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珊在佛罗伦萨艺术界小有名气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罗马
总策划:刘海陵/总指挥:孙爱群
执行策划:马勇 胡润斌 姚志德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宋毅
近日,走进“一带一路”羊城晚报全媒体海外行记者来到意大利。无论是罗马,还是佛罗伦萨、米兰街头,记者都能轻易找到华人开的店铺,店铺的主人大多来自浙江温州、丽水等地,他们脸上洋溢着微笑,热情接待四海游客。中国人骨子里的“天道酬勤”在这里薪火相传,而敢打敢拼、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成为意大利华人的“中国符号”。
A
“早起的鸟儿”是华人
当地时间6月24日8时,罗马街头很多人还沉浸在咖啡浓香中时,意大利的华人群体已开始打理自己的生意了。
从罗马火车站到古罗马斗兽场,记者漫步于大街小巷。由于当天是周末,不少临街店铺处于打烊状态,也有不少店铺正开门营业。而记者走进这些营业店面发现,柜台背后都是熟悉的中国面孔。攀谈中,记者也了解到,这些店的老板大都是中国人。
其中一间旅游商品店老板姓陈,他来自温州,到罗马已有20多年时间。百步之内是一家博彩店,老板姓夏,来自浙江丽水。对于意大利,他和陈老板都认为当地人的休闲让更多华人觉得这里“遍地是金”。夏老板对“一带一路”倡议充满期待:“相信中国政府的魄力和能力,也相信‘一带一路’能给世界带来改变,给意大利带来改变。”
而在罗马火车站旁开餐馆的蔡老板,则每天坚持营业到晚上12时,在此生活30多年,他已将意大利当成了第二故乡,他的生意经就是“天道酬勤”。
B
佛罗伦萨的“打拼一族”
在佛罗伦萨火车站附近,有一家名为“外婆家”的中餐馆,季越飞是老板娘。季越飞招牌式的微笑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让这间餐厅充满着欢悦的气氛。
季越飞15岁来到意大利,跟随父母在中国城普拉托做皮具生意,数月前才改行做餐厅。头脑灵活的季越飞在客人餐后送上一份免费咖啡,让餐厅生意火爆。为让孩子体验挣钱不易,季越飞还让7岁的儿子帮忙收拾碗筷,这种传统的中国育儿方式让不少客人忍俊不禁。
说起转行,季越飞告诉记者,“需要趁年轻多折腾一下,我的性格更适合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和皮革打交道,想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
和季越飞一样,想改变的还有广州姑娘小罗,小罗毕业于佛罗伦萨柏丽慕达大学时装买手专业,如今已研究生毕业两年,目前在佛罗伦萨打两份工作,月入过万。小罗说之所以选择留下来,就是想积累更多经验。对于小罗而言,打两份工已算比较轻松,其他华人学生比她更拼。
在意大利生活数年,小罗对国内的印象反倒因为身在异国而更加清晰,她觉得国内的变化非常迅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也坚定了她两年后回国的信心。
对比小罗,1995年出生的曾佩珊则更辛苦,她就读于佛罗伦萨美院,目前打四份工,繁忙的工作给她带来不菲的收入,“除了第一年向家里要钱外,其后没再向家里要过钱。”曾佩珊已在佛罗伦萨美协小有名气,国内不少艺术家在佛罗伦萨办展览,都由她操办,在艺术交易市场她也是活跃份子。曾佩珊的父亲是在东莞开公司的台湾人,母亲是东莞人,作为独生女,对于接管家族企业毫无兴趣,她更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证实自己的价值。
来自四川的王艺钢,在佛罗伦萨大学就读大二,脑瓜灵活的他看到不少新到佛罗伦萨的华人留学生租房困难,便在佛罗伦萨房屋租赁系统注册成为合法房屋中介员,从市场上找到性价比较高的房屋,专门出租给华人留学生,由于相比国内专门的中介机构收费合理,不少华人留学生联系他租赁公寓,目前已在佛罗伦萨华人留学生圈内小有名气,而这门生意也给他带来不菲收入。目前他正酝酿把房屋租赁生意做到米兰,那里有他的高中同学,他们彼此交换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享受低价格高质量的公寓。
C
米兰的年轻华人创业者
在米兰,29岁的上海人唐颖腾已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拥有意腾投资有限公司和意腾房产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每年纯收入高达数千万元。
唐颖腾说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因为不喜欢毕业后回上海工作,在欧洲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他一直留守米兰寻找商机,2014年9月份,唐颖腾用身上仅有的1万欧元,盘下了四套烂尾住宅,两个月后,他把修葺一新的住宅转手卖出,这单生意让他赚了4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小试牛刀的唐颖腾一发不可收,随即加大了投资力度,但却遭遇“滑铁卢”:2014年年底,唐颖腾投入了10万欧元定金盘活一栋烂尾楼,但对方迟迟没能交楼。半年后,唐颖腾将对方告上法庭,最后虽然赢了官司,却没有收回投资。
正是这事让唐颖腾意识到法律团队对经营的重要性,随即成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开始组建律师团队;随着业务的扩大,今年年初成立了自己的会计师团队。唐颖腾告诉记者,他目前最大一笔生意纯利润有两千多万元,公司每年盈利规模四五千万元。他还酝酿着进军希腊房地产市场,趁现在房价低谷抄底。
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又让唐颖腾看到无限商机。他和国内多个内地省市签订协议,着手将国内中小企业引入意大利发展。目前,他已在包括郑州在内的国内城市开设20个点,为那些希望将自己业务扩展到意大利的中小企业提供投资咨询。
和唐颖腾相比,28岁的徐凌翔则更加稳健。2013年,徐凌翔加入深圳企业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开拓欧洲市场。一年半内,徐凌翔将和而泰欧洲市场从200万元扩展到2.3亿元,而他自己也跑遍欧洲的17个国家。2015年12月,徐凌翔离开和而泰,用100万元人民币收购SKY意国蓝天网站,这个在国内类似58同城的网站,在米兰的华人圈内影响巨大。
目前,徐凌翔的蓝天网站已完成了第一轮融资,他将估值50万欧元的网站20%股份卖出,并把所得再次作为投资注入网站。目前,网站开通了留学咨询、中资企业培训等业务,生意日渐红火。最近,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徐凌翔又和意大利的维罗纳大学合作推出“马可波罗计划”——一项旨在促进中国学生到意大利学习和进修的教育计划。
所周知,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这些地方的餐馆因为经营成本高,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一点,出行时,如果口袋不是很鼓,尽量避免在这些地方就餐,实在没有办法,偶尔吃一顿也要选择忍。
< class="pgc-img">>近日一位江苏女子在很知名的一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吃面,却当着老板的面吐槽28元一碗的面,太贵,被老板直接当面回怼,一年承包费要100万,这钱你来出吗?怼得女子哑口无言,从女子晒出的面来看,28元一碗,性价比的确很低。这碗面清汤寡水,汤感觉都是勾兑出来的,面里有几片青菜还有几片鸡蛋皮,鸡蛋皮一看也不是纯鸡蛋做的,而是掺了面糊,摊成的,像是是批发市场直接买来的,这样一碗面的成本不会超过三块钱,却卖到28块钱一碗。
< class="pgc-img">>在其他地方吃一碗28元的牛肉面,至少有四五片牛肉,可女子晒出的这碗面,没有浇头就算了,就连面的量都很少,这就有点让人搞不懂了,就连面的成本也控制得这么苛刻吗?
< class="pgc-img">>这些地方基本上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回头客很少,客人也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在这些地方吃饭,老板估计也是宰一个算一个。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虽然这话有点夸张,可是这样的一碗面卖28块钱,的确有点说不过去,难怪女子愤愤不平,即便知道于事无补也要吐槽。有网友说,老板把面的价定得高也是没有办法,开门做生意要赚钱的,各有各的难处,互相理解。
< class="pgc-img">>市场决定价格,老板定这样的价格,可以选择吃,也可以选择不吃。既然选择吃,哪怕再贵也要咽下,女子说是因为她老公点的时候没有问价就点了,可是商家方面却表示自己家是明码标价,菜单就在墙上挂着,不需要问,只要认识字就行,至于所说的图片跟实际不符,那么解释权就在老板手里了。对此你怎么看?
到了暑假高峰出行期,大家喜欢选择什么交通方式?高铁便利快捷,商品服务全面,几乎成为出行首选。也有人吐槽,平易近人的绿皮火车班次减少了,小县城倒车次数增加了,高铁的票价也越来越高,有时比机票还贵。那在高铁站的消费水平是怎么样的呢? 这次回老家,小青对省城和小城市高铁站内的店面消费和服务类型进行了一次考察。
省城的高铁站又大又宽敞,30个候车进站口,加上上下三层半电梯。空调给力,一进来就有一种高大上的气质。
在省城进站区,有铁路专供的自助快递服务。在地面层,有母婴室和特殊人群休息区,可以带宝宝免费玩耍,阅读区。免费充电区,流动售卖车耳机之类的随身携带物品。候车厅店铺分上下两层,候车地面层是以便利店,小吃,服装,茶饮为主。上层是以正餐为主,另有药店,超大吸烟室等其他服务。
怎么才能又能吃饱,又花费不多呢?以便利店为例,饮用水,品牌矿泉水起步价在5元至10元,饮料在9元至20元之间。西式面包售价在9~15元一盒,中式包子大概也有三元一个。这样算下来,基本是站外物价的两倍。方便面起步价大约15元。不过你们有时间的话也可以逛一逛,还有一家相对冷清的店铺开出了2~3元一瓶的自有品牌饮用水。茶饮类,一杯现做品牌奶茶约在19元起步,一瓶包装饮料大约10元。牛奶纸盒装10元一瓶左右。
再到楼上的正餐区,大部分是以粉、面为招牌,也有炒菜。早餐一个卤鸡蛋6.5元,一份皮蛋瘦肉粥11.5元,一份蒸米粉15元。看似还能接受的。若一份吃的比较满足的肉饭汤菜全都有的正餐,一个套餐一般在50元左右起步。看起来可口一些的饭菜,有汤青菜饮料,都要55以上。单点的话也有20元起步的快餐例如真功夫,不过份量一般会比较少,但米饭在这里可以任意加。汉堡19元最低麦香基汉堡。巨无霸汉堡28.5,套餐54。看了汉堡包还算是便宜的呀。这个价格基本和外面餐厅商场的快餐差不多了。
不过这也理解,省城的消费水平,车站的服务设施配备装修,空调电梯人员,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这个价格都是与之相匹配的。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30日,省城南站开通以来累计到发旅客14.7亿人次。2023年末省城常住人口1882.7万人。以此计算,开通近15年来,省城南站相当于搬运了78个省城。作为全国发车列数最多的车站之一,据2023年数据,省城南站的流量达到了9127.57万人次。
这样的人流量带来的也是无限的商机。虽然这里都是匆匆过客,就是有半小时的停留,每个人次10块钱的除车票外的消费,一年即上十亿的销售额。加之在车站的营业开店权限,能拿到这些黄金消费的位置作为商铺,成本也会比其他的位置没有此类特殊进入门槛的商铺要贵。最后是这里的食品保障,卫生要求,这么大人流量,也就这二三十家商铺,接受的监管也应该非常严格,毕竟如果有任何的差错,省会级别的差错肯定会上头条。所以在这里消费也会相对来说格外安心。
以上只是以省会级别的高铁站为观察对象。但是到了我的目的地,小县城的高铁站,物价就一下子降下来了。基本对半。
矿泉水是3元一瓶,方便面康师傅酸菜牛肉面是8元一盒。面包等也在8元左右。正餐一顿饭配汤套餐最多也就是30一份。奶茶最贵也就19一杯。
但相应的,设施设备,装修标准就没有那么高大上了。这里不是每个检票进站台都有电梯,上下楼梯还得提着非常重的行李。空调也没有这么给力,即使是在候车室里,还是会热得直冒汗。
怎么说呢,消费水平肯定和当地人的收入水平成正比,如果这个车站按省城的规格装修,本地人必定不能按照这个高规格成本消费。另一方面,这里人流量不大也是一个原因。
看到这里,各位朋友,你们当地高铁站的消费贵不贵呢?如何省钱?可能更多的人,会像我一样,带上干粮。毕竟在高铁上最多就呆一天,两顿饭都是很好解决的。实在不行,在高铁上也有叫餐服务。对于大多数的旅行者,最重要的也许不是省钱,而是在路上的便捷和快乐。一年几次的高铁经历,要不要多花那几顿饭的钱,仁者见仁了。
< class="pgc-img">>有的人是买得起,但是觉得没必要,凑合两顿或者直接不吃,睡一觉到家再吃爱心饭不更好。有的人是买得起,但是不喜欢吃外面的食物或者直接觉得不够好吃。也有的人,可能更喜欢在忙碌的人群里,隔个优雅的橱窗一边吃饭一边悠闲地看一下路人行色匆匆的表情,你是哪一种呢?
关注我,分享不一样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