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奶茶不离手”的年轻人来说 ,现在知名的奶茶品牌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了:茶百道、喜茶霸王、茶姬、奈雪、古茗、coco、乐乐茶、新时沏、茉莉奶白......但你还记得,你以前喝过的第一杯奶茶是哪家的吗?
前几天路过庆春路的晓麟奶茶,想起10多年前第一次来杭州,杭州本地朋友带我去喝奶茶,喝的就是这家的薄荷冰奶,她说是她从小喝到大的奶茶,已经在杭州开了很多年了,也是很多80后杭州人的专属回忆。
作为创立于1998年的本塘初代奶茶品牌,晓麟奶茶开遍杭城的时候,“一点点、喜茶”都还只是形容词。甚至更早一点老板还没开店,推着奶茶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名了。
巅峰时期的晓麟奶茶在杭州有80多家门店,最火的一家,是在庆春路上,据说一天最火的时候一杯3块钱的泡沫奶绿能卖好几千杯,与桔便茶风暴三巨头并称杭州“奶茶界三巨头”。当时流传的来杭必吃榜单上,这家奶茶店,也是必打卡之一,日复一日的排队场面,大约比当初的一点点、喜茶有过之而无不及。
薄荷冰奶、伯爵奶茶、泡沫奶绿、冻柠茶......款款都是曾经上学的杭州伢儿们的最爱。我也去庆春路上这家晓麟奶茶,点了两杯招牌——薄荷冰奶和晓麟港奶,还在薄荷冰奶里加了珍珠。
不过到店的时候上一批珍珠已经用完了,需要等珍珠现煮,我就在门口等了一会。
菜单比起以前多了不少新的选择,价格上老款的基本都是10元、12元打头,新的果茶(杨枝甘露、多肉葡萄冰、红豆芋圆冰沙)等等都是18元,还有咖啡系列。
店里有2位店员,所有的奶茶制作过程都是透明的,还有一些晓麟奶茶此前获得过的荣誉和报道贴在墙上。
而店门上贴着奶茶品牌介绍和营业时间说明:近期营业时间为10:30-20:30,当日茶水原料售完提前打烊,造成不便望海涵。
更有趣的是,在我等煮珍珠的时间,来的客人里有不少都是大哥大姐辈,还有顾客来了就说一句“老样子”,店员就麻利的下单开始制作了。
等了一会我就拿到了我的两杯奶茶,迫不及待打开炫了一口,嗯!薄荷冰奶依然是带着一点点牙膏味的清凉舒爽,配上软软糯糯的珍珠更好喝,晓麟港奶茶味比奶味更重一些,是特别浓郁香滑的口感,是以前的老味道没错了!
虽然很难去评价它和现在的一些主流奶茶哪种更有特色,但对于8090后来说奶茶最好的味道,其实都藏在记忆里,依然值得去喝上一杯。
今日互动话题:万兔123、晓麟奶茶、地下铁、茶风暴......你记忆中的第一杯奶茶是哪个牌子的,现在还开着吗?
源:海外网
2019年度支付宝年度账单即将出炉。这一年你用支付宝花了多少钱?估计会有不少“90后”被自己的账单吓到:我哪来的这么多钱?
说起“90后”的消费,“精致穷”“月光族”“啃老买奢侈品”“超前消费”“1000可以花,10块钱必须省”……种种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被贴上了“畸形”的标签。
“怎么不知道存钱呀!”“别乱用那些分期!”“90后”的父母常常充满忧虑地规劝孩子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
但是很多报告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为“90后”的消费方式作出生动解读。他们的某些消费行为在外人看来并不理智,却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当他们在消费上精明起来时,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也超越了他们的父辈。
21世纪第三个十年已经到来,中国“90后”们正在用属于他们的消费消费观念和方式,标记这一代人的独特性格。
2019年8月24日,作为商、旅、文、体创新融合的上海新天地活力街区,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游玩、购物。 刘卫兴摄(人民视觉)
挣钱不多,生活品质不能低
“能手机打车干嘛要挤公交地铁?时间最重要。”“生鲜APP能把蔬菜水果送到家,顶多再多花点运费,干嘛自己跑出去买菜?”“工作这么累,周末还加班,再不吃好喝好也太惨了。”“29岁,2开头的最后一个生日,得给自己买个礼物。”懒人式消费、奖励式消费、治愈式消费,许多“90后”秉持精致生活的理念,收入不高,花销却不小。
此外,还有很多消费行为让人迷惑不解。
小高是一个“猫奴”,她养的猫叫大庆。买猫粮、猫砂、罐头、玩具,带它洗澡,每月都有五六百元的固定支出。除了经济负担之外,还要花时间伺候它吃喝拉撒。
大庆有时候尿床,把家里仅有的两床被子都留下“记号”。但是大庆也温柔、黏人。有时会钻到小高的被子里入睡,周末小高也会邀请朋友来家“吸猫”。白净柔顺的毛皮、澄澈的眼睛,大庆给小高带来无尽的温馨。
“有时真的会被它气死,但能从它这里寻求安慰,这是我们这些‘猫奴’自我表达的途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跟父母说,因为他们很难理解。”小高说。
“90后”另外一个不被人理解的消费行为是对奶茶的追捧。2019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约为500亿元,消费者中一半是“90后”。
“如果你问我的钱都去哪了,看看肚子上的这几圈肥肉就知道了。”对一名“90后”来说,这肥肉中会有奶茶的极大“贡献”。
“90后”和“00后”养活了各式各样的奶茶店:大商场、商业步行街,住宅区周围,高校食堂和校园外的小吃一条街,永远不会缺少各具特色的奶茶店,很多网红店还排着长队。
这种热爱让人困惑。“90后”何晓雅常常在加班时点一杯奶茶,“寒冬腊月里,买一杯奶茶捂在手心,很温暖,再吸一口珍珠,温润柔软,就像和久未见面的恋人热烈拥吻。虽然知道奶茶中含有让人上瘾的物质,但是不舍得戒掉这个癖好。”
“90后”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商品种类极大丰富,营销工具、“种草神器”深入人心,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小红书、各种形式的直播,无时无刻不在诱惑他们。
时代赋予这代人一个更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也给他们肩头施加越来越繁重的生活压力和工作负荷。压力催生了“90后”这些不被理解的“迷惑”消费行为和种种冲动消费,也让许多“90后”在消费中更加注重教育和自我提升。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的《“90后”攒钱报告》显示,年轻人用花呗购买教育类产品和服务的金额同比上涨了87%。
2019年被称作付费自习“元年”。付费自习室迅速赢得职场年轻人的青睐。工作之余,很多年轻人逃离逼仄的居住环境,来到付费自习室找一方安静的书桌,如饥似渴地寻求自我提升。为了更体面的生活和更光明的未来,进入职场的“90后”丝毫不敢懈怠。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青年滑雪爱好者在甘肃省张掖市祁连山国际滑雪场尽情滑雪。成 林摄(人民视觉)
分期虽好,警惕掉进“无底洞”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一边是羞涩的口袋。借助消费金融、信贷工具超前消费或分期付款,是很多“90后”的消费习惯。
据统计,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近四成“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的支付方式,比“85前”高出11.9个百分点,超七成“90后”未来还将继续超前消费。
这是怎么造成的?我们来分析一下。
最开始,也许只是想买一部手机,可是还要交房租,直接买压力有点大,就用了分期。一部价值四五千元的手机,分12个月还清,每月只需还款三四百元,很有可能还是免息的。
手机到手后,觉得电脑用了好多年,反应越来越慢,没开几个程序就很卡,也该换了,于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一台电脑,分期账单又增加了几百块钱。
手机拍照虽然像素很高,但有些使用场景还是没法和相机相比,索性再来个相机——也是分期付款。
在家听音乐,手机外放效果终归不能让人满意,要达到“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的通透感,得买一个高品质的音箱。面对价格动辄上千的音箱,还是靠分期“大法”……
想买的东西越来越多,支付宝花呗上的额度逐渐累积。为了将额度分散,索性再开个京东白条,以降低内心焦虑和负罪感。就这样,微信里的微粒贷、去哪儿网的拿去花、百度的有钱花、银行信用卡甚至是某些不靠谱的网贷账户……种种信贷工具陆续开通,以满足不同场景下超前消费的需求,债务额度不断增长。
如果负债水平还没有严重超标,又有稳定的工作,通过延长信用期限,多付出一些利息倒还不算是很坏的结果。实在不行跟家里人低低头也不失为救急之策,等到资金周转开以后连本带息还上就是了。
最坏的是严重超过负债能力,容易被网贷平台“低息”宣传诱惑入坑,由此导致背上高利贷者大有人在,不仅搭上自己的前途,也拖累整个家庭,更有甚着为此付出年轻的生命。
不过,虽有悲剧发生,整体而言,绝大多数“90后”使用信贷工具都保持着冷静和克制。87%的年轻人近一年内从未出现过逾期现象,仅3.6%的人产生经常逾期和以贷还贷现象。使用3个及以上互联网小额借贷平台的用户占比为3%左右。绝大多数年轻人没有被负债拖垮,反而还存下了不少钱。
据《“90后”攒钱报告》统计:92%的年轻人每个月都会有结余,“90后”每月在余额宝攒的钱,是其花呗账单的4.5倍。受访的“90后”表示,买生活必需品外想买的东西,会充分考虑经济状况。
二〇一九年八月十六日,三位女孩在北京国际潜水展上被水下相机防水壳所吸引。陈晓根摄(人民视觉)
精打细算,“90后”更会理财
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人流熙攘。记者采访了一位肩挎路易·威登“麻将包”的“90后”女生,她说:“差不多花掉了一个月工资吧,托朋友从法国带回来的。平时会研究奢侈品在哪里买便宜,比如买路易·威登的产品去法国,澳大利亚买古驰的包包,然后找靠谱的代购,能省不少钱。而且这些价格也处于波动状态,需要随时跟进。”
很多收入不高的“90后”舍得买大牌、买奢侈品,但是也对价格敏感,他们会想尽办法找到最便宜的方式选购奢侈品。
在日用品上更斤斤计较。快递不包邮?不买。网上看视频充会员?不存在的。
“90后”的另一个精明之处在于,比父辈更早接触到分期付款和理财产品的他们,也更容易接受和更有利地使用。对于“90后”的父辈来说,贷款买房不是件新鲜事,但是要让他们把信贷工具用于日常生活消费可就难了,而“90后”精打细算薅起羊毛可毫不含糊。
小到用花呗打一个时间差赚点利息:在免息期内还款,现金拿去投资理财。
大到买车分期付款:“90后”小史夫妇住在天津,结婚没多久,摇号中签,打算买辆车,家里给出钱,但是自己想分期付款,省下的现金用于投资。父母却说:“分期太麻烦,还有好多陷阱和强制消费,最后一点也不便宜。”
小两口则认真研究了其中的门道,对记者说,根据4S店的报价,如果使用分期,汽车价款会比全款便宜五六千块钱。不过必须按照4S店的要求上“全险”,而全款则可以自己选择险种,摒弃一些不实用的项目。另外还有GPS安装费、手续费等几项费用,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是五六千元钱。分期付款总价没什么优势,但是手里的现金多了,还能用来做些投资,想要规避风险,买点收益稳定的基金债券就行。
“90后”的理财意识的确更明显。数据显示,32%的“90后”表示有明确的存款计划,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月新增存款比例也有明显提升,六成学生和近八成上班族每月能存下10%以上的收入。
“前几年余额宝刚出来那会儿收益比较高,就把钱放在这里,后来收益越来越低,就考虑其他途径了。”在北京一所高校读博士的杜斌说,现在投资收益是他和朋友们聚会时的热门话题,常常和朋友们交流心得。
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合肥的朱锐锋,每个月都会拿出一些钱投资,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政治经济常识,指导家里人炒美元,投资收益率超过10%。
北京大学研究员靳戈表示,“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时期的一代,他们对消费和理财的接触都比父辈要超前。再加上这代年轻人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精打细算、早早理财都是在为未来过好生活做足准备。(本报记者 康 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06日 第 05 版)
近一段时间,奶茶界的动作是真的多。
江小白乐乐茶联名、奈雪5升桶装奶茶,茶颜悦色宣布明年进驻武汉。
连饮料界一哥“娃哈哈”都正式进军奶茶界了~
< class="pgc-img">>果然如今是靠奶茶续命的时代了~
< class="pgc-img">>店面装修风格很小清新,门头是最经典的娃哈哈LOGO~
< class="pgc-img">>奶茶主要原料是AD钙奶,营养快线~
顾客表示很新鲜~
< class="pgc-img">>提到娃哈哈,当然最经典的就是AD钙奶了,是属于8090后共同的童年回忆。
< class="pgc-img">>1996年,历经数年研制的娃哈哈AD钙奶横空出世,标志性的绿色,瓶身很简洁,娃哈哈的标志——萌萌的胖娃娃放在瓶身上特别显眼。不过,这个包装如今已成为历史。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这“第一代”包装的AD钙奶呢?
< class="pgc-img">>这也是早期就推出的包装。从这一版开始,AD钙奶的瓶身图案开始丰富起来。娃哈哈胖娃娃的动作,也从站着变成了带着披风骑在恐龙身上翱翔天空。据说,这版AD钙奶仍在部分地区有售的。
< class="pgc-img">>这款迷你版AD钙奶推出也有将近二十年,每一瓶只有100g,依旧是以经典的绿色为底色,配上暖色系的红色块、黄色块撞色,鲜艳却一点都不“辣眼睛”,反而有一种平衡的和谐感。其实,这款包装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几何抽象画派的前驱蒙德里安的经典画作《红黄蓝构图》。如今,这款包装也依然在部分地区有售,比如广西。
< class="pgc-img">>这款AD钙奶,算得上是超市货架上的常青树,胖娃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新简洁的青草地,瓶型也被瘦身,每瓶220g。由于卖的范围最广,卖的时间也足够长,它成为了绝大部分80后、90后共同的记忆符号,插上吸管,吸起是关于青春的那些美好回忆。
< class="pgc-img">>在2014年,AD钙奶推出了一款大瓶装的330g走心款。新包装有经典的绿色和亮眼的橘色两种版本,还融入红领巾等怀旧元素,这个版本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了。
< class="pgc-img">>2017年是娃哈哈成立30周年。这款纪念版AD钙奶选用线条更流畅的新瓶型,简洁且颇具时尚感。主色调绿色采用了墨绿,显得更雅致。瓶身加上娃哈哈的成立时间“1987”,以及AD钙奶slogan:“与青春作伴”。最动人的,莫过于瓶身上的插画,边喝AD钙奶边打小霸王,放学路上喝AD钙奶……每一幕都是儿时的共同记忆,每一瓶都是一个故事。
今年还和雪糕中的爱马仕钟薛高联名,AD钙奶雪糕~酸酸甜甜的口感很清爽,主要也是强强联合~
< class="pgc-img">>慢慢平时喝AD钙奶比较少,但是每年的6.1儿童节AD钙奶肯定会安排一排~小时候喝上一瓶可以快乐一整天,但是如今要一次性喝上4瓶才有满足感~财务自由真好~
< class="pgc-img">>24年,你在长大,娃哈哈也在改变。
但是,一起有过的童年、有过的青春永远都绚烂!
你喝过AD钙奶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慢慢感谢您的阅读,能否给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