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记者 许礼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刘畊宏女孩们”,除了助推线上健身,也吃出了一个千亿赛道。
在成都工作的李红,已经习惯了将每天中午的工作餐改为轻食外卖,她喜欢点一份金枪鱼沙拉,然后再加一份玉米粒。而在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北京,北漂姑娘王紫更钟爱轻食成品,她喜欢去网上购买类似于优形鸡胸肉、王饱饱麦片之类的产品,搭配蔬菜等食材做成一道道自制减脂餐。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年轻消费群体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恰好见证了轻食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不管是线上轻食产品,还是线下轻食餐饮店、外卖店,近年来不断布局中国市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我国轻食市场规模会达到1200亿元。越来越多的玩家也正在加入这一赛道,共同将行业蛋糕越做越大,品牌们也都在纷纷寻找自己的出路。
轻食餐厅的夏天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定义,轻食并不是一种特定的食物,而是餐饮的一种形态,主要以凉拌、水煮、蒸烤等方法烹饪低脂肪、低热量、低糖分且高纤维、高饱腹感的食物,在保证正常膳食结构和一定热量的前提下,追求简单、均衡、健康的饮食理念。
此前,包括田园主义、七年五季、王饱饱在内的轻食代餐品牌成为消费者的宠儿,近两年,线下轻食餐饮也迎来了爆发,不少餐饮店和创业者都瞄准了这一赛道。记者以北京融科望京中心B座为坐标搜索周边外卖门店,仅30分钟能够送达的轻食门店就超过了25家。
一些轻食赛道中的头部品牌,已将门店版图扩张到了全国市场。2020年5月,健身餐品牌超能鹿战队获得了1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目前已在全国150个城市,开了400多家连锁店。另一家轻食连锁品牌沙野轻食,也开出了400多家门店。
除了创业者之外,也不乏话题性极强的企业加入,如星巴克、瑞幸、麦当劳、盒马等。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国内轻食代餐行业市场规模较2020年增长95.6%。预计2022年中国轻食市场规模会达到1200亿元。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轻食行业的发展与当前的市场环境不无关系。“在颜值管理、体重管理及大健康管理的推动下,所有跟健康、功效、代餐沾边的品类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例如,零糖零脂零卡类的产品得到了很好的加持,这说明了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及健康知识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得到了升级。”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健身几乎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信仰,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健身塑形需求,轻食开始在年轻人中走红。
记者注意到,这种需求在社交平台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小红书上,关于轻食的笔记有超过58万篇;打开微博搜索轻食,与之相关的话题多达数百个,包括轻食分享、教学等,仅“轻食”话题有超过8万次讨论,1.2亿次阅读。
不过,要想运营轻食餐厅也并非易事。在河北沧州经营一家轻食餐厅的李女士表示,相较于轻食代餐新消费品牌,轻食餐饮店铺更多的是依托外卖平台,更注重菜品的搭配。“对我们来说选址很重要,一般都选择写字楼附近的档口,以保证客流。最主要的是菜品搭配,要保证食物的丰富性,每份餐都要保证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利润也并不是固定的,每天的利润要取决于新鲜食材的损耗程度,基本上在40%上下浮动。”
轻食餐饮店在面对疫情时,也展现出了更多的韧性,李女士表示,在堂食暂停的日子里,相较于其他餐饮店,她的店铺受到的影响较小。“现在最大的信心就是大多消费者已接受了轻食的方式,短视频、社交平台,包括一些大的餐饮企业,都在普及一些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轻食行业的发展也有助推作用。”
轻食新营销
记者发现,除了线下轻食餐饮门店,一些新创的轻食消费品牌也愈发火热。例如王饱饱、优形、鲨鱼菲特等。与轻食餐厅不同,主阵地在互联网的轻食新消费品牌,通过营销的触角,给轻食行业带来了很多的话题。
实际上,轻食的营销是简单直接的。轻食品牌“甜心摇滚沙拉”就凭借“肌肉猛男”给路人赠送沙拉成功进入公众视野。在“朋克养生”越来越成为年轻消费者的主流行为之时,轻食成功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胃。
在营销上轻食也充满了想象空间。记者发现,王饱饱、田园主义等品牌,通过短视频和图文的形式交给消费者如何食用产品。以王饱饱为例,不少视频博主向消费者推荐用酸奶搭配王饱饱麦片;也有博主推荐了田园主义全麦面包、自制汉堡、自制蛋饼拌酸奶的吃法等。
顶层设计专家、清华大学品牌营销高级研究员孙巍认为,这是新晋品牌的一种“种草”模式,是一种“内容打法”。因为现在年轻人上网的时间更多,去超市的时间越来越少,通过网络内容将产品品牌推广出去,吸引消费者,然后进行促销活动。“这也是新晋品牌所擅长的,它们没有线下资源,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可以很快地进行传播。”
瞄准年轻人群,明星代言也必不可少。如优形,就签约了演员李现作为品牌代言人;王饱饱也于今年聘请明星王一博作为品牌代言人。
同时,轻食品牌们也进行大量的KOL投放。王饱饱早在起步阶段就联合了将近200位头部达人进行全方位的推广,涵盖淘宝、B站、抖音、快手等多个圈层,投放规模也在持续增加;田园主义在2019年9月开辟线上渠道后,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进行“种草”,同时加持品牌私域内容营销,迅速抢占新一代群体的轻食心智。
朱丹蓬表示,企业渠道的选择是由消费者购物思维和行为决定的,以目前的重度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来说,肯定是以线上为主。
而轻食的营销最终还是与减肥相关的。孙巍认为,年轻人现在越发重视健康,因此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他们渴望得到更健康的食品取悦自己,减肥、瘦身、零糖零脂零卡这种指标,考验着年轻人对饮食的挑剔和焦虑情绪。
机遇与挑战
回顾轻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轻食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报告,2002年,轻食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消费市场,但随后进入了长达10年的蛰伏期。2012年之后,健康饮食概念的不断推广和普及,轻食行业迎来了大批创业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2014年也被称为“沙拉元年”。
2015年后,轻食行业涌入超过10亿元资本,在资本猛增的情况下,轻食行业也曾出现了管理经营问题,部分品牌退出市场。如今,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新一代主流消费人群的更迭和互联网、外卖的高速发展,给了轻食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口味单一、内容同质化便是轻食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有消费者表示“乍一吃味道挺新鲜,但吃两三次就觉得索然无味,而且食材简单价格却不便宜。”而消费者不买账带来的最直观问题便是门店营收的问题。
记者走访多家轻食餐厅发现,各家的菜品虽有所差异,但主打的基本都包括黑椒牛肉、巴沙鱼、三文鱼、鸡胸肉,搭配牛油果、西兰花、胡萝卜、圣女果等蔬菜,碳水化合物则是低卡荞麦面、糙米饭、玉米、紫薯等。基本只经过简单烹饪,再添加一些酱汁,口味趋同。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随着消费者对轻食的认知不断加深,市面上同质化的轻食产品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各个品牌方正在试图打破这一情况,越来越多的“中式轻食”正在走向台前。以沙野轻食为例,其推出了三款“轻食粥”,盒马也推出了中式沙拉、魔芋凉皮等中式轻食产品。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中餐中很多烹饪方式都非常适合制作轻食,如蒸、煮、炖、焖、拌等,不但有助于减少油脂摄入,还能留住更多营养。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认为,轻食行业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和综合实力,例如差异化能力、类似食品安全,这都在考验着企业的内功。
供应链也至关重要。对于线下的轻食店来说,由于产品只需要经过简单加工,更考验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文志宏表示,市面上的轻食餐同质化较高,部分产品性价比不高,导致复购率也不高。这种情况下,企业除了开辟新品走差异化路线,更应该提高食材品质。在轻食产品中,沙拉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这一类的食材保质期短,原材料选取、冷链运输等都对品牌供应链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开辟出新的产品研发思路和供应链路,才能真正拓宽轻食市场的发展空间。
、现制酸奶行业概述
现制酸奶是以酸奶为基底,根据消费者的实时订单需求,在线下门店制作并出售的一种乳制品。相对于需要添加防腐剂等人工添加剂并通过零售方式出售的传统包装酸奶而言,现制酸奶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无需考虑产品的长时间保鲜,不必添加人工添加剂,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二是区别于酸奶的传统销售方式,现制酸奶通过线下的方式快速与消费者完成交互,以更直接的方式面对消费者。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二、现制酸奶细分市场表现亮眼,成长性最高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已达千亿量级,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其中,现制酸奶细分市场表现亮眼,2022年全国市场规模已达74.4亿元,未来3年有望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是成长性最高的细分品类之一。
1、多品牌入局现制酸奶领域
与传统酸奶产品相比,现制酸奶在原料上更加注重品质和新鲜度,在制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工艺和口感的精细调控,同时包涵品牌和消费体验的附加值,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鲜、精致和健康的生活态度。据研究,近两年越来越多企业跟随布局同类产品,现制酸奶逐渐被消费者认知,消费群体逐渐扩大。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自2013年开始,多家企业先后跟随布局现制酸奶市场。目前,现制酸奶品牌定位分为三种方向:一是主打现制酸奶的品牌,如茉酸奶、王子森林、K22、Blueglass等;一种是综合型的现制饮品品牌,在其奶茶、咖啡、茶饮的业务外,推出现制酸奶系列,如喜茶、奈雪、书亦烧仙草、茶百道、皮爷咖啡等;还有一种是传统乳企,如新希望乳业的“一只酸奶牛”,完达山的“乳此新鲜”等。2023年,中国现制酸奶品牌的榜单前十包括茉酸奶、Blueglass、一只酸奶牛等品牌。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现制酸奶成为了健康生活、追求品质的优选产品。现制酸奶消费场景呈现多样化,创新口味与营养价值或为行业带来增长契机。果味奶香的产品形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品类发展有望持续扩大。
2、现制酸奶价格终将回归理性
如果从价格细分来看,现制酸奶行业的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Blueglass为代表的高端大店模式,客单价40元左右;一类是以一只酸奶牛、K22酸奶草莓为代表的性价比小店模式,客单价12-20元;还有一类是以汴梁徐先生厚切炒酸奶为代表的特色炒酸奶模式,客单价17-21元。
其中,15-30元左右的价格比较常见,总体来看,相较于新茶饮,现制酸奶赛道的内卷化要更加激烈,以Blueglass为例,一杯牛油果酸奶价格为45元,最便宜的酸奶也要29.9元一杯。要知道,“奈雪的茶”售价最高的饮品“霸气芝士草莓”,定价也只有32元;喜茶售价最高的产品“芝芝多肉荔枝”,价格也不到30元。其它绝大部分现制酸奶品牌的售价也在20-35元之间,价格区间高于新茶饮腰部品牌的10-20元,更是远高于蜜雪冰城的4-15元。但由于竞争加剧,高价无法适配更多的消费人群,从去年开始部分现制酸奶品牌如喜茶、奈雪的茶纷纷进行价格调整,全面告别“3字头”价格带。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对标椰饮、柠檬茶等细分赛道,现制酸奶饮品仍处在品类爆发的初期,也是上升期。目前现制酸奶的“高价”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情感溢价,未来,随着供应链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高溢价怎么看都不算一个长久路线。或者说,现在市面上的现制酸奶品牌都得找到各自路线,针对不同价位的商品区分功能性和定价。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新茶饮最初也曾在原材料、价格上不断徘徊,但随着行业进入发展的下半场,降价下沉已经成为生存的必然选择。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现制酸奶无疑是在重复新茶饮的老路,但它同时也在吸取经验,相信未来会走出一条与新茶饮不同的路。
3、资本虎视眈眈,玩家跑马圈地
现制酸奶赛道火热,越来越多的资本故事正在上演。据氢消费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至今年7月,包括现制酸奶品牌及泛酸奶饮品品牌,获得融资就不下20起,最高融资金额高达上亿元,其中Blueglass Yogurt拿到明星投资机构华创资本等的联合投资,更是在其后一年再度获得融资。
2020-2023年7月现制酸奶品牌及泛酸奶饮品品牌融资情况(不完全统计)
< class="tableWrapper">时间 | 品牌 | 品牌定位 | 融资金额 | 融资轮次 | 投资方 |
2023.7.5 | 丽茉酸奶 | 低脂低卡酸奶品牌 | A轮 | 5000万人民币 | 路海投资金易信投资 |
2023.3.26 | 王子森林 | 鲜酿活菌酸奶连锁品牌 | 战略融资 | 约千万元人民币 | 中品数科 |
2022.11.6 | 千山雪酸奶 | 全植物酸奶饮品连锁品牌 | 种子轮 | 约百万元人民币 | 未披露 |
2022.7.19 | 必如 | 捷克式酸奶品牌 | 战略融资 | 未披露 | 天津永胜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远东宏信,黑峪投资 |
2022.3.24 | 简爱酸奶 | 益生菌酸奶品牌 | C轮 | 未披露 | 德弘资本,行知资本,璞瑞资本,广州金控,NeoVision Management Limited,QY Capital |
2022.2.18 | 集宁区雪原乳业 | 凝固型酸奶生产商 | 战略融资 | 未披露 | 中财融商 |
2022.1.15 | 椰优格 | 本土椰子酸奶生产商 | 战略融资 | 120万美元 | Lever VC. New Climate Ventures |
2021.10.25 | MIOK缪可 | 一家主要产品为酸奶酒和奶啤的低度酒品牌 | 天使轮 | 约千万元人民币 | 青山资本 |
2021.10.21 | 小西牛 | 乳制品零售商 | 并购 | 6.1亿人民币 | 光明集团 |
2021.1020 | 必如 | 捷克式酸奶品牌 | Pre-A轮 | 数千万元人民币 | 不惑创投 |
2021.10.12 | 哞哞小花牛 | 社区鲜奶产OTO平台 | 天使轮 | 1000万人民币 | 未披露 |
2021.9.29 | 金河科技 | 发酵酸奶品牌 | 摘牌 | 未披露 | 未披露 |
2021.8.31 | 牛毛黑黑 | 功能性乳制品品牌 | 天使轮 | 约千万元人民币 | 启赋资本 |
2021.8.3 | Yofix | 以色列植物基酸奶研发 | A+轮 | 350万美元 | Millennium Food-Tech, Strauss Group,Big Idea Ventures |
2021.7.16 | Blueglass Yogurt | 酸奶连锁品牌 | B轮 | 超2亿元人民币 | 优山资本,斯道资本,华创资本,愉悦资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凌波灵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2021.3.25 | 简爱酸奶 | 益生菌酸奶品牌 | B轮 | 8亿人民币 | 德弘钰泽(天津)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璞瑞投资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云锋基金, 经纬中国,黑蚁资本,红杉中国,中信农业,麦星投资 |
2021.1.5 | 一只酸奶牛 | 酸奶饮品连锁品牌 | 并购 | 2.31亿人民币 | 新希望乳业 |
2020.12.1 | 椰优格 | 本土椰子酸奶生产商 | 种子轮 | 未披露 | Lever VC |
2020.11.20 | 牛毛黑黑 | 功能性乳制品品牌 | 种子轮 | 数百万元人民币 | 青海江河源投资集团 |
2020.10.28 | 必如 | 捷克式酸奶品牌 | 战略融资 | 未披露 | 雪川食品河北有限公司,挑战者创投 |
2020.5.19 | 简爱酸奶 | 益生菌酸奶品牌 | A轮 | 4亿人民币 | 经纬中国,黑蚁资本,麦星投资,中信农业 |
2020.4.10 | Blueglass Yogurt | 酸奶连锁品牌 | A轮 | 未披露 | 华创资本,愉悦资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凌波灵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在当下的现制酸奶市场,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整个现制酸奶赛道内的玩家在近几年基本都在跑马圈地,开店速度更可谓是一个比一个快。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在整个现制酸奶赛道品牌中,门店数大于1000家的已有三家:茉酸奶、牧场能量酸奶茶饮和一只酸奶牛。其中,茉酸奶是现制酸奶赛道的第一个千店品牌。据窄门数据,茉酸奶 2023 年 3 月新开门店接近 100 家,4 月开店数近 200 家,5 月近 300 家。截止11月,2023 年开出门店数已超过 1000 家,全国范围内茉酸奶门店数量已超过 1600 家;同样采用加盟模式的一只酸奶牛在2021年被新希望集团收购60%股份,如今已从西南地区向全国渗透,门店超过1000家,正进军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牧场能量酸奶茶饮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
2023年全国部分现制酸奶品牌概况
< class="tableWrapper">品牌名 | 创立时间 | 门店数(家) | 门店主要分布城市 |
茉酸奶 | 2014年 | 1600+ | 上海、杭州、无锡、南京 |
牧场能量酸奶茶饮 | 2020年 | 1500+ | 沧州、邯郸、鄂尔多斯 |
一只酸奶牛 | 2015年 | 1000+ | 重庆、成都、西安、贵阳 |
满米酸奶 | 2019年 | 600+ | 郑州、济宁、周口、石家庄 |
有米酸奶 | 2019年 | 600+ | 济南、沧州 |
汴梁徐先生厚切酸奶 | 1017年 | 500+ | 郑州、邯郸、洛阳等 |
正邦苏咔酸奶 | 2018年 | 400+ | 淮南、合肥、蚌埠、阜阳 |
喜识冰糖葫芦炒酸奶 | 2003年 | 300+ | 石家庄、西安、上海 |
K22酸奶草莓 | 2018年 | 200+ | 上海、北京、南京 |
Blueglass | 2012年 | 100+ | 上海、北京、深圳 |
王子森林 | 2022年 | 10+ | 上海、无锡 |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虽然上述千店品牌已经在现制酸奶赛道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比较可观的规模,而且也成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但行业中的公司整体与上市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未来的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潮流的推动,未来现制酸奶赛道中可能会出现更多具有创新和品质保障的品牌,实现万店规模的品牌发展。
三、品牌加速上游布局,“乳企+现制”是行业发展趋势
创新突破是现制酸奶的第一驱动力,而创新的产品自然离不开新鲜的、高质量的原材料,这促使现制酸奶品牌逐步向上游进行原材料布局。例如,茉酸奶在2023年中国草原酸奶大会上,宣布与乌兰察布集宁区政府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据了解,乌兰察布市位于北纬40°-43°,是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被誉为“中国草原酸奶之都”。草原牧人有着悠久的酸奶制作历史,通过传统手法发酵的蒙古酸奶,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茉酸奶对于上游原材料的布局,有助于其品牌的快速打造,能够进一步的巩固自身现制酸奶领头地位,把品牌特色做深、做实、做牢。此外,茉酸奶还通过与君乐宝进行战略合作,加强双方在包括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等多个层面的合作,如君乐宝在张家口坝上草原拥有38万亩草场,坝上草原牧场将设立茉酸奶专有牧场。
同样采用“乳企+现制”运营模式的还有新希望乳业,公司通过并购方式增加了“一只酸奶牛”现制茶饮饮品品牌,该品牌也对原材料供应链进行了精心打磨。其2020年上新的“檬檬苏打酸奶”和“橙橙苏打酸奶”两款新品中,除了主选大理天然牧场饲养奶牛所产牛奶经过特殊菌种培育而成的低温酸奶一如既往稳定供应;“檬檬酸奶苏打”中的添加的小料椰果来自泰国,而“橙橙酸奶苏打”中的橙子是严选自以色列进口阳光柳橙果汁,同时搭配新鲜柳橙片。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未来“乳企+现制”的运营模式将成行业发展趋势,与其他现制饮品相比较,现制酸奶供应链投资更重,品牌要想实现规模化扩张,高品质乳制品选择、冷链运输等因素会增加运营成本,以千店规模的资金实力而言,很难做到在全国范围自建供应链体系。相比乳基原料代工,与具有供应链实力的传统乳企进行股权深度捆绑,现制酸奶品牌可以降低供应链成本,也能提高合作效率。
四、行业争议频现,未来将何去何从?
现制酸奶行业热度不断提升,同时也受到争议。一来,现制酸奶以健康为卖点,但其健康标签也在时间推移下弱化。完全不添加糖制成的酸奶,口感往往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接受的。现制酸奶饮品不像零售的酸奶,不需要在杯身标注成分,消费者往往无从得知其中添加的成分,有人甚至将它当作代餐食用。例如,茉酸奶作为今年点燃现制酸奶赛道的品牌之一,凭借一杯极具健康感的牛油果酸奶奶昔迅速打开市场。但热潮消散后,有人指出茉酸奶的配料表中含有植脂末,并且单杯的高热量让不少知道“真相”的健身人士望而却步。茉酸奶在5月推出的榴莲系列,单杯价格约为40元,在植脂末成分、单杯高热量争议之后,使其品牌标签似乎与健康特性相背离,茉酸奶该靠什么撑起自己的高单价,是留给品牌接下来的难题之一。
此外,另一个争议较多的问题是:单一的酸奶饮品店到底有没有持续竞争力。当前市面上作为工业化生产酸奶的核心菌种,几乎都是国外进口,受制于优质菌种资源、菌种产业化技术及菌株功能研究等,现制酸奶品牌在酸奶这个原材料上很难玩出花样,只能加入各式鲜果和小料创新口感、口味或是颜值,其中牛油果、榴莲、芒果等最为常见,门槛并不高,不能构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旦个别品牌推出创新菜单,其他品牌便纷纷跟风,很难建立起产品的“护城河”。
当线下现制酸奶门店的质量问题频现,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不配品质难买人心,现制酸奶也终将只是“昙花一现”。(LZC)
注:上述信息仅作参考,具体内容请以报告正文为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目录大纲】
第一章 2019-2023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现制酸奶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现制酸奶行业相关定义
二、现制酸奶特点分析
三、现制酸奶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现制酸奶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服务模式
五、现制酸奶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现制酸奶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现制酸奶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三节 现制酸奶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现制酸奶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现制酸奶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现制酸奶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二章 2019-2023年全球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现制酸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现制酸奶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现制酸奶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现制酸奶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3-2030年世界现制酸奶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3-2030年全球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现制酸奶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三、主要行业标准
第四节 政策环境对现制酸奶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解析
第三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一、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供应规模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供应特点
第四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一、中国现制酸奶行业需求规模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需求特点
第五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产业链和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产业链综述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产业链运行机制
三、现制酸奶行业产业链图解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对现制酸奶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下游产业对现制酸奶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我国现制酸奶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第六章 2019-2023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一、 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三、企业所有制分布特征
第七章 2019-2023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波特五力模型原理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四、新进入者威胁
五、替代品威胁
六、同业竞争程度
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SWOT分析
一、SOWT模型概述
二、行业优势分析
三、行业劣势
四、行业机会
五、行业威胁
六、中国现制酸奶行业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PEST模型概述
二、政策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技术因素
六、PEST模型分析结论
第八章 2019-2023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现制酸奶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现制酸奶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平均价格趋势分析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平均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十章 2019-2023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现制酸奶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的因素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东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中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中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1)华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
(3)华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华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1)华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
(2)华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
(3)华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东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1)东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
(2)东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
(3)东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1)西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
(2)西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
(3)西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分析
(1)西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
(2)西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现状
(3)西北地区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十一章 现制酸奶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 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六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七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八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九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十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十二章 2023-2030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现制酸奶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一、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现制酸奶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第十三章 2023-2030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进入壁垒与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现制酸奶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现制酸奶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现制酸奶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现制酸奶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现制酸奶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节 现制酸奶行业风险分析
一、现制酸奶行业宏观环境风险
二、现制酸奶行业技术风险
三、现制酸奶行业竞争风险
四、现制酸奶行业其他风险
第三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十四章 2023-2030年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观研天下中国现制酸奶行业研究综述
一、行业投资价值
二、行业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中国现制酸奶行业进入策略分析
一、行业目标客户群体
二、细分市场选择
三、区域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现制酸奶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一、现制酸奶行业产品策略
二、现制酸奶行业定价策略
三、现制酸奶行业渠道策略
四、现制酸奶行业促销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分析师投资建议
、酸奶市场规模
酸奶是一种酸甜口味的牛奶饮品,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
2016-2021年中国酸奶市场规模及增速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酸奶是由鲜牛奶发酵而成的,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尤其对那些因乳糖不耐受而无法享用牛奶的人来说,酸奶可以是个很好的选择。其中2021年常温酸奶市场规模约为420.75亿元;低温酸奶市场规模约为489.21亿元。
2016-2021年中国酸奶市场规模细分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酸奶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二、酸奶进出口情况
近几年,我国酸奶类进口数量逐年下降,其中2022上半年中国酸奶类进口数量为1.43万吨;我国酸奶类进口金额为0.28亿美元。
2017-20222年中国酸奶类进口数量及金额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三、酸奶企业经营现状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渊源始于1911年,至今已有111年的历史。光明乳业是中国领先的高端乳品引领者,从牧场到终端,通过打造全产业链,确保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始终如一,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乳制品企业”。2021年光明乳业酸奶产量为732776吨;销售量为727013吨;库存量为27309吨。
2016-2021年光明乳业酸奶产量、销量及库存量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2021年光明乳业-乳制品营业收入为255.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7.59%;三元股份-乳制品营业收入为76.3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8.73%。
2020-2021年三元股份、光明乳业-乳制品主营收入及比例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据各公司年报数据,2021年光明乳业-乳制品主营成本为205.6亿元,占主营成本的86.22%;三元股份-乳制品主营成本为56.85亿元,占主营成本的98.68%。
2020-2021年三元股份、光明乳业-乳制品主营成本及比例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2021年光明乳业-乳制品主营利润为50.22亿元,占总主营利润的93.69%;三元股份-乳制品主营利润19.48亿元,占总主营利润为98.89%。
2020-2021年三元股份、光明乳业-乳制品主营利润及比例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在强大科研实力和卓越质量管理体系的保障下,光明乳业在全国鲜奶市场份额位列第一,旗下拥有“光明冷饮”、“致优”、“优倍”、“如实”、“畅优”、“健能Jcan”、“莫斯利安”、“优加”、“牛奶棚”、“光明悠焙”等众多知名品牌。2021年光明乳业-乳制品毛利率为19.63%。
2020-2021年三元股份、光明乳业-乳制品毛利率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酸奶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