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日前,知名连锁火锅品牌呷哺呷哺一门店被予以警告。
图片来源:北京朝阳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截图
经查,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第三百八十二分店存在餐饮具清洗消毒不规范的问题,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天眼查官网显示,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北京市,由呷哺呷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
据呷哺呷哺官网介绍,呷哺呷哺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台式小火锅品牌,于1998年在北京创立,通过“一人一锅”独特而前沿的分餐制火锅形式,主打高性价比套餐。2014年,呷哺集团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被业内誉为“连锁火锅第一股”。
2024年5月,呷哺集团迎来上市10周年,“呷哺呷哺品牌”微信公众号官宣多种火锅套餐价格下调。例如,乌珠穆沁羔羊肉单人套餐原价76元起,降价后64元起;醇香肥牛套餐原价64元起,降价后56元起;牛羊双人套餐原价148元起,降价后134元起。
图片来源:“呷哺呷哺品牌”微信公众号截图
“呷哺不得不降价”,6月初,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这样说:“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财报显示,2021年—2023年,呷哺集团分别净亏损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累计亏损额超过8亿元。
门店数量方面,呷哺集团透露,2023年集团新开设131间呷哺呷哺餐厅、48间凑凑餐厅及7间趁烧餐厅。同时,集团亦关闭99家呷哺呷哺餐厅及15间凑凑餐厅。
呷哺集团表示,餐厅关闭的原因为其大多数产生亏损,多数于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广的“高性价比”模式的地区经营,且其模式不能够恰当反映品牌形象。
二级市场上,截至发稿,呷哺呷哺涨2.92%,报1.41港元/股。
来源:读创财经综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公布结果查询系统公示信息,苏州本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苏州中心分公司经营的大葱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检测项目名称为噻虫嗪,标准值为≤0.3mg/kg,检测值为1.7mg/kg,生产日期/批号为2024年6月11日。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苏州本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苏州中心分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11日,位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广场2幢101室L5层(B)05-40/41号,是一家以从事餐饮业为主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周园园。
本文源自金融界
国网财经7月3日讯 据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官方公众号“市监方正”消息,近期,在朝阳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的“餐饮业食品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工作中,呷哺呷哺等23家北京餐饮单位被通报。
其中,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第三百八十二分店被发现存在餐饮具清洗消毒不规范的问题。其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朝阳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对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作为台式吧台小火锅代表,呷哺呷哺自创立以来一直以“平价”著称,但随着人均消费额逐年上涨,呷哺也面临越来越贵的质疑,逐渐丢失了“性价比”的标签。根据财报,2017年至2022年,呷哺人均消费分别为48.4元、53.3元、55.8元、62.3元、62.5元、63.9元,涨幅超32%
遗憾的是,涨价并未促进呷哺完成业绩提升。财报显示,2021至2023年,呷哺累计亏损超8亿元,尽管2023年年收入同比增长25.3%,亏损总额仍达1.95亿元。对此,呷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近日公开对媒体表示,集团亏损是受预计餐厅闭店等计提减值损失和递延税资产的减少影响,而不是运营上的亏损。“呷哺实际上是一家挣钱的公司。”贺光启言之凿凿道。
但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呷哺也于今年5月宣布降价。目前门店套餐价大部分下降到50元价格带,比起此前单人套餐均价65元,新菜单套餐价格下降超10%。贺光启在自述中称,“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