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行业报告”,即可获取报告节选,速来研讨!
< class="pgc-img">中研网
>江苏连云港是苏鲁一带重要的海鲜产地,随着上市量增加和春节后需求量减少,眼下这里的海鲜批发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的海鲜市场,梭子蟹、皮皮虾等海鲜品种一应俱全,批发价格较春节期间有所回落,降价幅度在10%至20%左右。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当地海鲜电商快件发货量约50万件,较节前的发货量明显回落。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某海鲜商户 闫玲玲:梭子蟹春节前130元一斤,现在一斤是110元左右;皮皮虾春节前100多元一斤,现在也就90多元一斤;八爪鱼春节前卖到五六十元一斤,现在也就40多元一斤。
前几天,江苏连云港等地连续遭遇雨雪、冰雨天气,给海鲜供应带来一定困难。随着恶劣天气告一段落,渔民出海、物流运输等慢慢恢复,各类海鲜产品供应量也逐渐增多。
在水产交易市场,海鲜行情更是火爆。春节临近,每日交易量约600吨,特别是与“龙”相关商品,如龙虾、龙利鱼等需求更大,价格也小幅上涨,涨幅在5%到10%之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市场在中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2023年,中国海鲜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的海鲜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海鲜市场规模达到了3217亿元,而2023年预计会突破4000亿元大关。这显示出海鲜市场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
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也在上升。截至2023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达到32.82公斤/年,较2018年增加了4.52公斤/年,同比增长16.0%。然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人均海鲜消费量略有下滑,为26.42公斤/年,较2019年减少了6.40公斤/年,同比下降19.5%。
为确保海鲜市场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我们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海鲜市场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海鲜市场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我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鱼类资源丰富,渔业稳定发展,这为速冻海鲜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水产品加工主要集中于加工条件良好的沿海城市,如辽宁、山东、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区;
目前国内水产加工品总量仅占水产品总产量的25%以上,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说明水产加工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我国速冻食品的市场规模达1235亿元,其中速冻海鲜制品33.3%,产品市场占比小,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之后五年,年均增速5%以上。
中国海鲜餐饮区域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5%,华南地区占24%,东北地区占9%。
但受疫情影响,海鲜餐饮企业数量在近几年呈现断崖式下降,从17862家减少到了15097家,减少了2765家,降幅为15.48%。未来,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以及降本增效将成为海鲜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达到23千克,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将达到36%左右。可以说,海鲜水产市场正迎来黄金发展期。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海鲜消费正在迎来突破性增长,电商领域将获得更多机会,同时对海鲜水产养殖业也将带来深刻的变化。
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进口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进口额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1%,凸显出对更昂贵形式的海鲜蛋白的需求转移。与此同时,美国从2016-2021年经历了7.1%的复合年增长率,其中,三文鱼增长10.3%,螃蟹增长19%,龙虾增长17%。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海鲜消费最大的国家,并且以每年6500万吨的海鲜消耗量,占据全球海鲜消费量的45%。中国海产品进口额从2015年的80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70亿美元,超过了2020年日本的进口额,当前进口额为140亿美元,这一增长是由虾、鱼粉、螃蟹和三文鱼推动的,所有这些都呈现出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合计占进口增长的94%。
中国海鲜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在前6个月水海产品及制品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中,日本位居首位,出口额为17.46亿美元;其次是美国、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台湾、菲律宾和德国。这些国家/地区的出口额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19%。
总体而言,2023年上半年中国初级水产品出口额为5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0%。山东、福建等五个主要出口大省的出口额总计为47.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1.4%。
深加工鱼类出口额为20.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1%。深加工虾蟹贝鱿类出口额为2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5%。
从消费区域来看,东南部地区海鲜消费量较高,消费市场下沉渠道容易打通,而西部地区受冷链、交通等因素制约,海鲜消费量较低,消费市场开发难度较大。
随着海鲜市场竞争不断升级,一线城市海鲜餐饮消费转型主要出现正餐快餐化、外卖占比较高等趋势。同时,主要消费场景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相较于过去在店内用餐,线上订单需求量逐渐上升。
以海鲜自助餐厅、日式料理店等为代表的海鲜餐饮业态也迅速成为流行趋势,海鲜主题餐饮尤其受到80后、9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热捧,海鲜大排档则成为消费热门之选。
想要了解更多海鲜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海鲜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行业报告”,即可获取报告节选,速来研讨!
家好,我是上海海澜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亚丽,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大脑营行学习两年多的时间,我是如何把一支很普通的团队打造成为现在有着超强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狼性团队,并且把年营业额从原来的不到3000万做到了现在的5000多万,年利润从300万做到现在的800多万的。归纳起来我觉得我主要做对了以下几件事:
一、分好钱
1.为总经理、厨师长分好钱
我把这两年多以来,在大脑营行学到的所有,包括薪酬机制、激励机制,都用在了我的团队上。
首先我针对总经理、厨师长设计了一个新的分钱机制。原来他们也有分红,像总经理,每个月的薪酬是3万块底薪,再加上当月利润的10个点。也许是因为没有业绩目标的刺激,那时候我们的利润很低,而且一直提升不起来。学习了苏老师的课程以后,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回去以后马上对这两个岗位的分钱机制重新做了调整,开始进行年营业额和年利润的双重考核。比如这一年我们的业绩指标是要达到5200万,利润要达到800万。如果两项指标都能达成,总经理和厨师长他们每个人就可以拿到利润的5个点,也就是40万元;如果两项当中只达成了一项,就拿4.5个点,也就是36万元;如果两项都没有达成,就只能拿4个点,也就是32万元。
虽然只是做了这样一个细微的调整,却产生了惊人的效果。这几年海澜湾的营业额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利润已经翻了3倍。
2.为核心团队分好钱
我们海澜湾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工作年限都比较长,大多数都跟了我五六年,而且这几年间也没有人要求过加工资。那么如何激励和回馈这些骨干,给他们分好钱呢?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各个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整合在一起,组建了一个"管家团队",同时给他们设计了一个分钱的机制,具体办法就是设置年终奖。"管家团队"的奖金额度是跟营业额挂钩的,比如公司达成业绩指标5200万,公司在年底就会奖励他们每人55000块钱;如果达成5000万,就奖励每个人50000块钱。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更大的动力,不但会努力完成自己本部门的工作,还会监督其他部门完成每个月的业绩指标,因为他们现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所以他们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忙,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团队就非常有士气,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下子就提升起来了。
3.为服务员分好钱
服务员之前是一个月3000块底薪,加上酒水提成,大概也就4000块钱左右一个月。学完苏老师的课程以后,我又把服务员的薪酬机制做了改革,把底薪降到1000块钱,然后把每个包房当天的营业额跟他去挂钩,给他2个点的提成,比如今天他负责的包房的客人消费5000块钱,那5000块x2%=100块,他可以拿100块钱的提成,如果客人消费了8000块钱,他可以拿160块钱的提成,所以他每天都能自己算出来他具体拿多少钱。
到了春节最高峰的时候,一个服务员的月工资能拿到8000块钱,再加酒水提成,可能拿到9000多块。原来这些服务员只拿3000块底薪和一点点的提成,工作根本谈不上积极性主动性,现在改革之后,所有的消费都跟他自身利益挂钩,他服务客人就非常地尽心尽力,就像自己家的生意一样。以前会出现漏单走单这些情况,现在老板不用去管,服务员比老板管得还紧。如果今天这个包房消费很高的话,服务员会特别兴奋,也特别有成就感。
二、做好成本控制
1.导入增加式分配机制
厨房是生产重地,不仅关系到菜品质量、出品速度,更是决定整个企业运营成本高低的核心部门。厨房里面的成本控制一直以来都很让我头疼,人人都知道不能点长明灯、不能开长流水,这些都是好把控的,但有很多浪费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调味品的浪费、下脚料的浪费、原材料采购和储存的浪费,等等。去年学习了苏老师的《经营思维》,回去后我马上落地改革,开始对后厨进行毛利率的考核,因为提高毛利率的方法之一就是控制成本嘛。我对这个部门前几年的毛利率做了一个统计,算出一个平均值,规定:如果第二年他们的毛利率超过平均值的0.5个点,就奖励他们5万块钱;如果超过1个点,就奖励10万块钱;如果超过2个点,就奖励20万块钱。
考核以前,没人会去考虑什么浪费不浪费,反正都是老板的钱。现在不一样了,整个后厨对成本的把关特别严格,有人稍微浪费一点,他们都会去纠正、去制止。他们去采购的时候比我自己还要精打细算,总是能买到品质最高但是价格更低的原材料回来。从去年考核到现在,每个月他们都会达标。我相信到一整年的时候,他们20万的奖励肯定是可以拿到手的。当然这样也为公司节省了更多的钱。
2.导入减少式分配机制
上面说了增加式分配机制,我们还有减少式分配机制。
比如我们海鲜区的冰块,原来每个月的费用在五六千左右,我觉得浪费的蛮多的。我也跟厨师长交流过,我说在保证咱们海鲜品质的前提下,这个费用是不是可以往下降一降?厨师长跟海鲜区的主管也说了,这一块的费用能不能降一下?主管说,我们已经很省了。
后来学了苏老师的课以后,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减少式分配机制。我就把过去一两年的冰块使用情况做了一个数据分析,得出来每个月冰块的平均费用大概在5000块钱左右。我就把每个月5000块钱作为一个成本基数,省下来的部分,不管多少钱,公司一半他(海鲜区主管)一半。
结果考核的第一个月,他就分到了300块钱,也就是一共节省了600块钱,公司拿一半,他拿一半。现在实施这个机制应该有两年时间了,他每个月都能分钱,最多的一个月省下来1560块钱,也就是说那个月的成本只有3000多块钱。他原本坚持说没办法往下降这个费用,但是自从用了减少式分配机制之后,一跟他这样分钱,效果立竿见影,成本大幅下降,而且海鲜的品质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还有一个口布、台布等布草的清洗。之前这个费用也很不稳定,供应商过来收的时候几乎没人认真地去清点,对洗涤质量的把关也很差。我于是也做了一个数据分析,得出布草清洗的一个成本基数,然后省下来的钱也是对半分,公司一半,布草房阿姨一半。
现在每个月布草房阿姨拿个七八百、一千块左右太正常了。她特别负责,人家供应商来收洗台布口布,她就一块一块自己亲自去数。口布如果是没用过的,她就会拣出来:这都没用怎么扔进来了?员工有时拿私人衣服去洗,她都会制止:不行的,不能洗的。把关把得特别紧,比我这个老板还要认真。
三、打造明星产品
苏老师一直说要打造一款属于自己的明星产品,我就想,我们一个餐饮企业怎么去打造明星产品呢?我后来想到了我们海澜湾的"一品鼎",这是我们酒店的镇店招牌菜,点单多、口碑好,销量年年都在递增,客人的复购率特别高,有些人还要特意买回去给家人吃。我就带领团队做研发,经过一次次的优化升级,就把这款堂食菜品做成了一个真空包装的高端礼品。这款产品在去年7月份落地,走进了我们签约的高端商场,也走进了大脑营行的商城,并且在大脑营行的展会上也做了销售。到现在仅半年时间,这款单品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500万。现在我不只是依赖于我的餐厅去赚钱,这款产品每一天在各个平台上也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收人。真的要感谢苏老师,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单品能在半年时间做到500万,实在太出人意料了。我现在非常看好这款产品,觉得它的市场会无限大,因为它的销售可以铺到全国各地。
四、打造狼性团队
1.激发狼性
我觉得团队是我最大的骄傲和动力,我真的拥有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这也是学习大脑营行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2016年8月份我第一次学习《商业思维》,完成学习后,当月,我又带着我的核心团队参加了陈(文强)老师的《企业自动运转》。在那里,我的团队学会了 PK 与激励的一些法,体验了感恩与合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那次我们在与现场各个团队的 PK 中得了冠军,过程很艰苦,结果很美丽,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与蜕变。
陈老师说过一句话:没有经过折腾跟摧残的团队是不会有凝聚力的,一个没有经过泪水与汗水洗礼的团队是不会强大的。这些年我跟我的团队一起哭过笑过,就像大脑营行一样,不管是啤酒淋头,还是吃苦瓜,我都带他们做过。完不成任务时,做俯卧撑,50个、100个、200个、300个,我们都做过;徒步,20公里、40公里、50公里、60公里,最多的一次70公里,我们都走过。记得那一次70公里徒步,总经理带领销售团队早上7点开始走,队员身上不能带一分钱,不能拿手机,回来的时候要看谁身上的钱多。整个过程中间,我们没有人送水、送饭,他们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生存。我一般两个小时去看他们一次,去看他们都是怎么在找钱。当时说实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不管是总经理也好,还是销售经理也好,她们平时穿着西服裙、踩着高跟鞋,都是形象特别好的,但这个时候穿着旅游鞋,风尘仆仆,还要运用她们的话术,跟人赔笑脸说好话,想办法去赚一点钱,有时还会被人当成骗子,被斥责、被嘲笑,真的很狼狈。特别是到深夜1点的时候,要下大雨了,我就去接他们,我说要下大雨了,就回去吧。我们的员工说,已经快到了,我们一定要把它走完,如果这点路不走,我们一天就白走了,等于是没走到。他们从早上7点开始走,走了19个小时,到深夜2点才回来,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们从身上拿出来的钱也都是湿的,在6个人身上拿出了1300多块钱。当时我特别心疼,也特别感动,我真的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相信拥有这样的一支团队,我的企业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
2.头狼效应
要打造一支狼性团队,首先老板要做一只头狼。我对自己其实也是蛮狠的,也是敢于拿自己开刀的。在2017年的11月份,我们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完成240万红酒的销售。当时对于我们销售团队来说,其实压力蛮大的,我也想挑战一下自己,同时也想激励一下团队,于是我个人也揽了60万的任务。
我们每一次的任务背后都是有 PK 的,都是有奖惩在里面的。如果完不成怎么办?那我作为董事长,不可能把惩罚定得很轻。我当时一拍脑袋,就说,如果我完不成60万,我就剃光头。那一个月,我拼了命地做业绩,可是剩最后两天的时候,我的业绩还没有完成,只有44万,还差16万。他们都说,袁董,你已经可以了,完成很多了,光头就不用剃了。我心里想,我这次如果完不成,光头也不剃,那我以后说话还算不算?我还怎么带我的团队?我就跟他们说,到明天为止,如果我的业绩没完成,我一定会兑现我的承诺。当时我就想着超哥的一句话: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我也已经做好了剃光头的准备,人生有很多事都可以尝试一下,剃一次光头又有何妨呢?当时总经理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动,她说袁董,如果要剃光头,也轮不到你,因为是我带团队没有完成这个业绩,这光头应该我来剃。我的销售团队的女将们也都说,如果剃光头,我们一起剃。当时真的震撼到我,我觉得我有这样的团队,哪怕剃了光头也是幸福的。
当你全力以赴时,上天都会帮你。到最后一天,奇迹发生了,我的一个大客户听说了这个事情,一出手就买了6万的红酒。还有一个朋友打过电话来,问我还差多少业绩,我说差10万。当时我没想那么多,因为他是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但平时没有业务往来,我想他也不可能买我的红酒吧。但是他马上给我的总经理打电话,要到公司账号,然后就打过来10万块钱,因为我们都是要钱到公司账上才算成交业绩。当时我觉得他们真是我生命中的两位贵人,因为有了他们的出手相助,才避免了我们所有女将剃光头,这也就是所谓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吧。
所以在大脑营行学习两年多,苏老师的很多话都点醒了我、启发了我。企业的命脉真的在于带动,你有多狠,团队就有多狠。一次一次的"折腾",让我们海澜湾人更加的勇敢,一次一次的磨炼,让我们海澜湾人更加的强大。我相信,大家只要能够向大脑营行学习这些方法,也一定能够像我一样,打造出一支拥有超强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狼性团队。
< class="pgc-img">>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一、行业概述
海鲜(hoisin)又称海产食物,狭义上,只有新鲜的海产食物才能称为海鲜。海鲜是重要的食品来源。海鲜餐饮业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味道自然、无添加的健康食品,是餐饮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饮食需求。
海鲜种类繁多,按大类就可分为鱼类、贝类、虾类、蟹类、海藻类等;按储存方法,可分为活海鲜、冰鲜海鲜、冷冻海鲜、干海鲜。
二、行业发展现状
1、海水产品产量
我国水产品的一半为海水产品。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549.02万吨,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314.38万吨,同比增长0.97%,淡水产品产量3234.64万吨,同比增长1.15%,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6:49.4。202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690.29万吨,比上年增长2.1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387.24万吨,同比增长2.20%;淡水产品产量3303.05万吨,同比增长2.11%;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6:49.4。
目前由于国内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致使海洋水产资源不断减少,水产行业发展重心逐渐向养殖方向偏移,进而促进海水养殖行业快速发展,产量逐年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2211.14万吨,同比增长3.55%。
海洋捕捞产量由2015年的1216.81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951.46万吨。
3、海鲜需求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海水产品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到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海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海鲜餐饮消费量为1849.63万吨%。
人均海鲜消费呈现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海鲜消费量达32.82KG/年,较2018年增加了4.52KG/年,同比增长16.0%,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均海鲜消费量为26.42KG/年,较2019年减少了6.40KG/年,同比减少19.5%。预计到2026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达到23千克,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将达到36%左右,海鲜市场正在迎来黄金期。预计到 2030 年,千禧年后新生一代的消费习惯与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海鲜产品消费的中坚。
从海产消费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海产消费量高,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2020年华东地区海鲜餐饮消费量为837.88万吨,占比45.3%;其次为华南地区,其海鲜餐饮消费量为455.01万吨,占比24.6%。
从海鲜消费场景角度来说,主要是有2个,一个是个人/家庭消费,另外一个渠道就是海鲜餐饮店,包括海鲜大排档、海鲜自助、海鲜连锁店等场景。目前海鲜餐饮是海鲜消费中最大的应用场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民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海鲜餐饮消费的上涨势头迅猛,增长率在10%-30%之间。可见目前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处于成长期,未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流的发展,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581.78亿元,同比增长18.4%。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海鲜餐饮市场规模下降至4633.46亿元,同比下降17%。预计2026年我国海鲜餐饮市场规模将达到10056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是,虽然随着进口到我国的高档海鲜的增加,餐桌上的高档海鲜越来越多;同时收入的增加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为保费收入带来了诱人的前景中国海鲜市场。但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海鲜市场产生了不了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高档海鲜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短时间内中断了供应链,减少了消费。特别是传言疫情的爆发和海鲜有一定的关系后,国内消费者对海鲜的质量存在较大的疑虑,严重威胁到了海鲜餐饮业的发展。例如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区采取了较严格的防控措施,疫情控制措施中断了物流,海鲜餐饮公司不得不取消大量订单。
中国海鲜水产行业市场前景如何?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海鲜水产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海鲜水产能资源潜力、中国海鲜水产产业政策、国内外中国海鲜水产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中国海鲜水产能利用产业发展、中国海鲜水产能源重点企业经营、中国海鲜水产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等,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中国海鲜水产能源行业市场投资价值。您若想对中国海鲜水产能源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海鲜水产能源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