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年8月9日
第【442】篇原创
坑是可以避免的
但你得能想通
--张大宽
“加盟都是坑”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一哥们加盟一个奶茶品牌。说加盟都是坑,太坑了。
大概情况是这样的
他某天“机缘巧合”,在某新闻APP上,看到了一个奶茶的加盟广告。
广告说的非常好,上班不赚钱,开家奶茶店,月入五万。
对于一个上班族,月入五万可是不小的诱惑,年入六十万呀。
于是,就点了进去,进行了咨询。
< class="pgc-img">>加盟的套路
咨询时,对方让留下手机号及微信号。不留信息对方表示无法给到资料。
加了微信之后,就开始了具体的介绍。
介绍的内容,无非就是常见的,品牌各种新闻消息,赚钱成功案例,单店加盟,区域代理加盟相关费用。
同时承诺给免费帮找店面,免费带店,免费培训,免费的广告推广,手把手的教营销策划案等等。。。。
至此,品牌的背书已经介绍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套路,就是制造紧迫感,你所在的地区,已经有很多咨询了,也有几位要预订区域代理的,如果不马上决定,就没有区域代理的机会了,只能做单店加盟。
单店加盟的物料等后续的采购原料价格就没有优势了。若拿到区域代理,不但物料便宜,以后发展下面的加盟店,物料的利润还能分一杯羹。。。。。
若能在2天内决定,还能赶上总部的特殊优惠,赠送价值1万元的物料。。。
结果,这哥们就心急火燎的交了十几万的区域代理费,正式入坑。
扯皮扯的是啥呢?
选址这一步就出问题了,自己没经验,希望让总部帮忙,本来承诺的是免费选址,结果就是给一张表格,自己填,填完了发挥总部去,那边再给打个分数,再返回来。
现在人也不来,给的理由就是太忙了,忙不过来,选址专员要来就得三个月之后,愿意等就等。
第一步就出问题了,这哥们也有些后悔当时的冲动。正为退钱扯皮呢。
后面的坑,基本上也是很多人已经踩过的坑了。
< class="pgc-img">>如何避免掉坑
人其实很奇怪,我见过很多人,几千块买个手机,谨慎无比,又是看测评,又是问朋友的,十天半个月也做不了决定。
而对于这种几万几十万的投资,却没了那种谨慎,分分钟就把钱掏了。
直到上路之后,才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时候,为时已晚。
加盟这个事情,不能说对或者错,存在即合理,而且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所以,不能说加盟就是坑,这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而已。
咱们常说的坑,无非是品牌方虚假宣传,为了“割韭菜”收代理费,在前期宣传推广的时候过度承诺,等加盟商交了钱之后,无法履行承诺,这就是坑人。
而且,在加盟这个行当里面还有一群人专门搞“快速收割”的事情。
比如一个品牌火了,紧接着就蹭热度,做出一个类似的品牌,然后快速开放加盟。这种套路已经很成熟,比如某点点,你看看全国有多少山寨的,就清楚了。
总结一下,这些“收割机”的套路,大概分为下面几步
1、模仿大牌,在各平台投放广告,至少我之前就看到过模仿X家德的“家德”水饺招商的广告。
2、获取信息,引导加盟自己的“山寨”品牌。
3、画大饼,推荐区域加盟引人上钩
4、收割加盟费,并引导成为代理商,帮他们一起“坑人”。
看明白了这几步,只需要你稍加小心,就能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不断催促你让你交钱,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你就要警惕了。
无论是奶茶,还是其他品类,已经有比较高的知名度的品牌,去抢一下,还值得考虑。其他的那些没有品牌知名度的,抢不抢代理,又有多大意义呢?尤其是对于小投资的小白,连第一家店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还想后面找代理,这不就是吃着碗里的,还惦记着锅里的吗?
这么朴实的道理,为啥到这时候就忘了呢。
< class="pgc-img">>从根上杜绝掉坑
如何从根上避免掉坑呢?
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加盟?
很明显,这不现实。
“让相关部门把这些坑人的品牌方都抓起来?”
很明显,这也不现实。
那咋办?如何从根上避免掉坑呢?
在这先请你记住一句话“谁的损失最大,就是谁的错”。
“难道他们把我坑了,也是我的错吗?”
别急,继续往下看。
对于咱个人而言,选错了品牌方,可能会导致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方收了咱的加盟费、物料费,他们赚了钱。房东收了房租,也赚了钱,装修公司收了装修费,也赚了钱,只有咱开店的赔了钱。在这个过程中,损失最大的是咱自己。
所以,咱一定得清楚,他们坑人是他们的错,但咱们选错了品牌方,损失惨重,则是咱的错。
错在哪呢?错在没有做足准备。
所以,在掏钱的那一刻之前,一定要做足准备,擦亮双眼,多选几家品牌商,多去了解,除了他们的形象店,还要看看其他的加盟店做的如何,得到了哪些支持。赚不赚钱,顾客反馈如何。。。
不夸张的说,在掏钱之前,只要充分了解一下对方,90%以上的坑,都是可以避开的。
同时,还可以去问问专业的人,以及对加盟合同比较在行的律师,花点小钱,了解清楚,总比后面亏几十万划算。
我见过不少人想不通这一点,舍不得前面花点小钱,直到亏了才说,早知道那时候花点小钱好了,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呢?
别觉得这些工作复杂,麻烦,这可是为了咱自己的钱包负责,要不,亏的可都是自己的钱呀。
毕竟,这种“你情我愿”的合同,后期维权也非常麻烦,这是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在法律层面做了细致的功课,所以维权成功的概率不大,时间成本太高,对个人来说,真的不划算。
所以,先让自己具备不被坑的能力,就能减少甚至避免损失,那些所谓的“坑”也就离你很远了。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张大宽。
于餐饮人来说,遇到好的餐饮加盟品牌,能加盟开店那是共赢的事情,但是如果遇人不淑呢?
餐饮加盟现在确实很乱,加盟设局骗加盟成为常态,主要有几种方式:
①找人排队,冒充生意好,看着红火不赚钱,只为骗加盟。
②找人流大的地方开店,租金很高,虽然看着火,但除去租金没有钱赚。
③没有直营店,找一家加盟店冒充直营店。
④没有店面,用样板间招商。
⑤山寨名牌,看哪家生意火,直接冒名顶替。
尤其是那些现象级的品类,如以前的黄焖鸡米饭重庆小面、小板凳火锅,还有现在正火的小郡肝串串、杂面条(尤其是杂面条,由于门槛低,易复制,牌子很多,加盟要谨慎)等,都有可能利用你的外行和急切心里,懵得你晕头转向。
有点积蓄,厌倦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怎么办呢?开个餐厅吧,人人都要吃饭。但是没有经验又想赚钱,那就找个火爆的加盟品牌吧。从选址、买设备、培训、营销,甚至品牌知名度都有了,真的很省事。事实上呢?并非如此!
花了 58 万加盟费,赔了 160 万
陈女士通过电视的加盟广告,与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加盟代理合同交了 58万加盟费,取得了该品牌在区域代理。
陈女士在经过选址、装修等方面的准备工作花了 70 万元,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这家餐饮品牌所谓的品牌菜肴、烧烤配料等味道根本不适合本地。店铺里的回头客少,每天只赔不赚。
陈女士和总部交涉希望该菜品调味和菜式,但是总部却以品牌统一性拒绝了。最后亏得不能再亏了,不得已,陈女士将投资了 160 万元的餐厅关门停业。
通过广告轰炸,或者做火一家店将个案当范例骗加盟的事件还真不少。好与不好永远都是相对的,能选择到一个靠谱的公司或品牌去加盟,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在里面的。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骗加盟的套路,大家可以引以为鉴。
1、开了一家店就加盟,收钱不管事
有人这样说餐饮加盟,目前 80%的加盟品牌都是以圈钱为目的的皮包公司,剩下只有20%的才是真正有心做连锁的企业。
这 80%的皮包公司基本没有什么项目可言,可能有一两家直营店,也可能没有店,挂羊头卖狗肉是常有的事情。
有些餐饮品牌,自己的店开业不到一年就已经谋划要开放加盟。而实际上,该品牌从装修到菜品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开放加盟的含义,不言而喻。
还有一些皮包公司,他们可能只有一家直营店,有点甚至一家都没有。当创业者去实地考察时,接待人员说什么话,旁边经过什么人,甚至连扫地大妈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他们设一个套,等的就是创业者去总部考察。说他们在圈钱,不如说是在骗钱。
2、打一枪换一地,坑完改头换面
建一个品牌,搞一、两家直营店,加盟上百家,目的只为一个:利用虚拟信息,在市场大量套取现金,当最后某个时期加盟达到饱和,然后发生大规模的亏损连锁反应,而品牌总部早已挣得盆满钵满,于是一逃了之,重新注册一个品牌,再来一轮圈钱大战。这就是大部分黑心加盟公司的运营模式。
而且为了把套下得更深,有的奸商通过中介花钱买一家已注册但没经营的公司,通过股份转让、变更企业名称、增加经营范围等方式转成自己的公司。这样就把自己的包装成了有历史、有底蕴的加盟公司。
3、免费加盟,卡死你的进货渠道,卖设备和原材料
还有一类加盟公司,它既不是收了你的钱就消失,也不是搞个流行项目圈钱,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坑加盟商的钱:进货渠道。
王琳加盟了一个奶茶品牌,每杯均价在 12 元以上,但是开了大半年就关门了。为什么呢?
因为原材料价格太高。因为品牌定位高端,但是这个是在北上广深的价格,但是王琳的店则是在 4 线城市,这个均价 12 元本身生意就不好。而由于原料是从总部发物流过来,自己的销量不大,每次进货的单位价格就居高不下。
后来经过当地奶茶原料经销商的比价,他发现总部本身提供的原料价格就比当地经销商高了 30%甚至更高。
虽然总部给的是贴牌产品,但是经销商提供的同一个厂家的产品比对之后,发现口味差别微乎其微,消费者更是感觉不大。 于是,王琳放弃总部大部分原料,改用当地经销商提供的替代产品。只有杯子等少数产品向总部购买。
4、产品单一,后期缺乏跟进
餐饮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加盟店也一样。但是很多加盟公司自己本身产品就单一,虽然承诺会研发新品,但是从来没有兑现过。
加盟前:亲生的,各种服务什么的全包了!包扩开店选址、技术支持、全程运营指导之类的。
加盟后:垃圾堆上捡来的,培训完技术后,你就哪来哪去吧!全程指导?别逗了,应付了事!
阿全加盟了一个砂锅品牌开店,但是开业没多久就发现生意不好,主要是当地人消费习惯,点菜喜欢多样化。阿全多次向总部反馈希望能研发其他菜式,但是都被拒绝了。阿全自己偷偷增加了小炒、烤鱼还有焖锅,生意好了,但是却因为被总部发现罚了一笔钱。最后,阿全决定自己注册一个品牌单干。
那么,如何选择加盟?餐饮业资深人士梳理出来选择加盟连锁五条锦囊:
1、查询你想加盟的店有没有注册商标,注册的商标是否有加盟资质,这是最大的法律风险;
2、有没有品牌打造能力,包括店面装修设计的品质感,持续不断的传播投入等;
3、有没有持续的产品设计与升级能力,有些店纯粹跟风模仿别人,没有持续升级能力,很快就会被风潮淹没;
4、有没有加盟连锁管理经验,最直接的方法是考察他们是否有做成功过的连锁餐饮案例,如果没有,就要当心了;
5、有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稳定的团队,有些借机想赚钱者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团队,肯定持续不了。
不想加盟被坑,留着三个心眼:
1、开店前做市场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用到餐饮行业再恰当不过了。加盟前总部让你去考察可以去,但是事后记得自己找几家加盟商再去一次,还要偷偷地调查这家公司的可信度。千万不要做了冤大头!
2、记得要一定要靠自己!
总部总会有什么八大、十大承诺,这个可以信但是不能全信。选址得靠自己,经营和营销也是。员工培训和菜品刚开始可以依赖总部,但是后期一定要自己抓。
总部虽有成套的管理体系,但商业模式、产品等是需要场景来支撑完成的。该套体系也许在香港合适,但在北京可能会由于客流、口味、文化差异等诸多原因,会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如果不知道变通、事事依赖、盲目听从总部,那只能是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了。
3、做好养店心理准备
加盟是可以让你前期比较轻松,但是后期的经营却最为重要。很多餐饮创业者一般都资金有限,怀揣着"抱大腿"的心理,为了开店基本花掉所有积蓄,甚至四处举债。餐饮店面经营一遍都存在 1-2 年的回本期,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甚至连内裤都剩不下,所以在加盟之前也要留有储备资金,做好打坚持战的准备。
< class="pgc-img">>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做生意找合作伙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旦认同了对方,就会认可对方做的一切。反之亦然!所以,每一个创业者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千万不要委屈自己,一定要找到自己心中的“西施”。
之前我说过选择代理商的标准,一是价值观,二是资源和实力。对于想做酒水生意的创业者,你选择品牌商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想做高端产品,其实看两方面。
一是产品,包括品牌、酒体、包装这些你是不是认可?如果看不上产品,其他一切都是枉然。除了产品之外,另一个要素就是价盘体系。选择一个品牌,重点看他们的控价思路和实际的控价能力。有些厂家口口声声说控盘控价,但具体操作的时候却是大额的随货返政策,或者是高额的返利政策,半年之后,乱价、窜货也就成了必然。
有些经销商习惯于横向对比各个厂家的政策、费用、投入的比例,但不合理费用投入比没有费用更可恶,对市场的伤害也是巨大的。任何品牌如果没有足够的控价能力,代理商是赚不到钱的。哪怕是头部的知名品牌,代理商无非也就是个“搬运工”而已。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说,他手上的项目是80%的市场投入。我直观的反应就是这个项目在割韭菜,如此的市场投入力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窜货、乱价。代理商辛苦一段时间,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伤害了自己的人脉关系。
有经销商想搞个会所来卖酒,问我的意见。我说,绝大多数经销商搞的会所最后都成了“摆设”,利用率太低了。费时费力还亏钱,太不划算了。正确的做法是找一个生意不错的会所合作,比如承包他们一两个房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这才是明智之选。
搞体验店也是一样的逻辑,对于厂家来讲,当然希望到处都有自己的店。而对代理商来说,并没太大意义,中高端产品不是靠店面做销售的。开个店每年还要多支出二十多万的成本,老板还要经常去店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竞品来骚扰你。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酱酒虽然风口正劲,但绝大多数代理商都是没有办法赚到钱的。渠道通货的价格是透明的,小品牌的货卖起来又特别费劲。正确的姿势是选一个合适的品牌,大家一起守好价盘,然后踏踏实实做消费者培育,这是经销商唯一的出路。传统经销商要么转型要么死。
为什么会乱价?因为竞争激烈。同一个县城多个门店都在卖一个产品,不乱价才怪。最好的做法就是区县独家的代理模式,代理商以团购为主,即便是想铺一些烟酒店,也要选择那些有团购资源的烟酒店来合作,而且还要控制好数量。
聊完经销商再聊聊我们的销售团队。最近,我们的销售团队也做了一些改革。过去我们是按地区分的,谁的地区谁负责,提成就跟自己负责的地区销量有关。销售人员只会关注自己的区域,这样一来,互相推荐经销商的主动性也就不太够。
现在调整了策略,取消之前按照地区分配利益的方式,改成以代理商为中心,按照谁招商谁服务的原则,销售人员的收益跟自己服务的经销商回款挂钩。这样,无论是谁的地区,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可以过去招商。但前提是区县独家这个红线不能碰,一旦那个地区有了经销商,其他销售人员也就无权进行招商了。
除了招商,你还可以招募销售人员,进而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只要公司面试合格,他就成了你团队的一员,而他的业绩跟你的收入也是相关联的。通过这样的机制,每一个销售都有动力把身边那些有资源、有能力的人招募到自己的团队里。
对于销售来讲,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两个地方,一是自己服务客户的提成,再就是自己团队的销售提成。只要能够把团队建起来,后者的收入将会远远大于前者。这样的薪酬体系更符合人性,同时,也锻炼了大家的团队管理能力。
对于代理商而言,我们一贯的坚持就是做正确的事情,哪怕经销商不理解我们也要坚持。厂家对代理商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们赚到钱,而且是持续地赚到钱。做到了,你讲什么都是对的,反之,一切都是狗屁。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原则。
对于销售团队,想办法做符合人性的决策,用政策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进而让大家有动力去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客户。市场做好了,所有人都会开心。哪怕在过程中有委屈或不满,只要赚到钱、有了好结果,一切都会变得美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