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餐饮消费市场规模近4500亿元,越来越多餐企布局相关服务
每逢周末都是小吴一家三口在外就餐的日子,平日在家里公婆做饭都比较清淡,难得出来觅食,小吴就更加想吃点重口味的,但女儿又不能吃辣的,这让她一度很苦恼。前不久,她发现禄鼎记、探鱼、上上席川菜等川渝风味的餐厅,都推出了儿童餐,价格都是20块钱以内,口味清淡、荤素搭配:“终于再也不用为了将就孩子而选择口味清淡的餐厅了。”小吴兴奋地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餐厅针对“小小顾客”推出了品相可爱、色彩丰富的儿童餐。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儿童餐”,仅广州地区就显示有近2400个相关推荐。在餐厅主页介绍里,“有儿童餐”成为了“服务设施”中抢眼的标签。
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亦显示,在80%的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在30%-50%,家庭儿童消费平均为1.7万-2.55万元,目前中国儿童消费市场已接近4.5万亿元。以10%的儿童餐饮渗透率计算,儿童餐饮消费市场规模近4500亿元。
这一串串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更加巨大的消费潜力。
01
“笼络”童心
影响家庭场景消费力
所谓“儿童经济”指围绕3到14岁儿童为消费主体的经济形式,其中包括儿童餐饮、儿童用品、儿童玩具、亲子娱乐、亲子服务、亲子教育等多种类型的儿童产品及服务。
这些年,随着三孩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儿童基数不断提高。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到14岁人口为2.5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5%。需求主体数量的扩增,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儿童经济市场中零食、玩具、教育等各细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每个孩子每个月有90顿饭要解决。除去学校提供的22顿午饭,家长还要为孩子们选择30顿早饭和38顿正餐。于是,儿童餐饮成了儿童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部分。
当前有孩人群中90后的占比逐渐变高,悦己、猎奇、享乐主义等90后消费特点,正在引领儿童消费产业新风潮,跟着90后父母“下馆子”已经成为当代儿童的生活常态。近期,中国营养学会联合西贝餐饮集团发布《2022儿童在外就餐及其相关因素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的调研数据显示,受访的6~12 岁儿童过去一周早、中、晚餐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 76.5%、75.9%、72.2%,经常在外就餐比例更是达到44.4%。
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升级创新。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儿童在外就餐营养、好吃、有趣的需求,不但出现了专门做儿童餐的企业,多家知名餐饮企业近几年也陆续推出了儿童餐品类。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亲子餐、儿童餐”的儿童餐饮企业新增近百家。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210余家,年度注册增速为14.9%。
知名餐饮品牌除了看重儿童餐的市场规模,更希望通过儿童套餐吸引规模庞大的家庭消费市场。据《中国家庭场景互联网消费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已婚的消费者对家庭场景感受更深,在家庭场景消费领域的客单价明显高于未婚用户,身份的转变成为影响家庭场景消费力的重要因素。
■策划:新快报记者 罗韵 ■统筹:新快报记者 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彧 ■制图:廖木兴
在九十年代,我在某胜旗下某某基上班的时候,高层很重视餐厅功能区的划分。而且,都会规划出很大一部分面积作为“游乐场”。当时年轻也没有去做深度思考,照执行就是了。在他们的人员编制里面,一个餐厅至少要配两个幼师专业毕业的训练员。每天高峰期和周末节假日,把带来就餐的孩子们哄得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生意也因此火爆起来了。
现在复盘一下,儿童餐饮的发源地应该就是在这里吧?在肯某基和老麦这里最早重视,在他们这里最早规划儿童区域和编制专人服务来就餐的小朋友。重视这个营销动作,给他们的生意带来活力,带来互动,带来那个时代孩子们的乐趣,带来家长们的开心。这个营销点,完全正确,非常给力,非常精准!由此,,,影响了中国餐饮关于儿童营销的发展。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儿童的市场很大,儿童消费习惯和味蕾的培养,儿时的记忆是深刻的。
后来市场就跟风,甚至独立出一个板块“儿童亲子餐厅”,然而这几年也不温不火的。
儿童消费习惯是什么?
>为啥儿童亲子餐厅没能火起来呢?
1.疫情影响,堂食的人几乎没有了。
2.投资成本过大,餐饮区+儿童游乐设施+厨房设备,动辄几百万。投资太大,风险也大,投资回报周期也长。
3.儿童特色餐饮的研发创新不足,没办法形成强有力的爆品,儿童亲子餐厅没有灵魂,只是一些牛排,西式快餐类产品。
4.餐厅选址问题,一般这类型的餐厅都是设在商场,远离了社区,离家庭消费远了,同理也离市场远了。
5.餐厅的主题营销不够精准,不够记忆点和吸引力。没抓住家长的心理和儿童消费习惯。
6.品牌故事不够,品牌文化传播不够,线上工具没用足。
7.忽视了私域流量管理。
以上,祝大家六一节快乐!在人生道路上永葆童心,永葆童真,永远年轻![比心][撒花][奥特曼]
<>< class="pgc-img">>子餐厅可不止做好餐饮就足够
根据赢商网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0-14岁的人口即将突破2.6亿,2017年儿童消费市场规模达4.5亿元,其中儿童餐厅仅占0.2%的市场份额,但总销售高达90亿元!
二胎经济崛起,许多品牌纷纷来瓜分“亲子餐厅”这块大蛋糕,成为购物中心里儿童业态里备受关注的分支。堪比儿童乐园的“亲子餐厅”不在少数,而且互动体验都很强,例如董璇的YOYO KIDS CLUB、KIMOLA奇妙家·澳洲亲子餐厅、Lilliput粒粒堡亲子餐厅、Choo Choo亲子餐厅、The Peachade家庭餐酒馆、托马斯小火车主题亲子餐厅、Twinkle耀童亲子餐厅、安蚁集等。
今天,新店商要重点推荐这家自带明星光环,兼备美食与儿童活动体验的社区型家庭餐厅——The Peachade 家庭餐酒馆。
家庭餐馆:餐饮+成人娱乐休闲+儿童体验
< class="pgc-img">>The Peachade今年4月在上海保利·时光里购物中心开了第一家店,旨在打造一家兼具餐饮+成人娱乐休闲+儿童活动体验三大功能的社区型家庭餐厅,实现聚会+美食+遛娃等多重体验。
这家餐厅的创始人之一是拥有20年儿童节目制作经验的台湾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水蜜桃姐姐,负责活动策划;另一位是夏朵餐饮总监赖以真,负责研发菜品。她们秉持“温暖·匠心”的理念,共同打造一个美食与儿童活动体验兼备的社区型家庭餐厅。
< class="pgc-img">>The Peachade分为上下两层,内部设计以粉色装饰为主。一楼是用餐区,同时上海人气烘焙品牌夏朵十二篮面包店入驻The Peachade ,为消费者提供无添加纯手工面包与蛋糕等,还专门设计了蜜桃味的系列甜点与饮品。
< class="pgc-img">>二楼是儿童游乐区域,名为“桃桃里蜜蜜基地”,专注于儿童艺术活动体验。除了有丰富的儿童绘本等书籍,还有创意DIY课程、烘焙课堂、游戏互动、电影欣赏、艺术话剧小剧场、专家讲座等精彩活动,可以提高小朋友的参与性和协作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每个区域都有工作人员耐心照看孩子,让家长可以尽情享受美味食物和自由休闲时光。
专门设计儿童私房菜,提供私人定制活动
< class="pgc-img">>时下的亲子餐厅大多数只是达到“附设食堂的儿童游乐场”功能而已,为了满足更多家庭在带孩子外出时的用餐需求,The Peachade致力于提供一个大人们可放心约会、品尝美食、小孩放心玩耍,同时增进亲子情感、开发儿童潜力的理想之地。
The Peachade是上海沪上少有的 Family Bistro家庭餐酒馆,主打意大利料理,融合各式亚洲美食,专门设计独家“全家欢”菜单,确保满足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味蕾需求。不仅有儿童专属的“鸡尾酒”(不含酒精),还为三岁以下的小朋友准备私房菜,松露蒜香薯条三重奏、脆脆牛奶冰淇淋都很受小朋友欢迎。而水蜜桃味系列甜点与粉嫩饮品等则满足了年轻潮妈们的少女心。
< class="pgc-img">>为了为满足消费者强调个性化、体验感的需求,The Peachade还玩起“私人定制”,开启一站式主题派对服务,为家长和儿童量身定制各种充满仪式感的主题活动,例如生日派对、求婚、各种纪念日、公司活动等等,以定制化、主题化的乐园来增强体验感。
< class="pgc-img">>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The Peachade量身定制了多个专属互动游戏环节: 迷你足球赛、知识问答、身体彩绘、盆栽等各类特色手工。今年暑期,The Peachade还举办了环游世界夏令营活动。
“家庭餐馆+儿童乐园”组合模式更吸金
< class="pgc-img">>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之后,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餐饮将会呈现极快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国内儿童亲子餐饮预计突破350家,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随着新时代父母的消费升级的推动,“家庭餐馆+儿童乐园”的组合模式在购物中心里更加吸客和吸金,儿童业态+餐饮业态具有连带双重消费的特效,这些亲子餐厅力求将亲子用餐体验做到极致,打破餐饮与娱乐和休闲的边界。
< class="pgc-img">>亲子餐厅,大多数会从色彩、童话、营养餐、亲子互动DIY、游乐场等组成,品牌想要通过儿童餐厅这个市场领域捞金,首先要抓住“新时代辣妈潮妈”的痛点,意味着抓住了一个家庭的消费。
像The Peachade这样具有综合性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亲子餐厅重构家庭消费内容,并且将不断茁壮成长,成为Mall的抢手货。不过,目前市场上的亲子餐厅同样面临同质化的尴尬,不仅要服务小朋友,也要服务大人的需求,这对于餐厅的要求会更高。
< class="pgc-img">>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告知
作者 | Aria 图片 | 互联网
添加小编微信:xdskefu 加入实名品牌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