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外卖来说,任何的细节都不能放过,如菜品图美观与否、菜单栏是否合理、满减怎么设计……然而,还有一个细节总会被人忽略——菜品描述。
1、为什么要写好菜品描述?
菜品描述,即在菜品名称下方的文字,能帮助顾客在短时间内了解食材、方式、口味等信息,从而帮助他们判断是否要买这道菜。
外面平台上的菜品描述,就好比是堂食中的服务员角色,打消顾客的疑问,帮助外卖营销,吸引下单。有数据调查说,描述写与不写,下单率相差3.4倍。
< class="pgc-img">>2、菜品描述,需要文学细胞吗?教你10个小技巧
草根基础版:
①描述所用食材
这是外卖中最基础、最常见的菜品描述。不需要文笔,只需写清楚所用食材,按重要顺序排列出来。
此写法,优势在于简洁,让顾客一眼就能看到有没有自己忌口的食材;劣势,过于枯燥,无法引出顾客的食欲,下单率一般,食材不多的话,就会显得很敷衍。
< class="pgc-img">>②标注菜品分量
这个技巧非常实用,很多顾客在受到外卖后发现分量比自己想象的小,就会愤怒的打上差评。如果在描述中标清楚克或大小,能预防这种情况。
华丽进阶版:
①描述味觉色彩的词汇
在描述中加入味觉色彩的词汇,能够快速的触发顾客的食欲,再加上清晰的照片,下单率想低都难。看似需要文学的创造,但其实也很简单,记住一些词汇,组合一下即可。
< class="pgc-img">>②描述制作方法
一道好菜,不仅需要被人品尝,还有一个制作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美食视频都重点拍摄做菜的片段。而描述制作方法,一是让顾客放心,二是引发顾客对口味的期待。
③带营养、卡路里信息
随着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在描述中加入菜中的营养成分、有多少卡路里,让追求健康的人吃得放心。
< class="pgc-img">>④解释误会的信息
差评,或许是因为有误解,所以在描述中写出来,能够省去很多的麻烦。如“单点不送”“锅底不含菜品”等,让顾客一目了然。
完美高级版:
①写特殊调料、食材等来源
通常这些都是高级餐厅的噱头,而普通餐馆,写上这些信息能够增加逼格。如“泰国原产香米”、“XX地区原生态的农场”等。
即便是你的食材没啥特殊点,可以把食材源地区写出来,仍能增加高级感,如“南方湖藕”。而肉类,可以详写牲畜养殖时长、来自哪个部位,让顾客感觉含厉害、很珍贵。
< class="pgc-img">>②写合适的人群
在描述中直接写出合适的人群,如美容养颜汤适合女生、酸甜小食适合儿童吃。精确人群,提到此菜的下单率。
③写背后的故事
写这道菜背后所遇到的困难、有什么个人故事,让顾客觉得更加的亲近,体现店的人格化。
④为自己打call
年轻有趣的外卖店,在描述菜品时总会有文艺夸张的写法,如“没有米饭的香锅不是正经的香锅”,俏皮有趣,吸引眼球。
>划丨陈昌 设计丨王语哲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class="pgc-img">>说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商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真正做到的没多少。
我们走访了几家餐馆,并进行了对细节方面上的观察,发现影响真的不小!尤其在细节的服务上,体现得非常不一样。
做餐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顾客能吃到美味的菜品,填饱肚子,更重要的也是让他们得到好的用餐体验(环境),很多细节方面是必须要重视的。作为经营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地方容易出现被顾客不满意的,并想办法避免。
01、空调温度太“赶客”
要么蒸桑拿,要么直哆嗦。夏日炎炎,随着气温升高,空调成为点评中被关注的重点。
很多网友吐槽“空调制冷不够”、“空调和没开一样”、“来吃饭像是蒸桑拿”……空调成了近期大众点评上被吐槽最多的点。
天气炎热,本身就会迫使消费者一定程度上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如果你家餐厅的空调还不给力,甚至成为一个“蒸笼”,那么消费者铁定不会来找罪受。
当然,部分商场店是商场中央空调的原因,并非餐厅的主观意愿。但座椅如何安排,如何高效利用空间,又保障温度舒适,就要考验餐厅的智慧了。
比如,有些餐厅把就餐位置安排在空调出风口正下方或者正前方,冷风一出,顾客是不热了,直接起一身鸡皮疙瘩……“温度低到裹棉被”。
< class="pgc-img">>02、免费茶水要应季
消费者去餐厅消费时,有的餐厅会端来免费茶水,但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一杯冰冰的、酸酸的柠檬水,用一个干净精致的透明玻璃杯端上来,客人感觉当然要好一些。
除了菜品本身,服务在如今的餐饮行业里,已经成了他们是否再来这家店的重要因素之一了。
< class="pgc-img">>03、手提袋or塑料袋
许多餐馆打包的无非是用饭盒装好,然后装进塑料袋中。殊不知,有的顾客需要提着这个饭盒乘公交车又走路的,有的也许还要去见朋友,这样提着一个饭盒,既不方便,也不体面。
好的餐饮店,不仅是东西好吃,更好的是店里的服务。这种可以多询问一下客人,有需要可以备比较好的手提袋装置。
04、餐桌上的意见卡
在餐桌上放片别致的意见卡,上面工整地打印着“您最喜欢哪道菜”、“您对哪些地方不够满意”、“其他意见”等内容。
客人吃完饭,在等服务员结帐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填写,使餐馆能迅速掌握顾客的意见。
< class="pgc-img">>05、预制菜品不保鲜
葱花上桌变“葱干”。
几乎所有的餐厅为了提高效率,都会提前备菜,等到高峰时,好提高上餐速度。但是,如果没有对食材做一定的保鲜处理,那么消费者体验会相当差。
有一天要求服务员增加一点葱花,结果服务员拿来的葱特别干,“可以扎嗓子”。
容易失水的食材更是如此。对于防止食材失水,巴奴动了不少心思。
像是巴奴毛肚火锅,就在门店内设置了超级巨大的保鲜架子,“水汽大到烟雾朦胧”。
06、服务员的仪容
环境装修再好,如果服务员没洗头……
服务员是店内接触顾客最高频、互动最多的部分,就像一位点评大V说,“如果服务员是脏兮兮的,倒胃口是肯定的。”
这两年,许多餐厅都把钱砸在装修、绿植等环境提升上,但对服务员这个环节还不够重视。
包括服务员披头散发、头上油污、没有统一着装、衣服脏乱、指甲过长甚至乌黑等问题,是消费者最讨厌见到的。同样的,这些也是在大众点评app上差评内容中出现频次相当高的词语。
西贝的新品牌“西贝酸奶屋”也在服务员颜值这件事上下了不少功夫。
07、服务、迎宾不够主动
找座就餐全靠“自力更生”。
餐饮老板们都知道,服务员态度不好,是“惹毛消费者”最关键的一条。
不同消费层次的餐厅,消费者的期望也不一样,而且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专业”。
有次去西餐厅就餐,“服务员搞错了上菜顺序,居然先上了甜品,然后才是菜和主食”——这就是典型的“专业度问题”。
< class="pgc-img">>服务员主动性不强同样也被很多美食大V提到:
“当时服务员态度比较敷衍,遇到问题也不及时解决,就眼巴巴地看着你,逼到你去问她。”
如果你的串串店,位置相对偏僻,不好找,顾客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门口的迎宾站在那一句话也不说,不询问是否就餐,几个人,也不引导我们到座位,一切都成了自力更生。”
还有一家网红串串店,虽然有提供围裙,但是却把一次性围裙折成小包,很容易被忽视,服务员也不提醒,“等消费者把油渍弄到衣服时,才发现原来有围裙”。
08、餐具重复使用痕迹明显
即使经过清洁也会引起反感。如果餐具严重磨损、长时间重复利用的痕迹明显、存在暴晒或消毒水导致的变色等情况,消费者会下意识地担忧门店的卫生状况。
如果桌面摸上去有粘腻感,即使经过清洁,同样也引起消费者的不适和反感。
现在很多餐厅都使用密胺餐具,较为耐用,不少门店为了降低成本,会收购二手餐具,这些餐具多半来自其他的倒闭门店。
多位消费者也表示,就餐时发现某家门店的餐具上居然是不同门店的名字。
09、桌子那么小,盘子那么大
< class="pgc-img">>上菜成了“叠罗汉”。桌椅设计不合理、桌椅高度不匹配、伸不开腿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就餐的体验。
此次调查中,部分大V提到了“桌子和餐具大小不匹配,桌子太小放不开菜”的问题。
就像一位大众点评V8会员说的,“本来桌子就小,盘子却那么大,结果上菜成了叠罗汉,一点情调都没有”。
重庆当地的火锅会选择用碗盛放食材以减少占桌面积;也有串串香会在桌子上设置3层架子用来放食材。
10、食材非常新鲜
食材非常新鲜,但沙发座椅长“绿毛”?
对于桌椅等家具,尤其是在夏天梅雨等潮湿季节,餐厅必须要及时清理墙角、沙发、桌椅等容易发霉、长毛的角落。
有一次在一家连锁品牌就餐,往后一靠,却发现皮质沙发的座椅已经长了厚厚一层“绿毛”,顿时感到恶心,没有食欲。
小结
餐馆的本质就是提供给人方便,华而不实的东西即便在刚出现的时候引人侧目,但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推移。
唯有全方位站在顾客的角度做出的细节服务,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内心,得到他们的认可,并将您的餐馆列入他们内心的首选目的地。
温馨提示:更多外卖运营技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外卖运营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