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质量新闻网讯 11月4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2022年第3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本期抽检105批次粮食加工品,合格样品105批次。
特别提醒消费者,如购买或在市场上发现不合格产品,请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抽检合格信息
(声明:以下信息仅指本次抽检标称的生产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所检项目)
抽样编号 | 序号 |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地址 | 被抽检单位名称 | 被抽检单位省 | 样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生产(加工、购进)日期 | 分类 | 公告号 | 公告日期 | 任务来源项目名称 | 备注 |
SC22350000361302505 | 1 | 安溪县湖之头村米粉有限公司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云林村路下107号 | 漳州乐海投资有限公司 | 福建 | 湖头米粉 | 350克/袋 | 2022/7/22 | 粮食加工品 | 第36期 | 2022.11.4 | 福建/省抽 |
芽糖,泉州人的童年记忆。 摄影/欧阳泓略
>-风物君语-
半城烟火半城仙,一世繁华一世鲜
泉州美食香又甜,吃了原地蹦上天
当你提起福建,大部分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厦门、鼓浪屿;过了几秒,他们会想起来:哦,福州才是省会。他们或许还会说,啊闽菜好好吃,啊厦门好好吃……
闽南人听了,只会淡淡一笑。游客才去厦门吃,真正的闽南人,都去泉州吃古早味。
< class="pgc-img">闽南烧肉粽,“正港”古早味。 摄影/欧阳泓略
>“古早味”,闽南人特别爱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向往的味道。
你越是在美食江湖中沉浮,就越是懂得旧时滋味的奥妙。早年间,食品工业还不发达,料理讲究食材和手工,真实而纯粹。当人们为其冠以“古早味”时,已经是一种含蓄的表扬。
< class="pgc-img">卤面,在闽南派系众多。 图/图虫·创意
>泉州,闽南文化的核心,闽南人的舌尖圣地。这里的历史,丰富得不可思议;这里的美食,与深厚的历史互为表里,古老而又绘声绘影。
< class="pgc-img">>泉州,孤独的美食家
一片风土一座城,最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味道。
泉州之味,离不开一个“鲜”字。一碗面线糊,就能开启泉州人新鲜的一天。
< class="pgc-img">晒面线,中原遗风。 摄影/欧阳泓略
>面线糊,乍眼一看像极了细粉丝,轻尝一口却截然不同。它细腻爽滑、鲜醇美味,煮至软烂的面线,与浓稠重芡的汤汁完美融合,真正的入口即化。除了必备的现炸油条,必然要配上几款加料:蚵仔、醋肉、鸭血、卤蛋、卤大肠、拳头母……最后再加点胡椒和香葱提味,那感觉,连迎面而来的海风,仿佛都是鲜的。
< class="pgc-img">面线糊和油条,绝配。 图/图虫·创意
>这碗面线糊,就是泉州风味的名片,更是游子们念念不忘的故乡味。它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丝毫不能马虎。先用猪骨和海鲜长时间熬出泛白高汤,再加入略微捻碎的面线,最后用调制好的番薯粉浆勾芡、搅拌炖煮,直到面线彻底软烂,一锅至鲜才大功告成。
这一碗故乡味,既大费功夫,又朴实无华,注定了它在外乡难觅其踪。
< class="pgc-img">闽南炸醋肉。模仿者很多,但它从未被超越。 图/图虫·创意
>与面线糊绝配的,除了油条,便是醋肉,泉州炸物界的顶梁柱。将猪瘦肉以老醋和香料混合腌制,挂上番薯粉后入锅炸透,吃起来外酥里嫩,带着一股淡淡的醋香味,令人欲罢不能。它既可以当零食单吃,又能作为配料入菜,从五星级大酒楼到街边小铺,都是它的舞台。
< class="pgc-img">永春老醋,酿造现场。它有一种特殊的芝麻香味。 摄影/欧阳泓略
>醋肉的灵魂,是那一味低调的永春老醋。它自北宋传承千年,配料独特(糯米、红粬、芝麻为主),拥有特殊的香气和独特的回甜味。它位列四大名醋之一,却一直默默地留在闽南,低调得令人难以置信;有了它,醋肉便从一众炸物中脱颖而出,在闽南独自闪光。
< class="pgc-img">泉州元宵圆。本体是摇出来的,内馅是混合且丰满的,气质特别。 摄影/欧阳泓略
>若你是甜党,泉州更不会让你失望。
“南方包汤圆,北方摇元宵”,这个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唯独在泉州不适用。在这里,北方客人看到熟悉的竹筛,必然惊讶万分:说好的南方吃汤圆,怎么在泉州是元宵的天下?
不仅如此,泉州元宵的内馅也极为特别,甜咸两味的全面融合:炒熟的花生仁,混合黑芝麻研碎,再拌入白砂糖、葱头碎和猪油揉制成馅,最后滚上细糯米粉而成。这样的元宵,泉州人称为“上元丸”,以北方元宵的躯壳,包裹了南方的物产,和海纳百川、汇聚万物的灵魂。
< class="pgc-img">摇元宵,摇啊摇。 图/网络
>泉州地处闽越,是一座古老的移民城市,至今继承着不少北方先祖的饮食习惯。西晋末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不仅把此地命名为“晋江”以寄托思念,也保留了摇元宵的习俗,终在南方独树一帜,让过客们惊叹于历史人文脉络的奇妙联系。
除了这颗元宵,泉州还有与北方春饼一脉相承的润饼,同样的筋道,同样的轻薄透光,同样的配料万千,同样的情怀满满,只是更多了一些海洋的味道。
< class="pgc-img">润饼,中原遗风。 图/网络
>中原先祖以面食祭祖,福建小麦匮乏,当地人便用糯米制品代替:
宗庙祭祀,一定要摆上象征着“发财”和“子孙满堂”的发糕;婚庆嫁娶,少不了浑身朱红、喜气洋洋又甜蜜的红龟粿;七夕佳节,除了摆上七种水果、七种花卉祭拜“七娘妈”(织女),还要有七碗雪白的糖粿……即便是一般时节,泉州人也爱吃菜包,听起来像素包子,就是把面皮换成糯米,清脆的白菜换成了更加清脆的萝卜丝,变的是身子,不变的还是那个魂。
< class="pgc-img">清明粿,以艾草汁混合细糯米粉制作粿皮,内馅五花八门。 摄影/欧阳泓略
>整个闽南地区,语言音异却韵律相通,姿态多变却极为神似。厦门大排档里的沙茶面、土笋冻,漳州香飘十里的卤面,潮汕市井常见的蚝烙、粿条、功夫茶……种种风味追根溯源,往往会殊途同归,指向它们古老的故乡——泉州。
泉州自己,也是中原遗民的后裔。它就像家中长子,勤勤勉勉顾着这个家,却无处诉说自己背负的历史,只能努力地保持底色,忘不了本,更忘不了根。
< class="pgc-img">鸡蛋糕,中西合璧的“古早味”。 摄影/欧阳泓略
>终究,泉州注定低调,因为它孤独。
面对千里之外的先祖故土,泉州是孤独的,默然将古老的乡愁化为饮食风俗。面对万千世界的百般滋味,泉州是孤独的,默然守护着自己依山傍海的独特风味。面对庞杂纷乱的尘世人间,泉州更是孤独的,它低调得像个隐士,永远不张扬。
幸好,尽管孤独,它也是无比鲜活的。
< class="pgc-img">>泉州,美食八方朝圣
一片风土一座城,味道最能留下第一印象。而深度刻画这种印象的,便是它鲜活的风格。
泉州面向大海,自古商贾云集,如今更是侨乡,自带一种神奇的包容气质。当你走访泉州古城,你会发现,这里的寺庙与小吃比邻而居,历史与现实相映成趣。
< class="pgc-img">满煎糕。除了闽南各地,南洋人也爱这一味。 图/网络
>比如,泉州最地道的风味甜食——满煎糕,就隐藏在千年古刹开元寺旁边的裴巷里。
基础版的满煎糕,只需将面粉、糖和水拌匀,浇在透热的铁盘上烘烤,让面糊慢慢鼓涨、冒出蜂窝般的空洞,再撒上红糖、花生碎和黑芝麻,起锅前一对折,趁热吃松软无比,放凉了吃则香甜弹牙,还带着焦糖味和坚果香。高级一点的,就加入糖冬瓜,多一层口感和味道。
< class="pgc-img">是不是很像山东煎饼?民间相传,满煎糕就是清末名将左宗棠在福建置办船厂时,从山东煎饼改良而来。图/网络
>从开元寺往南走几步,就是香火旺盛的泉州天后宫,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汇聚于此。参拜完毕,天热口渴,旁边就是老店秉正堂,这里有泉州最著名的消暑甜品——四果汤。
最早的四果汤,真的只有四种食材:红豆、绿豆、银耳、仙草,用锉刀锉半碗冰,浇上一大勺冰糖水就成了。现在光景好了,人们可以尽情为四果汤加料,别忘了点入石花膏,它又鲜又凉又Q弹,一口下去,清甜与冰凉相互冲撞,再热的暑气也跑光光。
< class="pgc-img">衣锦还乡的游子,千里朝圣的信众,最终都要饮一碗这四果汤。 摄影/欧阳泓略
>尘世俗食的烟火,宗教场所的熏香,两种性格迥异的气息,在这座城市紧密交织、并行不悖。它们就像两股绳索,缠绕出一段段源远流长的历史,最后化成了泉州人的一桌茶食——蒜蓉枝。
它看起来,像极了小小的点心麻花,只是外表裹上了一层白色糖霜。掰下一小块,酥得掉渣,轻咬一口,糖霜在嘴里融化,竟有一股蒜蓉和葱花的辛香,咸甜共存,令人神往。
< class="pgc-img">蒜蓉枝,泉州经典茶食。 图/图虫·创意
>市井与宗教,海洋与内陆,生活与历史,异域与故乡,种种奇妙的融合,在泉州比比皆是。
随便走走,你会发现街头巷尾处处皆有牛排店。泉州人的牛排,可不是油煎火烤、三五分熟的西式牛排,而是以香料、中草药配合南洋咖喱精心炖制的牛肋排肉。它不配红酒、不装档次、不端着面孔,入得家常、出得庙堂,配上喷香的闽南咸饭,或者酸爽开胃的牛肉羹,美美吃个饱。
< class="pgc-img">牛排,牛肉羹,牛杂汤等。 图/图虫·创意
>泉州人爱吃牛肉,归功于宋元时期中亚文化的融入。当时,阿拉伯与波斯商人,顺着海路来到泉州,不仅带来了异国珍奇之物,也带来了吃牛肉的习俗。久而久之,在不断的文化交融中,牛肉饮食生根发芽,牛排、牛肉羹、牛杂汤这组“牛肉套餐”,也成为泉州海纳百川的象征。
你仔细看这牛排就懂了。它以中式技法烹饪,除了八角、当归、老姜、香叶等传统香料,也加入了南洋地区流行的咖喱和沙茶,以及一些中草药。牛肉本身选用肋排,价格不高、丰俭由人,也能照顾到不同民族的饮食需要。
< class="pgc-img">闽南盛产花生,它构成了整个“闽南世界”的基础风味。 摄影/欧阳泓略
>来自异乡的饮食风俗,最终成为了泉州味道的一部分。一千年前,商人在码头卸下胡椒,如今成了面线糊不可缺少的调料;三百年前,南洋归客带回了沙爹,被泉州人改良成沙茶酱,成为闽南独树一帜的风味;近代以来,海外华侨捎来了巧克力,朱古力燕麦成了家常早点,还要打上一颗鲜鸡蛋……
< class="pgc-img">万千世界,万种滋味,都可以包进各色糕粿里。 摄影/欧阳泓略
>这便是泉州的魔力。它是一座美食孤岛,却闪烁着光芒,欢迎五湖四海的美食前来朝圣。
在这里,来自土地的元宵圆,来自海洋的蚵仔煎,共存一巷;本土生长的烧肉粽,海外引入的沙茶面,共聚一堂;出自庙堂的红蟳米糕,出自巷尾的面线糊,共成一桌;暖身驱寒的姜母鸭,清爽消暑的四果汤,共生一世。
< class="pgc-img">红蟳米糕,闽南人宴席上的压桌大菜。 图/bilibili
>八大菜系中,闽菜最没有存在感。这与福建的地理环境有关,它享受着独特的自然馈赠,也养成了追求本味、逐鲜而食的舌尖习惯。福建人的餐桌,从年头鲜到年尾;因为追求“鲜”,闽菜极度重视食材,反倒没什么太复杂的技法,影响力较弱,这决定了闽菜的地域独立性。
同时,闽菜自己也是壁垒分明的。以福州为代表的闽东,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闽西,“三味鼎立”,更让闽菜难以整合,只能大家独自美丽。
< class="pgc-img">泉州,聚集世界各地的人与事物。图为航拍西街钟楼。摄影/李文博
>这么好吃的城市,你还不赶紧安排起来?
- END -
文丨水水
封图 | 欧阳泓略
<>餐有多重要,真的不需要小编多说啦。但是身为泉州吃货,你是不是要考虑每天的早餐到底是吃甜的?还是咸的?不要小看,这还真的是一件值得纠结的事。
·喜咸派·
要说泉州的咸派早餐
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面线糊
加上醋肉、大肠和油条
就是一餐绝对正宗的泉州早饭啦!
不过在泉州,拿得出手的面线糊可是不止一家哦!
还有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呢!
另外一款咸派早餐
就是地瓜稀饭配各种咸菜啦!
比如菜脯炒蛋、芥菜尾、酱油虾米……
真是口水都流下来了啊。
>>>> 水门巷国仔面线糊
老字号面线糊,24小时营业的还是很方便的。
小店的门面虽然不大,
但好在位子比较多,不愁要站着吃。
面线糊细腻,不会很粘稠,味道清淡,入口的口感很好。
可以搭配油条、醋肉和香肠。
他家的猪血汤也很出名!
地址:鲤城区水门巷7号
人均消费:10元
营业时间:24小时
>>>> 后城面线糊
这家面线糊店,已经经营十多年了。
开在小巷子里,装修虽简陋,味道却很好。
具有泉州面线糊的本色特征,被《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选中拍摄过。
老板会针对个人口味挑选食材,汤头很棒!
除了面线、佐料、胡椒粉、葱花、白酒这些固定搭配外,
还另外加了一味蒜蓉酱,分量非常足。
地址:百源路祖师桥旁
人均消费:12元
>>>> 奇味鸭仔粥
这家店也算老字号了,烹制简便快捷,可以自选配料和套餐,有海鲜有肉类和蔬菜,口味丰富。
不必考虑是要吃皮蛋粥还是海鲜粥。
只要你喜欢,皮蛋海鲜粥也成粥的味道很鲜,搭配油条吃更赞哦!
地址:鲤城区中山中路(二院斜对面)。
人均消费:14元
>>>> 阿斌小吃店
想吃稀饭,又懒得早起,可以考虑去他家哦。
小吃店24小时营业。
如果是上夜班下班,想在凌晨四五点吃稀饭的话,也可以来这里吃上一碗!
稀饭一碗1元钱,油条也1元,小菜是2元或以上!经济又实惠~
地址:鲤城区新府口
人均消费:12元
营业时间:24小时
>>>> 远芳小笼包
生意十分火爆的老字号,去吃这家店要注意避开高峰期唷~他家的小笼包是用的包子皮,内馅加了马蹄,所以是咸甜的,地道的古早味。
除了小笼包,他家的水丸汤和牛肉羹也很不错。
地址:中山南路381号(近侨光电影院)
人均消费:8元
>>>> 燕支巷小笼包灌汤包
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在巷子里这家店生意也很好~招牌蟹黄灌汤包和虾饺评价都很不错!招牌蟹黄灌汤包10元3个,虾饺10元3个,虾肉也很足,是一家性价比很高的小店。
地址:胭脂巷祖闾苏12号(中山南路)
人均消费:17元
营业时间:10:00-13:30 16:00-19:00
·喜甜派·
如果是喜欢吃甜口的早餐,
在泉州也一样有多多的选择,
各种手工糕点、甜汤,
绝对让你吃得甜甜蜜蜜。
>>>> 老爱甜点店
老爱甜点店里的食物都是泉州人所熟悉的甜点,从花生仁汤、绿豆汤、莲子汤到鸡蛋糕、桔红糕、马蹄酥等等。因为所有的食物都是事先做好的,所以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花生汤软嫩绵密,入口即化,可以加鸡蛋也可以选择不加。
每天早上六点多开始提供早餐,一直营业到晚上十一点多。
地址:田安路丰盛假日城堡
人均消费:12元
营业时间:6:00-11:00
>>>> 海丝金凤正宗元宵圆
在文庙附近,多以闽南甜品为主。最出名的是元宵圆、姜汤小汤圆还有花生汤。
他家芋泥小小的一碟,撒了一把炒过的黑芝麻。
入口香甜软糯,非常甜美,胃里吃了也很舒服。
地址:金鱼巷5号和南俊新街B1-10店。
人均消费:9元
>>>> 邮电馒头
邮电的馒头有个魔力,就是让不喜欢吃馒头的人爱上馒头。
每次路过都在大排长龙!
每天的馒头都是限量的,想买到还真的是要早起排队呢。
地址:九一路华远电讯旁(取邮电包裹的小巷里)
>>>> 二院馒头
“泉州馒头界”的又一名人,在二院食堂内就可以买到哦!
有淡淡的奶香,大多数人都是一包一包的买走。
地址:中山北路二院食堂内
>>>西街裴巷满煎糕
这是闽南人常吃的一道面点食物,别看满煎糕外表平平。
中间可是非常有意思的,中间层的组织空洞比较大,切面层看起来像“牙齿”状。
地址:西街裴巷内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这家店真的是爷爷辈的了,泉州人都知道的百年老字号。
每个绿豆饼都是纯手工工艺,外皮酥脆,内馅甜而不腻,饱满而绵密。
作为早餐也是极佳的。
一直采用白底红字纸的传统简单包装,是几代闽南人的儿时回忆。
地址:泉州南门天后路2栋10号
价格:6元/包
>>>>鸿记传统糕点
这家店开了已经有20余年了。
店里糕点的品种有十五六种,全是靠纯手工制作。
最受欢迎的就是信杯饼了,吃起来清甜可口,既蓬松又Q弹,又嚼劲十足。
最好当天买的当天吃掉,放到第二天,口感就会稍微差些。
地址:水门巷40号鸿记传统糕点
价格:信杯饼2元/个,8元/袋
营业时间:7:00-22:00
>>>>永和豆浆
来自台湾的永和豆浆老品牌了。
它的豆浆是公认的好喝!
豆浆配油条,是早餐最经典的搭配之一。
也可以加上小笼包,一顿营养健康又实惠的早餐就轻松搞定啦。
地址:东海大街太古二期首层6-7店铺。
人均消费:10-15元
营业时间:8:00-23:00
>>>>荣荣和豆浆
他们家的豆浆甜而不腻,蛋卷粘酱吃的味道也很不错。
一份煎饺有5个,馅料很足,豆花也很大份哦!
地址:丰泽区田安北路307号
均价:10-15元
营业时间:24小时
>>>> 早龙早餐工程
早龙早餐车简直是拯救终极懒虫早餐的大救星。
大街小巷都有阿姨推餐车出来卖。
实惠又很方便,最主要是不用等,打包就能带走!
一些泉州传统的早点,比如碗糕、猪油煎、三角糕都做得不错 。
每天都可以换着花样来。
地址:大街小巷
人均消费:3-5元
>>>>85°C
说了那么多中式早餐,有些人早上是习惯喝一杯咖啡提神的。
除了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特香包等,85°C也很受欢迎。
泉州现在也有许多分店了。
拿破仑、金唱片面包、三明治、牛奶、咖啡各种搭配,营养又好吃。
地址:泉州各大分店
人均消费:15-20元
来源:泉州微生活、深度泉州、泉州网及网络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