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4日,中国餐饮行业"职教出海,美食同行"协作交流大会在江苏淮安举行,旨在探索"行校企"共建的机制,打造和培育以中华美食为媒介和载体的职业教育国际公共品牌,共同促进中国餐饮行业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大会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烹饪教育分会、国际淮阳菜学院承办。
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松,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一级调研员李红东,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等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餐饮类院校负责人、餐饮品牌企业负责人和媒体界代表百余人与会。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职教出海、美食同行"作为推动中国餐饮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创新理念,通过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企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国内职业教育水平,用美食架起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既为中国餐饮业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又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国际影响力。
周松副市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淮安的深厚历史文化、美食文化和发展成效。他说,美食无边界,品味有共鸣。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淮安乃至江苏烹饪教育的领头羊,在推动淮扬菜技艺技能传承、文化挖掘创新,推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淮安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支持推动"职教出海"工作,为弘扬美食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条件,以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淮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邢颖会长在致辞中说,"职教出海"是中国教育开放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路径,期待通过本次协作交流大会,分享各院校的宝贵经验,传播职教出海的教学成果,促进职教出海走深走实,创出一条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会上还通报了《2023年-2024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烹饪教育分会工作总结与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关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烹饪教育分会增补调整机构领导的通知》。
来源:中国日报网
< class="pgc-img">>8月28,我县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餐饮类比赛在中阳宾馆开赛,来自中阳宾馆、中钢宾馆、中钢善食部和中阳县餐饮服务单位的职业技师共30余人参加本次比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比赛设置了中式烹饪、中式面点两个项目。现场,选手们各展所长,无论是刀工、火候控制、调味美感还是食材搭配,都体现了他们对菜品烹制的高超技艺和对餐饮艺术的深刻理解。一道道造型美观、风味各异的精美菜肴陆续呈现,创意尽显,惊艳全场。评委们根据选手的实际操作、菜品的色香味形以及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分,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最终中钢宾馆和桃园婚礼酒店选送的参赛选手荣获本届餐饮服务类比赛一等奖。本次大赛在继承发扬优秀餐饮文化的同时特别注重新产品研发和行业交流,同行业的不同思想碰撞,不仅为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推动了我县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记 者:余波
来源:中阳融媒
者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获悉,截至8月31日,除已公告拟延迟披露和退市公司外,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34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市场拓展持续优化,向“新”向“绿”、向“数”向“智”勾勒产业升级新图景,努力实现价值创造与投资者回报良性互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整体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9万亿元,净利润3.13万亿元。
- 3032家公司营收正增长,414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8%。
- 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整体实现近3%增长。
- 剔除金融行业,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0.35万亿元,净利润1.74万亿元。
- 一二季度营收分别为16.90和17.99万亿元,二季度环比增6.43%;一二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54和1.58万亿元,二季度环比增2.75%。
- 上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表现相对稳健,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0.09%、3.09%。民营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3.34%。
-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8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5个次类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扩内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政府出台多项补贴优惠政策促进消费市场回暖。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多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8%,农林牧渔行业扭亏为盈,养殖业受益于周期回暖,净利润大幅增长。消费电子、纺织服饰、汽车等景气度有明显提升,汽车行业营收增长超8%,净利润增长超20%。线上消费热情高涨,快递单量保持高增态势,虽受单价下降拖累,快递业5大上市公司营收总体增速依然超10%,4家利润增长超20%。线下出行热度不减,酒店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净利润有较好恢复,同比分别增长38.01%、13.60%、9.82%。
工业生产业绩分化明显。上半年,上游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净利润分别增长1.36%、17.84%。制造业整体利润有所下滑,其中电子、轻工制造等行业实现较好增长,净利润增速超15%。上半年,制造业资产周转率0.32,同比降低0.02,表明产能利用率有所下滑。专用设备制造业营收与净利分别增长2.73%和1.13%。
企业出海步伐加速,模式升级。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4%,增长率提升9.93个百分点,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长11.61%,增长率提升7.57个百分点,占比18.91%,提升1.73个百分点。从“新三样”到电子、生物医药等多行业,从单纯产品出口到产业链出海,上市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升级产业竞争模式,在海外市场建立优势。
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
数智赋能加速转型发展
科技创新赋能转型深化。上市公司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0.75万亿元,同比增1.3%,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整体研发强度2.15%,同比提高0.06个百分点。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5.02%、11.61%、4.87%。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以及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展现蓬勃创新活力,研发强度达5%以上。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百亿元,943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应用加速迭代,为消费电子、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两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分别增长18.98%、21.68%,净利润增长23.75%、0.40%。在终端消费和网络通信市场需求回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的良好局面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68%和11.57%。
绿色化低碳化凸显高质量发展底色。清洁能源替代成为“能源革命”的关键着力点,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电力营收均有一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行业保持稳健增长,营收增长超20%,净利润增速超30%,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受益。虽部分行业呈现阶段性产能释放、竞争内卷,但依然不改长期发展预期。
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从采矿、养殖等传统行业,到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主动通过搭建数字化智能化平台,采用数字营销手段提升生产效率与运营服务能力,加快公司转型升级,数据要素已成为重要生产力。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发展云计算及算力业务、AI、量子等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5G渗透率,为全社会多产业数字化提供技术保障,数字化相关业务收入合计达2643亿元,同比增9%。
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分红回购促价值提升
截至8月31日,今年以来新增首发上市公司59家,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三个新兴板块新增公司占比71%。累计退市公司47家,其中2家涉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10家涉财务类强制退市。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进退有序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多项鼓励政策下,上市公司积极通过并购重组进行技术升级、产业整合,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浪潮涌现。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分红与回购组合拳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推动上市公司价值回归。截至8月31日,677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现金分红预案(含特别分红),较去年同期增加近500家,其中科创板80家公司中期分红,是去年的5倍。合计现金分红达5312亿元,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74%,分红的稳定性增强。分红公司中,11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近三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贡献超80%的分红金额,是回馈投资者的标杆,6家民营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10亿。480余家公司近五年首次半年度(季度)分红,一年多次分红的公司逐渐增多,回报投资者意识日益增强。
1784家公司公布回购预案,已回购金额共计930亿元,剔除停止实施回购的情况,1263家上市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进行回购,已回购金额809亿元,其中以自有资金进行回购的金额占比84%,3家公司回购金额超10亿元。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的注销式回购渐成趋势,回购金额达126亿元,推动企业价值提升。
(总台央视记者 董彬 沙千)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