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开奶茶店的过程中可以说机会与威胁并存。今天,我们来聊聊开奶茶店的利与弊,帮助你更好地权衡这一创业选择。
< class="pgc-img">>机会:为什么选择开奶茶店?
市场需求旺盛,年轻人主导消费
奶茶已然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寻片刻的甜蜜放松,已经成为都市白领和学生族的消费习惯。尤其在一线城市和新兴城市,奶茶的市场需求旺盛,无论是逛街购物、约会聚会,还是日常解压,奶茶都是首选。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品牌加盟降低创业难度
对于没有经验的创业者来说,奶茶品牌的加盟模式提供了便捷的开店支持。通过加盟知名品牌,创业者不仅可以获得一整套标准化的运营体系,还能借助品牌效应迅速吸引客流,减少初期的市场推广压力。品牌方通常还会提供选址、装修、员工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让新手创业者也能迅速入门。
操作简便,易于复制扩展
奶茶店的运营相对简单,从设备到原材料,都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轻松完成,操作难度较低。无论是产品制作、人员管理还是供应链的维护,奶茶店都具有一定的复制性,适合创业者快速扩展业务规模,实现多店经营。
灵活的定价策略
奶茶店的产品定价灵活,可以根据消费者群体、地理位置以及季节变化进行调整,拥有较大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创新产品和季节限定款,往往能为店铺带来高利润。同时,会员体系和促销活动也有助于提升顾客黏性和回购率。
威胁:奶茶店创业的挑战与风险
同质化竞争加剧
随着奶茶店的普及,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品牌和单品,竞争异常激烈。同质化严重是当前奶茶行业的一大痛点,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大难题。如果创业者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创新产品,很容易陷入价格战,导致利润降低,难以维持长期经营。
市场饱和,消费疲软风险
尽管奶茶行业需求旺盛,但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市场饱和的现象。随着竞争加剧,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忠诚度逐渐降低。尤其是当消费热潮过去,市场趋于冷静时,奶茶店将面临客流减少、营业额下降的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牌支撑,许多新开的奶茶店可能难以为继。
高房租和人工成本
奶茶店选址往往依赖于高人流量的商圈或写字楼区,这意味着房租成本较高。此外,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员工工资也成为不可忽视的支出。对于新手创业者而言,前期经营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如何控制成本、提升利润成为关键。
原材料和供应链波动
奶茶行业对原材料的依赖较大,从茶叶到奶制品、果糖、珍珠等,都直接影响产品成本。一旦供应链出现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奶茶店的运营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此外,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考验着供应链的管理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创新压力与消费者口味变化
消费者对奶茶的需求变化迅速,推陈出新成为奶茶店的必修课。消费者容易对单一产品产生审美疲劳,要求更多的创新和变化。这对创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保持产品的吸引力,持续创新,同时又不偏离品牌的核心定位。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奶茶店的经营将面临困境。
如何抓住机会,规避风险?
在创业奶茶店的过程中,机会与威胁并存,关键在于如何权衡、规划、应对。以下是几点建议,帮助创业者更好地抓住机会,规避风险:
明确市场定位:选择合适的市场定位和消费人群,并根据这一定位制定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策略,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注重品牌差异化:在品牌建设上做足功夫,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文化,让消费者在众多奶茶品牌中记住你。
持续创新:关注市场动态,保持产品创新能力,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增强店铺的吸引力。
精细化管理:从选址、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到营销推广,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 class="pgc-img">号所有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 首发|品牌官
- 作者|品牌官
图源:新浪微博
>引言:近日,霸王茶姬多次冲上热搜榜?据报道:“有男子称自己在给其门店了差评之后,被官方找上门要求恶意删评。”
经过好几天的发酵,网友们终究还是坐不住了,在其官方评论区留言道:“我感觉一款饮料不好喝,给差评是顾客的权利,上门要求主动删评不就是作假吗?”
而且要是一个女生独自在家,更会觉得有陌生人上门就会感到非常不安。”
图为:网友评论
>据当事人解释:“在7月20号的时候,自己在小程序上点了一杯花田乌龙之后,觉得味道跟自己想像的有很大差别,只能说已经成为了一种茶水加糖的混合物,然后喝起来感觉一点味道没有。”
图源:网络视频
>但就霸王茶姬对此事的回应,许多网友似乎并不买账,官方之后解释称:“门店之所以有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希望能够当面与客户好好沟通,了解自己还能够需要改进的地方。”
且就涉事门店的店长也出面回应:“造成此事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用电话联系的方式并不能找到顾客,自己才会派遣店员进行上门拜访。”
官方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大家都瞬间坐不住了,也纷纷炸开了锅说道:“喝杯奶茶都能够暴露出自己的地址啊?”
这可真是细思极恐啊!
自己为了点一杯奶茶,连家庭隐私都被曝光出来,以后还怎么敢向霸王茶姬点单?”
确实就笔者认为:“霸王茶此次的做法,确实有些过分了。不能说是因为门店联系不到顾客的电话,而就擅自去敲别人家的门。”
图为:网友评论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碰触到了法律上的隐私权。不仅是对顾客本身的不尊重,也更是对这种线上下单的行为不尊重。
霸王茶姬杀疯了?
扩张万家门店只为对标星巴克
图为:星巴克直营店
>相信大家一聊到霸王茶姬这个奶茶品牌,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相比于前几年其门店多次上热搜后,得到网友们的一致好评;
这两年霸王茶姬上的热搜,却是造成了其品牌形象不断暴跌,这里面到底是经历了什么?
自2023年以来,奶茶界的厮杀可谓是一言难尽,有仓促闭店的,也有一路狂飙的,完全相反的两个世界算是让这一届的网友们,大开了一把眼界。
要知道,一路狂飙的霸王茶姬,也并不能说它每年的销售业绩是假,毕竟它的销量还是实打实的摆在那里。
图为: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
>据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在今年五月份所创办的现代东方茶创新论坛上,透露:“去年一整年,霸王茶姬的总销售额为108亿元;”
图为:现代东方创新论坛
>在2024年的第一季度的总销售额为58亿元,且可以确定的是在今年霸王茶姬的总销售额,会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图源:界面新闻
>不止如此,笔者还了解到:“2023年期间,霸王茶姬就单月店铺的销售额均超40万,同店增长率高达88%。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且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足月月店均为54.9万元。”
霸王茶姬的狂飙其实不是近段时间才表现出来的,而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猛涨的趋势。
霸王茶姬为什么能够在近两年能够这么的狂飙,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跟他走的营销和宣传路线,与其他同行来说都不相同。”
首先,熟悉和了解过这个品牌的朋友们都知道,霸王茶姬与蜜雪冰城不一样,其走的是门店规模路线。
是否能够让自己的门店在第一时间开起来,才是其品牌的首要目标。
图为:粉丝抢购霸王茶姬
>其次就是对产品生产高标准质量的要求。
相信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了解和清楚,霸王茶姬几乎在每年,都可以稳定的推出只属于自己的系列单品。
也正是这些高于其他同行的创新能力,才是使其遥遥领先于同行的重要因素。
2023年-2024年对于霸王茶姬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
也正是在一年,其品牌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然后逐步改变自己的发展路线,并向城市GDP地区高的地方进军。
而到了2024年,霸王茶姬在夏季推出的“万里木兰”奶茶,也算是让其品牌彻底站稳了自己在奶茶界的脚跟。
毕竟,谁又能够预料的到,在当下饮品行业发展的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够这么稳定的推出自己的单品,确实也是给粉丝们带了一次惊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喝过“万里木兰”这款奶茶,就笔者感觉这款奶茶的口味确实还算不错。
图源:新浪微博
>甚至在近段时间,这款奶茶已经成为了抖音、小红书、b站各种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的流量密码;
别管网友们所讨论的话题有多怪,但它的热度就就是在同级别的奶茶中算是最高的。
不管怎么说,霸王茶姬能够在这两年飞速的成长起来,甚至已经产生了要对标星巴克的想法,一定是有它自己的原因和先决条件。
图为:网友评论
>要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朋友,在近两年都纷纷表示霸王茶姬真的是杀疯了,想要实现成为东方星巴克只是时间问题?
图为:霸王茶姬手泡茶
>品牌方恶意曝光员工隐私?
网友:恶意删评是真,当心“跌倒”
话说回来,虽然霸王茶姬这个品牌在这两年,就对于门店的扩张和在单品推出所上交的成绩单来看,做的非常好;
但就对于霸王茶姬来讲,其品牌在这两年的营销宣传、树立产品形象上还是有所欠缺。
图源:新浪微博
>比如就此次霸王茶姬派遣员工,恶意删评事件确实做的有些过分了。
绝大多数的网友的声音都是对其男士表示同情和无奈;
不只是此次品牌方强制删评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就此前五月份霸王茶姬员工因离职而故意曝光家庭住址一事,也引起了全网的愤怒。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位自称霸王茶姬的前工作人员称向平台反应:“五月二十五号当天,霸王茶姬门店将其自己的个人信息、身份证等完整数据向外界进行大众公示;”
图源:第三方平台
>且并称自己多次违反公司规定,将自己给予拉黑开除处分,三年内不得从事有关霸王茶姬任何相关的工作。”
图源:第三方平台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就霸王茶姬恶意开除员工一事在7月14日当天,正式冲上了微博热搜榜榜首。
但似乎仅仅过了一天,霸王茶姬抵不住互联网上的舆论压力?
在15号官方就对此事发文道歉:“就对于河南省周口广场店铺伙伴离职事件,本公司高度重视。”
并正式回应:“对于旗下门店不妥当的处理员工方式,表示真诚的致歉;”
该内容也不符合公司所规定的价值观,总公司已经要求门店立即撤销该公示,并与旗下店铺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对该伙伴进行慰问和道歉。”
图源:霸王茶姬官网
>于是看到这,有些网友或许会问道:“是不是就对于离职一事来说,员工本身就有些问题呢?”
但其实不然,据在场的记者采访问询了解称:“该员工在办理离职手续,已经进行了正常的交接手续,且也是提交一个月申请的辞职书,且在办理过程当中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而就对于此事该店铺的回应是:“这张所谓的公示,其实是贴给当天的品牌督导组看的,且只会公开一小时没有任何的不良影响。”
笔者了解到这时,也不得不想要对霸王茶姬吐槽一句:“即使双方在办理离职手续的过程当中,闹了一些不愉快,但也不能把人家员工的隐私信息就曝光出去啊!这不是明摆着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吗?”
图源:新浪微博
>抛开霸王茶姬这两年的销售业绩和单品推销成果不谈,就在于品牌宣传、和树立形象上其团队的做法,确实还有待提高。
狼子野心能否称王称霸,
茶颜悦色亏麻了?
众所周知,五月二十一是“国际茶日”;
也就是在那一天,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90分钟的演讲,打动了在所有人的心,且也正式暴露出了霸王茶姬,在近两年想要在国内市场发展的狼子野心。
演讲快结束的最后十分钟,张俊杰明确的向大致表示:“中国茶一定能够打造出比肩星巴克的世界级奶茶品牌。”
熟悉奶茶圈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
张俊杰敢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说出如此郑重的话,话中的意思到底是在暗示哪家品牌?
在这样的场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谁想当世界赛场里的下一个星巴克,已经不言而喻。
茶饮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众所周知,这里向来是创新和竞争交织的圣地;喜茶的崛起,曾经在短时间内创造了从无到有,再到估值数十亿的商业神话。
而随着近几年霸王茶姬的飞速发展,有多家媒体平台也报道:“霸王茶姬这几年赚了茶叶悦色,以前没赚到的钱;这几年茶叶悦色的资金也被霸王茶姬亏麻了”
写在最后
我们都知道,霸王茶姬近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在一年之内,新增门店就超过2300家,平均每天新开6家店,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茶饮行业中极为罕见。
图为:茶颜悦色直营店
>茶叶悦色作为霸王茶姬的老对手,相信在这两年也感受到了其行业的竞争压力太大,也在考虑着是否要转型的战略计划。
霸王茶姬之所以能够市场中快速的脱颖而出,一定有它的道理;就连他的老对手也直言压力太大。
但就笔者个人认为,霸王茶姬在近段时间下的品牌形象树立问题上,还是有待提高;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喜欢和爱喝的奶茶品牌,都因为其门店不好的小事,而频繁上热搜,影响了自己每天的好心情吧?
您有关注和了解近段时间霸王茶姬上门恶意删评,且开除员工一事吗?或者您有经常会点购该奶茶品牌的习惯?又或许在霸王茶姬与茶颜悦色之间选择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每日为您探索品牌秘密,读懂国内外消费市场!致力品牌营销、新科技、新消费,欢迎关注@品牌官
近,霸王茶姬官宣开出“24小时奶茶店”的消息,在行业引发极大关注。
我赶紧做了一番调查,发现“奶茶越喝越晚”,多个城市开始涌现24小时奶茶店。
对茶饮行业来说,24小时营业,到底是噱头还是真的能增收?
一起来看“24小时营业”奶茶店的真实经营现状。
“24小时奶茶店”实践:
凌晨5小时,最高业绩1000+元
在快餐、便利店流行的24小时营业模式,今年流行到了茶饮圈。
上周,霸王茶姬打造“24小时营业门店”的消息,在行业里引发了大量关注。
据悉,此次公布延长营业时间的门店共有12家,都位于广东省,其中,广州的2家店为首批24小时门店,其余10家门店从早上10点营业至次日1点30~2点30不等。
而同样在广州,“奶茶越喝越晚”这事,已经有品牌更早试水了。
“今年4月底,我们在长沙和广州找了6家门店测试24小时营业,从凌晨到5点,5个小时的最高营业额做到过1000元。”苏阁鲜果茶创始人肖雄彪告诉我。
经过4个月的市场测试,肖雄彪发现,凌晨后营业基本都是外卖订单,几乎没有到店。
他统计了一下,“凌晨5小时的营业额,能占到门店全天外卖营业额的20%,相当于为门店的外卖业绩增收20%。”
到底有多少品牌开启了夜间营业?凌晨四点的上海,仍旧能看到茶百道、素泰泰式奶茶、coconut椰子水等众多“彻夜不休”的饮品店。
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一线大品牌如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等,都有24小时营业门店,在古茗的点单小程序,我看到在长沙、成都都存在“夜宵店”,营业至凌晨1:00~3:00不等。
古茗的点单小程序长沙部分门店营业时间
>而一些中小品牌,比如贡茶、吕小哥,蜜城之恋等,都有24小时门店的尝试,甚至在哈尔滨、南宁等地还出现了“夜奶茶”品牌,主打夜间生意。
事实上,在咖啡行业,越喝越晚这件事,在去年就开始了,很多咖啡馆会选择晚上营业,提供给顾客一个夜间的社交场所;在不少城市,“咖啡夜市”也十分热闹,“夜咖”在汕头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基础。
延长营业时间,真的能给门店带来营收增长吗?
< class="pgc-img">>开启24小时营业
到底是噱头,还是真的能增收?
“24小时营业的门店,看起来很美好,执行需要太多限制条件,大面积铺开难度很高。”已经测试了6家门店的苏阁鲜果茶表示。
尽管其在今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业绩,但明年夏季还要不要继续,或者要不要扩大门店数量延长营业时间,肖雄彪说:“明年还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为什么已经取得了20%的外卖业绩增长,还会对24小时营业门店保持观望?
调查了很多延长营业的门店,总结起来,我发现不外乎这3个原因:
首先,大部分的门店,都不太适合夜间营业。
想要做24小时营业的门店,对门店的位置要求极高。
这个位置包含两个前置条件,一个是城市,一个是选址。
城市必须找广州、长沙、成都、上海等这些年轻人多,有“夜间经济”的城市,亦或是深圳这种工作节奏紧张的城市,大部分的市场并不适合。
深夜2点营业的茶百道 图片源自小红书博主@大柚子
>门店的选址也很关键,商场店几乎没得选,一般都要和商场同步关门,而社区店和街边店基本夜间没生意,只有一些在商业街、商圈密集的门店,才能撑得起夜间的单量,才适合做“24小时营业”。
这样筛选下来,符合条件的门店就少之又少了。目前市面上不少门店夜间营业,也是在激烈竞争下,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
其次,夜间确实有单,但营业额极不稳定。
延长营业时间的逻辑很简单:隔壁老王们全部打烊了,这一带的生意就全都是我的。
但我调查发现,凌晨后的生意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以及季节性,比如只能做夏季生意,冬季几乎没有生意。
遇到节假日,聚会打牌的人多,夜间生意就会好,亦或是大型赛事、演唱会等活动,也会带动夜间生意的暴增,但大部分平凡的日子里,营业额依旧是有限的。
甚至不能覆盖夜间营业的运营成本。
最难的是排班的考验,很多年轻人,看不上“夜间补贴”。
哈尔滨的夜奶茶,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杜杜七 已获授权
>第三个难题是夜间的奶茶谁来做。对于一些白天都不想上班的年轻人,如果安排他们夜间上班,可能会当场辞职。
在招人难成为行业痛点的当下,如果增加夜间营业,那么排班会成为很多门店无法克服的难题,除非老板愿意亲力亲为。
即便是额外增加“夜间补贴”,很大一部分年轻的门店伙伴,可能也“看不上”。
更难的是,街边店夜间营业的安全问题。
< class="pgc-img">>24小时营业,到底该不该尝试?
因为要写“24小时营业”的话题,我在身边的朋友中做了一波调研,发现大部分的95后们,都有过“凌晨突然想喝奶茶”的经历,且不止一次。
“可选项真的不多,有时候我实在太想喝了,快餐店的奶茶也会勉强接受。”一位95后告诉我。
想喝就要立马喝到的年轻人,还不在少数。
同事深夜点的贡茶
>美团数据显示,夜间时段(22:00~04:59)打工人在写字楼或园区所下的订单占比为9.8%,远远高于占比1.9%的早餐时段。
而从行业整体看,奶茶门店延长营业时间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根据美团外卖所提供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平台上奶茶门店的平均营业时间超过12小时,其中超过16个小时经营时长的奶茶店数量同比增长12.5%。
对于这波年轻人的凌晨饮品需求,到底该不该去满足?
咖啡和茶饮越喝越晚,说明咖啡因耐受度提高,人们真的把现制饮品当成一个日常刚需。对市场来说,是一个有利的信号。
要不要跟这波热度,还要看具体情况:
对于品牌方来说,如果作为一种增加品牌好感的策略,主打趣味、陪伴和温度传递,一个城市选择少量门店尝试,是完全可以做的。
就像日剧中的深夜食堂是很多人的心灵庇护所,亦或是麦肯夜间的灯光,曾让无数人心头一暖。
但如果想发动大面积门店进行夜间增收,品类单一、且客单价较低的饮品,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模式可以参考。
毕竟奶茶这个品类,一没有咖啡馆天然的社交氛围,二没有炸鸡啤酒的极致诱惑,即便是存在大量“半夜突然想喝奶茶的人”,这些人一个月会有几次这样的时刻?这种随机、偶然、全看心情的消费行为,如何支撑得起日复一日的投入?
而对每一个正在经营饮品店的个体来说,能不能在半夜获得生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否则熬黑了眼圈,营业额可能还抵不住夜间的水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