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2024#
最近餐饮行业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海底捞宣布开放加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餐饮行业朋友们的热议。
以前海底捞一直强调直营的身份,为了保证服务,保证口碑,海底捞一直都是直营门店,截止2023年底,海底捞总计有1380多家门店。
海底捞火锅的生意一直很不错,尤其是那些开在商业中心的火锅店,往往高峰期就餐时都需要排队等候。
< class="pgc-img">>不少朋友可能曾经都幻想过,我要是有这么一家生意这么好的店,做梦都会笑醒。
如今身边不少朋友看到了这个机会,听到海底捞开放加盟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激动,蠢蠢欲动,想要背靠海底捞这棵参天大树去分一杯羹。
甚至不少朋友私信问我,“老家县城没有海底捞,县城人口上百万,肯德基麦当劳都有,就差海底捞了,我能不能去加盟开一家?”
面对朋友们欣喜若狂的激动表情,我还是要给大家泼一盆冷水,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海底捞开放加盟,劝你冷静,一家店1000万起,跟普通人没有关系。
< class="pgc-img">>根据海底捞的上市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海底捞开一家店的总投资成本大概在1000万元左右。
如果是A级门店(生意很好的那种),一般年度总营业额可以做到2300万左右,除去经营成本,利润一年在500万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看,海底捞的A级门店一般2年左右就可以回本,不少人看到这里都表示完全可以干啊,为什么要给大家泼冷水呢?
这只是理想数据,只是A级门店的数据,如果你开店之后,生意不好,那盈亏可要自己全部负责。
< class="pgc-img">>并不是每一家店都赚钱的,也有很多店都是亏损的,要知道,海底捞在2021年年末关停了近300家经营不善的门店。
所以说开店,是有风险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个很赚钱的生意,你会让其他人入股分走你的利润吗?
显然是不会的,同样的,如果海底捞能够保证每一家店都赚钱,那干嘛不自己开呢?就算自己忙不过来,找亲朋好友来开店也行啊。
干嘛把机会让给你这个陌生人?
< class="pgc-img">>如今在海底捞的官网,可以看到加盟申请表,上面有个小调查,开店可投入资金(不包含贷款)最低是1000万。
所以说,如果你想要开一家海底捞,最少要准备1000万现金。
对于普通人而言,有1000万,谁还去开海底捞啊。
< class="pgc-img">>还不如放在银行吃利息,按照一年2%的利息来算,每年光是利息收入就有20万,足够潇洒了。
拿着1000万,累死累活瞎折腾去开店,到头来可能分文不剩,甚至还倒欠一屁股债。
开店有风险,土豪除外。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底捞 IC 资料图
海底捞开放加盟,餐饮巨头加盟潮即将来临?
3月4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06862.HK)发布公告称,将着手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公司亦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
海底捞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直营模式,坚持自身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实现门店数量的拓展。与此同时,公司一直保持对市场不同经营模式的关注与评估,餐饮行业近年来在连锁化经营、加盟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成长,公司认为目前按照以直营为主、适时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有助于公司实现进一步的适度扩张。
海底捞称,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在继续保证管理水准和顾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营运能力,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助力海底捞品牌扩展至更多区域,为更广泛顾客提供服务。
“海底捞开放加盟这个是意料中的事情。”在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如果海底捞不开放加盟,在其他企业提速的当下,海底捞想要力保行业老大的地位,仍然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它开放加盟应该就是让整个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的红利持续释放,这对整个营收、利润以及股价有相应的加持。”朱丹蓬还表示,未来会有更多餐饮巨头开放加盟。
此前,2月20日,海底捞刚刚发布正面盈利预告称,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414.0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3%(以310.4亿元为基准,不包含特海国际营收);录得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不低于44.0亿元。
在公告中,海底捞还将2023年业绩与2019年业绩进行对比。海底捞表示,相较于2019年度249.4亿元的营收及25.6亿元的净利润,公司2023年度营收和净利预期分别增加不低于65.9%及71.8%,而该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底捞餐厅网络的扩张。
由于疫情、盲目扩张的影响,2021年海底捞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全年亏损高达41.63亿元。为了减少亏损,2022年,海底捞继续放缓拓店速度,同时在下半年启动“硬骨头”计划以重开过往关停的若干餐厅。在营收比2021年同期的411.2亿元减少15.5%的基础上,将净利润转亏为盈,从净亏损41.6亿元增长至盈利13.7亿元。
2023年,海底捞的业绩进一步改善。海底捞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录得营收约188.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51.6亿元增长24.6%;净利润约为2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25.8%。与此同时,海底捞的开店速度有所回温。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5家门店,恢复前期关停的门店24家,同时关闭了18家经营表现欠佳的餐厅。截至2023年6月底,海底捞共经营1382家门店, 其中136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2家位于港澳台地区。
不过相比近年来各大餐饮品牌开店速度,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净增加11家门店的速度并不快。据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呷哺呷哺,0520.HK)2023年半年报数据,2023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集团于中国大陆新开设89间呷哺呷哺餐厅,于22个省份及自治区以及3个直辖市(即北京、天津及上海)共经营841间呷哺呷哺餐厅;集团亦于中国大陆新开设27间凑凑餐厅,于中国24个省份及3个直辖市(即北京、天津及上海)共经营237间凑凑餐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另一家餐饮品牌九毛九也宣布开放加盟。2月4日,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九毛九,09922.HK)发布公告称,将引进加盟及合作模式至太二酸菜鱼及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自2月3日起太二已开放新疆、西藏及台湾地区,以及其他省份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加盟模式。山外面将同日开放中国若干指定购物中心的合作模式,并于2025年2月3日全面开启加盟模式。
截至3月4日收盘,海底捞跌2.24%,收报13.98港元;呷哺呷哺跌3.57%,收报1.89港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月4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发布公告,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据悉,海底捞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
< class="pgc-img">>目前,海底捞官网已开放加盟通道,海底捞官方网站是申请海底捞加盟合作的唯一方式。加盟流程需要在官网提交加盟申请、资质审核、合作意向沟通、加盟委员会洽谈、合作协议签署、店铺开业筹备六个步骤。海底捞为加盟店提供运营管理体系、市场宣传策划、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产品开发和食品安全保证、工程和信息系统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
海底捞的加盟门槛不低。大鱼财经记者实操发现,申请加盟门店数量限制在5家以下,还需列出3个加盟省份。加盟意向投入资金(不包括贷款)上探至5000万元,个人总资产从千万级别上探至1亿元。
对于加盟商,海底捞要求认同企业文化、具有长期一同发展的意愿及规划、具备多点发展的财务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要求加盟商有地方物业资源,具备企业管理经验。
< class="pgc-img">>过去,海底捞一直是直营模式,坚持自身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实现门店数量的拓展。海底捞认为,餐饮行业近年来在连锁化经营和加盟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成长,目前以直营为主、适时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有助于公司实现进一步的适度扩张。
海底捞1994年在四川起家,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在中国市场共有1382家餐厅。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收入18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净利润22.6亿,几乎相当于2019年的全年净利润。
近期海底捞发布的正面盈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人民币414.0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3%,净利润将不低于人民币44.0亿元。该增加主要由于海底捞餐厅的翻台率提升及营运效率改善。撇除汇兑收益及损失的影响,相较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2023年下半年的净利润预期增加不低于10.0%。相较于2019年业绩,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亦预期分别增加不低于65.9%及71.8%。该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底捞餐厅网络的扩张。
记者:刘瑾阳 编辑:俞丹 校对: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