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职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频繁跳槽已成为人才流动的常态。尽管多数单位不太喜欢“跳蚤一族”,但面试官并不排斥多次跳槽者,面试官的发问和追问,重点在于如何鉴别候选人是不是“水货”。“你为什么辞职”,“你为何频繁跳槽”,这类问题经常被问及,甚至被追问难为情的事情,应聘者必须集中精力,打好防守反击。
对于“职业多动症”的求职者来说,离职原因千万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对于面试官来说,只有三种:一种是积极因素,能力水平较高,跳槽是挑战自我,获取相应回报;一种是消极因素,能力水平较低,跳槽迫于单位压力;还有一种是中性,纯属“单位解散、夫妻团聚、生活成本高”等客观原因。
面试官希望招聘到相对稳定的人才,否则招聘效率和工作成绩就会受到老板和用人部门的抱怨。面试官发问,最关注这五个方面:一是此人工作简历是真实的吗?二是此人真的有这么好的能力和业绩吗?三是此人跳槽原因真的像他所说吗?四是此人对提职加薪期望值很高,愿意忍受等待期吗?五是此人会不会录用后很快再次跳槽。
所以,对于应聘者来说,无论你借鉴什么面试攻略,都要紧紧围绕以上这五个关注点,防守反击,正面回应,积极主动,落落大方,见招拆招,解开面试官心中的疑问。就用这三板斧:
第一招:增加回答的保险系数。
尽量如实回答客观原因,比如,单位的体制阻碍了个人的发展,或者干脆就是公司倒闭、单位解散等可以理解的因素。其次是“如实”回答主观因素,比如,专业不对口、家庭搬迁、子女教育、照顾父母等等。保险系数低的几种回答:人际关系不和谐,收入偏低或分配不公,上司不好或上司变动,工作压力大或晋职不利,对公司制度不满,等等。
第二招:做好工作经历追问的准备功课。
几乎所有单位都希望你入职后就能上手开展工作,所以面试官会对你的简历进行探问。比如,会问你经历过哪些职位,具体的起止时间?通过逻辑关系来推断你的经历和经验的真伪。比如,会问你“是哪位上司对你进行岗位调整的”,以此来还原你的职位发展轨迹,探究你真实的离职原因。比如,会问你“介意留下你原上司的电话吗”,可能会用于背景调查,同时观察你的神情反应。
第三招:做好满意度追问的预防对策。
面试官都具有反应试能力,因为求职者不会暴露离职的真实原因,有经验的面试官会创造轻松的环境,用聊天的方式,探究你对前任公司的满意度,暴露求职者“不满意”的真实特征。比如,“你原来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探究你对工作价值偏好和公司文化的关系偏好。比如,“你的上司是怎么进行绩效管理的”,探究你对上下级关系的偏好,对放权文化还是执行文化的偏好。比如,“你对原来薪资满意吗”,探究你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侧重程度,等等。
><>到“金九银十”面试季,跳槽君们又要勇闯面试门了。高级职位面试,与一般职位面试是不同的,这些人也不看这样的文章,本文重点面向一般职位面试者。网上经常流行那些奇葩的面试题,让职场“跳客”又恨又骂又无奈。不管面试怎么结构化,无非要考察应聘者的动机、性格、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组织协调、沟通表达等能力,以便做到人岗匹配,确定合理薪酬价位。市面上有许多面试培训,企业又不傻,你有对策他有政策,面试者也在不断进行“题型创新”。万变不离其宗,除了面试礼仪、简历包装等常规事项之外,建议你牢牢记住这三句十二字口诀:
【1】眼里有活
前几年哈佛有一个经典案例:某名企招聘销售经理,总裁故意在门口扔了一个扫把。所有衣冠楚楚的职场精英们都跨过扫把进门,然后就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总裁一直在暗暗地摇头。
结果,最后一位学历较低、衣着普通的应聘者,用国内话说就是一位中专生,弯腰捡起扫把,再推门进屋,总裁立即大喊一声“终于等到你了”。后来这位“中专生”成长为总裁的接班人。
这个哈佛经典案例传到国内,就发生过一群博士生争抢清洁工的拖把的闹剧。这个细节说明什么,有时候应聘者的一举一动、行为举止,都被面试者暗暗观察。
这个环节很难准备,就牢牢记住“眼里有活”这四字口诀。应聘者除了做好仪容仪表准备之外,参加面试的过程中,全程做到“心明眼亮、手脚勤快”。
到了面试现场附近,就要注意一些行为细节。前不久,我们面试一位总裁助理,就安排一位面试官在办公大楼门口蹲守,结果发现了一位“硬件”挺不错的小姑娘,进门前先抽了一根烟,又挖了半天鼻孔后,才亭亭玉立袅袅款款走入会议室。对仪表仪态要求极为严格的霸道总裁直接把这位奇葩女孩给一票否决了。
从达到现场附近就要保持端庄稳重、热情阳光,比如看见老太太过马路扶一把、看见清洁大妈微笑一下、看见走廊里有纸片水瓶顺手捡起来、看见有白明灯就顺手关一下,也可能是无效行为,你就当做好事了呗,又少不了一块肉,万一是面试的环节呢,你可能会得到大大的加分哦。
【2】脑洞大开
现在一些名企招聘已经要上天了,各种奇葩的考题层出不穷。比如,有一个名企出的面试题是“如何把一瓶矿泉水卖到300元”。另一家名企不甘示弱,也出了一道更奇葩的面试题,“如何用一分钱买到一瓶矿泉水”。
这些面试题的思路都是跟哈佛经典案例学的。自从“如何把梳子卖给秃子”、“如何把鞋子卖给沙漠居民”等哈佛营销经典案例引入国内后,各名企纷纷效仿、发扬光大,面试题一个比一个奇葩。这类面试题,马云爸爸批评过,当场开除了一个大谈“如何把梳子卖给秃子”的培训师。
这种面试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考察的是应聘者随机应变、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异想天开的想象力。
怎么应对这类面试题,掌握“脑洞大开”这四字口诀就行了。遇到这类题,既不要闭嘴不言,更不要吭哧吭哧乱说,一定要展开你的想象力,大胆假设,大胆发言,反正吹牛不交税你怕啥啊,力争把面试官给侃晕。
【3】总结提炼
企业招聘一般职位员工,更看中员工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潜力,归根到底是我招这位员工能给企业赚钱吗?除非你是关系户、某二代,本身就自带光环和特殊资源,否则企业凭什么白给你吃米饭?
在面试中,无需夸夸其谈,适当地表现你的总结提炼能力,既可以体现你对这一职位有经验,又能体现你的总结提炼能力,在高层眼里,这样的员工才有很大的培养发展潜力。
一般面试都有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类的环节,考察应聘者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等。不是说谁巴拉巴拉能说谁就占优势,真正的领导者话少而精准,总结到位而逻辑清晰。
如果你嘴皮子本来就很溜,面试的时候,要适当收缩一点,不要巴拉巴拉说不到点子上,说不到位不如不说。如果你嘴皮子本来就很笨,也不要害怕,不用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你就记住“总结提炼”这四个字的口诀。
不管别人怎么表现,只要默默地观察记录,最后一定要利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说几句话,“经过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有三个内因,大家主要有三个观点,我谈三点措施”。在职场上,话不在多,在于有分量,职位越高的人,话越少话语权越重。
><>乎上有个苦恼问题,大约2000万人围观,说明许多求职面试者都遇到过。经过一面二面后,面试官跟你“薪酬面议”。你说“我期望月薪1万块”。面试官直接怼回来,“对不起,你只值7000块。”是不是觉得很恼火,很伤自尊?那么,应该怎么应对呢?
【1】不要玻璃心。
假设一个场景,面试官冷冷地、嘴角不经意带着一丝嘲讽,“对不起,你要1万工资的期望值,我们满足不了,通过面试,你只值7000元。”
是不是感到当头被浇一桶冰水,颜面扫地、自尊稀碎?
< class="pgc-img">>有的抨击面试官素质不高、瞧不起人、说话不尊重人;有的吐槽月薪7000不够吃喝拉撒的;有的反击面试官没有眼光,我就一块狗头金,你瞎了双眼,拍案而起、摔门而出;有的认为自己人格受到侮辱、价值受到践踏,一副今天你瞧我不起、明天让你高攀不起的姿态。
大家遇到这种事情,首先不要热血上头,能谈就继续谈,也许能争取到期望薪酬,争取不到也很正常。也许这是面试官对你的压力测试呢?你摔门而出,正好把机会让给了下一位。
【2】不要好高骛远。
根据应届生薪酬预期,普遍存在预期过高的现象,大多数毕业生完全不了解市场行情、薪酬价位,一开口就月薪过万。其实很多行业很多岗位,很多二三线城市,只有做到中层才可能达到月薪1万的,普通职员做成“资深”也不会突破月薪1万。
< class="pgc-img">>尤其是当下的一些“海归”,很多人留学一年就花四五十万元,回国求职高不成低不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月薪给不到2万就感到亏本了。
别忘了,岗位薪酬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波动的,与你狮子大开口的心情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谈判薪酬前,不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算账,而是提前做点功课,多了解一些薪酬价格,至少了解高、中、低三个分位数值,心中要有一个基本尺子。
【3】不要感到浑身失落。
你即使真的值1万元,可公司招聘的这个职位就只值7千块。不是公司贬低你,而是实事求是,对你对公司都是好事。
有些职位的薪酬价位是有天花板的,弹性空间也不大。比如,你应聘的职位,只需要7000元月薪就够了,公司不需要价值1万元的“精英”。再说,身价高的人才也做不住、呆不长。
< class="pgc-img">>为什么有些传统行业低薪岗位不喜欢招研究生?薪酬标准就限定7000元,欢迎本科生,因为本科生留得住,期望月薪1万的研究生即使骗进来也干不长。
所以,求职者要充分了解你应聘职位的起薪点和预期升职空间。比如,你应聘行政管理人员,起薪点就偏低,也许起薪只能给到7000元,预期升职空间也高不到哪里去,熬到行政办主任也就月薪1万,你一开口就要行政办主任的价码,面试官能不怼你吗?
【4】从容应对压力测试。
假设你求职前,已经了解清楚了,行业薪酬的市场行情,本公司在行业内采取的工资策略,从招聘网站和师哥师姐那里打听到的薪酬价位。你认为你的学历、资历、经验、水平,应该开出月薪1万的价格。
最好的策略是,把面试官真正当成谈判的对手,而不是丧失心理优势,感到你就是菜市场里的菜,被面试官来挑挑拣拣的,像一位成熟的职场人一样,保持与面试官平等的心理状态,把这场谈判当成一次压力测试,而不是恼羞成怒。
< class="pgc-img">>压力面试,是指面试官通过提出生硬的、不礼貌的问题,故意让求职者感到不舒服,从而观察求职者抗压能力以及在压力面前的应变能力,顺便考察求职者的谈判能力。面试官否定你的1万月薪期望值,冷冰冰说你只值7千,也许面试官手里的职位预算就是1万元,只是想观察你是否能冷静沉着地应对,并且据理力争说服他。
你可以根据你掌握的行业、企业薪酬情况,再延伸补充你的特长和能力,努力争取扳回一局。陈述结束后,不亢不卑地告诉面试官,“所以,我的薪酬底线就是月薪1万元,请公司给予充分考虑。”然后大大方方地告辞,安安静静回去等通知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情况,面试官说服你了,你也认为你预期超标了,其实你内心也能接受月薪7000元的。也不要直接自降身价,可以委婉地表达你“接受7000元报价”。
你完全可以这么回复,“我更想知道,我通过努力,达到什么标准、什么时候,能达到月薪1万?”其实,面试官也清楚,你这是给你自己找台阶下了,面试官回复你,“你升到业务主管,月薪就可以达到1万元了”。你告辞回去等通知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