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火锅创始于清宣统元年(1908年),当时的店铺就设在重庆市南岸海棠溪的古石桥头。宣统年间,南岸因其天然的水运优势,成为长江上游的航运重镇。作为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大量的船夫和船只聚集在此。为了填饱肚子,船夫们常常在江边随地搭起锅灶,用沿江两岸屠宰场丢弃不用的廉价动物内脏和牛油渣,拌上葱姜花椒等佐料一起下锅烫煮,这种既能充饥又能抗寒的食物,俗称“连锅闹”,也就是重庆火锅的雏形。当时的江边有一个名叫李季槐的船工发现了商机,在海棠溪桥头搭建锅灶,做起了“连锅闹”的生意,就取名“桥头火锅”。
民国时期,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岸临长江一线商贸发展迅速,街区繁荣,人口密集,桥头火锅生意兴旺。1943年2月23日,郭沫若、夏衍等几位文人在桥头火锅为好友庆生,下下了打油诗:
街头小巷子,开个幺店子;
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
洞里生炉子,炉上摆锅子;
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
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
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
1960年,桥头火锅迁至南坪珊瑚村。1994年,桥头火锅被国家国内贸易部命名为重庆市餐饮业第一家中华老字号名店,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火锅。
? 俘获无数明星的火鳯祥 ?
郑恺开的火锅店本就自带一大波流量,几乎大半个娱乐圈的大佬都来吃过,开到哪里就火到哪里,一座难求!
?民国风情十足,夜上海里涮火锅 ?
不同于火锅店常见的川渝江湖风,郑恺是上海人,他开的店也自成一派老上海商行的精致风情。
朦胧昏黄的吊灯,老上海的复古画报,浓烈的民国风情扑面而来,随手一拍就是刷爆朋友圈的大片!
还有充满老上海大舞台韵味的包间,私密性十足,和朋友小聚是最佳选项!
?吃的就是这口“鲜”气 ?
鲜货火锅重点就在于这个“鲜”字,火鳯祥可谓将这点做到了极致,原地直采,当日鲜送,食材从后厨到上桌,一眼就能看到!
豆苗、蘑菇等蔬菜,现剪现吃,吃到嘴里的每一口味道,都自带一股子“鲜”气儿!
?免费甜品吃到饱,怼实! ?
店里的甜品都是免费不限量供应的,双皮奶、冰粉、冰汤圆、布丁、酸奶... 通通都有!
吃辣锅吃到浑身冒汗的时候,嗦一碗冰汤圆,真的无敌通透解辣!
无论是什么火锅,锅底一定是掌控全局的重中之重,火鳯祥的酸汤鸭鸳鸯锅,就是让人为之倾倒的神仙味道!
一只贵气金凤凰腾云驾雾而来,精致的说是艺术品也不为过,一上桌就引得众人拿出手机狂拍不止。
红锅的底料都是由手工炒制而成,挤满了四川的干辣椒和花椒,还自带各种卤味,十分有料!
特色的老鸭汤里面有着来自重庆的腌萝卜,再加入每日炖煮数小时的鲜鸭浓汤,辅以虫草花的滋补功效,十分养生!
在开涮前一定要先喝上一碗,酸爽开胃,听说郑恺一口气都能喝8碗呢!
鲜切上桌的四喜牛肉是每桌必点,有原味、双椒、藤椒、酸菜四种口味,解决你的选择恐惧症!
来自云贵高原3-5岁的小黄牛,牛霖部位本身肉质就嫩到没边儿了,下锅涮30秒就足矣!
红油锅底激发出牛肉的嫩滑,一下子塞进口中,肉汁丰盈,软弹的牛肉环绕舌尖,让人一吃就难忘!
凤凰造型的黄喉还是头次见,而且是选用了比猪黄喉更加厚实弹韧的牛黄喉,独特的改刀方式,也使其更容易入味。
特制的竹签吃起来也十分方便,一把丢进锅边慢煮,过一会儿就可以直接夹起来了,再也不必到锅里翻来覆去的找!
厚实的黄喉吃起来脆嫩无比,行家入口就知道有多“鲜”!
涮火锅必点的毛肚,也得“鲜”才好吃!从叶片上颗颗挺翘、精神抖擞的小刺上就可见其品质!
一筷子挑起大片的毛肚,在红汤中七上八下一番,蘸上自己爱吃的料碟,入口脆的直响,倍儿爽!
大块的鹅郡被片成薄薄的穿在竹签之上,在辣锅中畅游一圈就变色成熟了,每片都吸收了牛油的浓香。
吃起来有种在撸串的感觉,一口一串,脆嫩的鹅郡在齿间蹦跶,让人吃的停不下来!
长度爆表的鹅肠晶莹剔透,也是每桌的招牌必点,光泽透亮,弹性十足,品质一看就属上乘!
夹起一根下锅开涮,只需等鸭肠变得微微卷曲就能开吃!
入口先是酱汁的美味,而后汤底的麻辣慢慢浮现而出,难以言喻的地道正宗!
虾滑上桌后得用木槌捣一下,这样才能让虾滑更加有嚼劲,搭配上鱼籽,则更增加了别样的口感。
大颗的虾滑经过红油的洗礼,裹上莹润的汤汁,细嚼之下,虾肉的清香就会慢慢浮现。
嫩滑饱满的虾滑在老鸭汤里鲜味则会被激发到最大程度,鲜甜微酸,十分值得一试!
还是第一次在火锅店看到直接“带土”上桌的蔬菜,翠绿的豆苗茎叶清香,鲜嫩无比!
现剪现涮的香菇吸收了饱满的汤汁,特有的鲜香与汤汁相互交融,能吃到大自然般的清新感觉!
这里的老汤辣卤也是一绝!卤鸡脚软软糯糯,吃起来有着满满的胶原蛋白!
卤肥肠则是Q弹有嚼劲,吸饱了卤汁后一咬一嘴爆汁,回味无穷!
小酥肉作为餐前小点吃再为合适不过,每口都能吃到扎实的瘦肉。
迷你的小糍粑一口一个,满嘴都是香甜,也不用怕吃多长胖了。
对于火锅来说,食材的新鲜程度至关重要,一家能将“鲜”发挥到极致的店,必定也能夺得无数吃货的心!
/
火锅万千,还是火鳯祥鲜!
■ 门店信息 ■
火鳳祥鲜貨火锅
地址 :樊城区天元四季城4楼
火凤祥鲜货火锅(天元店)
?END?
出品:襄阳食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POI酱 摄影:大福君
本文由襄阳食记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周二,《宵夜江湖》重庆篇播出,弹幕飘过一片“这期真的好过瘾”的感叹。讲真,每位来重庆的朋友,最心心念念的都是美食。面对美食,吃货们总是会拿出最大的诚意,比如平时滴辣不沾,来这里麻辣火锅却吃得风生水起,还嚷着可以再辣一点;在一锅怪味鱼面前,平时很傲娇的人,也会向霸道的店规服软。
在重庆,各种烧烤、串串、江湖菜等美食遍地,但最不容错过的还是重庆人最最爱吃的火锅。据统计,重庆人每周平均要吃三次以上。正是这样的狂热,重庆火锅在2016年5月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所以,在火锅之都不吃火锅,就像去北京不去天安门。火锅才是重庆美食江湖的不二霸主。
称霸宵夜江湖的火锅,是这座山城的魂
重庆人最爱吃的火锅一定是红汤,所谓一锅红汤烫天下,朋友相约不知道吃啥?火锅撒!
天上、地下,荤的、素的,肚条、脑花、鸭肠、鸭血、土豆、海带苗……上百种菜品让你选。
吃火锅,别问辣不辣,因为嬢嬢口里的“不辣”搞不好就是你吃过的“最辣”。另外,和重庆朋友吃火锅,清汤锅不要轻易点,因为能陪你吃清汤的并非都是真爱,也可能人家正在心里骂你“二哈”。
火锅吃一次两次,未必能吃到精髓。不过,重庆人粗中有细,早练出一套口诀:“肉类先下汤味鲜,海鲜蔬菜在中间,带血粉类易浑汤,只好放在最后边,水发薄片夹着涮,大约十秒脆又鲜……”
火锅能成为重庆美食界的武林霸主,也是拼出来的,靠的还是最底层的劳动大众。别看现在火锅成为重庆的名片之一,还被泸州、自贡争当发源地,但回到最初,火锅也难登大雅之堂。
约清代道光年间,长江边上跑船的船工,图做饭方便,用一瓦罐盛汤,加入各种菜,添以海椒、花椒,不但美味,还能祛湿驱寒。这被认为是麻辣火锅的雏形。
到了民国初,这种食用方式又发展为沿街叫卖的“水八块”。所谓“水八块”,就是用洋铁制的八格锅,下面生小炉灶,吃客们一人占一格,加作料,烫牛肉、牛杂等,价格大约为一个铜板八块牛肉,而它的吃客主要是棒棒、船工等江湖客。后来,火锅开始在店铺销售,这种食用方式也在重庆沿袭下来。
现在,虽然棒棒军、袍哥等码头文化在时代中泯去,但因他们而诞生的火锅在扛起半座山城的同时,也成为山城人精神的载体。对于重庆人,麻辣鲜香的火锅犹如这座城市,曾经“廉价”,现在“火热”,它包容着一切。
重庆火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火锅文化则是这座山城的魂。而提到重庆火锅,“乱劈材”是另一个不得不提的重庆特色。
来重庆划一场乱劈材
在重庆喝酒,想要喝的热闹,少不了划拳。一般先是兄弟拳,喝到酒酣就换乱拳,也就是江湖流传的酒令绝学“乱劈材”。这种重庆人最流行的喝酒方式,在电视剧《山城棒棒军》,以及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宵夜江湖》里都被提及。
在重庆火锅店,最精彩的是看重庆美女们划拳,踩着板凳,拉开架势,出口就是诙谐幽默的重庆言子儿,尾音悠扬。
要行拳,难免喝酒。重庆可以选择的酒很多,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行拳多以啤酒和重庆本地的高粱酒江小白为主。低度、利口的口感更受他们青睐,即使划拳输了,男生女生都不用担心会醉酒失态。
现在,随着健康饮酒时代的到来,米酒、果酒也渐渐走进重庆火锅店,成为女生们聚会时的首选。比如在《宵夜江湖》里随处可见的蓑衣米酒,和江小白出自同一个酒庄,9度微甜,温润爽口,很好地中和了舌尖的麻辣。
重庆有一句老话:背靠两条江,喝酒如喝汤。只要举起了酒杯,重庆人的耿直、豪爽就展露无疑。
在重庆,有火锅、有江湖、还有“乱劈柴”。你来,就会发现,喝的是酒,也是任逍遥的意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