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主要门店位于湖南长沙的某知名品牌饮品被跨省代购,引发关注。据了解,由于销售火爆,该品牌奶茶门店前经常排起长队。为了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部分消费者选择让“黄牛”排队代购,原本十几元一杯的奶茶变成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杯。
不仅如此,还有人专门从事代购奶茶的业务,代购人通过外卖平台下单,然后乘坐高铁往返于长沙和浙江杭州等地之间。高铁到站后,顾客再通过闪送取货,有消费者为了买一杯该品牌的奶茶甚至不惜花费数百元。如此高价为购买者代购奶茶是否合法合规?“长途跋涉”后的奶茶喝起来还安全吗?
奶茶代购成生意,动辄收费数百元
品牌工作者:不支持,大单将审核
近年来,“打卡”网红奶茶店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潮流选择,庞大的消费需求催生了“奶茶代购”的生意,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跨省代购”。奶茶通过高铁运输,当日或者次日到达,代购费用则达数百元。
对此,消费者们意见不一:“我觉得我不会做这种事情”“没有必要,有时‘爆款’并不好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点盲目跟风”……
△某品牌奶茶店前市民排队买奶茶
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代购人员会通过所在城市的代购小程序收集整理订单。订单达到一定数量后,他们乘坐高铁或飞机去长沙取货,拿到奶茶后立即返程。
对此,该品牌工作人员回应称不支持任何代购行为。“开始是一些朋友发来截图,他们在一些平台上看到有这样代购的信息。一般我们希望跟对方沟通尽量不要有这种行为,后面确实因为没有特别有效的渠道,我们只能在门店端口对销售进行限制,对于大单采购会转到后端进行审核。”
专家:奶茶长途运输易生细菌
出现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由于跨城代购运输距离较远,遇到特殊天气等情况,部分代购的奶茶无法当天送达,消费者喝到的可能是隔夜的奶茶,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表示,经过长途运输的奶茶,不仅口感会变差,还容易滋生细菌,危害身体健康。“鲜奶时间一长,加上储存温度不对,牛奶中就会有很多细菌繁殖,也可能会产生毒素。”
朱毅指出,消费者在饮用运输和存储时间较长的奶茶后,“如果有大量的细菌和毒素进入体内,可能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急性胃肠炎,严重的可能出现败血症和休克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律师:批量加价销售或涉嫌违法
存储不当导致变质应承担责任
对于跨省高价代购这一行为,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铁成表示,“如果只是跑腿代购,收取的是跑腿费或者车费等,目前并没有法律明令禁止。”吴铁成解释,“但如果是长期从奶茶店大批量进货,然后加价售卖或分销,这就属于销售食品的行为,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相关法规的要求取得相关的资质和证照,没有的话可能涉嫌违法。”
吴铁成指出,跨城或跨省代购奶茶的运输时间较长,如果因存储不当导致消费者饮用之后出现身体不适,代购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吴铁成表示,代购人员如果通过信息网络承接,高频率、多次数、高金额地替多人购买物品并取得盈利的,应认定为经营活动,须按照电子商务法办理相关证照,并且要完成税务登记、依法纳税。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来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凌萌)企查查显示,近日,南通市通州区金新家芒饮品店(系奶茶品牌七分甜一门店)因使用消毒水制售奶茶被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2万元,
图源:企查查
具体违法事实显示,由于当天当事人做单区的热水机损坏,店内制作饮品取用热水均使用备料区的热水机,店内营业员王某将消毒片放入了备料区的热水壶中,并兑入热水,将该热水壶放在了备料区的台面上。另一营业员顾某某将该热水壶中的消毒液,倒入一个已配好料的“芒椰小丸子”饮品杯,并将该饮品杯进行封口、打包。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在该案中,当事人经营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的奶茶,该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
公开资料显示,七分甜奶茶品牌主体公司为江苏七分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创立于2012年7月,注册资本为3350.08万元人民币。2020年7月,七分甜获得1.5亿元A轮融资,投资机构为顺为资本、内向基金。2021年,七分甜全国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
源:上观新闻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公布的一批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快乐柠檬、小肥羊、泰妃阁等餐饮单位都因为与奶茶有关的违法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开出罚单。
今年8月20日,位于凯德龙之梦虹口广场内的上海快乐柠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西江湾路店供应的“珍珠奶茶”,被虹口区市场监管局抽样检查。
检验报告显示,样品菌落总数数值为9.4万CFU/毫升,超出了上海市地方标准《现制饮料》规定的相关微生物限量值。该标准明确,冷加工现调饮料菌落总数数值不得超过5万CFU/毫升,热加工饮料菌落总数数值不得超过1万CFU/毫升。
监管部门认为,当事人的生产经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构成了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由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以上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虹口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同样因为制售的奶茶菌落总数超标,构成了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位于凯德龙之梦虹口广场内的上海泰妃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被虹口区市场监管局开出罚单。
今年8月21日,当事人供应的“泰妃奶茶”被抽样送检,检验结果显示,菌落总数达19万CFU/毫升,为不合格。
虹口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依规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菌落总数是一个指示性指标,是指被检样品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培养后,每单位样品中形成的细菌菌落总数目,也就是通过未来细菌的成长情况,来“推测”这种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是否合格、可控,以及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相关食品生产加工时卫生条件不佳,污染的细菌较多,更容易变质。
来源:上海市地方标准《现制饮料》
同样在奶茶等饮料上“栽跟头”的,还有小肥羊。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网络监察,发现上海陆佳浜小肥羊餐饮有限公司“套用”其他餐饮单位的许可信息在网上开店,并在未取得行政许可的情况下,在店内擅自经营自制饮品“英皇奶茶”“蜂蜜绿茶”“金桔柠檬汁”“鲜奶红豆”等。
2019年4月11日,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在对当事人在大众点评网食品安全信息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当事人网上公示的证照信息与核准信息不一致,涉嫌平台公示信息虚假。
自2019年1月1日起,当事人在大众点评/美团网开设“茶喵喵の幸福生活”网店,经营自制饮品。但监管人员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在平台上公示的信息是上海辣滚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并非上海陆佳浜小肥羊餐饮有限公司自己持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同时,根据许可信息,当事人从事的经营项目为熟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而在店内制售自制饮品,当事人未取得行政许可。
监管部门认为,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相关规定,构成了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从事食品经营的行为。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