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正在毁掉中国孩子》,如此简单直接、切中要害的标题,让爸妈不免后背发凉。仔细想想,满大街的奶茶,哪杯不是孩子的心头好?
一杯奶茶而已,如何毁掉孩子?是不是太夸张了?并没有。对儿童来说,奶茶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糖、反式脂肪、咖啡因,奶茶的组成部分并不令人满意。
一份消保委针对51件现制现售奶茶的调查报告,又加剧了大家对奶茶的“恐惧”。调查显示,51件现制现售奶茶的调查报告中全都检出了咖啡因,有些含量甚至超过了“安全线”。
到底能不能给孩子喝奶茶?这是个需要掌握尺度的问题。
奶茶虽好喝,但从出现开始,就一直遭人诟病。如今,虽然有很多鲜奶调制的奶茶,但依旧不能忽视奶茶中糖分过高的问题。
如今的孩子,不是吃不饱,吃不好,而是吃得太好,以至于小胖墩一个接一个出现。家长们也都注意到这个问题,不少孩子也加入了“减肥”的队伍。这时,奶茶这种含糖量高的饮品就成了孩子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奶茶中到底放了多少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指出,即便是牛奶和红茶制作的奶茶,为了口感也需要添加糖类。市面上低糖饮料含糖量基本在5%以下,普通含糖饮料糖分在8%以上。一大杯的奶茶大约500ml,含糖极有可能就在25g以上。
“最新的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应该在25g以下,所以含糖奶茶并不能算健康饮料。”张静建议,现在购买奶茶时,“甜度”是可以选择的。大家可以尽量少加糖,控制糖分摄入。
糖是毒药,这句话大体没错。当然,奶茶中可怕的不仅是糖,还有奶精、反式脂肪等等。张静强调,反式脂肪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尽量减少摄入。过多的添加剂也会造成肾脏的负担,如肾病患者,还是要谨慎饮用。
其实,以上提到的问题,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但一份消保委针对51件现制现售奶茶的调查报告,又加剧了大家对奶茶的“恐惧”。调查显示,51件现制现售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最高达到了828mg/L;按照一杯奶茶当中的含量来看,有4件样品单杯咖啡因含量都超过了欧盟给出的健康成人单次不超过200mg摄入量的参考限值。
咖啡因并非只存在于咖啡中,茶叶里也同样含有咖啡因。张静主任告诉记者,一杯350ml的美式咖啡,大约含有108mg咖啡因。按此计算,调查中某些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3杯美式咖啡,也就是超过了300mg。也就是说,一杯奶茶下肚,就直接超标。
张静主任表示,有研究显示,适量喝咖啡有益健康,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咖啡因的副作用。未成年人自控性差,如果不加以控制,沉迷于奶茶这类高脂肪高咖啡因的饮料,对身体有害无益。
虽说,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咖啡因摄入过多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然而,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副作用”就足以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
孩子喜欢喝奶茶,情有可原。偶尔喝一杯绝对没问题,但如果养成习惯,每天都要喝一杯,不喝就难受,这就有问题了。
当然,凡事都要以身作则。如果爸妈每天一杯奶茶就是标配,又怎么限制孩子呢?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多都是跟着父母来的,在纠正孩子之前,自己得先克制,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饮品是什么?那就是“白开水”,经济实惠,还有益健康。张静笑言,白开水老少皆宜。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多喝白开水,少喝甜味饮料。
021年11月30日,浙大二院公众号发布了一篇科普推文,介绍了一例面食导致过敏反应的案例……
< class="pgc-img">>有一位粉丝留言,对奶茶过敏!耐不住好奇心的小编,就立马联系了这位小姐姐……
< class="pgc-img">>01
奶茶过敏
征求小姐姐的同意之后,过敏科姚我、刁然医生(当初接诊的医生)一起分析了小姐姐的病史,并请过敏科汪慧英主任医师指导,查阅了大量资料,分析小姐姐为什么喝奶茶会过敏……
小姐姐从小就有荨麻疹病史,这些年来偶尔会发作。
她从上大学开始就爱上了奶茶,时不时会来一杯,差不多持续喝了6、7年,喝的都是像“YYY”、“RR”、“BBBB”这样的连锁店品牌的奶茶(奶茶品牌均已用字母代替,你们猜不到的),从来没有过敏过。
直到今年2月份,一次和同事去滨江的“垃圾街”吃东西,第一次吃了WW瘦肉丸,然后喝了“YYY”的新品奶茶(可能是茉莉奶绿,具体品种也记不清了)。中午吃了点米饭,下午脸上开始发痒,同事发现她脸上长了很多红色的风团,这才意识到是过敏了。
由于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的症状,她也就没去医院,风团持续了两三天后自行缓解了。当时以为是对WW瘦肉丸过敏,就再没敢吃过。
各种过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原本以为不吃瘦肉丸就没事了,后来同事请她喝RR的牛乳茶,又起了一脸风团,这才意识到可能是奶茶的问题,冤枉了瘦肉丸。
此后她更加细心地观察喝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奶茶是否会过敏。结果发现她只是对某些品牌、某些种类的奶茶过敏,比如BBBB、FFFF的摇摇奶昔等等。而且有些奶茶的品种之前喝不会过敏,后来尝试一些新品就过敏了。
02
是什么东西导致过敏
随后小姐姐来到了浙大二院过敏科就诊,医生根据她的病史及症状特点,考虑是奶茶过敏引起的荨麻疹。查了过敏原组筛都正常,食物不耐受IgG4显示鸡蛋偏高659.3U/ml。小姐姐认为去了趟医院也没查出来什么,就没去复诊,但心中的疑问仍然没有消除,自己怎么会对奶茶过敏呢?
那么,小姐姐是对奶茶过敏吗?
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她的病史特点,多次喝奶茶后出现皮肤风团发作,考虑确实是奶茶引起的过敏反应,具体表现为荨麻疹的发作。
是对奶茶中的什么成分过敏呢?
小姐姐自己也观察到,同样是奶茶,并不是喝每一种都过敏。大家知道,奶茶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最主要成分是牛奶+茶。牛奶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牛奶和奶制品是主要的致敏食品之一[1]。而牛奶蛋白中的酪蛋白、α-乳白蛋白及β-乳球蛋白是牛奶主要过敏原成分。茶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咖啡碱、可可碱、茶碱)、茶多糖、茶色素、水、还有一些维生素和无机物矿物质,芳香物质等。对茶叶过敏的患者非常罕见,临床上也有一些患者对咖啡碱[2]和茶碱类药物[3]过敏的个案报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然而,市面上的大部分奶茶,除了奶和茶以外,还含有白砂糖、稀奶油、炼乳、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咖啡提取液、酸度调节剂、乳化剂、增稠剂、食用香精等等添加剂。此外,随着奶茶的种类不断推陈出新,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不同口味和需求,奶茶里面还添加各种“小料”,比如珍珠、椰果、红豆、布丁、烧仙草、芋泥、芦荟、红米冻、脆啵啵、芋圆、西米、绢豆腐等等,可能能得到的好吃的东西都可以加到奶茶里。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添加剂和“小料”成分也可以是过敏原。
所以再回到小姐姐身上来,她并没有牛奶过敏的病史,而且在过敏原组筛中牛奶IgE也是正常的,所以她并不是对奶茶中的牛奶过敏。是不是对茶过敏呢?可能性也不大。如果说她是对茶叶中的咖啡碱或者茶碱敏感,那么应该她对所有的咖啡和茶叶都过敏,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所以,小姐姐最有可能的是对奶茶中的某种添加剂过敏。
因为她只是对一些特定品种的奶茶过敏,所以理论上可以通过比对这些奶茶的成分表来找出罪魁祸首,但实际操作难度比较大。
03
奶茶过敏怎么办?
对于奶茶过敏,不管是因为里面的哪种成分过敏,饮食回避(不喝)就是最好最彻底的办法。当然,如果是和小姐姐一样只是对特定的几款奶茶过敏,又比较爱喝奶茶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喝不过敏的奶茶。如果是对于所有奶茶都过敏的人而言,就只能放弃喝奶茶的爱好了。食物过敏,轻者可能只是发荨麻疹,重者可能会导致休克危及生命,不容忽视。
此外,因为奶茶中有诸多添加剂的问题,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导致肥胖、睡眠质量下降、加速皮肤衰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等危害,所以也不建议大家长期大量饮用。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偶尔喝一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食物过敏都有哪些表现?
食物过敏指一种或多种特定食物成分进入人体后使机体致敏,再次反复进入可导致机体对之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4]。包括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症状。症状发作时间可以是在进食后几分钟到数小时。患者食入过敏原后感觉嘴麻、嗓子痒,这是最轻的表现;重症者会浑身起皮疹、皮肤肿胀;最严重的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哮喘、喉头水肿等能置人于死地的反应。
< class="pgc-img">>食物过敏怎么办?
一旦出现食物过敏的症状,首先要立即禁食敏感食物,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严重程度给予抗组胺药物、激素等对症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的,需立即予肾上腺素肌肉注射、补液的一系列抢救治疗。待病情缓解后一定要到过敏科就诊,评估病情,抽血检查过敏原及食物不耐受。在过敏原组筛中涵盖了一些常见的食物类过敏原,比如牛奶、鸡蛋、虾、蟹、贝壳、坚果类等等,如果相应指标增高,并结合相应的临床症状,就可以诊断食物过敏。如果怀疑的食物并不在常规检测的项目之中,或者在过敏原检测均为阴性,但临床症状仍符合某种食物过敏的,必要时可行食物激发试验或通过记录食物日记来帮助诊断。
如何记录食物日记?
< class="pgc-img">>食物日记是由患者和(或)家属详细记录每天所吃的食物(包括未咽下的,如口香糖等)。如果是哺乳期的婴幼儿则母亲应同时记下自己的饮食情况,并详细记录患儿出现的症状。食物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食物与症状的因果关系,发现一些隐藏的食物抗原。食物日记要求持续详细记录几周内所有的摄入的食物(和药物)和食物不良反应,以及和食物不良反应的相关事件(例如活动锻炼)。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主要由于消化道缺乏相应的酶或食物本身有某种特性,造成机体对食物的直接反应,其临床表现大多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且多为慢性症状,并随着病情迁延[5]。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较多证据表明,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克罗恩病、过敏性疾病、自闭症、抽动障碍等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以小姐姐为例,她的食物不耐受结果显示鸡蛋IgG4偏高,说明她存在一定程度的鸡蛋不耐受。鸡蛋不耐受并不是她奶茶过敏的直接原因(不是主犯),但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个帮凶)。在饮食指导方面,我们会建议她禁食鸡蛋及相关食物(包括鸭蛋、鹌鹑蛋等其他的禽类蛋)3-6个月后复查,如果指标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稳定后逐渐少量开放饮食。
食物过敏者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明确过敏的食物,要做到饮食回避;其次,饮食上要格外小心,尽量不要在外就餐或吃成分不明的食物,以免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最后,如果是过敏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如严重的荨麻疹、休克等,需常规备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食物过敏可以根治吗?
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但对于食物过敏,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在急性发作时,可以通过抗组胺药物、激素、甚至肾上腺素等对症治疗,迅速缓解症状。待症状缓解后,可以通过抗IgE治疗、补充益生菌、中医中药、调整饮食和作息等方法改善过敏性体质。所以食物过敏患者应该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前提下,积极调理自身体质,让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WAL J M. Cow’s Milk Proteins/Allergens [J]. Annal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02,89:3-10.
[2] Kumiya Sugiyama, Tatsurai Cho, Masamitsu Tatewaki, et al. Anaphylaxis due to caffeine [J]. Asia Pacific allergy, 2015;5:55-56.
[3] 李蒙,杨晨,李正翔等. 多索茶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7): 767-768.
[4] Sieherer SH, Sampson HA. Food allergy: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4, 133(2): 291-307.
[5] 孙晓慧. 食物不耐受与人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J]. 医学综
述, 2006, 12:22-23.
- END-
特别感谢粉丝小姐姐提供素材
文 | 过敏科 姚我
图 | 部分源于网络
审核 | 陈国忠,过敏科 汪慧英
责编 | 朱俊俊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方序 朱俊俊
过年期间,大家都在家胡吃海喝,相信不少奶茶爱好者还会点上一杯奶茶助助兴。
但爱喝奶茶的王小姐(化名)却很为难,“对奶茶过敏的我眼泪哭出来,喝完就起风团,满脸都是,这辈子奶茶自由估计与我无缘了。”
这可真是“甲之奶茶,乙之砒霜”。为什么甜甜的奶茶,对她来说却成了“毒药”?
浙大二院过敏科姚我、刁然医生一起讨论了她的病史,并请过敏科汪慧英主任医师指导,查阅了大量资料,分析小姐姐为什么喝奶茶会过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王小姐从小就有荨麻疹病史,这些年来偶尔会发作。
她上大学开始爱上了奶茶,时不时会来一杯,差不多持续喝了6、7年,从来没有过敏过。
直到今年2月份,一次和同事去滨江的“垃圾街”吃东西,第一次喝了“YYY”的新品奶茶(可能是茉莉奶绿,具体品种也记不清了)。中午吃了点米饭,下午脸上开始发痒,同事发现她脸上长了很多红色的风团,这才意识到是过敏了。
由于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的症状,她也就没去医院,风团持续了两三天后自行缓解了,还以为是瘦肉丸过敏。
后来同事请她喝另一家的牛乳茶,又起了一脸风团,这才意识到可能是奶茶的问题,冤枉了瘦肉丸。
此后她更加细心地观察喝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奶茶是否会过敏。结果发现她只是对某些品牌、某些种类的奶茶过敏,而且有些奶茶的品种之前喝不会过敏,后来尝试一些新品就过敏了。
随后王小姐来到了浙大二院过敏科就诊,医生根据她的病史及症状特点,考虑是奶茶过敏引起的荨麻疹。查了过敏原组筛都正常,食物不耐受IgG4显示鸡蛋偏高659.3U/ml。小姐姐认为去了趟医院也没查出来什么,就没去复诊,但心中的疑问仍然没有消除,自己怎么会对奶茶过敏呢?
那么,王小姐是对奶茶过敏吗?
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她的病史特点,多次喝奶茶后出现皮肤风团发作,考虑确实是奶茶引起的过敏反应,具体表现为荨麻疹的发作。
是对奶茶中的什么成分过敏呢?
小姐姐自己也观察到,同样是奶茶,并不是喝每一种都过敏。
大家知道,奶茶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最主要成分是牛奶+茶。牛奶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牛奶和奶制品是主要的致敏食品之一。而牛奶蛋白中的酪蛋白、α-乳白蛋白及β-乳球蛋白是牛奶主要过敏原成分。
茶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咖啡碱、可可碱、茶碱)、茶多糖、茶色素、水、还有一些维生素和无机物矿物质,芳香物质等。对茶叶过敏的患者非常罕见,临床上也有一些患者对咖啡碱和茶碱类药物过敏的个案报道。
然而,市面上的大部分奶茶,除了奶和茶以外,还含有白砂糖、稀奶油、炼乳、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咖啡提取液、酸度调节剂、乳化剂、增稠剂、食用香精等等添加剂。
此外,随着奶茶的种类不断推陈出新,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不同口味和需求,奶茶里面还添加各种“小料”,比如珍珠、椰果、红豆、布丁、烧仙草、芋泥、芦荟、红米冻、脆啵啵、芋圆、西米、绢豆腐等等,可能能得到的好吃的东西都可以加到奶茶里。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添加剂和“小料”成分也可以是过敏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再回到小姐姐身上来,她并没有牛奶过敏的病史,而且在过敏原组筛中牛奶IgE也是正常的,所以她并不是对奶茶中的牛奶过敏。是不是对茶过敏呢?可能性也不大。如果说她是对茶叶中的咖啡碱或者茶碱敏感,那么应该她对所有的咖啡和茶叶都过敏,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所以,小姐姐最有可能的是对奶茶中的某种添加剂过敏。
因为她只是对一些特定品种的奶茶过敏,所以理论上可以通过比对这些奶茶的成分表来找出罪魁祸首,但实际操作难度比较大。
奶茶过敏怎么办?
对于奶茶过敏,不管是因为里面的哪种成分过敏,饮食回避(不喝)就是最好最彻底的办法。当然,如果是和王小姐一样只是对特定的几款奶茶过敏,又比较爱喝奶茶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喝不过敏的奶茶。
如果是对于所有奶茶都过敏的人而言,就只能放弃喝奶茶的爱好了。食物过敏,轻者可能只是发荨麻疹,重者可能会导致休克危及生命,不容忽视。
此外,因为奶茶中有诸多添加剂的问题,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导致肥胖、睡眠质量下降、加速皮肤衰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等危害,所以也不建议大家长期大量饮用。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偶尔喝一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食物过敏都有哪些表现?
食物过敏指一种或多种特定食物成分进入人体后使机体致敏,再次反复进入可导致机体对之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症状。症状发作时间可以是在进食后几分钟到数小时。患者食入过敏原后感觉嘴麻、嗓子痒,这是最轻的表现;重症者会浑身起皮疹、皮肤肿胀;最严重的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哮喘、喉头水肿等能置人于死地的反应。
食物过敏怎么办?
一旦出现食物过敏的症状,首先要立即禁食敏感食物,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严重程度给予抗组胺药物、激素等对症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的,需立即予肾上腺素肌肉注射、补液的一系列抢救治疗。待病情缓解后一定要到过敏科就诊,评估病情,抽血检查过敏原及食物不耐受。在过敏原组筛中涵盖了一些常见的食物类过敏原,比如牛奶、鸡蛋、虾、蟹、贝壳、坚果类等等,如果相应指标增高,并结合相应的临床症状,就可以诊断食物过敏。如果怀疑的食物并不在常规检测的项目之中,或者在过敏原检测均为阴性,但临床症状仍符合某种食物过敏的,必要时可行食物激发试验或通过记录食物日记来帮助诊断。
如何记录食物日记?
食物日记是由患者和(或)家属详细记录每天所吃的食物(包括未咽下的,如口香糖等)。如果是哺乳期的婴幼儿则母亲应同时记下自己的饮食情况,并详细记录患儿出现的症状。食物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食物与症状的因果关系,发现一些隐藏的食物抗原。食物日记要求持续详细记录几周内所有的摄入的食物(和药物)和食物不良反应,以及和食物不良反应的相关事件(例如活动锻炼)。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主要由于消化道缺乏相应的酶或食物本身有某种特性,造成机体对食物的直接反应,其临床表现大多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且多为慢性症状,并随着病情迁延[5]。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较多证据表明,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克罗恩病、过敏性疾病、自闭症、抽动障碍等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以王小姐为例,她的食物不耐受结果显示鸡蛋IgG4偏高,说明她存在一定程度的鸡蛋不耐受。鸡蛋不耐受并不是她奶茶过敏的直接原因(不是主犯),但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个帮凶)。在饮食指导方面,我们会建议她禁食鸡蛋及相关食物(包括鸭蛋、鹌鹑蛋等其他的禽类蛋)3-6个月后复查,如果指标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稳定后逐渐少量开放饮食。
食物过敏者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明确过敏的食物,要做到饮食回避;其次,饮食上要格外小心,尽量不要在外就餐或吃成分不明的食物,以免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最后,如果是过敏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如严重的荨麻疹、休克等,需常规备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食物过敏可以根治吗?
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但对于食物过敏,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在急性发作时,可以通过抗组胺药物、激素、甚至肾上腺素等对症治疗,迅速缓解症状。待症状缓解后,可以通过抗IgE治疗、补充益生菌、中医中药、调整饮食和作息等方法改善过敏性体质。所以食物过敏患者应该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前提下,积极调理自身体质,让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