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新闻记者 成昱勋
通讯员 童金健 但唐静
“这个味道非常细腻,很丝滑!”3月26日,在位于咸宁温泉的湖北首家“地道·原创赤壁青砖奶茶”店里,咸宁市民袁女士特地点了杯“1号小青砖”,早有耳闻这家店的袁女士,这一天专门前来尝了个鲜。
赤壁青砖茶是蒙古奶茶原料,且具有降脂、刮油等功效,而以赤壁青砖茶为主要原料的奶茶新产品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打卡”。
如今的赤壁青砖茶,早已不再是原来的一块“板砖”,它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时髦、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围绕“青砖”变“轻砖”,近年来,咸宁赤壁市已开发出青砖茶袋泡茶、巧克力砖茶、速溶茶、凉茶、奶茶、茶雪糕、茶面膜等300余种新型产品和衍生产品。
最晚起源于公元1006年
赤壁青砖茶,是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中的一个奇迹。它有着特殊的形状,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独特的饮用功效,更有神奇的社会功能。一块青砖茶,它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茶叶,而是通过历史的沉淀,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
唐宋时期,茶叶生产主要是以团茶、饼茶为主,这是因为宫廷用茶的要求,团茶和饼茶属于紧压茶类,是砖茶的前身。据《宋史·食货志·下五·茶上》载:“茶叶主要品种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这里所谓的“片茶”,系将茶叶蒸后压成饼状,即今青砖茶之雏形。
赤壁青砖茶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冯晓光介绍,赤壁青砖茶最晚起源于1006年,是根据《蒲圻志》和河北《万全县志》记载得出结论。据《蒲圻志》:“宋景德年间(1004—1007),(蒲圻)已有成批的茶叶运往边疆,在张家口与蒙古一带进行茶马交易。”;另据河北《万全县志》记载:“宋代景德年中叶(1006年左右),官府以两湖饼茶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并以张家口为蒙汉‘互市之所’。”
为充分挖掘茶文化,自2006年起,赤壁市便开始茶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工作,2013年,赤壁市委宣传部牵头组建了一个茶文化研究三人专班,到北京、武汉、太原、南京等地图书馆、档案馆寻访文史资料。去年9月,在赤壁市举行的赤壁青砖茶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文化专家共同研讨赤壁青砖茶文化,认定:赤壁青砖茶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在宋代景德年间,最晚起源于1006年。
百亿青砖茶,飘香“一带一路”
202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用1.5万份赤壁青砖茶,作为国礼回赠蒙古国,以感谢蒙古国为支持中国抗疫向湖北赠送3万只羊,就此,“羊来茶往”的故事成为“万里茶道”新的佳话。
咸宁是高品质茶叶的生产区域,十七世纪,赤壁青砖茶通过万里茶道走向世界,占据了当时世界茶贸易的半壁江山。“过去,赤壁青砖茶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介绍,今天的赤壁青砖茶已建立起涵盖种植、加工、物流、营销、金融、旅游等全产业链。
赤壁是中国青砖茶之乡、中国米砖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是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的万里茶道源头城市。如今,赤壁青砖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超过50亿元,全国旗舰店已突破300多家。此外,赤壁还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国内30多座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8年7月和今年4月两次登上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成为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
“距今1006年的赤壁青砖茶,如今有了全新的标识符号。”2021年11月5日,赤壁市委书记董方平携最新一代赤壁青砖茶公共品牌VI体系,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全球推介历史悠久的赤壁青砖茶。在赤壁青砖茶国际(上海)体验馆,赤壁青砖茶面膜、牙膏、洗发水、沐浴露、青砖茶凉茶、冰激凌、奶茶等百余款青砖茶新品,以及“赤壁青砖茶+”CP产品,使传统古老的青砖茶产业走入了4.0时代。
提高黑茶产品“湖北标准”话语权
去年年底,湖北省黑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咸宁赤壁挂牌成立。至此,湖北黑茶产品质量检测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包含青砖茶在内的省内黑茶企业,将不再需要将产品送至福建、浙江、湖南等外省检测了。
据了解,该中心总投资8200万元,是湖北首家且唯一的黑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可提供黑茶、花茶、红茶、绿茶等22种产品的检测,检测项目覆盖黑茶感官、理化、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微量元素、氨基酸、微生物、茶叶中非法添加等67个参数,覆盖率为100%。
“过去湖北没有黑茶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企业只能将产品送到福建、广州、杭州等地检测,经常耗时一到两个月,还增加了成本。”赤壁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龙晓达介绍,现在本地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所有检测项目,一周内就能拿到检测结果,并且对本地30多家茶企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据了解,截至目前,赤壁市茶园总面积达16.3万亩,茶叶总产量达6.8万吨,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38家,2021年生产产值约3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2亿元。近年来,赤壁市依托重大节会共享发展,做大做强赤壁青砖茶产业集群,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汤茶文化旅游圈,力争在“十四五”末青砖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暴跌50%,倒闭上万家!年销40亿的顶流奶茶,也扛不住价格战了?
< class="pgc-img">>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曾经风光无限的奶茶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不久前,一家年销超40亿的顶流奶茶品牌突然传出暴跌50%的消息,甚至有超过上万家的门店选择了关闭。这场突如其来的价格战,究竟让多少创业者梦碎?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一事件背后的真相。
## 奶茶行业的黄金时代
几年前,奶茶行业一度被誉为“黄金时代”。各类新鲜、时尚的饮品层出不穷,千千万万的创业者蜂拥而至,争相开设奶茶店。人们愿意为一杯精致的奶茶花费十几元,消费热情高涨,各大品牌也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推出各种变幻莫测的口味和包装。
这样火热的市场让一些顶流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但同时也悄然埋下了隐患。
## 价格战的开端
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奶茶品牌之间的竞争开始白热化。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一些品牌不惜开启价格战,纷纷降价促销,试图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这种玩法虽短期内能带来销量,但长远来看,却让整个行业陷入了恶性循环。
没想到,这场价格战竟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资金链断裂,门店关停潮
价格的不断下调,让许多奶茶店的利润空间逐渐被侵蚀。尤其是那些资金实力较弱的小型店铺,在一次次促销活动中赔本赚吆喝,最终难以支撑。数据显示,近期已有超过上万家奶茶店选择了关闭,他们中有的是因无法承担高昂的租金,有的则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升高而无法盈利。
一时间,奶茶行业就像是被施了魔咒,许多品牌陷入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 顶流品牌的困境
作为行业的顶流品牌,他们或许初期能够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支撑下去,但在这场无休止的价格战中,即便是他们也开始感到压力山大。数据显示,某知名奶茶品牌的营业额在短短几个月内暴跌了50%,这让无数投资者和消费者感到震惊。
不仅是销售额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品牌形象的受损。原本作为消费新宠的奶茶,如今却逐渐被视为快消品,消费者的忠诚度也随之降低。一些消费者开始转向其他饮品品牌,甚至青睐更健康的饮品选择。
## 消费者的心理变化
在这场价格战中,消费者看似得到了实惠,但其实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对奶茶品牌的认知。曾经的高端、时尚形象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性价比的追求。
许多人开始关注饮品的成分、健康程度,而不仅仅是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依靠低价吸引顾客的品牌,势必会遭受更加严峻的挑战。
## 行业未来何去何从?
那么,奶茶行业的未来又该如何呢?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品牌们该如何应对?一方面,提升产品质量、开发创新口味将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也是重中之重。
在经历了一轮洗牌后,行业有望回归理性,品牌之间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价格对决,而是价值的比拼。
## 总结
奶茶行业的暴跌并不是偶然,它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心理的转变。希望这场风波能给行业带来反思,让未来的奶茶品牌在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重新赢回消费者的心。
无论如何,奶茶的热潮不会就此退去,只要我们善于创新,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就一定能够在这片赛道上走得更远。你认为奶茶行业还有机会翻身吗?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吧!
国饮品快报
10年前……10年后……新茶饮变了。
不久前,与一位茶饮连锁老板聊天。他感叹自己老了,做了十几年奶茶,以为凭借经验可以“驰骋江湖”,但新茶饮时代令他望而生畏。
谈话间,他总结了10年前开奶茶店与现在的诸多不一样。
< class="pgc-img">>10年前,奶茶店总担心顾客等着急,总想着怎么可以做快一点。
现在,奶茶店总担心门口的排队人数不够多,有时候还要分批次入场。
< class="pgc-img">>10年前,大家坚持着黄金比例,不减冰、不少糖,提倡产品主义。
现在,少冰、少糖成为奶茶店菜单的必备选项,提倡需求至上。
< class="pgc-img">>10年前,开奶茶店为了养家糊口,方便照顾家庭,让店长存是最大希望。
现在,开奶茶店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开100家店是最低目标,即使有的店不赚钱也要拓展,称其为“战略打法”。
< class="pgc-img">>10年前,奶茶是年轻人的“快乐水”。
现在,奶茶是接触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 class="pgc-img">>10年前,用奶茶粉、果味粉、植脂末做奶茶,总有人说没茶、没奶、没水果。
现在,用茶叶、牛奶、鲜果做奶茶,还是有人说没茶、没奶、没水果。
10年前,消费者对台式、港式、美式、欧式、韩式、日式奶茶更有兴趣。
现在,新中式茶饮成了主流。
< class="pgc-img">>10年前,花5万元开奶茶店,一年可能赚十几万。
现在,花50万开奶茶店,一年可能赚十几万。
< class="pgc-img">>10年前,开奶茶店主要思考在哪个位置人流量大。
现在,开奶茶店还要思考如何与隔壁、隔壁、隔壁,还有隔壁竞争。
< class="pgc-img">>10年前,开奶茶店思考怎样做好产品、服务、卫生。
现在,不仅要做好这些,还要思考如何做社群、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店面升级、外卖……
< class="pgc-img">>10年前,产品做好喝就有竞争力。
现在,产品做好喝只是最低标准。
过去,喝奶茶的主要是学生。现在,过去喝奶茶的学生们长大了,他们仍喜欢喝奶茶。新一批的95后、00后、05后们,也喜欢喝奶茶。
越来越多的人对奶茶不再陌生,消费人群逐渐扩大,如何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也将催生茶饮行业新的品类细分、升级、变革。
在变革中成长,茶饮未来仍有空间。
关于10年前开奶茶店与现在有何不同,你的感受还有哪些?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