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吃饭的顾客在餐厅违规抽烟,能不能管一管?”近日,市民陈先生向劳动报互动平台反映,6月2日下午17:17至17:23之间,自己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里的“天使酒家”吃饭,发现一楼大厅内有多名顾客在室内抽烟,烟雾缭绕,违反了上海市室内禁烟法规,影响了就餐环境。
据陈先生表示,当日抽烟的情况并非偶然,“天使酒家”在对外营业期间,经常有吃饭的顾客违规在室内吸烟。而且,长期以来该餐厅服务员对这一现象不予劝阻,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有很久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在相关时间段来餐厅集中执法,整治查处违规室内吸烟的顾客和不予劝阻的餐厅人员,并加强对徐汇区全区范围内各餐饮店的日常巡查与执法监管力度。”
根据《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全市控烟工作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牵头和组织协调、多部门监管执法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开展。笔者联系后,徐汇区爱卫办联动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市民反映的情况开展调查。
“2024年7月25日下午和2024年7月26日中午,执法人员赴该餐厅检查,现场查见该餐厅就餐区域内张贴有多张禁烟标识,未见有人吸烟,未查见吸烟相关器具。”据执法人员表示,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其还调取了该单位6月2日市民所反映时间段以及抽取的7月26日上午的监控视频。但是,6月2日傍晚未见有人抽烟,7月26日11时许有消费者吸烟,后被服务人员制止。
如何进一步加强该餐厅及该区其他餐饮店的日常巡查力度?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要求该餐厅进一步加强控烟劝阻工作,做好劝阻工作内容登记,并加强对顾客的控烟宣传。
根据《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任何个人可以要求吸烟者停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要求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履行禁止吸烟义务,并可以对不履行禁烟义务的单位,向监管部门举报。“如市民发现场所控烟问题,可主动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通过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无烟上海微信公众号及健康云Pro小程序中的‘控烟热力地图’反馈控烟问题线索。”
1日上午,虽然已经苏醒并可与人语言交流,但是43岁的文女士仍然很虚弱,甚至感觉说话也使不上劲。
6月19日晚,在宜宾莱茵春天一家快餐店工作的文女士等员工,因隔壁“阿香米线”采用烟雾杀虫剂杀灭蟑螂等害虫,烟雾蔓延至一墙之隔的自家店内,导致文女士等五名员工不同程度出现中毒症状或身体不适。
经肾内科邀请耳鼻喉医生会诊,他们的症状被诊断为“杀虫剂中毒”。
蹊跷中毒
米线店杀虫
隔壁餐厅员工纷纷被熏倒
据文女士和同事陈先生介绍,19日22时50分左右,店里已经结束了一天的营业,客人全部离场。文女士等五名员工在餐厅做扫除工作,准备打烊。在后厨工作的文女士,突然感觉有皮肤发痒等不适症状,仔细检查发现餐厅有烟雾迷漫。
“我们以为是着火,于是全部退出餐厅,并拨打了119报警。”文女士回忆。
当日23时许,宜宾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宜宾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出警处置。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发现整个餐厅确实有很浓重的烟雾,但认真排查后并未找到着火点也未发现险情,因此怀疑烟雾由附近其它地点冒出。
“我们为了确保安全,与莱茵春天物管方取得了联系,询问是不是从隔壁冒出烟雾。”消防救援人员称,当时隔壁的“阿香米线”已下班,大门紧锁。此后,物管向消防人员反馈称,隔壁“阿香米线”正在采用烟雾型杀虫剂杀虫,并非店铺起火。
“物管也给我们说阿香米线请的正规杀虫公司,采用安全杀虫剂杀虫。”文女士告诉记者,了解情况后消防撤离了现场,他们也以为安全,便再次返回餐厅工作。但是进店不久,员工陈先生等感觉身体不适,进入厨房两分多钟就退到了店外,而文女士呆了几分钟后,实在熬不住退出来,当场晕倒在地。
见此情景,其他同事拨打120,文女士和陈先生等被送往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医院病史摘要显示:患者因吸入杀虫剂后头晕、恶心、四肢麻木2+小时入院。21日上午,经肾内科邀请耳鼻喉医生会诊,诊断为“杀虫剂中毒”。
杀虫公司
估计通风系统或吊顶是通的
导致杀蟑烟剂泄漏
负责除虫的公司名为宜宾市神鹰灭鼠除虫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为阿香米线除虫使用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灭虫方式,主要是除蟑螂,所以使用了杀蟑烟剂。杀蟑烟剂是一种在密闭空间里点燃后使用的烟雾状杀虫剂,可以辐射到其他杀虫方式不能及的小角落。
该负责人称,据公司工作人员大体判断,这家阿香米线的环境是可以使用杀蟑烟剂的。
当天晚上近23时使用了杀蟑烟剂,工作人员24点多接到电话(隔壁有人员中毒)。虽然对方说烟雾冒到那里去了,但工作人员过去查看时并没有看到有烟雾的状况,也没有看到有人中毒,只听说“病人被送走了”。
该公司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使用类似除虫烟雾前,工作人员都会把食材、餐具等进行收捡或覆盖或撤离等处理。如果不覆盖,肯定会吸附有一定残留,不过只需要打扫卫生即可。
该技术人员说,第一次遇到这家除虫、烟雾泄漏到别家去的情况。公司使用的都是卫生杀虫剂,纯度高、低毒,对环境和人体是友好的。除虫过程中,工作人员会要求所有人员撤离。
到目前为止,该技术人员不知道隔壁的装修结构,现场也看不出具体情况,估计是通风系统或吊顶是通的,“如果可以预计到这种情况,肯定会通知对方人员撤离”。这家公司称,已经连续多年为“阿香米线”除虫,但小角落(除虫)不行,这次才选择了烟雾。
食药监
杀虫要保证在密闭空间
应隔离餐具及食材
据文女士介绍,事发后“阿香米线”派人于20日晚看望了她,并于当晚反复请示其公司领导后,为文女士垫付了1000元住院费。“刚开始他们说只交500元,我们觉得太少了,还不够一天的费用。”
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宜宾城区东区繁华地段的莱茵春天,发现事发两家餐厅紧紧相邻,均在正常营业。
中午12时许,一名自称负责宜宾、泸州店的郭经理,一直在“阿香米线”大门口给上级打电话,汇报杀虫剂中毒及患者相关情况、垫付费用等情况。
记者出示记者证并表明来意后,郭经理表示要请示上级,并留下记者电话称会及时联系记者,回应此事。下午18时后,记者仍未收到阿香米线方面的回应。
随后记者再度致电郭经理,意外的是,郭经理称:“自己昨天下午刚到宜宾,并不知道杀虫剂中毒一事;经询问餐厅多名员工,也未发生杀虫及杀虫剂中毒事件。”
宜宾食药监系统相关人员分析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能与工作人员对灭杀环境判断不准确有关系。
在杀虫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在密闭空间内,有效地隔离食材、餐具等设备,防止杀虫剂粘附到食材、餐具上,对人体造成损害。除虫后还要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洗,避免残留。“餐饮企业注重餐厅环境是好事,但是使用杀虫剂一定要慎重,必须保障安全。”
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郭刚律师就此认为,这是多因一果的法律关系,依据谁侵权谁负责的原则,“阿香米线”与杀虫公司应对外泄烟雾致员工中毒一事承担连带责任,若有证据能证实物管未尽到管理提醒义务的,物管也应对此承担一定的补充责任。
来源:成都商报
<>< class="pgc-img">>1日上午,虽然已经苏醒并可与人语言交流,但是43岁的文女士仍然很虚弱,甚至感觉说话也使不上劲。6月19日晚,在宜宾大润发一家快餐店工作的文女士等员工,因隔壁“阿香米线”采用烟雾杀虫剂杀灭蟑螂等害虫,烟雾蔓延至一墙之隔的自家店内,导致文女士等五名员工不同程度出现中毒症状或身体不适。
经肾内科邀请耳鼻喉医生会诊,他们的症状被诊断为“杀虫剂中毒”。
蹊跷中毒:
米线店杀虫,隔壁餐厅员工纷纷被熏倒
据文女士和同事陈先生介绍,19日22时50分左右,店里已经结束了一天的营业,客人全部离场。文女士等五名员工在餐厅做扫除工作,准备打烊。在后厨工作的文女士,突然感觉有皮肤发痒等不适症状,仔细检查发现餐厅有烟雾迷漫。“我们以为是着火,于是全部退出餐厅,并拨打了119报警。”文女士回忆。
当日23时许,宜宾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宜宾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出警处置。成都商报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发现整个餐厅确实有很浓重的烟雾,但认真排查后并未找到着火点也未发现险情,因此怀疑烟雾由附近其它地点冒出。
“我们为了确保安全,与大润发物管方取得了联系,询问是不是从隔壁冒出烟雾。”消防救援人员称,当时隔壁的“阿香米线”已下班,大门紧锁。此后,物管向消防人员反馈称,隔壁“阿香米线”正在采用烟雾型杀虫剂杀虫,并非店铺起火。
“物管也给我们说阿香米线请的正规杀虫公司,采用安全杀虫剂杀虫。”文女士告诉记者,了解情况后消防撤离了现场,他们也以为安全,便再次返回餐厅工作。但是进店不久,员工陈先生等感觉身体不适,进入厨房两分多钟就退到了店外,而文女士呆了几分钟后,实在熬不住退出来,当场晕倒在地。
见此情景,其他同事拨打120,文女士和陈先生等被送往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医院病史摘要显示:患者因吸入杀虫剂后头晕、恶心、四肢麻木2+小时入院。21日上午,经肾内科邀请耳鼻喉医生会诊,诊断为“杀虫剂中毒”。
< class="pgc-img">>杀虫公司:
估计通风系统或吊顶是通的,导致杀蟑烟剂泄漏
负责除虫的公司名为宜宾市神鹰灭鼠除虫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为阿香米线除虫使用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灭虫方式,主要是除蟑螂,所以使用了杀蟑烟剂。杀蟑烟剂是一种在密闭空间里点燃后使用的烟雾状杀虫剂,可以辐射到其他杀虫方式不能及的小角落。
该负责人称,据公司工作人员大体判断,这家阿香米线的环境是可以使用杀蟑烟剂的。当天晚上近23时使用了杀蟑烟剂,工作人员24点多接到电话(隔壁有人员中毒)。虽然对方说烟雾冒到那里去了,但工作人员过去查看时并没有看到有烟雾的状况,也没有看到有人中毒,只听说“病人被送走了”。
该公司一位技术人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使用类似除虫烟雾前,工作人员都会把食材、餐具等进行收捡或覆盖或撤离等处理。如果不覆盖,肯定会吸附有一定残留,不过只需要打扫卫生即可。
该技术人员说,第一次遇到这家除虫、烟雾泄漏到别家去的情况。公司使用的都是卫生杀虫剂,纯度高、低毒,对环境和人体是友好的。除虫过程中,工作人员会要求所有人员撤离。到目前为止,该技术人员不知道隔壁的装修结构,现场也看不出具体情况,估计是通风系统或吊顶是通的,“如果可以预计到这种情况,肯定会通知对方人员撤离”。这家公司称,已经连续多年为“阿香米线”除虫,但小角落(除虫)不行,这次才选择了烟雾。
食药监:
杀虫要保证在密闭空间,应隔离餐具及食材
据文女士介绍,事发后“阿香米线”派人于20日晚看望了她,并于当晚反复请示其公司领导后,为文女士垫付了1000元住院费。“刚开始他们说只交500元,我们觉得太少了,还不够一天的费用。”
21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位于宜宾城区东区繁华地段的大润发,发现事发两家餐厅紧紧相邻,均在正常营业。中午12时许,一名自称负责宜宾、泸州店的郭经理,一直在“阿香米线”大门口给上级打电话,汇报杀虫剂中毒及患者相关情况、垫付费用等情况。
成都商报记者出示记者证并表明来意后,郭经理表示要请示上级,并留下记者电话称会及时联系记者,回应此事。下午18时后,成都商报记者仍未收到阿香米线方面的回应。成都商报记者再度致电郭经理,意外的是,郭经理称:“自己昨天下午刚到宜宾,并不知道杀虫剂中毒一事;经询问餐厅多名员工,也未发生杀虫及杀虫剂中毒事件。”
宜宾食药监系统相关人员分析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能与工作人员对灭杀环境判断不准确有关系。在杀虫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在密闭空间内,有效地隔离食材、餐具等设备,防止杀虫剂粘附到食材、餐具上,对人体造成损害。除虫后还要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洗,避免残留。“餐饮企业注重餐厅环境是好事,但是使用杀虫剂一定要慎重,必须保障安全。”
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郭刚律师就此认为,这是多因一果的法律关系,依据谁侵权谁负责的原则,“阿香米线”与杀虫公司应对外泄烟雾致员工中毒一事承担连带责任,若有证据能证实物管未尽到管理提醒义务的,物管也应对此承担一定的补充责任。
成都商报记者 罗敏 袁伟 摄影报道
编辑 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