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读 一 点 , 一 年 大 不 同
天气转凉,方便小火锅又将迎来一波销售高峰。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入这个品类当中,都想分得一块蛋糕。
今年9月24日,休闲食品销售品牌良品铺子通过5个月的研发,投资1000多万人民币,强势入局方便小火锅市场。
但自第一盒方便小火锅面市开始,这个新型产品的身上有着太多其他产品的影子,即使商家再三强调,消费者也依然很容易将它与其他产品进行对比。
方便面也好,休闲食品也好,方便小火锅在未来,真的会取代他们而独立存在吗?
全文需3分钟时间阅读
火锅,向来是一群人的狂欢,“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火锅的乐趣。
对火锅商家而言,为一个人专门推出火锅产品,肯定算不上是一门划算生意。方便火锅存在就是为了满足那些即使一个人也想吃顿火锅的消费者。
也正是因此,主攻外卖的自热小火锅迅速上位,成了不少人的新宠。
但很快,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方便小火锅的定位非常混乱,有些人认为它是方便面的替换品;有些人将它当做一种休闲食品;有些人觉得方便小火锅的存在于堂食火锅有所碰撞;也有人认为方便小火锅将替代部分外卖商家。
但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不妨通过餐饮从业者以及市场数据来仔细看一看。
一、替代方便面?
1.方便面低端市场的衰微
8月11日,中国第二大方便面统一企业突然宣布,未来该公司将“逐步退出方便面市场”,但不会离开“面”的市场,会重新定位。
这是中国方便面业遭遇连续4年市场整体销量下降后,寡头级企业做出的重要选择。统一企业董事长罗智称,该公司退出的是低端的面块加水的泡面市场,仍会发力高端方便面市场。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内地方便面销售量同比下跌6.75%,2016年销售量同比下降5.7%,包括市场份额前四的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2016年做方便面的22家企业中,有6家退出市场。
虽然今年上半年康师傅的营业额以同比上升4.2%的业绩“小胜”,但行业整体下滑的趋势还在继续;方便面依旧被频繁唱衰;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愈演愈烈。
方便面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危机。各大型方便面巨头都在提升方便面档次上做着尝试,希望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希望以此摆脱方便面是“廉价食品”的定位。
2.方便火锅能否取代方便面?
一碗卖到块30块的方便面,和自热火锅看上的是同一类消费人群——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
但方便面比起方便火锅依然有着很大的优势,就两者的初衷“方便”而言,方便面五分钟即食、烹饪过程更加安全、消费市场更加成熟等优势是方便小火锅暂时无法取代的。
而且方便面是由地段逐渐向高端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升级的过程,方便小火锅目前来说,还是生产准入门槛极低的创新单品,不论是产品还是模式都需要进一步摸索改进。
今年7月,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成都市自热式方便火锅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公告,以期能规范成都方便火锅生产许可活动,加强方便火锅质量安全监管。
二、威胁堂食火锅?
“不太可能。”成都火锅品牌麻辣空间创始人肖守健告诉必读君,“火锅是一个极度依赖消费场景的品类,对饮食而言,体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火锅,大家围坐一起边吃边聊,这种体验是自热小火锅以及其他外卖火锅所不能取代的。”
目前市场上的方便小火锅也有着与堂食火锅截然不同的消费场景,在成都,已经开始有不少商家将方便小火锅作为旅游纪念品、伴手礼,出售给外省消费者。
贴牌成都标签的方便小火锅,对于外省消费者而言,更像是成都火锅的体验装。
除此之外,食材的安全性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
“在店里不管是蔬菜还是肉类都是比较新鲜的,这一点是外卖火锅以及自热小火锅所达不到的。像土豆、山药等菜品,切开之后很快就会氧化,不及时下锅的话很容易影响到口感。”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不少食客的认同,有“挑剔”的食客直言,无论是从口味,还是从就餐的感受来说,方便火锅都不能与现煮的火锅相提并论。
三、与外卖竞争?
“现在买的人还挺多的,刚开始卖的时候,一个周只能卖十几份,现在经常会有人成箱购买。”主要通过微商来销售自热小火锅的徐卉告诉我们。
虽然方便火锅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但与外卖相比,价格却不算便宜。
“我这边销售的主要分肉、菜、毛肚三种食材为主的产品,卖的最好的毛肚口味一份是38元,这个价格并不便宜。”徐卉直言,“而且对男生而言,一份可能还吃不饱,更多的是为了尝尝鲜。”
“一个人的火锅,加班、出差、宵夜,想吃就吃,消费场景拓展了,是消费需求下细分出来的巨大市场”,良品铺子采购员介绍,去年年底,公司已开始研究这块产品,用了近10个月研发,今年国庆节前“方便火锅”产品正式亮相。
良品铺子方面认为,火锅是传统餐饮,“方便火锅”则是跨界产品,或者称为即食零食休闲食品更贴切。
也就是说,方便火锅与外卖并不是同一消费场景下的竞争关系,外卖可以顿顿都吃,但方便小火锅却不适合如此高频的消费,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互补关系。
商家经营方便小火锅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弥补消费者想要随时吃火锅的想法,而并非是去替代其他的产品。
根据《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的数据,从营业额来看,火锅是我国餐饮第一大品类,占据餐饮行业总营业额的22%,是唯一占到两成以上的品类。而且火锅也是中餐里分化最明显的,细分是发展趋势。
对自热式小火锅而言,现在并没有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竞争会比较严重,如何做出差异化是个难题,只有细分市场,分化出不同品类,才可以更好的在火锅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
你如何看待方便小火锅未来的发展?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本文作者:小白
--------------End----------------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干货
串天下 |西贝| 香天下 |海底捞 |
市场年轻化 |中餐老字号|网红餐厅
餐厅选址|餐饮行业的成都现象
天 读 一 点 , 一 年 大 不 同
任何事情,存在即合理。
方便小火锅,就像一个新物种一样,席卷了整个餐饮业。
一时间,海底捞,蜀大侠,大龙燚等纷纷开始试水.,推出了自己的方便火锅。有人说,这又是一个千亿市场的到来,也有人说,这就是马云爸爸说的新零售啊,当然,也有人说餐饮零售化的雏形.......
全文需3分钟时间阅读
从商业层面来看,这可以理解为 ,餐饮品牌对于品牌延伸变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餐饮品牌都具备此项能力:看似门槛很低,实则门槛很高。
在生产方面,方便小火锅主要以代加工为主,但是卖货方面,这实际上是需要一系列的能力作为支撑:本身的品牌影响力,运营能力,渠道建设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但大部分餐饮老板都是以跟风状态进入、捞一笔就走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最害人,其最终剩下的可能只有满仓库的库存积压,并间接毁了一个整行业,曾经的潮汕火锅还历历在目!
当然,这并不代表方便小火锅没有市场,中国餐饮业规模达3万亿,但鲜有百亿规模的企业:原因除开餐饮本身的商业模式外,产品难以标准化和复制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方便火锅以其工业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限规模化,已经成为了另一种快消品,其满足的场景其实是以前传统的零售业态的场景。
已经上市的绝味、周黑鸭的市值表现我们已经能够看到,餐饮一旦和零售打通,将迎来一片新的蓝海。
成都知名餐饮火锅品牌蜀大侠的创始人江侠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未来有很多的餐饮企业都有可能成为百亿规模的企业,但,它绝不仅仅只是一家餐饮企业。
笔者以为,说的中肯。
餐饮作为线下流量的高聚集地之一,它的功能属性早已经不是单纯卖餐饮了。便利店巨头全家超过50%的销售额来自卖盒饭,咖啡业一哥星巴克的主要利润来源也不是卖咖啡,餐饮的门店转变也有可能从单纯"吃饭"这一场景过度到更多的“消费场景”中去,从而加深餐饮品牌对消费者的触达。
也就是说,未来的餐饮企业 可以卖餐饮,又可以做零售,当每个餐饮品牌更能融入到消费者主流的消费场景中去时,就意味着将开启更大的市场。
然而在消费升级的前提下,我们看到这样几个趋势,值得大家引起重视:
1、品牌当道
“价格驱动购买”的时代已接近末尾。未来,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会越来越看重品牌和品质,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新品牌,包括本土品牌,而市场上现有的品牌并不能很好满足新生代的需求。
2、传播介质的变革
我们认为,新媒体和社交类媒体将成为未来营销推广的主要渠道,餐饮业将迎来一个泛娱乐的时代。
3、宣传观念的变革
大部分餐饮企业都只注重了“宣”而没有做到“传”。“宣”只是你一厢情愿想告诉人家的,而“传”才是消费者愿意向另外一个消费者传达的。只有注重“传”,才能把口碑做大做强。
4、经营理念的变革
一味的追逐与模仿,不如想办法做到不同。
5.注重双影响力建设
餐饮品牌不但要构筑自己的餐饮品牌的影响力,同时也构筑起品牌在商业方面的影响力。以及餐饮品牌创始人的个人影响力。
那这和马云说的新零售又有什么关系呢?
零售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儿了,从概念定义上来讲: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那么,具体”新“在哪儿呢?
1.”新“在数据:
过去的餐饮业和消费者之间是割裂的。那互联网可以做到什么?就是对客户的数据分析和浏览路径跟踪,以及消费体验的结果反馈,和消费者年龄画像,从结果中的反馈,可以调整我们的经营和出品,从而更好的把握住自己的消费者。我们最近这几年,餐饮业的一系列变化:拼装修,拼菜品出品,拼体验,与其说消费者的进化,不如说是数据反馈后的更好的融合。
2.”新“在流量:
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已经不再增长了。流量上的突破,也势必从线上搬到了线下。
这也是为什么提”新“零售的人,大多都是互联网人。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线下门店的流量成本相当于“房租”,流量越高的地方,租金也越贵。但线下门店的流量几乎是每日持平的(同时也在日益衰减),并且由于库存和产量,售卖的频次也不会有很大差距,但可以通过扩大用户购买品类和客单价来提升利润空间;而电商的流量成本在这几年中则变得越来越贵,BAT等几大巨头把手着流量关口,显然,未来流量会更贵。马云爸爸的无人超市,京东的便利店,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淘宝无人超市
当流量的交叠和变化,意为着新的消费场景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也随之而来......
不管是超市+餐饮也好,还是超市+餐饮+书店也好,许多消费的业态都慢慢开始变得更加融合,传统超市业态是以属性、功能进行区分,但较为单一,卖场基本上可以定义为卖东西的地方。
比如,我们所看到的超市的业态,比如河马鲜生,永辉超市,7-11,不仅有快消,还有餐饮,休闲业态的组合,已经从卖东西的地方变成了卖生活方式和更多能触达更高消费场景的地方。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曾经因为焦虑互联网人干啥都免费了,还问过马云:你们有没有打算开火锅店,得到马云否定的回答后,张勇这才放了心。从目前来看,马云爸爸开火锅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结语
商业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同行是竞争,跨界是打击的案例,早已经司空见惯,每一次的变革都是伴随工具和信息的巨大变化。
苹果前CEO曾经表示:一个企业,能够跳出来,看到行业之间各种变化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能深入进去,看到变化的连接点,能把这个点做到足够极致。当这两个方面之间产生交叉,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开启了!
关于新零售以及未来餐饮行业的改变,各位餐饮人有什么看法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与我们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读sir
--------------End----------------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干货
茶饮市场的未来 |2017年中总结 | 香天下 | 海底捞 |
餐厅选址攻略| 餐厅团队建设|餐饮行业的规律
餐厅管理 |如何让消费者满意
需倒入冷水稍等片刻,就可享用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方便火锅成了今年以来的速食新宠。不过近日,其背后的安全性问题由此浮出水面。目前方便火锅市场有多达数百个品牌涌入,门槛低和高利润成为资本的最重要驱动。但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代工现象普遍,也让方便火锅的安全性问题凸显。
火锅好吃,随时可以享用的“方便火锅”自然大受欢迎,然而“方便火锅”目前处于监管的空白状态。
一方面,“方便火锅”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方便火锅的盒身非常烫,稍不注意就会伤人。一位消费者在网上称,在家里吃方便火锅时,将产品放置在1厘米厚的玻璃桌面上,结果引发桌面碎裂。专家们还称,如果发热包破损,加上水后再放在塑料器皿里,密闭不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的危险,为使用者埋下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由于门槛较低,市场上的很多方便火锅产品实际上都是组装出品。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就有买家给出“火锅包里的肉都臭了”“包里发现了一根头发”等不少差评。更需要指出的是,方便火锅尚未纳入《食品生产许可目录》。这些均显出“方便火锅”市场的乱象。
“方便火锅”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对于火锅行业的发展是有好处,可以想象这会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换言之,会有光明的未来,但对于其安全隐患却不能忽视。因此,首先要对“方便火锅”制定行业标准;其次,对企业生产要有一定的门槛,不能谁都可以生产,谁都可以冠之“方便火锅”;再次,需要有严密的监管。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一不小心则可能会出事故。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去监管,那就太迟了。
据了解,今年7月,成都市相关部门率先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成都市自热式方便火锅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公告,但这只是地区性标准,且不具有强制性,因此,需要制定全国性的行业标准,需要监管升级技术力量,要彻底解决目前方便火锅的“裸奔”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