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襄阳日报
襄阳晚报讯【通讯员胡荣 全媒体记者徐勇】一顿饭摄入了多少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些营养信息不用你算,系统会自动告诉你。11月18日,位于市社会福利院内的我市首家智慧化“幸福食堂”正式运营。这家智慧化“幸福食堂”不仅科技感满满,在服务上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
据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武娟介绍,与我市其他“幸福食堂”不同的是,这家食堂是该院参与投资建设的。该院在“幸福食堂”建设之初就派人前往上海等发达地区考察,引进了这套先进的智能餐饮系统。
每一个餐盘内部都有芯片,工作人员会将食物的成分及价格提前输入其中。顾客结账时,相关信息将会显示出来,不仅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营养摄入过量,而且刷一下脸就可结账,十分方便。
点餐台自带加热系统,饭菜放在上面不会变冷,老人们随时可以吃到热菜热饭。餐厅还安装了中控大屏,后厨状况一目了然。
这里的餐桌和餐椅也有特殊的地方,餐桌的四角和餐椅背面都有扁平的孔,这其实是一种助老设施,方便老人起身时抓握桌椅、平衡身体。
当天,慧苑社区20多位老人前来体验。“素菜2元到4元、荤菜8元到12元,比我们在外面的店吃饭要便宜些。菜品也比较丰富,除了传统中餐,还有甜品和水果沙拉等西餐菜式。”前来体验的张奶奶说。
据介绍,社会上的老人也能在这里就餐,还会有相关补贴。“‘幸福食堂’说到底是一种助老机构,所以应该坚持微利经营。”武娟告诉记者,该食堂针对65岁以上的老人,根据年龄段实行10%—25%的优惠。
来源:《襄阳晚报》(2021年11月19日01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杨明阳)
本文来自【襄阳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class="pgc-img">>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性化管理。美国罗森布鲁斯旅游公司甚至将“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确定为企业宗旨,短短十余年时间便成为美国第一大旅游公司。
那么,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牢牢抓住员工的心呢?
一、
一个基点
立足以人为本,面向人性管理,注重潜能开发。
二、
两个思想
1.员工也是上帝。不能将员工当“奶牛”。视员工为上帝,员工才会视企业为家园。
2.人之初,性本善。善恶是人性的两面,其表现是哪一面,取决于你如何管理。
三、
避免四个误区
1.茫—迷茫。现象:无目标、无方向、无思想。应该通过学习开阔视野,把握方向。
2.盲—眼瞎。现象:闭目塞听,自我封闭。应该多深入员工中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3.忙—瞎忙。现象:事必躬亲,没有重点。应该学会授权和时间管理,把自己解放出来。
4.莽—莽撞。现象:刚性管理,缺乏认同。应该多关注员工的心理、情感和需求。
四、
贯彻五位准则
1.定位:每个人既要明确和摆正自己的位置又要努力发挥个人专长。
2.到位:工作不是“做了”就代表有结果,而是“做好”、“做到位”。
3.补位:一,别人缺位,要及时补位。二,要为别人的成功站台,而不是拆台。
4.零位:领导者要把自己放在零位,而不是高位,这样才有号召力。
5.换位: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包容和理解。
五、
坚持八个原则(四守四重)
1.守本分。尽职尽责就是最大的本分,每个人首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2.守规矩。制度是硬规矩,文化是软规矩。按制度做事,按文化做人。
3.守时限。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4.守承诺。做人讲诚信,答应的事情必须做到。
5.重执行。马上去做,立即执行,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前提条件。
6.重改善。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每天都要进步,哪怕是一点点。
7.重方法。方法决定做事的效率。没有好方法,谈不上执行力。
8.重结果。靠结果说话,靠业绩成长。
六、
实现“九化”目标
1.管理情感化,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员工积极性,消除其消极和负面情感。
2.制度合理化,制度一定要符合人性。体现引导式管理,而不是强制式约束。
3.工作标准化,形成标准化作业流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性。
4.奖惩透明化,奖惩要做到公开透明,起到榜样激励和教育鞭策的目的。
5.流程简单化,取消不必要的流程节点,变多节点审核为单节点(核心节点)验证。
6.组织扁平化,压平管理层级,精简中间环节,提高沟通效率。
7.协作网格化,构建平等的、非刚性的网格化结构,达到沟通方便、协作灵活。
8.决策民主化,推行参与式管理,听取员工意见,让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
9.行为自控化,自我管理、自我批判和自我提高。
七、
人性管理的10个方法
1.只理不管:理他但不是管他,核心是“管事+理人”。理的意思是看得起,有面子。
2.充分信任:信任是对人的肯定,让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3.尊重员工: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4.给予机会:马云说,要给员工四个机会:做事、赚钱、成长、发展。
5.懂得授权:不会授权,你干,员工看;学会授权,你看,员工干。
6.情感关怀: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关心员工的生活,员工就会关心企业的生存。
7.实现公平:公开、公平、公正中,公平最重要。
8.有效激励:员工也不只是为了钱才努力工作,要给员工荣誉感。—任正非
9.以身作则:你想让下属怎么做,就必须先做给下属看。
10.文化统一:用统一的文化和价值观指导和软约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2月18日,据“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腾讯公司向开发者推送了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
通知指出,平台提醒开发者自查是否存在“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点餐体验。平台将于2022年1月17日开始对此类问题进行核查,违规的公众号将被限制二维码打开公众号能力。这意味着互联网平台方将对要求强制扫码点餐的餐厅进行权限监督。
餐饮业正在被技术重塑。目前,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扫码点餐已经成为餐饮业的普遍现象。毫无疑问,扫码点餐有着电子类服务特有的便捷优势。对于顾客来说,它减少了排队点餐的等待时间,在疫情期间避免了人群接触。另外,手机点菜避免了服务员在旁注视的尴尬,对社恐人士十分友好。扫码点餐也能为餐馆老板省钱省力,扫码点餐节省了人工服务时间,意味着人工成本的下降和翻台率的提高,在竞争激烈、服务成本居高不下的餐饮业,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餐厅使用扫码点餐的深层原因,是看重了扫码点餐带来的引流作用。当顾客举起手机扫码点餐时,用户的真实姓名、手机号、微信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被同时授权到餐厅设置的系统中,所有的操作都会在系统里留下痕迹。此外,商家还向关注公众号的顾客进行定期推销。有网友表示,即便只吃过一次饭,也经常接收到餐厅营销活动的推送,使食客陷入到暗藏着信息收割和被迫关注的消费陷阱中。
这种要求顾客实名制的操作是否能跳过呢?答案几乎是否定的,大部分餐厅都将公众号的强制关注与扫码点餐相绑定,不同意授权信息就无法正常点餐。但程序是人为设计的,据《IT时报》采访的餐饮软件开发人员介绍,是否强制读取顾客信息可以由餐厅自行决定,如果考虑用户方便和隐私,则可以设置成直接点餐,不需要其他步骤。因此,对顾客信息的强制读取成为了商家秘而不宣的权利。
虽然扫码点餐为餐饮行业带来了便利,但商家应警惕扫码点餐背后的法律漏洞,重视对顾客个人信息的保护。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在近日指出,“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也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强制扫码点餐为顾客带来了负面的用餐体验,商家应充分尊重顾客的选择权利,扫码点餐应该是可选项,而非唯一选项。
此外,随着顾客对就餐环境、体验、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家应该回归对自身服务品质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而非过度依赖于扫码点餐的快捷模式。从顾客角度出发,一些商家只提供扫码点餐不提供人工点餐,忽视了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的就餐需求。从餐厅角度出发,每个消费者也有自身独特的饮食偏好,餐厅里个性化的人工服务的缺位降低了精准化营销的可能性,在激烈的餐饮市场中难以突出自身菜品特色,容易陷入同质化的竞争困境。
餐饮业是充满人情味、烟火气的行业,一家令顾客认可喜爱的餐厅,不仅在于菜品口感的极佳体验,还在于背后用心周到的服务态度。莫让冰冷的点餐系统代替必要的服务热情,也莫让背后冗长复杂的数据代替一句简单的人际沟通。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才能真正提高顾客的黏度,留住顾客的心,在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获得流量密码。
文/梁一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