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重庆!”4月2日,此前声称暂不在湖南、湖北以外开店的茶颜悦色,宣布即将进入重庆市场,并称这是求生欲下的冒险之举。
作为红极一时的新消费代表品牌,茶颜悦色曾在2021年三次传出关店,大本营长沙一度临时关店七八十家。茶颜悦色联合创始人孙翠英近期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此前茶颜悦色在长沙开店密度大,疫情下消费萎缩,进军重庆也是“被逼出来的”。
受行情所逼做出应对举动的不止茶颜悦色。2021年底以来,喜茶、奈雪的茶两大头部品牌先后调价,对腰部价格带品牌形成“降维打击”。竞争白热化阶段,行业内卷已从开店数量比拼、推新速度比拼,延伸到上游供应链的争夺。
在消费领域投资人王庆林看来,新茶饮早在2018年就进入“分水岭”,行业发展已进入“下半场”。
新茶饮行业早在2018年就进入“分水岭”,行业发展目前进入“下半场”。图/IC photo
茶颜悦色再“出走”
茶颜悦色进军重庆市场的消息引起关注。
“决定有点突然,但年后这波疫情反复超出所有人的意料。熟悉的场景,更难的考题,我们关闭了比此前更多的店。”茶颜悦色坦言,进军重庆是求生欲下的“冒着胆子”,是疫情反复下的“被逼着求变”。
受疫情影响,茶颜悦色曾在2021年三次传出关店,大本营长沙临时关店数量一度达到七八十家。在同年11月10日发布的官微信息中,茶颜悦色提到之前的密集布点在长沙城市发展中赚到了红利,但疫情之下也要承担人流减少带来的结果。
此前,茶颜悦色的境遇完全不同。2013年,茶颜悦色在长沙司门口一个不到30平米的地方开出第一家门店,2018年以来获得天图资本、顺为资本、五源资本等多轮融资。2020年,茶颜悦色、文和友、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长沙品牌成为资本热捧的新消费品牌代表,一时风光无限。至2020年12月,茶颜悦色直营门店数量突破290家。
与其他品牌不同,茶颜悦色的策略是在长沙密集开店,直到2020年底才进入武汉市场,重庆是其布局的第二个省外城市。
4月14日,茶颜悦色联合创始人孙翠英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此前茶颜悦色在长沙开店密度大,疫情下消费萎缩,进军重庆也是“被逼出来的”。对于外界出现的各种杂音,她说,“疫情可能放大了我们的不足,现在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用开放和正面的态度去解决。大家会更加清醒,过度扩张导致内部管理跟不上,这可能是所有品牌、行业都会经历的。”
进入“下半场”
2021年底以来,茶颜悦色不是唯一暴露“问题”的茶饮企业。
据新浪财经今年2月报道,喜茶内部于2022年前启动裁员,其信息安全部门全部被裁掉,门店拓展部门被裁50%。这被认为,喜茶的发展已触达瓶颈期,门店拓展部门不再重要。喜茶方面当时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公司不存在所谓大裁员,少量的人员调整是基于年终考核的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
新茶饮直营品牌乐乐茶遭遇更大挑战。2016年12月,乐乐茶首家落户在上海五角场万达店,以“现制茶饮+欧包+第三空间”的经营模式出道,后因爆款“脏脏包”走红,并吸引资本关注。到了2022年2月23日,乐乐茶自曝“广州领展店最后一天营业”的消息,关闭了其华南地区的最后一家门店。
乐乐茶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暂时关闭其他地区门店是为了集中精力聚焦华东市场。目前品牌处在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从效率和战略布局的角度出发,近一年会聚焦在华东的一二线市场。关闭的市场均有未来重返的规划,广州地区会在一年内重返。”不过截至目前,其华南市场仍未重新启动。
多组研究数据显示,新茶饮行业在经历2020年-2021年上半年的热度后增速已放缓。企查查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奶茶相关企业33.15万家,近十年来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2018、2019年分别新增企业7.26万家、8.84万家。2020年迎来扩容高潮,新增9.48万家。2021年新增8.56万家,但增速有所放缓。
在行业高速扩容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CBNDataX奈雪的茶《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成为新茶饮行业重要拐点,“复苏”成为行业关键词。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茶饮企业总数超30万家,其中停业、清算、吊销、注销的企业超13万家,占比达43%。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预计,未来2-3年,新茶饮整体增速将调整为10%-15%。面对竞争加剧、房租较高、人才储备有限、食品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外卖占比高利润低等因素的叠加,如果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持续快速增长,将有很大的管理性风险。
新京报制图/许英剑
益禾堂创始人胡继红创业15年,见证了茶饮行业从野蛮生长到高速发展、再到增速放缓的整个过程。“2012年到2019年,这么多品牌从几十家发展到两三千家、四五千家规模,行业站在了风口期。以前增长快,是因为各品牌在各区域进行差异化竞争,但现在到任何一个市场,这些品牌都在,竞争白热化,市场处于饱和状态,疫情只是加速行业洗牌。”
在消费领域投资人王庆林看来,新茶饮行业早在2018年就已进入洗牌期,2020年之所以融资消息不断,主要是新消费赛道火热,从资本角度来说确实存在一些泡沫。“目前博弈已经进入‘下半场’,前几年新茶饮市场增速在30%以上,头部品牌门店数量基本保持年年翻倍,在这个过程中,消灭了一大批地方小龙头企业。从这个时候开始,整个市场就开始整合了。据我估算,目前行业前五已经占到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告别30元
洗牌期的直观反映,就是价格“内卷”。
奈雪的茶招股书及公开资料显示,随着新式茶饮体验需求的不断增长,顾客更愿意为提升体验支付更多费用,因此自2015年起涌现出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高端现制茶饮店。截至2020年底,国内约有3400家高端茶饮店,平均售价不低于20元。
然而在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此前动辄30元一杯的高端茶饮也绷不住了。2022年2月24日,喜茶宣布完成全面产品调价,年内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类新品,并承诺现有产品今年内“绝不涨价”。对比菜单可以发现,价格调整覆盖喜茶在售的芝士茶、果茶、奶茶、纯茶、咖啡等全品类绝大多数产品,调价幅度1-10元不等。据了解,除个别城市限定产品、周边,以及LAB店、手造店少量产品外,喜茶主流门店的产品价格已全面低于30元,且售价在15-25元的产品已占据喜茶全部产品的60%以上。喜茶方面称,此轮价格下调得益于其品牌势能、规模优势以及在供应链上的不断积累。
奈雪的茶降价通知也随之而来。2022年3月17日,奈雪的茶宣布大幅降价,推出9-19元的“轻松系列”鲜果茶,并承诺将每月上新至少一款20元以下产品。此前,奈雪的茶平均单价在27元,最高定价达到38元。调价之后,其主力价格带降至14-25元,最低9元,整体告别30元时代。
同在今年3月,另一高端茶饮代表乐乐茶也宣布,“推出去酪酪的大口鲜果茶系列和去料料的鲜萃茗茶系列”,价格控制在20元以下,最低8元就可以喝到一杯鲜萃茉莉绿。
悸动烧仙草联合创始人吴健认为,目前中端新茶饮品牌缺少的是一些高端消费群体,高端品牌缺的是中端消费群体。疫情环境下,购买力下降,即便高端品牌也日子艰难,其降价目的是争夺客群,对中端品牌来说是种降维打击,整个竞争环境也将更加恶劣。
“疫情对我们考验还是蛮大的,盈利能力在减弱,毛利率在减少。”益禾堂创始人胡继红认为,头部品牌降价是行业内卷的体现,当下消费者不但对价格敏感,消费频次也在减少。与终端调价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原料都在涨价,考虑到加盟商的负担以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他直言“不敢提价”。
供应链激烈“厮杀”
喜茶有多肉葡萄,奈雪的茶有霸气葡萄,乐乐茶有葡萄酪酪……梳理各大新茶饮品牌菜单可以发现,其产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且一旦有新品热卖,各大品牌就会纷纷跟进。
2021年3月,奈雪的茶推出“霸气玉油柑”,因“3秒微涩5秒回甘”的独特口感吸引消费者。两个月后,喜茶也上新“王榨油柑”等3款油柑饮品。6月25日,喜茶上线“黄皮仙露”新品,随后乐乐茶、益禾堂、混果汁、台盖、茶力的小怪兽、果呀呀、邻里、谷予等也相继推出了黄皮原料饮品。
在胡继红看来,新茶饮产品没有秘密,所谓的“爆品”分分钟就能被同行模仿出来。“新茶饮行业创新能力很强,五谷杂粮、水果、茶叶都可以走到产品里,每年行业都会诞生三五十款新品,但对产品创新保护不够,也没办法保护。待专利申请下来,配方已不再流行。”
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供应链的抢夺。
胡继红举例称,去年香水柠檬饮品大火,一时间各品牌都去上游抢原料,但货源就那么多,渠道也就那些,品牌间抢货一下子把香水柠檬价格抬高了,“以前几块钱一斤,后来价格猛增到几十块钱一斤,很恐怖,这也增加了行业内卷。”
作为2021年2月创立的柠檬茶新品牌,柠季联合创始人谭力对香水柠檬的涨价有同感。考虑到香水柠檬在国内是新品种,且前段时间有30%-40%的价格涨幅,他认为香水柠檬种植一定要上规模,否则供应链就会出问题。借助资本力量,柠季开始直接布局上游供应链,2021年在广西种了1000亩香水柠檬,今年到目前又种了5000亩。“冰山之上,大家看到的是产品和品牌,冰山之下靠的是运营和技术。”
对于产品同质化问题,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近期回应新京报记者,“我们也认识到,随着行业的成熟,产品同质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在这样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产品和原料方面的优化,和品牌塑造息息相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性地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讲好品牌故事,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归属感。”
食安曝光增多
突飞猛进中,茶饮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也随之增多。
蜜雪冰城是首个门店破万的新茶饮品牌,2021年更是突破2万家,数量上成为行业之首。疯狂扩张下,2021年5月,蜜雪冰城被曝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有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等问题。随后,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蜜雪冰城开展专项检查,责令其35家门店限期整改,3家门店停业整改,并向9家门店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蜜雪冰城总裁张红甫也被约谈。
食安问题并不是个例,“监管风暴”席卷而来。2021年各地市场监管对新茶饮展开连续监督检查。
2021年8月,“本宫的茶”关联公司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罚4万元。2021年9月30日晚,“茶百道使用过期原材料”话题登上热搜。茶百道发致歉信称将对所有店铺全面排查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门店一律采取闭店处理,严重者直接取消签约资格。随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茶百道”的710家门店开展突击检查。
更早些时候的2019年8月,甘茶度因“用烂水果榨汁、徒手切水果”引发关注。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对大红门银泰百货甘茶度饮品店作出处罚,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455元,罚款10万元。此外,执法人员还对甘茶度在北京的33家加盟店全部检查,对其中4家门店予以立案调查。
胡继红认为,很多品牌此前还未树立食品安全管控意识,现在情况已有所不同,监管层面也在加强。吴健也认为,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最基础的红线,“踩到了就无法再融入行业,也没法对社会交代。”目前,吴健正在通过门店标准化、监督巡视、远程视频监控、加盟商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
随着茶饮行业首个具体产品标准《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发布,茶饮行业在食品安全上的无序状态有望改观。2020年11月,奈雪的茶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组建CCFA新茶饮委员会,共同推动新茶饮行业标准的建立。
(应被采访人要求,王庆林为化名)
新京报2022年4月19日产经周刊《新茶饮江湖》。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郭铁 秦胜南 校对 翟永军
<>多人梦想中的早餐是在长满花草的小院中,铺着白色桌布的小圆桌上依次码放着烤到焦香四溢的面包片,囊括多种时令水果的水果拼盘,以及一碟冒着浅浅热气的白粥等等。然后,与爱人相对而坐,从一顿营养早餐开始开启美好的一天。然而,大多数人的现实却是每天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下楼,与爱人直接相背而行各自奔往公司。然后,在公司楼下匆匆以一个饭团或是一张煎饼草草解决早餐。
好在,最近,白领的“早餐群”中又来了一位“新成员”,在一众饭团、煎饼、牛奶等“极简”早餐中显得格外亮眼,它便是茶谷地的“谷物茶”。
< class="pgc-img">>不是早餐,却是当下最流行的“早餐”
说起来,茶谷地本不是早餐,它是年轻人街拍时人手一杯的新式茶饮,同时它亦不是一杯普通的茶饮,而是一杯“谷物茶”,一杯加入了各类营养谷物,可以嚼着喝的茶。
最近,茶谷地位于商业写字楼区的一家门店掀起了一股“早高峰”,往常在煎饼店前排队,在便利店中徘徊的白领们纷纷在聚集在了茶谷地的门店前。南瓜满贯奶茶、芋头蛋糕奶茶、青稞蛋糕奶茶等谷物茶成为“早高峰”的爆品。“有奶茶的出色口感,有蛋糕的美味能量,还有谷物粗粮的营养健康,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早餐的‘顶配’了啊!”一位经常购买的消费者如是说。
除却早餐,茶谷地近日还成为下午茶的“常客”,一杯黑米核桃奶茶、花生黑糖奶盖,或是谷物双拼黑糖奶盖,就能立即赶走半日的疲惫,让人们元气满满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去。
< class="pgc-img">>颠覆认知,茶谷地开启谷物茶饮新时代
当下,在一众茶饮品牌纷纷大谈概念、文化的新茶饮行业,茶谷地却另辟蹊径回归到了茶饮的功能性上,在好喝,甚是好吃的同时,茶谷地为茶饮又加载上了健康营养的新属性。当富含大量膳食纤食纤维、优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谷物融入到奶盖茶、黑糖鲜奶、果盖等爆款茶饮中去时,茶谷地的谷物茶便同时兼具了美味与营养两大特性。这也是谷物茶为何能够快速吸粉的重要原因——白领爱它的多元功能,“小仙女”爱它的美味,而佛系养生一族则独爱它的营养健康。
“谷物是万能的”,在茶谷地的产品概念中,谷物可以与任何材料搭配变成美好的味道。茶谷地为茶饮行业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它“发动”消费者到谷子的世界中去寻找元气,继而去掌握每一天的活力!
< class="pgc-img">>如今,很多“谷迷”表示简直“无时无刻”都在需要茶谷地。因为,在无聊时,它是一杯休闲茶饮,在咀嚼中体验一种另类的“喝茶”乐趣;在工作时,它是一杯元气茶饮,在谷物的营养中加满血槽;在娱乐中,它又是一杯时尚茶饮,在空闲时充当拍照道具闪亮登陆朋友圈。谷迷们说,拥有营养早餐(下午茶)、时尚道具、美味茶饮等多重身份的茶谷地,让我们不得不爱!
>到了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时候。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网红饮品来来往往,唯有奶茶独坐C位,“奶茶续命”“打工人快乐水”“奶茶自由”,与奶茶相关的讨论总是频频冲上热搜。
奶茶,似乎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们的回血buff,随时随地来一杯就能满血复活。
图片来源:unsplash
>但是,自从奶茶开始成为流行饮品以来,有关奶茶是否健康的问题也频频被人们关注。尤其是使用了植脂末的奶茶,更是饱受争议。很多奶茶爱好者只要一看到植脂末、植物奶相关的关键词,就会立刻认定这杯奶茶不健康。
明明牛奶和茶都是健康饮品,多了个植脂末怎么就不健康了?
明明叫奶茶,成分却没有牛奶?
很多用植脂末的奶茶里,其实根本没有奶。2022年,广西消委会曾对市面上的30款奶茶进行过测评,结果发现其中有10款奶茶样品中其实并没有奶。[1]
没有奶,却有浓郁的奶香味儿,靠的就是植脂末——一个争议不断,但在食品加工业里很常见的原料。
植脂末,是使用氢化植物油、糊精、少量酪蛋白酸钠、奶油香精、乳化剂、拮抗剂等成分加工制成的仿乳制品。它能模仿奶制品的绵密口感和奶香风味,且成本很低廉,价格仅为奶粉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左右。
植脂末丨pixabay
>市面上很多食品中都有植脂末,比如速溶咖啡、咖啡伴侣、豆奶粉、芝麻糊、营养米粉、巧克力、布丁、饼干、糕点等等,当然也包括了奶茶。[2-5]
植脂末争议不断的原因,是它的氢化植物油中的副产物——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被视为食用脂肪中最糟糕的一种,可以提高坏胆固醇(LDL)的水平,降低好胆固醇(HDL)的水平,增加心脑血管患病风险。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卒中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多达50万人死于食用反式脂肪。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其摄入量。根据世卫组织建议,每日摄取量不应超过2g。[6-12]
应该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丨pixabay
>反式脂肪酸确实是个坏东西。而植脂末用了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又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似乎植脂末也是个不可不扣的坏东西了?
其实未必。首先,植脂末不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通过工艺改进,现在的不少植脂末成分已经能够做到0反式脂肪酸了。根据我国对于预包装食品的规定是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g/100g,即可标为0,大部分奶茶品牌原料中使用的植脂末都是如此。
也就是说喝一杯用10g植脂末调配出来的500ml奶茶,就算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达到峰值,也仅有0.15g,远低于每日建议摄入量。相比之下,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天然牛羊肉,以及高温烹饪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可比这多得多了。[13-16]
不如减少一下高脂食物的比例丨pixabay
>现在,使用0反式脂肪酸植脂末基本上已经被卷成了行业标配了。但为了满足大家喝到更营养、更低热量、更健康奶茶的需求,奶茶品牌们又精益求精地推出了用真·鲜奶制作的鲜奶茶,让奶茶能真正摆脱争议,化身可以放心喝的健康饮品。
喝鲜奶茶,美味营养一手抓
整体来看,鲜奶茶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健康程度都好于植脂末奶茶。
首先是蛋白质含量,由于植脂末的行业标准中并没有强制对蛋白质含量进行规定,因此大部分植脂末并不会额外添加蛋白质,植脂末奶茶0蛋白质也是常见的。[17]
而鲜奶茶中用的鲜牛奶,却能给奶茶带来满满的天然蛋白质。目前国家标准对于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的要求为不低于2.9g/100g,而且一些高品质的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则是更高。尽管茶底会冲淡牛奶,但鲜奶茶的蛋白质含量也不算低。[18-19]
茶百道鲜奶茶丨编辑拍摄
>以茶百道鲜奶茶为例,根据权威机构的检测,其四款新品鲜奶茶中,蛋白质含量均≈0.75g/100ml。也就是说喝一杯600ml的大杯奶茶,就能摄入大约4.5g的优质乳蛋白,对于不爱喝奶、乳制品摄入不足的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案。[20]
而看脂肪含量这个指标,鲜奶茶也是做得不错。根据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茶百道送检几款大杯标准糖样品中,脂肪含量均低于 0.9g/100ml。《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规定“低脂”食品的标准是:脂肪含量≤1.5g/100ml(液体)。由此看来,茶百道鲜奶茶是不折不扣的低脂奶茶。在低脂的情况下,鲜奶茶中的脂肪还都是更有利于人体吸收,有益于健康的优质动物乳脂。
高蛋白低脂,再加上合理控糖,鲜奶茶就能达成健身/减脂/控热量人群最关注的低热量,轻松化身健康饮品。
有健身需求也不耽误喝鲜奶茶丨编辑拍摄
>健康,又深得消费者喜欢,也怪不得现在越来越多的奶茶品牌都开始推出了鲜奶茶品类。
来一杯“三真”“三无”的茶百道鲜奶茶
茶百道真鲜奶茶系列,就是鲜奶茶中的佼佼者,不仅做到了真好茶、真鲜奶、真纯净,还能做到无植脂末、无奶精、无反式脂肪酸,低糖低热量,在健康饮品这条路上走得很稳。
真鲜奶茶中加入的真鲜奶,每一口都100%源自黄金奶源带的高品质生牛乳,健康更美味。通过低温巴氏杀菌锁鲜21天,加上全程2-6度的冷链运输保鲜,在留存风味与口感的同时更保留活性营养物质。鲜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g/100g,乳脂含量高达4.0g/100g,均高于国家标准。[18]
调味用的特调牛乳,生牛乳含量≥80%,调制时更严格做到三无:无植脂末、无反式脂肪酸、无奶精。用100%动物乳脂,为奶茶带来牛奶本真的营养与风味,更有高达4.8g/100g的蛋白质含量,为鲜奶茶带来满满的健康底气。
茶百道鲜奶茶丨编辑拍摄
>纯动物乳脂不仅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营养素,还有利于人体消化,是妥妥的优质脂肪。而且它的口感细腻、柔滑,有着植脂末无法模拟的口感与风味。
除了健康加分,用真鲜奶做出来的鲜奶茶也更好喝。用植脂末冲兑的奶茶,虽然能在味道和口感上模拟出浓郁厚重的“奶味”,但却给人有一种油膜感,甚至黏腻。而鲜牛奶+真好茶制作的奶茶由于是动物乳脂,整体喝起来会更轻盈,淡淡奶香和茶香萦绕,甘醇又清爽,让人回味无穷,一喝就上头。
茶百道鲜奶茶丨编辑拍摄
>更令人惊喜的是,茶百道还进行了茶底升级。不仅推出了梅占花魁、岩韵奇兰两种新茶底,还将原本已经高于行业标准水平的五窨茉莉升级到了七窨茉莉,用初春原叶绿茶在鲜采茉莉花足足窨染七次之下而得,花的清新与茶的清润充分交融,原叶鲜泡,让香气和口感都大大提升。
窨染茶叶丨茶百道
>优秀的真茶底与100%动物乳脂、100%真鲜奶,碰撞出让人回味无穷的真鲜奶茶。而6%的黄金糖配比,既能保证风味和谐,更能保证奶茶的低热量。
根据权威机构的评测,茶百道的七窨茉莉鲜奶茶、梅占红茶鲜奶茶、奇兰乌龙鲜奶茶、玫茉双花鲜奶茶四款新品,即使是大杯标准糖,总热量也属于业内优秀的数值。最低仅有179kcal,最高也不超过200kcal,相当于两个苹果或两个水煮蛋的热量,即使是热量敏感的小伙伴也能放心喝。
而且茶百道的数据测评非常实诚,直接拿我们日常选的最多的大杯标准糖数据做检测,而没有用去糖版本或者中杯,数据更有参考价值,喝起来也更放心。除此之外,高蛋白和低脂方面茶百道真鲜奶茶也做得很不错,蛋白质含量均≈0.75g/100ml,脂肪含量均低于0.90g/100ml,再加上克制的用糖量,可以说是妥妥的高蛋白低脂低糖的健康饮品。
如今的奶茶行业正在经历又一轮革新,从原材料到加工工艺,都在朝着为奶茶爱好者们提供更健康、更优质的茶饮体验而努力。而坚持做到真茶底、真鲜奶、真纯净,无植脂末、无反式脂肪酸、无奶精的茶百道,用三真三无率先走出了一条看起来很“新”的回归本真之路。
参考文献
[1] 顾艳伟(2022).广西消委会比较试验发现:10款奶茶里没有牛奶.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2] Norazlina, M. R., Jahurul, M. H. A., Hasmadi, M., Mansoor, A. H., Norliza, J., Patricia, M., ... & Fan, H. Y. (2021). Trends in blending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for cocoa butter alternative application: A review.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116, 102-114.
[3] Fibrianto, K., & Maharani, Y. (2021, Ju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on-dairy creamer on ready-to-drink milk coffee. In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 782, No. 3, p. 032083). IOP Publishing.
[4] Bhandari, S. D., Delmonte, P., Honigfort, M., Yan, W., Dionisi, F., Fleith, M., ... & Bergeson, L. L. (2020). Regulatory changes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fats and oils: Focus on 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97(8), 797-815.
[5] Emken, E. A. (1984). Nutrition and biochemistry of trans and positional fatty acid isomers in hydrogenated oils.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4(1), 339-376.
[6] Mozaffarian, D. (2016). Natural trans fat, dairy fat, 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the Ludwigshafen Risk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7(13), 1079-1081.
[7] 世界卫生组织(2020).世界卫生组织:确保食物中不含有害的反式脂肪 2021年底前超过30亿人得到保护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8).ELIMINATE INDUSTRIALLY PRODUCED TRANS-FATTY ACIDS
[9] Wanders, A. J., Zock, P. L., & Brouwer, I. A. (2017). Trans fat intake and its dietary sources in general populations worldwide: a systematic review. Nutrients, 9(8), 840.
[10] Lichtenstein, A. H. (2014). Dietary trans fatty acid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past and present. 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 16, 1-7.
[11] De Souza, R. J., Mente, A., Maroleanu, A., Cozma, A. I., Ha, V., Kishibe, T., ... & Anand, S. S. (2015). Intake of saturated and tran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all cause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Bmj, 351.
[12] Wang, Q., Afshin, A., Yakoob, M. Y., Singh, G. M., Rehm, C. D., Khatibzadeh, S., ... &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Nutrition and Chronic Diseases Expert Group (NutriCoDE). (2016). Impact of nonoptimal intakes of saturated, polyunsaturated, and trans fat on global burden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5(1), e002891.
[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8050—2011)
[14] 夏冰. (2013). “0 反式脂肪酸” 食品的陷阱. 健康与营养, (3), 68-71.
[15] 王向龙. (2013). “0 反” 食品未必都健康. 消费指南, (8), 18-20.
[16] Fang, C. R. (2013). 7 类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调查.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39(03), 179-182.
[17] 植脂末(液).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4791-2015)
[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国家标准(GB 19301—2010)
[19] 谷美, 郑楠, 刘慧敏, 孟璐, 赵善仓, 董燕婕, ... & 王加启. (2019). 我国生乳国家标准主要指标对比. 食品科学, 40(7), 320-327.
[20] 中国居民膳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