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方成
前不久,与友人在西门上聚会,地点在花牌坊街上,无机校(现成都工业学院)以西,一个深门洞,里面的院坝、周边一圈都是餐饮。餐桌上,友人说这院坝是早先的三江布鞋厂、东南边就是王建墓。
王建墓,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知道的人不多;但一说撫琴台,尽人皆知。直至1979年元旦,王建墓正式对外开放,大门也开在新修的永陵路上,才慢慢有名起来。
早先,在成都的西门外,平整的良田上耸立一个长满茅草的大土堆。也不知从那年流传下来的故事,说这是当年诸葛亮撫琴的高台,人称撫琴台。
< class="pgc-img">>晓得诸葛亮会撫琴,是看了《三国演义》小说或看戏剧,说的都是“空城计”这件事:诸葛亮在西城(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城楼上装疯迷窍哩弹琴、观山景,诈退司马懿大军。
但又有一说:司马相如和一些同好在三洞桥一带筑台弹琴,而且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入迷……便有了撫琴台;不过,近代没得哪个看到过司马相如的琴台。
真正把撫琴台整明白,是在1940年,为了方便人们躲避日机空袭,国民政府下令成都各地开挖防空洞。在撫琴台一挖,却刨出一面砖墙。
1942年9月15日,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从后墙打洞进入,发现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一一永陵,一千多年前哦。而且,这是我国目前所知的唯一修建于地表之上的帝王陵墓。
这次考古,发现永陵虽已被盗掘过,但仍然遗留有王建的石像、玉册、哀册、谥册、谥宝等文物。
< class="pgc-img">>1943年3月2日,永陵第二阶段的发掘启动。这一回,把顶上的封土全部刨开,从墓门进入。
< class="pgc-img">>尽管发掘王建墓轰动一时,发现撫琴台与诸葛亮、司马相如没有关係,但成都人还是改不了口,仍称撫琴台;1948年出版的地图,标注还是撫琴台。而且几十年后改革开放了,这一片新修的街巷,有20多条都被以“撫琴”命名,还有撫琴街道、撫琴酒店、撫琴夜市……但 晓得“撫琴”与王建墓关系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 class="pgc-img">>小时候,曾在石灰下街(现在叫花牌坊街)住家,打开后门是大片农田,东南方一座长满茅草的土堆,大人说:那是撫琴台,敲沙罐(枪毙人)的地方!因此,看到不远的撫琴台,总是心存惶恐,从不敢去耍。
看到一篇文字,其中一段:“十二桥烈士就义后20天,成都解放。成都军管会立即组织力量在“抚琴台”王建墓墓道(现永陵)和十二桥掘出死难者遗体。1950年1月4日起灵封柩。同月19日,成都市各界人民在支矶石街层板厂停柩处,隆重公祭外西十二桥、抚琴台烈士,川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王维舟代川西北军政委员会主任贺龙主祭,党政军民各界代表及群众千余人参加。同月20日,将烈士们(连同被杀于王建墓墓道的刘仲宣、云龙、彭代悌和在重庆渣滓洞牺牲的周从化烈士)的遗骨迁葬于青羊宫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地址现属文化公园)。”
后来,原在茶店子的工业学校迁到石灰街立达中学,改名无线电机械学校;1955年住家一带被无机校扩建佔了,从此远离了撫琴台。
再去撫琴台,已是几十年后参观永陵博物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现在一说到那个地方,脑壳头首先想的还是老家附近的“撫琴台”!然后才是皇帝墓、以及皇帝的乐队。
知道成都是美食之都,而稍微懂行的都知道,最正宗的成都美味,从来都不在那些光鲜亮丽的高档酒楼,而是在那些又破又旧老板还拽的“苍蝇馆子”里。它们往往源于背街小巷的垰(ka)垰(ka)角(guo)角(guo),三五张桌子过道里一摆,背景音是炒勺和铁锅的碰撞,制肘间是邻座人的体温,这是独特的成都一景,是属于成都人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明婷饭店
地址:金牛区外曹家巷26号附16号
人均:64元
明婷饭店有“成都首席苍蝇馆子”之称,饭店的“明婷”二字,是取老板张福明和老板娘张婷名字中各一字而成。这家藏于深巷的小餐厅,招牌菜卖了20多年,外地游客占据80%,每天中午不到11点就宾客满堂,12点门口坐满排队的人;生意火爆,引来英国BBC拍成纪录片,被食客称为“来成都必吃苍蝇馆子”……明婷饭店,就是这样一个隐藏在成都市的外曹家巷里名闻天下的“苍蝇馆子”。
< class="pgc-img">>他在《舌尖上的苍蝇馆子》中写道:“脑花最忌有膻味,一般是做不好的。他们的做法是把脑花和豆腐都氽水,去掉脑花的膻味与豆腐的腥味,沥干水分后,大火烧油,炒好,加了二三十味香料秘制的调料,像什么郫县豆瓣、海椒、香辣酱、味精鸡精的,还说要加鸡油保证脑花与豆腐的鲜嫩。更玄的是,做这道菜要勾三次芡,比陈麻婆豆腐还要多一次,一次是大火炒香,后改中火、小火,为的是入味、收水。出锅时,撒上绿绿的香葱花,红红绿绿的,不由得你不吞口水。”
资深出版人吴鸿先生多次和他的作家朋友们一起去明婷下馆子,对此家的豆腐脑花评价颇高,简直让人隔着书本都能闻到脑花香。明婷饭店的脑花,糯滑爽口,无甚腥味,配上鲜豆腐,入口即化,绝对是一场味觉享受。如今很多饭店都争先模仿这道菜,可还是“开山鼻祖”明婷味道最为独到。
< class="pgc-img">>另外奇香排骨肉质鲜嫩,不油不腻。荷叶酱肉,酱肉包裹在荷叶中,被蒸得红红的、亮亮的,清香扑鼻,吃起来却不肥不腻。素翅莲白,所谓素翅,就是粉丝,四川人就是喜欢吃这种有“嚼头”的小菜。肉沫切进粉丝,配上清甜爽脆的莲白,再放一勺四川特产的豆瓣酱,令人回味。除此之外,葱香腰花、霸道黄喉、呛香鱼等等,也都是明婷饭店的特色菜,明婷饭店的菜品种类繁多,在这里可以尝到百样川味,小中见大。
< class="pgc-img">>三哥田螺
地址:青羊区北书院街与
育婴堂街交叉口
人均:125元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店铺很小,仅有三五张桌椅,但乘夜摆放在门口的桌上全是饕餮的食客,其中不乏有十年以上的老顾客。对一家饭店这么长情,不会有别的理由。只有味道,才能留得住成都的老饕们。
< class="pgc-img">>香辣大田螺、火爆黄喉、鱼香虾仁,这三样是三哥田螺家的爆款,一定要点。招牌香辣大田螺肉质饱满鲜嫩,非常入味。火爆黄喉,黄喉很脆,很下饭的一道菜。鱼香虾仁不那么辣,鲜鲜嫩嫩的虾仁,浓浓带甜的鱼香味儿,真的很巴适。
< class="pgc-img">>十一街苍蝇馆子
地址:武侯区致民路11街10号
人均: 28元
大名鼎鼎的十一街无名苍蝇馆子,俗称川音美女的第二食堂。连招牌都没有,菜单就马马虎虎糊在墙上,几个大盆装着各色荤素菜,素菜可以随意拼,典型的老成都苍蝇馆子风格。狭窄逼仄的小胡同里,还要腾出一半来摆上几桌麻将,到了饭点,远道而来的食客和乡里乡亲的街邻就汇集在一起,青春靓丽的美女和穿着随意的大爷同桌吃饭,堪称成都一景。
< class="pgc-img">>咸烧白是店里的招牌,肥瘦均匀,每一片都非常大,调味有些许微甜,咽下后口中残留的回味十分迷人。还有红烧肉、回锅肉、耙耙菜、粉蒸牛肉……味道都很好,虽然炒菜的油略厚,但均属香而不腻,都是上好的下饭菜。
< class="pgc-img">>叁无粉蒸
地址:成华区猛追湾街
世茂玉锦湾2号门旁商铺
人均:30元
“无招牌、无菜单、无服务”(也有说无发票的),所谓三无,成就了三无粉蒸在成都苍蝇馆子届的名头。粉蒸是他们家特色,粉蒸牛肉、粉蒸肥肠、粉蒸排骨必点。樱桃肉、凉拌白肉要过抢,手慢无。
< class="pgc-img">>逢人必点的粉蒸牛肉,配上香菜和蒜末,能使之更加入味。肉块软软糯糯,入口成渣,充分将牛肉的鲜都展现了出来。肥肠蒸的很耙,随意的拈起一块,满满的调料都灌在肥肠里。樱桃肉任意夹起一块都是正宗的五花三层肉,咸咸甜甜,肥瘦适中。
< class="pgc-img">>老宅子肥肠鱼
地址:青羊区三道街41号附1号
(近长顺下街)
人均:87元
别看一个烂偏偏儿,各种成都的网红、博主、酒店公关、餐饮人都来打过卡。环境确实苍蝇,但是味道真的是不摆了!
主打的是肥肠鱼,其实也只有肥肠鱼。特制火锅汤料里头煮花鲢外加秘制卤肥肠,成就十大苍蝇馆子之一的秘诀就在这里头。自家秘方炒制的锅底,新鲜现杀略略腌制过的鱼肉、老卤的肥肠、功夫青笋片放进去,一番翻滚煮好才上桌,算是冷锅的吃法。火锅汤底味浓香但不算太辣,鱼鲜嫩,卤肥肠软糯肥厚又入味,搭上煮的脆爽的青笋片,味道简直无法形容!此外现炸的酥肉、甜皮鸭、蛋酥花生作为风味独特的小菜也推荐一尝。
< class="pgc-img">>干海椒抄手
地址:成华区建设路71号
八二宿舍一区21栋3单元1楼
人均:21元
如果你愿意一圈一圈绕进建设路附近这个老小区,你会发现这家在护栏上挂满招牌的干海椒抄手!俘获所有人胃口的是它那肥瘦适宜、口感滑润的抄手馅料。
< class="pgc-img">>店内的萝卜干和面汤都是免费的,自取就行。萝卜干味道很不错,晒得比较干,吃起来很脆,辣椒很香,再伴着各种酱料的香味,很是诱人。主推的是两种:干海椒抄手,色泽红亮,麻辣鲜香,跟鲜肉抄手拌在一起,口感层叠,回味无穷。土鸡竹荪汤的鲜虾蟹籽抄手应该是顶配,硕大的抄手泡在鸡汤里,土鸡配着虫草花,光是颜色就让人食欲大增。不仅汤头有功夫,馅料内有乾坤,一口咬下去有整颗的虾仁在里面,还有蟹籽脆脆的口感。
食坊居牛杂火锅
地址:武侯区红牌楼北街30号附3号
人均:76元
这家位于红牌楼旁一条小巷里的苍蝇馆子,隐藏着传说中“成都最霸道的牛杂火锅”,刚走到那个路口就闻香开始咽口水了。不要小瞧它不起眼的招牌和简陋的店面,走进去之前,你需要了解一件事:此店长年吃饭排队。
< class="pgc-img">>牛杂分量给的很扎实,经过腌制后味道很足很嫩。牛肚要偏多些,入锅久煮也不会老,口感柔软很快就能入味。千层肚、黄喉和鸭肠经过“七上八下”烫好后简直又脆又辣。碟子的话,个人推荐原汤碟,红油裹着蒜泥,味道简直棒呆。锅底的味道浓郁,它家的牛杂下锅只需要煮两三分钟入味即可,夹起来放入汤碟稍微一蘸,香辣的味道满口跑。
< class="pgc-img">>刘嬢串串
地址:青羊区太升南路
282号附3号民居
人均:43元
要说当下成都最牛的串串,非“刘嬢”莫属。刘嬢串串开在一座民国时期的四合院里,来这吃饭的基本上都是老成都,因为外面的人很少有能找到的,来这吃饭的人都要提前一周定,这只有中午开门营业,晚上和周日休息。
< class="pgc-img">>这里选菜也和别人家的串串不一样,荤菜按预约人数预留,有牛肉、鸡心、小郡肝、火腿肠、鸡翅……莴笋啊藕片之类的素菜是到了现场后自己选。为了保证菜品新鲜,老板赶早去现买现串,数量有限,因此早点来挑是正确选择。
< class="pgc-img">>和当下流行的大辣大麻的重口味串串相比,刘嬢串串的口感要温润的多,不辣不麻不油,好似成都串串界的一股清流。和其它串串有油碟和干碟之分不同,这儿配的碟子都是清一色干碟子,辣椒面、味精、盐之类的兑起,在秘制锅底汆一下牛肉,蘸扎实的干碟辣椒面,嚼起来满口鲜嫩香辣,简直找到小时候吃串串的感觉了。
< class="pgc-img">>爱妻牛排
地址:武侯区新生路5号
(川音正大门对面北校区院内)
人均:104元
餐厅的位置在川音对面的小区角落,没有招牌、没有路标、甚至地图导航定位都不准确!餐厅房间里也没有任何布置和装饰,空空如也的房间中简单的摆上几张桌子就是餐厅的全部了,但是基本上每天都是预约满座,甚至一锅难求。
< class="pgc-img">>成渝两地的火锅多以大麻大辣为主,爱妻牛排的火锅相比起传统火锅刺激的口感多了份辣的柔情。老板多年坚持「不用一滴老油、不用一滴添加剂」,菜籽油与牛油搭配,底料香而不腻,加上老鹰茶的调和,香气自来。
< class="pgc-img">>去吃之前一定要提前预定,不是耍大牌,也不是装神秘,而是为了能让客人尝到最对味的牛排。老板选择用砂锅也是为了保温,慢火轻炖,焖出一锅软硬适中的牛肉,保证客人一进店不用等待坐下就可以大快朵颐。当然,店里的招牌不止牛肉,新鲜的毛肚爽脆鲜嫩,没有迎着大趋势用香油泡,反而尝到了毛肚的绝味;包浆豆腐Q弹棉软、豌豆尖是真是掐了尖儿的水嫩、裹着一碗炒饭,再来一口馅料十足的红糖锅盔,满足感的来源岂止一口牛肉。
< class="pgc-img">>竹海青椒鸡
地址:锦江区莲花西路144号
人均:44元
住在莲桂西路附近的人基本上都知道的十多年的老馆子,没得装修,而且厨房屋顶都被熏得漆黑,都不打算翻新一下的。
< class="pgc-img">>但是这里却藏着成都最好吃的竹海青椒鸡!能用一道菜名当招牌的店,这道菜可能有老板的秘方。大火翻炒过的鸡肉,加入了各种调料,鸡肉当主角,竹笋、青椒给它当配角。上桌前再加入用猪大骨和鸡骨头熬制了几个小时的高汤才算完成。满满一锅端上来,青椒和干海椒配合,直诱得人流口水!鸡肉嫩气的很,每一块都裹满了红油的香气和混杂着青花椒的麻香……
< class="pgc-img">>何蒸肉
地址:锦江区莲花北路
与东四街交叉口旁
人均:38元
第一次去何蒸肉的时候,可别被它家的环境吓到了。全都是烂蓬蓬搭起来的,环境没得半点讲究。里面还有老旧的电风扇在吱呀吱呀地转个不停,就很像是小时候在院坝里吃饭的感觉。
< class="pgc-img">>上菜速度很快,从点好菜开始,一直到菜品全部上齐,整个过程可能只有不到两分钟。一大碗粉蒸牛肉端上,看上去卖相不是特别的好,但上桌的瞬间能够闻到略带香甜的香味,非常刺激食欲。大块的牛肉口感十分细腻,吃起来也是非常饱满。表面的米粉带着甜味,糯而不腻。
< class="pgc-img">>豆芽圆子汤也是这家店的招牌菜之一。炸过的圆子表面较酥,而里面则是十分柔嫩,并且肉里似乎混了一些猪皮,吃起来还有种弹嫩的口感,很是神奇。酥香的味道以及细腻的口感,还有同样细嫩的豆芽,都让人感到十分温润。
< class="pgc-img">>小妹滋补蹄花
地址:成华区中环路二仙桥东路
理工大学地铁站D口出站口
人均:26元
理工附近的这家蹄花,下午5点才开门。环境嘛,一流的“撇”,巷巷儿头的平房中支几个桌子板凳,秉承苍蝇馆子真谛——吃的就是味道!
< class="pgc-img">>老板说,每天要卖100多根蹄花,整整一大锅。每天早上七点就开始炖蹄花,要小火慢煨,一定要炖够时间,没啥子秘方,就是一个用心、耐心!猪蹄本身处理得非常干净,汤底呈现淡淡的奶白色,蹄花很“耙”,一抿就化,满满的胶原蛋白入口,幸福来得如此简单!蹄花汤配的是海带、雪豆和山药,可以三选一,也可以全家福,只要你吃得开心。雪豆咬起来粉粉的,山药糯糯的,海带解油腻,简直不摆了。
< class="pgc-img">>重庆肖肖酸萝卜鱼火锅
地址:武侯区高攀路26号附12号
人均:73元
这家鱼火锅在成都市的高攀路驻扎了有二十多年,不像大部分冷锅鱼卖自助,这儿是直接选鱼按斤算。煮火锅的鱼先炸过,外酥里嫩,不仅去掉了鱼的腥味,还增加了鱼的口感。炒的料香辣味儿十足,放了不少酸萝卜进去提味,原汤碟加葱花蒜泥小米辣香菜堪称完美。
< class="pgc-img">>天添饭店
地址:武侯区玉林东街
16号附18号
人均:45元
成都人爱了10多年的天添饭店,是周围上班族的川菜之光。青菜圆子非常值得一试,很多人吃了以后都说:从没吃过这么Q弹的肉丸!松鼠鱼也很受欢迎,最外一层的肉炸得酥脆,里面的鱼肉饱蘸汤汁,酸甜开胃,非常下饭。鸡杂米凉粉地位也是杠杠的,鸡杂和凉粉都巨入味!滚烫、酸辣、鲜香交织在凉粉里,吃过一次就忘不了。
< class="pgc-img">>无名冒菜
地址:青羊区西二道街19号附1号
人均:30元
一踏进这条巷子,见人最多的地方,便是这家开了十几年至今人气不减的著名老店:无名冒菜。为什么要叫无名冒菜呢?这家店原是没有挂招牌的,因爱吃他家冒菜的人多了,口口相传,没有名头倒是描述不清了,所以干脆取了无名这一昵称。从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每天只营业4个小时。想吃得排一个小时的队,还得是至少。
< class="pgc-img">>他家口味算比较重的了。除了牛油锅底,淋一大勺豆豉也是他家独有的特色。豆豉的酱香加上红油汤的麻辣,两者融合得很独特,算是既能满足成都人也可以让外地人适应。小店真材实料,几乎纯肉的丸子、梅林牌的午餐肉、没有一丝筋络的瘦牛肉,这些对于一家简陋的苍蝇馆子来说,可以算得上奢侈了。牛肉不绵砸,和嫩,完全没有一点筋络,取的是最精瘦的部分。每块午餐肉都是厚切版本的,非常实在!入口化渣的神秘口感,吃下肚的瞬间很满足!
< class="pgc-img">>黑竹香鸡
地址:金牛区营和巷40号
人均:50元
抚琴营门口这片,链接了一大批居民区和各种小街道,七弯十八拐的。里面卧虎藏龙的隐秘着各种味道好、价格便宜的牛店、鬼饮食。黑竹香鸡就是其中的一家。跟他家的名字一样,这家店里的鸡都主打黑黑的乌鸡,鲜嫩多汁的乌骨鸡肉炖到耙软,咬一口嫩滑至极,软度入味度刚刚好,土鸡香和着微微的辣味,算得上是冬天里的一剂滋补良药,完全没有肉鸡的乱入感。
< class="pgc-img">>除了鸡肉本身,让食客欲罢不能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配菜辅料。芋儿和雪豆,保持了形状,入口绵软又粉糯,一抿即化,和有嚼劲的鸡肉的搭配相宜得彰。魔芋,片成薄片,味道浓郁,跐溜跐溜,爽滑!咬一口软软糯糯的芋头,来一夹浸透了汤汁味道的笋尖,根本意犹未尽啊!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再单点一些辅菜进去煮,像片笋和竹笋,煮出来都很好吃。
< class="pgc-img">>陈孃烧烤
地址:金牛区星月东街32号
人均:53元
这家店并没有任何招牌,第一次来的人如果不仔细一点是很难发现这家店铺存在的。一周只卖三、五、七这三天,五点开门,八点之前就卖光收工下班了,想吃的人一定要看准时间再去。
< class="pgc-img">>陈孃烧烤使用的都是小签签,但份量却很扎实。小鸡皮和鸡翘翘这两样,是每个吃陈孃烧烤的食客必点的。小鸡皮是把鸡皮上的油打理干净,切成一厘米左右的小方块,满满串一串,烤到出油后抹上调味,非常香。鸡翘翘就是鸡屁股,平时自己家吃鸡基本打整不高兴扔了的,而陈孃这里的却完全吃不到一点异味,哪怕你一点海椒都不放。
< class="pgc-img">>雨田饭店
地址:锦江区红星路二段
20号1层附9号
人均:45元
雨田饭店是成都有名的苍蝇馆子之一,能吃到正宗的川菜,门头装修都很普通(据说这家餐馆以前是窝在巷子里,现在环境已经是好多了),四方的桌子随意摆了一屋,外地人本地人济济一堂,店员吆喝声、食客说话声充盈一室,非常热闹。
< class="pgc-img">>水煮肉片,肉多量足,麻辣够劲。荷叶粉蒸肉,耙糯不油腻。泡菜,一个字,脆,两个字,爽口,三个字,很好吃!毛血旺、盐煎肉、藕汤都是招牌菜,都蛮好吃。但你要说惊艳,那倒不至于。就当一家地道的成都小馆吃就对了。
020年,成都市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前半篇”相继完成,实现了空间布局优化、服务功能增强、运行成本降低以及促进城乡融合等目标。如果说“前半篇”重在调整优化、形成物理变化,“后半篇”则重在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玉龙村以闲置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出了乡村网红新场景;在同样闲置的宅基地上建起了小游园、民风廊、生态科普廊,聚焦盘活用好公共资产、优化提升公共服务,续写出了“后半篇”好文章。
盘活闲置资产
党群服务中心改餐厅
宝墩镇玉龙村是两项改革带来的“产物”。先是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原文井乡和新平镇合并设立新的“宝墩镇”;紧接着在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中,原大明村和玉龙村合并。新村名字几何?宝墩镇玉龙村是也。
原大明村村委会大院
随着体制机制改革陆续完成两村合二为一,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这个大课题,新的玉龙村党委班子没有磨合期,出发即冲刺。从何处入手?原大明村党群服务中心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新玉龙村党群服务中心设在了原玉龙村村委会,这里建筑面积650平米,文化广场面积1100平米,还设有图书室、便民室、文化活动室等场所,空间宽绰,功能齐全。原大明村党群服务中心则暂时“闲置”了。盘活用好公共资产,现实地讲就是用好原大明村党群服务中心。
玉龙村有个林盘院落叫谢家院子。曾经,“院”里的核心建筑是大明村党群服务中心。但近日记者走进这里看到,除了四合院的格局没动,昔日景象早已不见了踪影。往日的办公室变成了主题餐厅,7D全息投影沉浸式、东北大炕、日式榻榻米、玻璃房,不同风格包间功能各异,自然也能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玻璃房适合生日派对、闺蜜聚会;最大的大厅适合做会议、团建……往日的水泥地则变成了用碎石、枫树、樱花等景观树打造而成的中式庭院,搭配白墙青瓦檐草,清晰雅致,活脱脱一个川西民居四合院。“主人”周曼给它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鹿野秘境。
青年返乡创业
营造美好生活新场景
周曼告诉记者,去年得知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完成,这里空置出来后,便“打起”了主意。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情怀,“我是地地道道的本村人,村委会就在小学的旁边,我在那里读了6年书,每天都会经过那里。”二是因为,那是我向往的生活,“一庭一院一头鹿”。
周曼出生在玉龙村,2008年到双流区做餐饮,2015年回新津创办了甜品店,广受当地人欢迎。下午茶时间爱去发呆,生日和纪念日爱吃她家蛋糕,也是小有名气。当得知她有意回村创业,玉龙村党委给予了极大的欢迎。去年,8月,双方多次沟通后,周曼凭借“打造乡村新消费场景”的方案,打动了村党委班子和村民代表,这处公共资产交由周曼经营。
“建设改造和周边环境打造投资游她出资。另外,头年给村上交租金1万元,第二年、第三年,每年(租金)2万;以后利润按二八比例分成,村上占20%。”玉龙村党委书记杨兵告诉记者。协议签订后,周曼先后投入了近200万元用于场景打造。今年1月1日,“鹿野秘境”正式开门迎客。
网红打卡人气旺
村民蹭流量笑开颜
不论是名字,还是摆件、装修风格,鹿野秘境都具有天然的网红气质。3个多月来,已是名声在外,餐位供不应求,“我们主营小火锅、烤肉、日本料理、海鲜等等,采取订餐制。客人提前一天预约,提出要求,我们基本都可以满足。”周曼告诉记者:“我们的特色在新津基本找不到第二家,所有的菜品都100%新鲜。”
因为个人喜好梅花鹿,周曼在院子里养了3只鹿。按照她的计划,接下来还要打造一处鹿园,以此为主题建成沉浸式鹿体验餐厅。
从闲置的党群服务中心变身乡村消费场景,玉龙村的“鹿野秘境”只花了4个月时间。村里以此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埋下了进一步发展的伏笔。附近村民也面露喜悦,看到了希望:“现在环境变好了,处处干净整洁。名气打出去后,来这消费的客人多了,人气也旺了。下一步我打算用自己的几间房子和院坝开一个豆花饭,摆上坝坝茶,和他们(鹿野秘境)来个错位发展。”谢家院子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荒地上建起小游园
公共服务大提升
在鹿野秘境旁边是一处小游园。从“成色”可以看出刚建成不久。“过去这里是村民搬迁后留下的宅基地,处于撂荒的状态,环境卫生糟糕,居民也不愿意来。”玉龙村党委书记杨兵指着新建起的民风廊告诉记者:“我们从市、区相关部门争取来资金,请来专业设计公司,发动居民将清楚垃圾、将环境卫生搞好,然后铺上了木栈道,建起了民风廊和科普廊。”
荒地上建起了小游园,村民茶余饭后常去散步休闲,来回走上几圈感叹日子越过越舒心,幸福感油然而生。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现代文明生活条件,玉龙村拿出了实招硬招。
现在,民风廊成为村民开会议事的地方;科普廊上则科普农业知识、二十四节气以及传统农具、传统榨油、水稻的一生等。“接下来,我们还打算在民风廊里植入村里好人好事的先进事迹,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提升德治水平,让勤劳善良的人成为榜样,让无私奉献的人受人尊敬。”杨兵表示。
壮大集体经济
“后半篇”文章未完待续
科普廊旁是一处新建鱼塘,杨兵透露这是新打造的垂钓乐园,“游客可在这里钓龙虾、钓鲫鱼,可以按市场价买走,也可以在附近农民家中加工成菜。”鱼塘边的几块土地,杨兵也有“想法”。他透露,村里正在成立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引进相关策划机构,进行统一包装运营,“打造亲子农耕基地或者是研学基地,开展农事体验活动等等。村里出资源,企业出管理,一起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本村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谢家院子彻底变了模样。杨兵认为,这仅仅是迈开了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希望谢家院子的星星之火可以在全村燎原”。玉龙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北与天府农博园为邻,南接著名的宝墩遗址,成新蒲快速路和新沙路穿村而过,拥有成为农博园、宝墩遗址“大后方”、‘补充场景’的地利优势。全村产业特色鲜明,通过土地流转,正努力扩大稻虾、稻蛙种养、粮油、柑橘、苗木、水果等农业项目经营、这些都为写好“后半篇”文章提供了有利条件。
杨兵表示:“我们将继续盘活沉睡的资源。依托优美的林盘生态,集聚的稻虾产业和便捷的交通区位,通过塑美景、引能人、育产业,以‘鹿野秘境’和小游园两处场景为龙头,以点带面打造更多的消费场景、美学空间,实现产业与生活融合叠加,形成‘场-人-业’的良性发展循环,努力实现资源要素集聚配置,产业业态融合互动,生态价值创新转化,公共服务持续供给,为全区推进改革‘后半篇’文章提供玉龙案例。”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玥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