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免费获取职场文化及管理知识。职场千里马文化,只做职场干货,完全免费分享!
饭要怎么吃?里面有大学问!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正所谓成也酒桌,败也酒桌。
在中国,这饭该怎么吃?其实也不复杂,综合起来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
1、守时
现在的城市都拥堵,除非你是桌上最大的老板,如果不是就别迟到。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一般都会等人齐了才开饭,十几个人等你一个,等的越久,就越讨厌你,这样的事儿多了,干脆就不叫你。
千万不要玩“狼来了”,明明40分钟才能到,明明你还根本没出门,非要说自己马上到。
这若干个“马上到”加起来,就再也没人信你了。
另外东道主应该是第一个到场,其他人既不能去太早显得几个月没吃了,也不能比上级来的晚。
宁可提前到饭店玩手机,离约定时间早个五分钟进场,不能让所有人都欢迎你的到来。
< class="pgc-img">>2、友尚往来
在哪里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什么人吃;
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吃的开心;
谁买单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级别的人应该轮流坐庄。
当然,有两种人永远不用买单:上级和被求之人。
一般的原则是:谁喊吃饭谁买单,在谁的地盘上谁买单,谁钱多谁买单,不然这个圈子不如第一次就A了,或者自觉轮流坐庄。
也许某人和你吃饭他掏了十次钱,但你也必须回请个三四次,再或者你和东道主每次都为了买单拉拉扯扯,但是三四次强行把小单给买了。
3、守纪律
别人端杯你端杯,别人干了你扭捏两下再装作不会喝酒慢慢干了,别人夹菜你夹菜,别人站起来你就站起来,大老板敬酒一圈后你再敬,别人安静你也安静,别人喝汤你也喝汤。
但凡吃饭,都一定是有组织有目的有主有次的一场局部战争,子弹都是打那些显眼的人,好印象也总是给那些守纪律的人,这样下次别人才会喊你。
< class="pgc-img">>八项注意
1、谁买单,谁安排座次
基本上在中国吃饭,都不要做第一个坐下去的人。
如果你位尊权重,如果你是甲方,如果别人有求于你,别人自然是把主位给你,即便如此,也得在东道主请求下再三推辞方可入座。
其他人只管站着等主人安排位置,或者直接把最次的上菜位先坐了,然后再被主人邀请到某个位置上。
你永远不知道来宾之间是什么关系,你如果硬是插在夫妻,情侣之间,你就看脸色吃饭吧。
2、谁买单,谁就有话语权
如果你只是一个列席的食客,不要比主人说话更多。
除非你是小品相声打鼓说唱演员节目主持人什么的,而别人也希望听你来一段,除此之外,就是看买单的表演了。
你如果不服,先把钱包拿出来把单买了。
人家请客,总不能自己埋头苦吃把自己那一份吃回来吧?
人家花了钱自己又不能多吃,你还和人抢着说话,有没有天理了?
< class="pgc-img">>3、夹菜这种事情,要慎重处理
你是个男的,不要给人随便夹菜,尤其是给女性。
如果你是个女的,也许特讨厌别人用口水筷子给你夹菜,可以说自己在减肥,然后把硬塞给你的东西放骨碟里不吃。
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都吃过,不像困难时期家里打个牙祭生怕客人没吃好,一阵乱夹。
4、搞清楚状况,再行动
身边坐一异性,搞清楚她是一个人来还是两个人来,和桌上谁的关系如何再说话,不然会有麻烦。
桌上有大老板在,就别谈自己的小生意,就算你是大老板,也得看桌上有没有上级和更大的老板再吹牛。
你得明白,这是别人的饭局,不是你的演讲会,周围坐的也不是你的下属和员工。
< class="pgc-img">>5、人抬人高
这吃饭不是好声音,不是智力竞赛,不是急转弯,不是连连看,也不是爱消除……
大家是来找乐的,不是来拼命的,不是花钱花时间来听你吹牛的。
别人讲,你夸,再有人讲,你也夸,总之,把别人点赞点够了,自然别人也会过来找你点赞,你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点点谦虚,就可以深不可测了。
好戏都是在后头,除非你想让别人看你的戏演砸了。
如果您觉得这些太假,那就大可以不做声,只对发言人微笑一下,开席二十分钟后下位把每个人挨个敬一下,问别人怎么称呼,然后把对方级别扩大个1~5级(比如业务员喊某总),并且牢记对方名字及级别即可。
6、保守秘密
也许你会发现朋友的老婆也被邀请来吃饭,并且和某总很熟的样子;
也许你会发现上级在酒桌上喝多了称兄道弟,和你说些你不该知道的秘密;
再或者在某个高级会所,你不能轻佻地过去打招呼揭老底,再或者是某熟人带的是情人出场,你都必须保持缄默,如果你还想和他们一起吃饭,并且顺利打入他们的另一个圈子。
哦,忘记说了,往往熟人、老乡、同学或者同事关系,会在酒桌上被人多灌几杯。
旧日糗事也不要再提,除非你真是来踢馆的。
7、不要随便劝酒和醉酒
等级不够就没资格劝酒,劝酒都是在熟人和同级别的人之间,你一小跑龙套的逼着上级干了,就不合适了。
另外开车的,不喝酒的,酒量小的,异性的,说不喝,你就不能劝,消除尴尬的方法只有一个“我干了,您随意”。
你要知道,一人醉驾,全桌遭殃啊。如果你有酒后多话多动症,请严格控制您的酒量,切记。
< class="pgc-img">>8、点单需要智慧
别人请客,就别点菜,真要自己点,就问问服务员有什么特色菜然后挑个便宜的点了,然后让给女士或者东道主。
自己请客,那务必得有一两道印象深刻的“狠菜”,免得别人嫌菜档次不高格调不高就不和你玩了。
认识人最快是在酒桌上,得罪人最快也是在酒桌上,且吃且饮且珍惜。
版权声明: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经删减并整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职场千里马文化】头条号,每天学点职场文化,助力升职加薪!
网友都在看:
警惕:过度管理比没有管理更可怕?太看重管理,企业就离死不远了
成大器者,底层逻辑远比个人能力更重要(高管必读)
25条社会交往潜规则,没人明着告诉你,但很重要!
领导管理下属最常用的5种思维,学会你也能当领导,很实用!
职场上有这6种性格的人,大部分很难升职!你中枪了吗?
中层领导总是“夹缝中求生存”,学会这3招,迟早会升职加薪
大部分企业都爱“以貌取人”,良好的职场形象,会助你升职加薪
华为的绩效管理:减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鉴(附案例解决方案)
><>大招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说到这里歌声恐怕你已经不由自主的哼唱出来了,没错,人人会唱,但是餐饮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什么?你知道吗?
过春节了,就放第一个大招出来,接好!迎新年了!
三大纪律:不贵、不少、不难吃!
八项注意呢?
1、注意新鲜;
2、注意品质;
3、注意卫生;
4、注意环境;
5、注意气味;
6、注意态度;
7、注意剩菜;
8、注意营销。
依照惯例,先来说下三大纪律吧。
第一纪律,不贵。
这个看字面就很好解释,地址,环境,菜品,最终回归到一点上那就是价格,这个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才会提到第一的层面上来处理。
无论是哪一种理论,定位,品类,爆品,无论说的多么的神乎其神,最终只要你落地,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价格。
你扯得再高大上,即使你故事再好,环境再牛逼,最后也要结账,顾客问,多钱,600元,顾客一算,特么的才三个人人均200了。
这是家黑店,以后再也不来了,OK,你又成功的激活了一个反对顾客。
即使高大上到牛逼的很多企业,你看看最终的人均就知道他们的价位是什么水平,比如,吴国平的外婆家,人均也是在60元以内。据说,这还是可劲吃的情况下才到这个人均滴。
我们一般的小餐馆的人均也是要55元的,那些狠狠差的也要45元。比起外婆家没有一点优势可言,不死才怪。
不怕不知道,就怕货比货,一比较你就知道了,60元的人均,难怪生意好,环境,服务,菜品。这个价格,值了!
记得很多营销书,教给大家什么,顾客买的不是商品,是值不值,好,吴大叔做到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菜,这样的服务,人均60元,你不再来才怪!
怎么办?算算你的人均呗,看看比起吴大叔,你的优势在哪里?
价值要清晰,在低价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可以拎枪杀入2017,开始捞金。
第二纪律,不少。
这里的不少是说的量,比如一碗面,量不少于同行和对手,重要吗?很重要!
对于大多数顾客来说,同样价格和品质的情况下,谁的量多自然会获得顾客的满意度更高。就像昨天文章里面说的,那个面馆,一大碗里面几根面条,顾客当然会觉得你的价格高。
以后不来也是正常了,谁让你家这么少呢?这不是明摆着坑人么?
那怎么办,记得我说过我的一个读者开的涮羊肉的店,他们的措施就非常的有效,实操很强。
他们是这样做的,当地的涮羊肉一般都是约定成俗的七两肉,就是按照一盘来销售,大家都是七两肉,原材料价格你懂的,于是有的店就在数量上做手脚,开始越来越少。
我的这个读者开店,听从我的指导从一开始就是足足七两肉,这还不算,最后是一盘肉八两。不要小看这一两肉,成本你知道的,心疼。
后来厨师看不下去了,给他说,其实只要做到七两肉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八两,而且价格还和别家一样。
他问我,老师怎么办?
我说,你要不坚持,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是一样的肉一样的店,你哪里能比对方优秀呢?
我说成本你核算过的,用八两只是赚钱少了,但肯定是不赔钱,这个决定,还是你自己做,如果从长期看,要想成为黑马就要坚持。
于是,他狠狠心坚持下来,顶住了来自厨师的好心和服务员的不理解,坚持用好肉,坚持八两肉,顾客没有一个是傻子,大家都知道了这家店的肉好,同样一盘肉这边吃不了,顶饿,管用,于是在没有任何营销的情况下,更多的顾客来到他的店里面。
三月后,生意火爆成为当地的涮肉NO.1。
这就是关于不少的诠释,您看懂了多少?
第三纪律,不难吃。
呵呵,看到这里很多熟悉我的读者都会说了,老生常谈了,又说这个了,这不就是口味吗?
没错,就是口味,但是指的是口味不难吃,这点既要慢慢说,又要重复说,因为能做到的不难吃的,还真没有见到几个。
古语有云: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用白话解释一下这句话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千人千种口味,适合自己的就是珍品,其实,就是适合自己口味的才是好吃。
就像我不喜欢吃臭豆腐啊,榴莲啊,鱼腥草啊,这些材料制作的食品对我来说就不是美味了,甚至我都会反感这个味道。
就像很多人极爱的榴莲做的榴莲酥,对于榴莲爱好者那就是人间美味,对于我,没感觉不说,我还会觉得臭不可闻。
你能说榴莲不好吃吗?
有人说不难吃的标准是什么?多少分算是不难吃?
不难吃的标准是精准目标顾客说了算,至于分数吗?不难吃的标准是60分。
没有打错,是60分!
还是那句话,懂的自然就懂,不懂的,只会瞎BB。
说完了三大纪律我们不停,立刻放出后面的大招,八项注意!
1、注意新鲜;
用我的一个读者的食材管理来说新鲜吧,很简单,他们的标准就是:
第一、不用死鱼,哪怕是刚刚翻肚皮的也不行,必须现杀;
第二、不用过夜的蔬菜和配菜;
第三、不用药物浸泡过的食材。
你看过这个标准觉得怎样?
你能做到吗?
能坚持做吗?
不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动摇吗?
如果这些都能做到,当地前三名肯定有你,不但有,排名还是靠前的。
说再多也没用,反正你也不信,反正你也做不到。你不想试试,也成为当地前三?
2、注意品质;
绝不以次充好,只用最好的原料,相信每一个顾客都是专家,都能分辨你的食材品质。
让产品说话,就要先从食材品质做起,同样的调料选最好的,最正宗产地的,让有品质的原料,调料为你的菜品增加品质。
3、注意卫生;
厨房卫生间,绝无异味,每天打扫,卫生间用完即扫。
前几天我的一篇文章写过一个炒鸡店,后面有读者回复,他么就是对文章里面说到的卫生间很兴趣,觉得这个商家的做法太棒了,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这个商家怎么做的?
他家的卫生间,卫生间打扫的特别干净,前面一个客人使用离开后,服务员马上就要进去打扫一遍,卫生间里面不但干净卫生,而且没有异味儿,让人心里感觉非常的舒服,这样的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在用心做事。
一个卫生间都打扫的这样干净的店,做的菜肯定也是干净的。老板也是用心的。于是顾客越来越多。
4、注意环境;
不过度装修,自然就好
昨天的文章回复里面,和一个读者聊起来开店的事,说到,有很多人是有100万就可着100万开店,不够了,最后,连凑加借开成了150万的店,结果,当然是现金流断裂,自己不到位,经营业绩差,因为债务压身老板决策失误,倒闭了。
这是真实的,不是故事,你身边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干着这个事。
为什么花超预算呢?装修占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店与众不同,到底在哪里与众不同呢?
装修呗!
于是各种装修风格的店越来越多,一些大牌设计师的设计费要百万,即使一些普通的也要十几万的设计费,开业前,大家都是寄托希望于开业大卖。
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开业肯定大卖,可是怎么就没有人想,开业不卖呢,开业不好呢,有好的打算就有坏的打算。
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可惜没有人愿意这样想,都是想自己一定与众不同,就像自己的装修一样。
各种炫酷的造型,大量的3D绘画,还有什么工厂风,什么这风,那疯,最后一看账单,老板疯!
这是开店做生意,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装修,一定不要花太多钱,没用,假如,只是假如。
一个顾客到你店里面吃饭,吃饭完了。你要他谈谈感受,他歪头想半天,最后说,你家的装修风格真棒,我就是为了你们的装修来吃饭的。
估计一脸懵逼的准是你!
5、注意气味;
油烟,通风处理无异味;
这一点,很多火锅店做的非常棒,很出色,吃了一顿火锅以后,身上没有讨厌的油烟味。
很多火锅店的卖点也是吃完身上无异味。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店越来越重视气味,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店,进去吃顿饭,回来后,全世界都知道你吃了啥。
只是店主身在味中不知味罢了,就像昨天的文章里面回复的一个读者说,鼻子闻不出味道就不要干餐饮,嘴巴分不出好味就不要干餐饮。
下面是一段食客的对话:
男:上次去吃的烤肉最近又在搞活动,今晚我们去吃吧?
女:不去!
男:为什么?
女:上次去吃,回家后,羽绒服和羊毛衫上都是烤肉的油烟味,弄不掉,大冬天的这样的衣服又不能天天洗,这两件都要干洗,我这几天都挂到凉台上吹呢。
男:这样啊,我上次也是吃了一身味。不过我回去就洗了,确实不爽,要不吃别的去吧。
女:好,那就去吃……
店堂里面的油烟味,可能你觉得不重要,但是,你的顾客觉得很重要,你解决不了?
没事,我去别家去吃就可以了。
6、注意态度;
顾客是上帝,这话说的,你见过上帝吗?
没有!
那怎么那顾客当上帝,我都不知道上帝啥样?
把顾客当上帝就是要服务好顾客,顾客的要求第一满足。
哦,我信佛!
咳咳……
在附和规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去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这是服务最高标准也是最高境界。
而不是无条件的满足顾客的所有需求,甚至满足顾客的无理要求,说出这种话的店长或者老板都是混蛋。
做到什么样子?
答: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7、注意剩菜;
时时关注,及时发现问题。
发现剩菜用心研究原因,对于,剩菜过多的顾客一定要追究真实原因。
谁做的好,我们一个读者说过一个故事,值得借鉴,他们在一家知名餐馆吃了一顿饭,不说是谁家,也不说多钱,说的是剩菜。
那天晚上,他们吃了晚饭后,就结帐离开,总共点了四个菜,结账的时候桌上有两个菜都是光光,一个剩下大约三分之一,另一个几乎没动,这个菜不合口味,今天不说厨政。
结帐的时候,就被收银员留了电话加了微信,事后才知道,他们店内部有一套完整的通讯系统,这边及时的知道了他剩菜了,所以,前台积极的加了他的微信并留了电话。
他回到家,不一会,也就前后40分钟的样子,就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陌生手机号,接通后对方自报家门时他刚才吃晚饭的那家店的经理。
他很诧异,有些警惕的问对方什么事,那边条理清晰的询问他对今晚所剩菜品的意见反馈,并对这么晚打扰到他的休息表示歉意,为了表示道歉,赠送一个价值200元的现金抵用券和一个他们店的价值98元的特色菜作为对他的补偿。
他不是占小便宜的人,但是对于这样的服务还是无法拒绝,于是配合他们家做了足足36分钟的市场调查以及他这次剩菜的真正原因。
那位经理在得知真实原因以后,又将他消费的这道菜的菜金返还到他的会员卡,当然,他没有这张卡,不过没有关系,已经给他将信息录入会员管理系统,下次到店的时候,只要出示身份证明就可以激活使用。
这让我的朋友非常的诧异有此服务,当然也是非常的满意,心中已经完全认同此店的服务和管理。
8、注意营销。
过度营销,是所有店的通病,都在营销上狠狠使劲,这就像,头疼医脚,白费劲。
大家一遇到问题感觉就是营销出了问题,于是一股脑的就开始搞活动,搞促销,比比看谁的力度大,看谁赠品多。
这里面常见出错有三个
一、不是越大越好
活动推出后,没有人参加,没有人买卡,没有顾客,没有会员,这时候想的就是,是不是力度太小了。
正确的说法是,要多大力度才合适,而不是力度又小了。
了解顾客需要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自己员工的认知也是重要的,这些数据抓到手里,才会因地制宜,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活动规则。
活动的力度,不能是杀敌一千自伤800。
二、不是越多越好
这里面的多,说的是赠品,就是一搞活动,就费尽力气设计几十个赠品出来,这里面隐含的意思就是,对自己的活动,对自己没有信心。
只能靠提高赠品的数量,来弥补自己内心的恐惧。
什么恐惧?
担心顾客觉的不值。
于是就拼命的增加赠品的数量,就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放心,看看,后面长长的赠品名单,心想,哈,这下子,不会不加入会员了吧。
其实,你有没有考虑,顾客真的就是看你的这些赠品来的吗?
减少一下赠品,只要合理的赠品就会没有顾客吗?
你没试试怎么知道?
提高自己的品质,提高竞争力,即使是很少赠品,没有赠品也有认可你的会员愿意加入。
放弃越多越好的想法吧,做好产品,做好菜!
三、不是越狠越好
这里的狠,是指的金额,不是充1000送1000才有人,要学会合理营销。合理充值,如果充值的结果是赔钱,这样的会员充值又有什么用处呢?
很多充值设计都是这条路子,充多少送多少,这是用的最多的,充100送50,这个还是可以的,看起来是五折,其实就是75折,对于商家和顾客都是蛮划算的一种方式。
后来,隔壁老王家的饭店开业了,怎么办,对自己没有信心啊,于是老板拍屁股想出一个办法,充100送100,看你老王怎办?
谁知道隔壁老王果然不一般,开业那天才打出一个条幅,拉到门口,充100送100还一桌送两箱啤酒,还饮料免费,餐后还送餐券,NND这是不过的意思吗?
好,那就拼了,于是,两家开始比着送,你送100我就送150,不到三月,老王家就关门了,这边也好不到那里去,那些充值得还都在回来消费,怎么算都是赔钱,这事搞的!
上面三个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店,菜,服务都没有信心,不去分析顾客和对手,盲目的乱搞充值,将自己逼上绝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提高菜品质量和品质,做好三大纪律里面的,不贵,不少,不难吃,将三大纪律做到位,坚持八项注意,认真执行,狠狠执行,将最简单事做到极致。
做到这些,生意不好都难,营销呢?
营销,根本没用!
2017.01.24
刘克(万能的姐夫)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姐夫说:越害怕越失去,越付出越成功,越分享越快乐!
每天一篇原创,这是我的第【620篇】原创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刘克所有,欢迎分享、转发!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者:刘克,微信公众号:QQ574321 。转载人的转载行为,视为同意本条,转载须附本条!>< class="pgc-img">>
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正所谓成也酒桌,败也酒桌。
在中国,这饭该怎么吃?其实也不复杂,综合起来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01
三大纪律
■ 纪律一:守时
现在的城市都拥堵,除非你是桌上最大的老板,如果不是就别迟到。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一般都会等人齐了才开饭,十几个人等你一个,等的越久,就越讨厌你,这样的事儿多了,干脆就不叫你。
千万不要玩“狼来了”,明明40分钟才能到,明明你还根本没出门,非要说自己马上到。
这若干个“马上到”加起来,就再也没人信你了。
另外东道主应该是第一个到场,其他人既不能去太早显得几个月没吃了,也不能比上级来的晚。
宁可提前到饭店玩手机,离约定时间早个五分钟进场,不能让所有人都欢迎你的到来。
■ 纪律二:友尚往来
在哪里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什么人吃;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吃的开心;谁买单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级别的人应该轮流坐庄。
当然,有两种人永远不用买单:上级和被求之人。
一般的原则是:谁喊吃饭谁买单,在谁的地盘上谁买单,谁钱多谁买单,不然这个圈子不如第一次就A了,或者自觉轮流坐庄。
也许某人和你吃饭他掏了十次钱,但你也必须回请个三四次,再或者你和东道主每次都为了买单拉拉扯扯,但是三四次强行把小单给买了。
■ 纪律三:守纪律
别人端杯你端杯,别人干了你扭捏两下再装作不会喝酒慢慢干了,别人夹菜你夹菜,别人站起来你就站起来,大老板敬酒一圈后你再敬,别人安静你也安静,别人喝汤你也喝汤。
但凡吃饭,都一定是有组织有目的有主有次的一场局部战争,子弹都是打那些显眼的人,好印象也总是给那些守纪律的人,这样下次别人才会喊你。
02
八项注意
■ 谁买单,谁安排座次
基本上在中国吃饭,都不要做第一个坐下去的人。
如果你位尊权重,如果你是甲方,如果别人有求于你,别人自然是把主位给你,即便如此,也得在东道主请求下再三推辞方可入座。
其他人只管站着等主人安排位置,或者直接把最次的上菜位先坐了,然后再被主人邀请到某个位置上。
你永远不知道来宾之间是什么关系,你如果硬是插在夫妻,情侣之间,你就看脸色吃饭吧。
■ 谁买单,谁就有话语权
如果你只是一个列席的食客,不要比主人说话更多。
除非你是小品相声打鼓说唱演员节目主持人什么的,而别人也希望听你来一段,除此之外,就是看买单的表演了 。
你如果不服,先把钱包拿出来把单买了。
人家请客,总不能自己埋头苦吃把自己那一份吃回来吧?
人家花了钱自己又不能多吃,你还和人抢着说话,有没有天理了?
■ 夹菜这种事情,要慎重处理
你是个男的,不要给人随便夹菜,尤其是给女性。
如果你是个女的,也许特讨厌别人用口水筷子给你夹菜,可以说自己在减肥,然后把硬塞给你的东西放骨碟里不吃。
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都吃过,不像困难时期家里打个牙祭生怕客人没吃好,一阵乱夹。
■ 搞清楚状况,再行动
身边坐一异性,搞清楚她是一个人来还是两个人来,和桌上谁的关系如何再说话,不然会有麻烦。
桌上有大老板在,就别谈自己的小生意,就算你是大老板,也得看桌上有没有上级和更大的老板再吹牛。
你得明白,这是别人的饭局,不是你的演讲会,周围坐的也不是你的下属和员工。
■ 人抬人高
这吃饭不是好声音,不是智力竞赛,不是急转弯,不是连连看,也不是爱消除……
PK起来并不精彩。
大家是来找乐的,不是来拼命的,不是花钱花时间来听你吹牛的。
别人讲,你夸,再有人讲,你也夸,总之,把别人点赞点够了,自然别人也会过来找你点赞,你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点点谦虚,就可以深不可测了。
好戏都是在后头,除非你想让别人看你的戏演砸了。
如果您觉得这些太假,那就大可以不做声,只对发言人微笑一下,开席二十分钟后下位把每个人挨个敬一下,问别人怎么称呼,然后把对方级别扩大个1~5级(比如业务员喊某总),并且牢记对方名字及级别即可。
■ 保守秘密
也许你会发现朋友的老婆也被邀请来吃饭,并且和某总很熟的样子;
也许你会发现上级在酒桌上喝多了称兄道弟,和你说些你不该知道的秘密;
再或者在某个高级会所,你不能轻佻地过去打招呼揭老底,再或者是某熟人带的是情人出场,你都必须保持缄默,如果你还想和他们一起吃饭,并且顺利打入他们的另一个圈子。
哦,忘记说了,往往熟人、老乡、同学或者同事关系,会在酒桌上被人多灌几杯。
旧日糗事也不要再提,除非你真是来踢馆的。
■ 不要随便劝酒和醉酒
等级不够就没资格劝酒,劝酒都是在熟人和同级别的人之间,你一小跑龙套的逼着上级干了,就不合适了。
另外开车的,不喝酒的,酒量小的,异性的,说不喝,你就不能劝,消除尴尬的方法只有一个“我干了,您随意”。
额,你要知道,一人醉驾,全桌遭殃啊。
如果你有酒后多话多动症,请严格控制您的酒量,切记。
■ 点单和买单都需要智慧
别人请客,就别点菜,真要自己点,就问问服务员有什么特色菜然后挑个便宜的点了,然后让给女士或者东道主。
自己请客,那务必得有一两道印象深刻的“狠菜”,免得别人嫌菜档次不高格调不高就不和你玩了。
该你买单,就自觉趁上厕所偷偷买了,不该你买单,你就可以装傻趴桌上睡觉。
别每次都装作掏钱包手卡兜里不动还空喊不行动,只需要说声“谢谢,下次我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