老三篇火锅
红色滚烫的油汤上,冒着阵阵热气汤汁在翻滚,汤面上五颜六色,撸起袖子吞着口水的食客,迫不及待将食材下锅,这样的场景见于莫大叔老三篇火锅。
坐落在临江门的莫大叔老三篇火锅,传承最正的重庆老火锅的态度,用行动告诉你,重庆火锅,应该长什么样。
老三篇,就是指的重庆老火锅传统的老三样,毛肚、鸭肠、黄喉。一进门,就能看到大红色的招牌上写着店魂:要把”老三篇“作为招牌菜来点,那一桌都要点,点了就要吃,搞好美食文化传承。
【老三篇】
店魂都说一定要点的,绝对不会差。鸭肠、毛肚和黄喉,样样都是精品,点了绝不吃亏绝不会上当。
屠场精品毛肚是屠宰场专供,新不新鲜端上来就知道,裹上麻辣味的毛肚吃起来巨满足,饱满丰富的口感让你上瘾~
鲜鸭肠,分量很足,鸭肠也很新鲜,七上八下涮一涮,脆而不腥,口感细腻,简直停不下来!
黄喉以前是我从来不敢接触的菜品,后来一试才知道,竟然这么好吃!煮过的黄喉麻辣味浓郁,完美入口!
【麻辣牛肉】
这是群众推荐最多的菜品了,牛肉手工腌制,捶打之后裹上满满的辣子,光是看颜色就让人吞口水。
煮过之后,牛肉也不会掉佐料,肉质非常的鲜嫩,大片大片的,吃起来颇为满足。
【有肉的午餐肉】
不是平时吃的梅林午餐肉,有点像自己做的那种,里面的肉粒真的很大,很实在,吃进嘴里,能嚼到清晰的肉粒,满满的幸福感。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海带芽、绿毛肚、有虾仁的虾滑、现炸酥肉、鸳鸯红糖糍粑……等等都是少不了的菜品~毫不夸张的说,在这里:闭着眼睛点,每样都好吃!
最后,这里的饭还是红苕干饭哦~很香甜,很不一样,这大概就是家的感觉,老重庆的味道!
地址: 西来寺2号(西南图书大厦旁 独秀汤包旁边坝子下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