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与新茶饮,一个高度同质化的你,如何温暖另一个高度同质化的我?
本文2400字;需7分钟阅读;阅读建议:先收藏后细读
不同的外壳,相同的困境
火锅一直是餐饮行业中的“吸金王”。
数据显示,2018年火锅餐饮集团营业额合计超过440亿元,2018年前两季度全国火锅店数量持续增长达到近40万。
但在红火的背后,火锅行业在供应链、选址、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而且火锅品牌之间高度同质化的问题也在阻碍着火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比于火锅市场的红利天花板,茶饮市场正在蓬勃生长。
但茶饮行业同样被高度同质化的产品所困,上周,奈雪の茶创始人彭心,才刚刚在朋友圈撕了竞争对手喜茶。(奈雪の茶和喜茶因为这事儿撕起来了,其实真没必要!)
原因就是喜茶的产品抄袭了他们。
且不提双方孰是孰非,这件事直接反映出了茶饮产品面对市场时,孱弱的创新性。
如今,不少火锅试图通过茶饮开发新的盈利渠道,吸引更多层次的客群,形成品牌矩阵。
< class="pgc-img">>奶茶做锅底,一次大胆的创新
虽然把奶茶和火锅结合起来的想法不少,但大多在展现形式上还是中规中矩的。
最近,香天下火锅却做出一次大胆的尝试——在产品上动刀,直接将奶茶作为火锅锅底。
12月5日,香天下上海店正式上线了四款全新锅底,同时搭配了一系列新品食材。
此举一出,引得网友纷纷大呼“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 class="pgc-img">▲微博上对香天下奶茶锅底的评论
>奶茶做锅底?
这是一种什么景象?
根据香天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新品信息来看,锅底品种包括“芋头青稞咸蛋黄肉松牛奶锅”、“脏脏抹茶锅”、“脏脏奶茶锅”、“榴莲椰奶锅”。
< class="pgc-img">▲芋头青稞咸蛋黄肉松牛奶锅
>▲脏脏抹茶锅
>▲脏脏奶茶锅
>▲榴莲椰奶锅
>搭配的食材则除了珍珠、波霸、青稞、紫薯、奥利奥等甜点作料,也能涮肥牛、咸蛋黄、肉松甚至辣条等咸口食材。
这四种锅底不仅能够随意组合,还可以与普通红油锅组合成另类鸳鸯锅。
奶茶煮火锅,其实并非独此一家。
之前抖音上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奶茶锅以及巧克力锅,不过大多被网友吐槽虽然味道还行,但看上去像是“粉底液”。
< class="pgc-img">▲被称为“粉底液火锅”的抖音奶茶火锅
>这次香天下的奶茶锅却做到了口味与颜值兼顾。
至少从第一批网友的反馈来看,香天下这次的大胆尝试是较为成功的。
而且奶茶+火锅的组合,也调动了不少网友的期待值,可以想象,当这四款锅底开始在全国香天下门店推行时,肯定会迎来一波打卡热潮。
< class="pgc-img">>老品牌的新探索
1.创新,刻不容缓
除了这次的奶茶锅底外,香天下为了抓住年轻人的心还做了许多努力。
比如今年八月,香天下旗下14名高管跋山涉水,深入峨眉山海拔2000米处,亲自采摘纯天然、无污染的山竹笋。
这种符合现代年轻人饮食追求的天然食材,随后也在全国各地的香天下门店上架,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香天下作为一个火锅老品牌,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平稳发展,但面对迅速膨胀起来的火锅行业,也不得不以密集的创新产品,去试探年轻消费者的心意。
过去消费者接收的信息有限,不少餐企靠一招鲜吃遍天,其中不乏全聚德、狗不理这样老字号。
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本性也渐渐暴露出来。
不少国际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新鲜感,也不得不逼迫自己不断地推陈出新。
比如可口可乐每年会研发近百种新产品;
肯德基、星巴克的推新周期往往维持在21天左右;
数据统计,麦当劳去年全年推出了超过70款新品,而且为了能跟贴合消费者的喜恶,他们还在官网上开辟出一个窗口,鼓励消费者为新品研发提供灵感。
< class="pgc-img">▲麦当劳官网
>2.创新的基础与法则
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针对商业创新,他提出了5种情况:
①产品创新
即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比如最开始推出芝士奶盖的喜茶,将原本用来做甜点的芝士,另辟蹊径地与奶茶结合,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 class="pgc-img">>②技术创新
即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
比如这几年红遍全球的冷萃咖啡,就是以冷萃这种手段,用于咖啡制作上,从而得到一种区别于普通咖啡的新产品。
< class="pgc-img">>③市场创新
即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中餐出海潮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
在西餐市场上做四川火锅的生意,在第三世界国家做兰州拉面的生意......
这都是在脱离本国高度同质化的餐饮市场,在另一个国度寻求新的市场。
< class="pgc-img">▲在非洲发展的兰州拉面
>④组织配置创新
即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比如去年酸菜鱼大火的时候,有人开始使用越南巴沙鱼代替原本的材料,在建立起新供应链的同时,酸菜鱼本身也得到了创新。
< class="pgc-img">>⑤组织创新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 class="pgc-img">>创造出新的价值
在很多餐饮从业者眼中,创新意味着推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事实上,创新并不意味着发明。
熊彼特认为,先有发明,后有创新;
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而创新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
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
因为新工具或新方法的使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
当然,创新也是建立在一定风险之上的。
比如可口可乐虽然每年都会推出的很多新产品,但大部分都无法获得大众的承认,去年更是被迫清理掉近100种销量平淡的“僵尸产品”。
所以这次香天下奶茶+火锅的创新,究竟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还需进一步接受市场的检验。
你觉得餐饮做创新难吗?难在哪里?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本文作者:小白
>新茶饮大行其道之后,顾客们开始习惯先买杯奶茶再进店吃饭。
这下餐厅老板们都急了,可静下心想想,挡了餐厅“财路”的,真的是开在店门口的奶茶铺吗?
餐饮老板内参 王菁/文
01 抢回饮品利润,切忌在竞争压力下变得盲目
为了不被隔壁饮品店抢生意,餐饮老板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研发自创饮品的,有扩充饮品sku的,也有设置含饮料套餐的。
这些方法有哪些是奏效的?
内参君和多位餐饮人聊过之后发现,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很多针对饮品的资源投入其实“出力不讨好”。
一位餐饮人对内参君说,琢磨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明白,通过饮品创收的关键不在于和喜茶奈雪较劲,而是要利用餐厅客群的消费习惯,与菜品进行有机组合,同时增强餐和饮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拉高客单价。
“毕竟我们开餐厅是卖餐的,我们的敌人不是奶茶店,仅仅把目光放在几份饮品的得失上,丧失了与主要产品互相配合的意识,这样得不偿失。”
02 发挥“餐+饮”组合拳优势,餐厅老板都能想哪些招?
想要发挥出一家餐厅在饮品销售上的真正优势,必然要回头审视餐厅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饮品销售方式。
品类+饮品
这点很好理解,如同红肉配红葡萄酒,白肉配白葡萄酒的餐饮搭配常识,餐厅在为自己的主营菜品选择饮品时,也应充分考虑到两者将会起到的“化学反应”。
在吃火锅、麻辣香锅等重口味菜肴时,搭配清爽解辣的饮料,能够从生理上加深顾客对菜品的食用体验,这些也算是常识。
不久前,著名烹饪类自媒体日食记在分享麻辣香锅的做法时,却意外在粉丝群带红了可口可乐公司的新产品【雪碧】【纤维+】柠檬味汽水。也许这说明,想在品类+饮品模式中胜出的餐厅,需要的不仅是常规的那些餐饮搭配技巧,更是掌握规律基础上的大胆尝试。
< class="pgc-img">>人群+饮品
每个餐厅都有自己的品牌定位,自然也就会产生相应的目标客群,针对目标客群进行饮品的设置,是另一种有的放矢的选择。
湊湊火锅则成了当中非常成功的案例,它创造性地将台式麻辣火锅和手摇茶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种“餐+饮”的新式场景消费需求,并在奶茶的单品销售上获利颇丰。
湊湊火锅的CEO张振纬曾分享过,由于品牌的目标客群正是年轻女性,湊湊的奶茶才会如此受欢迎。
< class="pgc-img">>研究目标人群的用餐诉求不难发现,餐厅正在迎来一波“养生青年”,他们追求新奇抗拒说教,却在不由自主地选择那些低糖份,低卡路里,含有人体日常所需微量元素的饮品。(延伸阅读:数据显示,这个新词汇,能帮餐厅打动“养生青年”!)
这就是为什么可口可乐作为一款百年产品,在国内推出了无糖含膳食纤维的【纤维+】系列后,一下子成了“潮品”。
空间+饮品
无论是空间,还是菜品本身,都与餐厅的“功能性”息息相关,因为餐厅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用餐场所。
除了吃饭,你还可以在一家餐厅里社交、小憩、工作,而饮品将会在这些情况下,和空间一起实现餐厅的功能性。
< class="pgc-img">>走红于深圳的轻食品牌gaga鲜语正是玩转空间+饮品的高手,出色的空间设计中,有专门的饮品区域,与经营的主食之间互不冲突。
供应链+饮品
餐厅想做好饮品生意,即可利用原本的供应链玩花样。
比如海南椰子鸡,主打产品是椰子鸡火锅,就有品牌在餐厅门口设了一档口,专门卖椰汁类饮品。再如西贝莜面村的沙棘汁饮品,同样靠的是西贝在原产地的供应链优势。
< class="pgc-img">>这样从原本的产品线上细分下来,不仅没有增加供应压力,反而多了一个盈收渠道。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供应链来做饮品,不仅能提升对供应链的利用率,还能加深消费者对品牌核心产品的印象,带动复购。
成本结构+饮品
餐厅卖饮品,无论是大动干戈还是小打小闹,一个大前提是算好经济账,投入和产出相较,必须是一笔划算买卖才行。
对于绝大多数品牌力、供应链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有限的中小餐饮品牌来说,把大量资源投入饮品不太现实,选择能力范围内的餐+饮模式更为重要。
有些餐厅会找街饮品牌相互合作,既能分摊房租,又能共用客流。
更常见的则是和快消品厂商合作,快消品巨头诸如【可口可乐】,拥有小餐厅无法比拟的顾客洞察能力和渠道能力,总能把顾客最喜欢的饮品适时送到市面上,这个时候,直接将这些新产品加进菜单不失为明智之举。
< class="pgc-img">>03 小结
在餐厅用餐总要喝饮料,这份来自饮品的利润曾经是餐厅老板们理所当然的囊中之物。
随着餐饮消费多元化的不断发展,餐饮老板的任务是跟随自己的品牌发展脉络,制定相应的营收增长策略。
而不是被奶茶店这些“假想敌”弄得乱了阵脚。
装时尚,口感一流;独家定制,限量发售;乘务员代言,央视记者点赞。这杯高铁限定奶茶,你尝“鲜”了吗?
高铁限定版奶茶上线
近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动车组餐饮公司率先推出了高铁奶茶。每一杯高铁奶茶的包装上,印的都是高铁餐饮乘务员形象,取名“那个女孩”。
目前“那个女孩”已经推出4款茶饮在列车上销售,分别为:晴雪茉莉水果茶、金色澜卡(港式)原味奶茶、珍珠奶茶、红豆奶茶。
为了凸显高铁品质,高铁奶茶致力于打造健康饮品,选用天然原材料。
特别贴心的是,铁路部门充分考虑高铁上旅客的需求,该款奶茶还降低了茶的浓度和糖分。清新绵柔的口感,既是一份独特的高铁茶味,也是一份细致的温情关怀。
乘务员为奶茶代言
高铁是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给人们带来快速、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
“我们希望给高铁再赋予一些文旅符号,让它的形象更立体,旅客一想到高铁,就想起,哇!高铁奶茶很不错。”广州动车组餐饮公司负责人说道。
这款高颜值的奶茶于今年10月中旬上线,目前在广州局集团公司担当的湘粤两省所有高铁列车上制作出售,日均售出3000杯,还常常卖断货……
乘务员为奶茶产品代言销售,也成为高铁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高铁文创周边陆续出炉
高铁奶茶的灵感源于去年在车厢现制的港式奶茶。2020年10月1日,央视《坐着高铁看中国》节目,播出了央视记者在高铁上品鉴奶茶的画面。
铁路部门随后积极投入研发,为了保证奶茶口感与配料健康,研发人员一天就要品尝上百次。
奶茶上线前,广州动车组餐饮公司还专门开展培训课程,乘务员们反复练习制作流程,直到做出一杯合格奶茶。
销售过程中,乘务员们积极倾听和收集旅客品鉴意见,不断进行改良,力争做出让大众更满意的饮品。
张吉怀高铁和赣深高铁开通在即,届时旅客将在列车上品尝到“献礼版高铁奶茶”。
未来,越来越多的高铁文创周边将陆续出炉,助力旅客美好出行体验,敬请期待!
来源: @中国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