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现在要说邵阳市双清区最好的中学,位于东大路晏家岭的三中一定会是许多人和答案。而这所学校,也是天使的初中母校,但那个时候三中还没有现在这么好,因此成绩不好的人在这里度过了懵懂的三年。而如今,邵阳市三中不仅有着普通初中和高中,在十几年前还在校园里创办了邵阳市外国语学校,据说俄语专业很厉害哟!
< class="pgc-img">>天使最近有些怀旧,想要把青春时期有过记忆的中学一所所地拍下去,因此自然不能少了母校。我们那个时候入读初中一般是按户口进行划分 除非你考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因此附近的环境也都是自己熟悉的。其实在三中周边也有不少值得去探索的景点,比如1834年创建的东塔公园,再比如经历了多少风光年华的人民广场……
< class="pgc-img">>记忆里前往三中的道路有多条,今天则从有着三中校牌的这个小坡走了上去。和曾经脑海中的不太一样,这里增添了许多小吃店和饮料店。对于现在的学生多少是有些羡慕的,那时候学校附近似乎没有这么多吃的和喝的,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年零花钱不多而未有所关注。
< class="pgc-img">>由于从这里毕业的年头有点多了,而后因为去了外地也很少再回到当年熟悉的校园,学校的模样已经有了许多变化,看着陌生,但实际上又有一些熟悉。以前的校门并不在这,而是往旁边一些。
< class="pgc-img">>走入三中校园里,对于右边的这栋教学路也是有着陌生的熟悉感,这才感叹到它似乎是我曾经待过三年的教学楼。
< class="pgc-img">>教学楼经过了翻新,看着有些认不出来了,但这条小道似乎保留着记忆里的那个片断。
< class="pgc-img">>对于这条小道,我突然想起了某一次体育考试就是在这里测试的跳远,而那时的我没有及格!
< class="pgc-img">>三中的操坪还是原有的那个地方,只不过已经是色彩斑斓的橡胶跑道了。这种跑道具有多个优点,如地面平整、抗压度高、弹性好等,在校园里使用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很有帮助。
< class="pgc-img">>这是操坪的乒乓球区域,记得那时候我也经常在下课时间来这里和同学玩耍。要说到操坪这里的回忆,我印象中应该还有一个大礼堂在这,今天却没有寻找到。
< class="pgc-img">>学校门口有不少餐馆,如邵阳特色的粉面馆、小笼包店,还有那些炒饭炒面等。
< class="pgc-img">>其实对于学校周边的小吃一直都是有着小念想的,比如这种炸炸炸似乎在邵阳每一所学校都能见到的。里脊肉蘸着辣椒油的味道到如今我还是难以忘怀。
< class="pgc-img">>邵阳市三中附近也有着不少的饮料店,价格实惠,比如这杯珍珠奶茶才5元一杯。
< class="pgc-img">>如果你也是宝庆邵阳的小伙伴,对于这座城市也有着独家回忆,那么你记忆中的学校还有哪几所呢?对于学校附近的小吃,你是否还会念念不忘呢?天使最近在家乡的时间,想要好好去拍拍那些珍藏于记忆里的校园!
>报新闻记者 丁怡欣 贾小亿 日照报道
对于高考的记忆,每个人或许都各不相同。但对于日照实验高中高三24班的学子来说,他们有关高考的记忆,一定带有甜甜的“蜜雪冰城”的味道。
6月10日下午六点半,日照实验高中高三24班的教室里传出一阵阵“干杯”声。每一位学生手中,都拿着一杯“蜜雪冰城”,这是班长刘洋送给大家的“毕业礼物”。
“也许是最后一次这么整齐地坐在教室里了,作为班长,想最后再履行一下职责。”请全班同学喝“蜜雪冰城”,刘洋并非临时起意,他想让同学们关于高三24班的记忆更深一些,更“甜”一些,“当然,也希望他们都能记得这杯奶茶,记得我,记得我们同窗的三年。”
“终于喝上了班长买的饮料了,很甜!”王欣宇笑着与同学干杯,在她的桌子上,还摆着一个小小的三角粽子,“这是妈妈准备的,祝我能一举高‘粽’。”
两大箱蜜雪冰城,被几名男同学从校门口搬上三楼的教室,再经过同学们的手一一传递开。每一次碰杯,都是青春的音符,每一张笑脸,都是少年的模样。年轻的班主任张峻恺站在讲台上,看着即将毕业远行的孩子们,与他们一一干杯,祝他们题名金榜,祝他们扬帆远航。
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戴睿敏
知名奶茶品牌,深夜致歉。
话题在8月24日凌晨冲上热搜第一,00后依然淡定喝着奶茶。“该喝还是会喝。”大三学生糯米(化名)看了一眼手中同款奶茶,淡定地说,“换个品类喝呗,少喝水果茶,多喝奶茶,反正都差不多”。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奶茶品牌出现不同的食品安全“意外”——标签掉进水果,捡起标签,芒果照用;柠檬发霉了,把皮削去,果肉照用;椰果过期了,混着没过期的,一起送进消费者的口中。
不知道究竟是茶多酚让人上瘾,还是糖分激活了快乐的信号,即便是出现众多奶茶负面新闻之后,00后大学生仍然为奶茶“上头”。
艾媒数据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用户每周喝奶茶的次数在1次以上,大约35.5%的大学生每周喝2—4次,还有5.9%的大学生每天喝1次甚至更多。
图源:艾媒咨询
“一周有三天会拼单喝奶茶,还不算周末。”大二学生波波(化名)和班上男同学组成了奶茶拼单小组,“既然大家都要喝,那得陪一杯。一群人喝,热闹嘛。一个人喝,那是解闷”。
根据微博2020年用户发展报告,奶茶入选为00后美食榜单第二位。这个选项,甚至没有出现在80后、90后的美食榜单前五名内。
奶茶,这个时代的现象级产物,已经成为00后的社交通货——一起分享“吨吨吨”的隐藏菜单,一起享受糖分的快乐,一起感受肥胖的“罪恶”,再一起研究下一次的快乐时刻。
月均500元喝奶茶
00后的奶茶记忆从10年前开始。
“小学的时候,街边奶茶也就是两三块钱一杯。”芋圆(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也是资深的奶茶爱好者。
他的奶茶启蒙,从小学开始。那会,学校门口小店几块钱一杯,两勺奶精加上草莓、巧克力口味的调味粉,热水一冲,加点冰块,盖子一盖,吸管一啜——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小店生意好到不行。即便是面对妈妈“塑料珍珠”的威胁,攒钱买一杯小作坊的三无奶茶,在校门口嬉笑打闹,都是这些小学生的日常。
芋圆变成高中生,奶茶也进化了——不再是简单的奶精加糖,比的是茶叶产地、水果搭配,还有免费送的配料。就连奶茶店选点的逻辑也进化了,不光是高校门口,还有各大商圈,甚至开进了写字楼。
当然,奶茶价格也进化了。两三块最多能买到的奶茶配料,均价25元起的茶饮,成了排队抢购的网红产品,并向拍照道具发展的趋势。
结伴喝奶茶的快乐,一直不变 图源:视觉中国
奶茶一直在变,不变的是结伴喝奶茶的快乐。
“上学时一周喝三到四杯。要是出门旅游,平均一天喝一到两杯,一周能喝上七八杯。”芋圆和朋友出去玩,总会喝上一杯,喝多了还能总结出一些道道,“有些品牌相互抄袭,每次推出的新品都差不多,口味也差不多;有的品牌和老字号合作,不论是设计还是品质,都很不错”。
这届00后年轻人撑起了奶茶市场。
《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突破3.4亿人,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会突破1100亿元。其中,90后和00后消费者占据近七成的奶茶市场,57%的人每月消费200元以上。
奶茶逐渐变成社交工具 图源:视觉中国
就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00后大学生来看,奶茶花销月均500元。
芋圆一个月的生活费将近3000元,奶茶开销约占每月生活费的六分之一,“生活费还是够的。要想少喝,也是为了控制体重”。
也有00后觉得奶茶确实会带来经济压力。
糯米基础生活费是1850元,吃饭之外的花销不是很多,网上购物加上外出玩乐可能只要300元左右,剩下来的三五百元都是奶茶钱,一周喝的奶茶,少则一到三杯,多则三到五杯,单价在15元至20元,有时也会喝10元以下的。
“十几块一杯奶茶,确实给我的经济压力不小。”糯米说。
奶茶代替说话
00后顶住经济压力喝奶茶,是为了社交。
西瓜(化名)是典型的社交爱好者,微信好友几乎覆盖了全学院。但聚会难免尴尬——有时是无话可说,有时被戳中难处,不好说、不想说。
为了缓解冷场的尴尬,他通常会用力吸一口奶茶,装作认真地咂摸茶味,品一品牛奶的新鲜度,和当季水果是不是搭配恰当。等那一口下肚,再瞟一眼周围朋友的状态,空气再度热起来了,他能成为新话题的主导者。
“很多不想说话的时候,可以用奶茶替代。”西瓜发现,独处时喝奶茶的次数并不多,但和朋友聚会都会选择去奶茶店,一周能喝上四五杯。“可能是因为奶茶可以缓解尴尬吧。出去玩的时候,走着走着发现奶茶店,就会无目的地买;或者觉得渴了,特地搜索附近比较网红的奶茶店。”
KOL在社交平台带火奶茶社交话题 图源:视觉中国
《白皮书》显示,00后偏爱的奶茶消费场景是用餐时食用、朋友聚会。
这也不难理解。按照兰德尔·柯斯林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有两个或以上的在场的参与者在关注同一件事,彼此分享情绪和体验,他们就构成了互动仪式。这些互动仪式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情感能量,强化成员身份,并促进“群体团结”。
微观的互动仪式在不同场景中的重复,最终编织出宏观的社会关系网络,即互动仪式的链条。
这并不是因为奶茶本身的独特魅力,而是一起“吨吨吨”的社交乐趣。在一起拼单喝奶茶的过程中,年轻人不论本身是否熟悉,无形之中都会形成“伙伴”关系,让奶茶成为社交通货。
社交媒体更将奶茶推上热搜。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代买奶茶100元跑腿费”,奶茶不仅融入00后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交话题。
“排队八小时”的话题冲上热搜 图源:视觉中国
“我有个朋友就为了帮女朋友打包两杯奶茶,把广州直飞无锡的航班改成落地长沙,买完奶茶再坐高铁回无锡。”芋圆说,朋友们都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回到无锡时,奶油都化了。奶茶好不好喝就不知道了,但女朋友很快乐”。
奶茶之都:人多喝着“更香”
00后长大了,买奶茶的理由更多样了:今天心情好、今天心情不好、今天减肥有成效……这些日常都少不了奶茶的陪伴。
艾媒数据显示,从2021年中国大学生群体月均喝奶茶次数的数据来看,每周喝一次奶茶的大学生占比为31.9%,每周奶茶消费2至4次的大学生占比为35.3%。
因此,00后聚集的地方,也是奶茶店扎堆的地方。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本专科在校大学生达到130.71万人,超过如南京、武汉、郑州等传统科教大市,排名全国第一。
制图:特约记者 戴睿敏
百度地图2020年Q3中国城市活力报告指出,奶茶店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城市,且隶属于广东省居多。其中,广州市的奶茶店数量位居榜首,堪称“奶茶之都”。
在高校附近打开外卖软件输入“奶茶”,页面弹出的店铺滑几页都滑不完,上百家奶茶店可供选择。知名度、连锁的、不知名的、名字相近的的店铺一间接着一间,从传统珍珠奶茶到柠檬茶、奶茶,不一而足。
一边是数量众多的大学生产生的旺盛需求,另一边是不同消费层次的茶饮店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外卖软件上常见的奶茶起送费及其出品价格的极值后发现(数据截至2021年8月19日),大部分起送杯数范围超过1杯,只有部分店铺的当季限定产品满足一杯起送的需求。
大部分奶茶店起送费在15-20元。这意味着,如果00后不拼单,要么是自己点上一杯豪华版奶茶——辅料多、大杯鲜榨水果茶饮,要么是独自喝完两杯甚至更多的常规款奶茶。
制图:特约记者 戴睿敏
这样的价格设置,使00后有意无意地进行拼单消费——不仅可以省钱,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就会选贵一点、高档一点的奶茶。自己在家点的话,偏向便宜的。”芋圆始终认为,奶茶是一种快乐的符号,人多热闹的时候,这杯奶茶“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