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的经营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问题。虽然老餐饮人都知道,餐厅所要涉及到的问题类型就这么些,但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在餐饮的各个阶段都会反复出现。为什么?难道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法么?老实说,真没有,为什么?因为员工的流动性问题。
餐饮行业存在非常严重的员工流失问题,你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员工,刚刚可以把他的工作做好了,结果呢?可能因为莫名其妙的与原因就离开了,你又得重新培养新的员工。很明显:新员工与老员工在工作能力上的差别非常大,所以员工的流动性问题,让很多规范的餐厅也变得不规范。
如果想到餐饮行业创业,首先要明白一点:现在餐厅用工难问题非常严重,服务人员的紧缺,已经不止是工资不到位这么简单。现在很多餐厅的服务人员,收入都很不错,包吃住的情况下,收入达到了4000以上,远远高于一般行业同等级的工资水平,但照样解决不了流失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一般餐厅能请到的年轻服务员越来越少,在前厅为顾客服务的“阿姨”面孔越来越多。
可以说,不管餐饮品牌的大小,也不管企业收入高低,用工难、用工荒是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是严重问题。以为自己给高工资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想法比较幼稚,它只能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成立,并不通用于所有的餐厅,尤其是不适用于新创建的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餐饮行业?横向对比的话,那些在沿海打工的年轻人,他们虽然一个月收入好几千,但是扣除吃饭住宿等花销后,他们实际到手的年收入基本都不如餐饮行业的年轻人,因为餐饮行业的薪资收入基本上是净落。因此,单纯就收入来说,餐饮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并不比其他行业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行业用工如此难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1
服务观念问题
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非常发达,再加上日常教育中的“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使得国外做服务的从业人员,没有职业的尊卑之分,也没有工种的贵贱之别。甚至相反,因为劳动力的匮乏,那些必须要人工服务的服务行业消费非常昂贵,从业人员不存在低人一等的观念。
但是国内暂时不具备这样的社会大环境,虽然我们经济发展很快,以服务行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也日新月异,但与之配套的服务意识和平等观念几乎没有进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餐厅的服务人员,就是天天面对残羹冷炙,低声下气的侍候别人,因此被很多年轻人(包括他们的家长)当成低贱的工作和职业。
基于这个原因,一说到服务员,很多人自然的就习惯性看不起这个职业,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而从业人员自己,在这样的偏见下,也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工作被人瞧不起,心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有其他选择的可能情况下,很容易放弃在餐饮行业的工作。
2
经济发展问题
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基本不做服务员,而来自农村的年轻人,一旦离开学校,就需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要么在家里务农,要么出门打工。在以往,很多农村的家长,并不奢望自家孩子出门能赚多少钱,更多的只是让他们出门打工,能养活自己即可。因此,农村的年轻人会到就近的城市选择餐厅服务工作。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口红利被消耗完,年轻劳动力变得非常紧俏,像富士康这样的工厂,都派驻人事专员到边远山区的车站,码头等地去“抢”工人。再加上信息渠道变得畅通,农村的年轻人,希望走出去看看。因此,两相比较起来,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愿意远走他乡,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
3
家长面子问题
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面子观念,是服务行业劳动力紧缺的原始根源。我自己在农村长大,也经常接触农村的乡亲,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子女或者晚辈去餐厅干服务员的工作,这不是工资多少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他们的面子问题!
一个村里,如果其他家的孩子都在沿海工厂打工,自己的孩子却在餐馆当服务员,那么到年底春节回家团圆时,即使别家孩子一分钱没有,自家孩子带回来好几万存款,家长也高兴不起来,甚至在村里觉得抬不起头来。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干的是下贱活,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能干。
基于这种心理,对很多家长来说,明明知道自己的子女在沿海打工根本赚不了多少钱,但他们也更愿意选择让子女随其他同龄人去沿海工厂上班,而不愿意让他们就近选择到餐馆去上班。一旦家长身上的这些面子观念强过理性判断,那基本上他的子女就不太可能进入餐饮行业工作了!
4
独生子女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是独生子女一代,即使在农村,独生子女的比例也是挺高。而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年轻人在成长中所受的苦越来越少,在父母大包大揽的照顾下,别说城市里面的年轻人,就算是农村孩子,他们几乎也没有经历太多的苦活累活,除了生活环境在农村之外,其他方面他们和城市的孩子差别越来越小。
这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即便是农村出来的小孩子,现在也越来越不能吃苦,内心排斥苦活累活脏活:给别人收拾吃剩下的杯盘碗碟?那太脏了;一天站着工作八九个小时?那太累了;在生意好的餐厅忙得汗流浃背?那太苦了;工作做得不好而被领导批评?那太委屈……
< class="pgc-img">>更主要的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跑到沿海打工去了,如果通过电话和微信的聊天,得知他们在外面日子过的逍遥自在,就会让很多本身从事餐饮行业的年轻人,心动的想跟着一起出远门。结果就是每年春节过后,餐饮行业就大量缺人,为什么?无他,被同村的小伙伴“拐带”到沿海打工,“享乐”去了!
5
餐厅管理问题
餐饮行业,老板是最孙子的人群,谁都不敢得罪,尤其是对服务员,老板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的伺候,生害怕他们得罪客人,或者拍屁股直接走人,因此,绝大多数老板,不管是从生意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都不会对服务员很凶,能尽量地去给员工以友善的工作环境。
但很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这样装孙子去对待一线员工,尤其是很多餐厅的中层管理人员,就不愿意,可能会因为规章制度等原因,使得管理层与员工矛盾很大。餐饮行业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服务员是因为“人”而选择离开,那么这个“人”,绝大多数时候是中层管理人员中的某一位,或者某几位。
中国的餐饮行业发展其实很滞后,尽管很多中高端餐饮的中高层管理都已经是专业性人才,但毕竟数量有限。现在大多数餐饮品牌的中层管理,尤其是那些连锁品牌的中层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从基层服务人员中提拔起来的。而在提拔这些中层时,老板更多看重的是其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而对其个人品行和脾气,相对放在其次。
这就容易导致一个“管理盲区”现象,而且是国内目前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那就是很多中层管理者做人做事典型的两面派:在老板面前,各方面都做的恰如其分,滴水不漏;但是转过身面对接受他管理的一线员工时,则可能换成另外一幅面孔,喜欢拿架势,居高临下地对其他一线员工呼来喝去,不近人情。
有些时候,老板即使知道了也无能为力,比如遵守制度,很多中层管理因为缺乏管理能力,会非常死板的把制度当成教条执行,虽然确实制度执行下去了,但员工的人心却失去了。面对这种情况,那些缺乏管理意识的中层人员不仅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还会认为自己是严格按照老板意志行事。
因此,餐厅里负责管理的中层管理者(店长、领班或者经理),除了要具备能力基础之外,品性和性格脾气也要作为选择考核的指标。在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性格和脾气相对温和,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比较有尺度的人选:再能干的店长,也不如自身能力不足,但能团结店内员工一起努力的店长优秀。
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会让员工因为他而愿意吃苦受累,员工也会心甘情愿留下来开心工作。当然,最后也不得不说明的一个风险是:这样的中层人员也需要很好的老板用心栽培和对待。否则他们自己一旦选择离开,在餐厅经营和人员流失上,可能会带来比普通员工流失更严重的后果。
6
消费观念问题
这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它现在越来越不成为问题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趋于理性,而且相对而言,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能体谅和理解服务人员的工作。因此,在日常的餐饮消费中,很少出现以前那种故意刁难服务人员,现场通过给餐厅服务人员难堪来找乐子的情况。
但是,在就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偶尔出现就餐不愉快的情况,不管这样的不愉快是因为什么原因,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者,会把情绪自然而然的发泄到服务人员身上。当服务员面临这样的情况,必然会有委屈,如果这种委屈不被人开导和理解,甚至还被店内不分青红皂白的责怪和处罚,那就会导致负气而离开。
庆幸的是,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这样粗鲁而不讲理的消费者越来越少,尤其是以那些年轻化的餐饮品牌,在服务上也越来越规范,从各方面提升了服务的水准,使得这种因为客人而导致的员工流失情况,越来越少。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服务行业的一大进步。
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选择餐饮行业,可能每个个体情况都不一样,也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里不再一一累述。作为餐饮老板要明白,员工流失问题确实很严重,除非你是只需要三四个员工的路边小餐馆,否则都会面临这些问题。这次通过上面六个方面的说明,让大家先在心里有个底。
< class="pgc-img">>在服务大环境短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作为餐饮老板,只能在自己店里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不要让员工和家长因为他们在餐厅工作而觉得丢面子;不要让员工在店内遭受来自老板、中层管理者的不公正对待;尽量避免员工遭受来自客人的委屈,如果确实遭受了委屈,老板要开导,安慰,并给予补偿。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充分尊重自己的员工,并尊重他们的职业和工作。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事实上很多餐饮老板根本做不到,因为,他们自己其实就是瞧不起服务人员的那种人,把员工只是当赚钱工具,嘴上给员工各种许诺,画饼,但涉及到实际的东西时,则总是是闪烁其词,或者拒绝兑现承诺。
而以海底捞为代表的一些餐饮企业,在让员工有归属感和被尊重感上做出过很多努力,比如工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邮寄给员工的父母;比如给员工宿舍安装空调,洗衣机和宽带,还配备专门打扫卫生的阿姨等,都是为了达到和实现前面所说的:让自己的员工受到尊重,产生职业认同,甚至,能因自己的职业而自豪。
这虽然无法扭转整个餐饮行业当前糟糕的用工难问题,但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却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餐厅的员工流失率,在后续的发展中,才能彰显出自身的人才优势。窃以为,刚踏入餐饮行业新的老板们,最好从开始就有这样的意识。否则,单纯在员工的招募和流失问题上,就会让你在开业后遭遇各种痛苦!
仅供新手朋友们参考!
>馆老板吐槽月薪5000招人难,看了招聘信息,00后:全是套路
最近餐饮群里不少餐馆老板吐槽月薪5000招人难,马上就金秋十月了,是餐饮业的旺季,中秋国庆一直都是餐饮业最繁忙的节假日。
国庆七天甚至可以抵上平时一个月的营业额,如今却又面临了招工难的局面,几乎每一年的金秋十月,餐饮业都面临用工荒的现象,为何餐饮业招工这么难呢?
看了餐馆老板发来的门店招聘信息后,00后吐槽道:“全是套路”。
< class="pgc-img">>招聘信息上的套路
广州餐饮老板吐槽月薪5000招人难,老板发来了门店的招聘信息,看了这个招聘信息,00后表示:月薪5000?怎么可能,一看就是套路满满。
在这张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到服务员薪资3300-4150,厨师3300-5300,这张招聘海报上把最大的数字全部加粗,让人一看以为服务员的薪资是4150元,厨师一个月是5300元,收银员一个月是4350元。
但实际上,真实的薪资却是那个不起眼的小数字,服务员的真实薪资是3300,而非4150元。
这就是如今不少餐饮店在招聘信息上设置的套路,如今餐饮店主要招募对象是00后,但是00后却并不傻,上过一次当之后,再也不会相信招聘信息上那个最大的数字。
< class="pgc-img">>薪资套路
除了招聘信息上的套路之外,真实的薪资也有各种各样的套路,比如这家重庆火锅店显示,前厅领班3000元-3500元。
去面试时,餐饮老板往往会承诺:“你只要干得好,工资无上限。你想要多少工资都可以,只要你的能力够强!”
< class="pgc-img">>乍一听,这句话好像没毛病,但是熟悉招工套路的人都知道,这就是老板的薪资套路,甚至有的餐饮店,给员工设置的底薪很高,比如某屋烧烤,服务员月薪5000元。
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太天真了。
工作一个月,你就会发现,卫生不干净罚款100元,没有及时向顾客问好,罚款100元,打碎了碗筷罚款200元,一个下来本来是5000元的薪资,最后被老板罚款了近1500元,拿到手的薪资跟隔壁餐馆一模一样。
< class="pgc-img">>工作套路
00后表示,不少餐饮店在招聘时,老板和店长都会说,我们门店每天工作8小时,最长不超过9小时,其中包括1个小时吃饭时间,真正工作时间不到8小时。
很多新人会信以为真,但是开始工作后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工作套路,真正的上班时间每天超过了10个小时,如果是周末和节假日上班时间超过了11个小时。
每天早上8点就要起来,9点到门店,晚上10点半以后才能下班,除去中间休息的2.5个小时,每天真正的工作时间早就超过了10小时。
< class="pgc-img">>去哪一家餐饮店都是类似,除非去肯德基星巴克这种外企餐饮店,而这些外企餐饮店靠着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从来不缺员工,反而是中餐馆,各家门店都是用工荒。
以上3点便是00后对于餐饮行业的吐槽,餐饮老板抱怨月薪5000招人难的同时,也应该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给员工这么高的薪资?
< class="pgc-img">>如今这个社会套路太多,年轻人对于这些套路早就厌烦了,反而真诚一点或许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薪资是多少就写多少?没有必要写个虚假的薪资放在招聘信息上。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你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套路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标题:餐饮业报告显示多岗位用工紧张(主题)
电商营销相关新岗位需求上涨(副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近日,中国饭店协会与新华网联合发布《2022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餐饮企业一线员工和管理层员工工资继续上升,其中,一线员工工资2021 年增速为7.6%,较2020年同期上升1.4 个百分点;管理层员工工资2021 年增速为7.8%,较上一年同期上升1.8 个百分点。
同时,调研企业员工总数同比增长12.4%,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6个百分点。有近7成的调研企业明确表示,2021年员工总数较2020年同期增加,行业继续发挥稳岗促就业的关键作用。
在用工方面,前厅服务员、烹饪人员、厨房工作人员等一线服务岗位需求较为紧张,基层管理岗位如店长、经理等也存在较大需求。同时,疫情发生后,餐饮企业对商务运营、平台维护、营销策划、平面设计等电商营销相关新岗位需求上涨同样明显。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小溪指出,尽管员工人数总体增加,餐饮行业人员流失率偏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或在未来承担一定的用工压力。他分析认为,人们对服务岗位的就业意愿、新就业机会和模式的出现、“Z世代”的就业流动意愿增强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餐饮业的用工困难。
在固定用工模式遇到障碍的情况下,“灵活用工”或成为餐饮企业缓解用工紧张的新思路。《报告》建议,通过增设小时工、临时工和兼职岗位以及采用共享用工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缓解人员紧缺问题。例如,肯德基通过试点“小候鸟妈妈餐厅”公益模式,为长期在外务工,愿意回到孩子身边就业的家长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完善的福利保障和灵活的排班,让家长做到陪伴与工作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