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源自台湾,来河南仅仅一年
却席卷了河南大批商圈
成为河南奶茶界的实力担当!
品质是TA的底线
用心是TA的坚持
据说近期TA又出新品了!
再过两天
嘿糖将上线一款新品奶茶
手慢的人只能自己排队抢
手快的人则有人送
↓↓↓
今年4月26日将在嘿糖河南各大门店正式推出的“厚奶茶”,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太厚奶茶”。
外表看似人畜无害的“太厚奶茶”,对于奶茶重度患者来说,足以令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含乳量60%·
2天后上线的“太厚奶茶”,是目前嘿糖位份(含乳量)最高的一款奶茶,地位相当尊贵!
完全零奶精,只用全脂奶粉和鲜牛奶制作的奶茶,含乳量高达60%!不用我刻意强调,只需一口,你就能体会到。
雀巢全脂奶粉
科迪纯牛奶
浓厚奶香席卷舌尖的感觉,令人惊喜!喝完后唇齿间微微黏稠感似乎是在为这杯奶茶佐证:“看吧,我奶多!”
·好奶茶,用心之作·
位份尊贵的“太厚奶茶”,当然要用飘散着贵族气息的“锡兰红茶”做茶汤,方显地位!
嘿糖每家店面都有专门的后厨,从煮茶、打发茶汤、计算茶汤比例、制作奶茶……店员将每个步骤、每份数据都熟记于心,严格操作,终成一杯好奶茶。
1
2
3
4
·太厚有旨·
太厚奶茶还未上市,便已霸气侧漏,4月26号正式推出之前,还给大伙儿和嘿糖各店员工颁了一道“旨意”:
①不做热饮
煮好的奶茶要隔冰冷却到10℃左右
因此只有常温、加冰两种选择
冰爽的“太厚奶茶”和阳光更配哦~
②半糖即可
含乳量60%的厚奶茶
不建议甜度过高,半糖或7分糖更佳
③保质期8小时
每天由各店厨房现煮的奶茶
为了保证口感和新鲜
保质期只有8小时,超过便只能倒掉
(拜托~根本用不了8小时就卖完了好吧!)
太厚奶茶震撼上线,还带来了她的专属“保镖”——限量版全新包装!新包装只有太厚奶茶可享哦~
限量版包装,圆乎乎胖嘟嘟的造型,握在手里超可爱~别看人家有点矮,一杯的分量相当于普通包装中杯,内涵一点儿都不缺~
4月26日起,限量版包装太厚奶茶,嘿糖河南每个店面都可以买到,不过每家店只有150份,可以反复使用,杯子控们要抓紧机会啦!
传统包装
→
限量版包装
→
!但!是!
(划重点,记小本本上啦!)
限量版包装太厚奶茶
仅限女生购买!
(价格与普通包装相同)
烈阳将至
去嘿糖点一杯女生专属的“太厚奶茶”
在浓郁奶香相伴下
来一场健康甜蜜的清爽之旅吧!
郑州市
熙地港店
郑东新区农业东路和众意西路交叉口
熙地港购物中心B1层009号
锦艺城店
中原区棉纺西路锦艺城B区4楼
成龙影院大堂东侧
曼哈顿店
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305号
曼哈顿西广场7号
关虎屯店
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与丰产路交叉口19号
丹尼斯一楼关虎屯生活广场A栋壹层AFM1007
建文新世界店
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96号
建文新世界商厦一层W005号
天一大厦店
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姚寨路交叉口
向南20米路东
瀚海北金店
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文化路东南角
瀚海北金商场4楼中庭
华润万家店
经三路农业路西北角超继运动一楼
建业凯德广场店
郑汴路与建业路交叉口向北
建业桂园商业步行街
曼哈顿2店
金水路曼哈顿第五大道美食街一楼
D12商铺
大上海店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太康路24号
大上海南门西侧
福都广场店
航海东路与银莺路交叉口福都广场3楼
万科美景龙堂店
航海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北角
万科美景龙堂2楼09号
万象城店
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塔西民主路10号
负一层ole超市旁
升龙奥斯卡店
人和路政通路升龙奥斯卡电影院二楼
正大乐城店
郑东新区心仪路与广场北街交叉口
三楼华仕达
汇艺银河里店
郑东新区商鼎路普惠路交叉口77号
汇艺银河里天幕街区1号楼1层108
宝龙广场店
农业东路与天泽街向南100米路东
宝龙广场B区5号门1楼
中原万达店
中原万达金街3号门向东30米路南8-185
公园茂店
郑州市高新区12号雪松路金菊街朗悦公园茂家庭茂三楼食肆花街B05
郑大莲花街店
郑州高新区莲花市场J区J66号
正弘数码港店
郑州市中原区科学大道与瑞达路交汇处西南角正弘数码港4楼CGV影城门口
睿达广场店
高新区木兰里9号新合鑫睿达广场一楼A01
惠济万达店
郑州市惠济区开元路万达广场5楼东中厅
驻马店市
爱克步行街店
驻马店市驿城区乐山路北段
爱克步行街26-121
开封市
书店街店
开封市南书店街34号
登封市
中天广场店
登封市中岳大街和嵩山路交叉口往北100米路西中天广场129铺
濮阳市
万嘉360广场店
濮阳市黄河路与长庆路交叉口
万嘉360广场四楼
焦作市
焦作万达店
焦作市解放区丰收路民主南路交叉口
万达广场三楼东北角
许昌市
新田360店
许昌市新田360广场4楼
>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戴睿敏
知名奶茶品牌,深夜致歉。
话题在8月24日凌晨冲上热搜第一,00后依然淡定喝着奶茶。“该喝还是会喝。”大三学生糯米(化名)看了一眼手中同款奶茶,淡定地说,“换个品类喝呗,少喝水果茶,多喝奶茶,反正都差不多”。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奶茶品牌出现不同的食品安全“意外”——标签掉进水果,捡起标签,芒果照用;柠檬发霉了,把皮削去,果肉照用;椰果过期了,混着没过期的,一起送进消费者的口中。
不知道究竟是茶多酚让人上瘾,还是糖分激活了快乐的信号,即便是出现众多奶茶负面新闻之后,00后大学生仍然为奶茶“上头”。
艾媒数据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用户每周喝奶茶的次数在1次以上,大约35.5%的大学生每周喝2—4次,还有5.9%的大学生每天喝1次甚至更多。
图源:艾媒咨询
“一周有三天会拼单喝奶茶,还不算周末。”大二学生波波(化名)和班上男同学组成了奶茶拼单小组,“既然大家都要喝,那得陪一杯。一群人喝,热闹嘛。一个人喝,那是解闷”。
根据微博2020年用户发展报告,奶茶入选为00后美食榜单第二位。这个选项,甚至没有出现在80后、90后的美食榜单前五名内。
奶茶,这个时代的现象级产物,已经成为00后的社交通货——一起分享“吨吨吨”的隐藏菜单,一起享受糖分的快乐,一起感受肥胖的“罪恶”,再一起研究下一次的快乐时刻。
月均500元喝奶茶
00后的奶茶记忆从10年前开始。
“小学的时候,街边奶茶也就是两三块钱一杯。”芋圆(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也是资深的奶茶爱好者。
他的奶茶启蒙,从小学开始。那会,学校门口小店几块钱一杯,两勺奶精加上草莓、巧克力口味的调味粉,热水一冲,加点冰块,盖子一盖,吸管一啜——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小店生意好到不行。即便是面对妈妈“塑料珍珠”的威胁,攒钱买一杯小作坊的三无奶茶,在校门口嬉笑打闹,都是这些小学生的日常。
芋圆变成高中生,奶茶也进化了——不再是简单的奶精加糖,比的是茶叶产地、水果搭配,还有免费送的配料。就连奶茶店选点的逻辑也进化了,不光是高校门口,还有各大商圈,甚至开进了写字楼。
当然,奶茶价格也进化了。两三块最多能买到的奶茶配料,均价25元起的茶饮,成了排队抢购的网红产品,并向拍照道具发展的趋势。
结伴喝奶茶的快乐,一直不变 图源:视觉中国
奶茶一直在变,不变的是结伴喝奶茶的快乐。
“上学时一周喝三到四杯。要是出门旅游,平均一天喝一到两杯,一周能喝上七八杯。”芋圆和朋友出去玩,总会喝上一杯,喝多了还能总结出一些道道,“有些品牌相互抄袭,每次推出的新品都差不多,口味也差不多;有的品牌和老字号合作,不论是设计还是品质,都很不错”。
这届00后年轻人撑起了奶茶市场。
《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突破3.4亿人,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会突破1100亿元。其中,90后和00后消费者占据近七成的奶茶市场,57%的人每月消费200元以上。
奶茶逐渐变成社交工具 图源:视觉中国
就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00后大学生来看,奶茶花销月均500元。
芋圆一个月的生活费将近3000元,奶茶开销约占每月生活费的六分之一,“生活费还是够的。要想少喝,也是为了控制体重”。
也有00后觉得奶茶确实会带来经济压力。
糯米基础生活费是1850元,吃饭之外的花销不是很多,网上购物加上外出玩乐可能只要300元左右,剩下来的三五百元都是奶茶钱,一周喝的奶茶,少则一到三杯,多则三到五杯,单价在15元至20元,有时也会喝10元以下的。
“十几块一杯奶茶,确实给我的经济压力不小。”糯米说。
奶茶代替说话
00后顶住经济压力喝奶茶,是为了社交。
西瓜(化名)是典型的社交爱好者,微信好友几乎覆盖了全学院。但聚会难免尴尬——有时是无话可说,有时被戳中难处,不好说、不想说。
为了缓解冷场的尴尬,他通常会用力吸一口奶茶,装作认真地咂摸茶味,品一品牛奶的新鲜度,和当季水果是不是搭配恰当。等那一口下肚,再瞟一眼周围朋友的状态,空气再度热起来了,他能成为新话题的主导者。
“很多不想说话的时候,可以用奶茶替代。”西瓜发现,独处时喝奶茶的次数并不多,但和朋友聚会都会选择去奶茶店,一周能喝上四五杯。“可能是因为奶茶可以缓解尴尬吧。出去玩的时候,走着走着发现奶茶店,就会无目的地买;或者觉得渴了,特地搜索附近比较网红的奶茶店。”
KOL在社交平台带火奶茶社交话题 图源:视觉中国
《白皮书》显示,00后偏爱的奶茶消费场景是用餐时食用、朋友聚会。
这也不难理解。按照兰德尔·柯斯林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有两个或以上的在场的参与者在关注同一件事,彼此分享情绪和体验,他们就构成了互动仪式。这些互动仪式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情感能量,强化成员身份,并促进“群体团结”。
微观的互动仪式在不同场景中的重复,最终编织出宏观的社会关系网络,即互动仪式的链条。
这并不是因为奶茶本身的独特魅力,而是一起“吨吨吨”的社交乐趣。在一起拼单喝奶茶的过程中,年轻人不论本身是否熟悉,无形之中都会形成“伙伴”关系,让奶茶成为社交通货。
社交媒体更将奶茶推上热搜。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代买奶茶100元跑腿费”,奶茶不仅融入00后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交话题。
“排队八小时”的话题冲上热搜 图源:视觉中国
“我有个朋友就为了帮女朋友打包两杯奶茶,把广州直飞无锡的航班改成落地长沙,买完奶茶再坐高铁回无锡。”芋圆说,朋友们都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回到无锡时,奶油都化了。奶茶好不好喝就不知道了,但女朋友很快乐”。
奶茶之都:人多喝着“更香”
00后长大了,买奶茶的理由更多样了:今天心情好、今天心情不好、今天减肥有成效……这些日常都少不了奶茶的陪伴。
艾媒数据显示,从2021年中国大学生群体月均喝奶茶次数的数据来看,每周喝一次奶茶的大学生占比为31.9%,每周奶茶消费2至4次的大学生占比为35.3%。
因此,00后聚集的地方,也是奶茶店扎堆的地方。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本专科在校大学生达到130.71万人,超过如南京、武汉、郑州等传统科教大市,排名全国第一。
制图:特约记者 戴睿敏
百度地图2020年Q3中国城市活力报告指出,奶茶店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城市,且隶属于广东省居多。其中,广州市的奶茶店数量位居榜首,堪称“奶茶之都”。
在高校附近打开外卖软件输入“奶茶”,页面弹出的店铺滑几页都滑不完,上百家奶茶店可供选择。知名度、连锁的、不知名的、名字相近的的店铺一间接着一间,从传统珍珠奶茶到柠檬茶、奶茶,不一而足。
一边是数量众多的大学生产生的旺盛需求,另一边是不同消费层次的茶饮店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外卖软件上常见的奶茶起送费及其出品价格的极值后发现(数据截至2021年8月19日),大部分起送杯数范围超过1杯,只有部分店铺的当季限定产品满足一杯起送的需求。
大部分奶茶店起送费在15-20元。这意味着,如果00后不拼单,要么是自己点上一杯豪华版奶茶——辅料多、大杯鲜榨水果茶饮,要么是独自喝完两杯甚至更多的常规款奶茶。
制图:特约记者 戴睿敏
这样的价格设置,使00后有意无意地进行拼单消费——不仅可以省钱,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就会选贵一点、高档一点的奶茶。自己在家点的话,偏向便宜的。”芋圆始终认为,奶茶是一种快乐的符号,人多热闹的时候,这杯奶茶“更香”。
业,大概是年轻人聊得最多的话题之一。
每一个辗转反侧的夜里,都有无数个年轻人默默在心里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开奶茶店、开咖啡馆、开唱片店,问过、调研过、计划过,但大多数人一觉醒来还是选择了继续打工。
下面是别人的故事。
01
砰砰,我的朋友,我关注的小红书博主之一。
关注他,是因为喜欢他的内容,或者说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商业,喜欢烟火气散满在街道。
但我和他的不同是他真的创业过,而我只是想过。
“不太想打工了,我想自己试试看。”
差不多是2017年刚过,毕业不到一年的砰砰有了创业的想法,放弃了自己三点一线的打工生活,摇身一变成为人们口中的老板。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砰砰选择的不是关注度高的奶茶、咖啡,而是主打健康理念的沙拉轻食,并且一个月内开了两间,一间万象城,一间正弘城。
砰砰听过一句话,选址决定流量,开到购物中心是他的坚持。
真的,拜服他的大胆。
这两年说起沙拉轻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吃过的、见过的不少,可是在6年前,沙拉还不是一个流行的东西,并且一开开到万象城、正弘城,租金压力山大。
这是砰砰创业的高光时刻,一切都十分顺利,但转折之快,令他猝不及防。
“最早期是没有动脑子,很自然的认为其实加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让你去很轻松做成一个事情。
但做生意一定要有自主的学习意识,即便是加盟,有公司带着走,还是要思考能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过于依赖公司等于自己把风险交给了公司,等我明白的时候店已经关了。”
普通人创业通常选择的途径是加盟,这是最快速上手的选择。
都是刚创业,没有能力研发产品,更没有渠道相对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创业过程中还有选址、装修、消防等等琐碎的问题,如果没有三五年的经验,根本搞不定。
但加盟一个不错的品牌,一切似乎迎刃而解。
砰砰是通过加盟创业的,按部就班跟着公司干,可加盟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
由于品牌经营不善,砰砰加盟的品牌公司倒闭了、破产了。
高光时刻之后,砰砰多了一层维权者的身份。
随之而来的经营压力,开了没多久的正弘城店,很快就关门了。
或许这才是创业的真正状态,创业几年就大获成功的,都是幸存者偏差,更多的则是失败。
如果仅仅只依靠加盟赚钱,不过是转移风险的一种投资,并不能算得上创业,风险可能比创业更大,砰砰的遭遇已经显而易见。
但创业这件事是会上瘾的,上瘾的直接表现就是连续创业。
挨了一巴掌的砰砰又开了新店,不再做沙拉,而是做起了麻辣烫。
但你可能想不到,砰砰店里的麻辣烫不光涮日常吃的蔬菜,还可以涮马蹄、虫草花、鲍鱼、瑶柱等,连饮品都是零添加的果蔬汁、薏米水,整个做的很健康。
“五年前你觉得这个事情有些超前,五年后你觉得依然不过时,说明一件事情,你领先的跨步跨太大了。
对于郑州来说,做商业领先郑州一小步,可以过得非常舒服;但领先步子的太大、概念太过超前,或许有喜欢你的人,但那波人一定不是大多数。”
或许是上海商业对砰砰的影响比较大,不自觉的灌输了上海的一些理念。
可上海郑州的饮食文化不一样、消费习惯不一样,直接照搬过来,并不一定是合适的。
过于超前意味着不好过,再加上口罩的冲击,关店似乎是有些水到渠成的意思。
02
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可能跟努力有一丁点的关系,但剩下的全是运气。
社会是现实的,自己再努力再拼,大环境不行,还是寸步难行。
砰砰自己清楚开始创业到有一点点成绩,其实离不开大环境。
郑州高速前进、蒸蒸日上,自己别太荒唐,找对路子,创业的基本上都不差。
大雨是郑州的转折,是砰砰创业的转折。
“当你悲观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悲观的,已经这么难了,我想做一些提升信心的事。
别人都觉得郑州的商业不太好,或者大家对于郑州的评价不太好,那站在郑州的视角,我得去做一些商业发声。”
砰砰的第四次创业,做商业博主。
这是一件他一直想要去做的事,三次创业之后,信心其实是被打击的。
如果再创业,重资产投入的方式是要慎重的。
做商业博主,做一些宣传,是低成本可以做的事。
更关键的,每个生活在郑州的人,其实早已跟郑州深度绑定,郑州越好,自己才能越好。
砰砰是幸运的,早期的开店经历让他有了自己的人脉,小红书正转型对高质量内容流量倾斜加大,又恰逢大卫城、正弘城大调整很多人关注度。
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砰砰的小红书基本是一炮打响。
靠着一手热点信息,不设门槛的内容,一年多的运营,砰砰的小红书有了5000+关注,现在已经是了解郑州商业的一个窗口。
不了解小红书的不知道,同城、小众赛道里这是非常难得的数字,大卫城13000+关注、正弘城38000+关注、熙地港2000+关注,砰砰的含金量不低。
“这两年大卫城、正弘城确实在改变,很多人通过种种渠道注意到了郑州,德基、景峰、赛格都有来郑州学习。
每次其他城市的朋友来,我带他们去逛完大卫城、正弘城,他们说郑州的项目比预想中厉害多了,甚至成都朋友说,大卫城跟他们的IFS有一拼。
听到这些话还蛮骄傲的,你的内容让别人认识了郑州商业。”
去年砰砰做了自己的社群,把小红书的关注者拉到了一个群里,群里有喜欢商业的、做商业的,非常活跃,时不时需要爬楼去看消息。
可能砰砰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一个人,影响了一群人。
这个社群渐渐变成了获取消息的渠道,小红书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群里传播的商业内容,孵化了很多个小商业博主,郑州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
一个人的声音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很多人一起发声、一起讨论,影响的范围更大。
郑州商业需要这样的自来水,而且越多越好。
“郑州本地孵化了很多不错的品牌,比如极拉图、黛汀烘焙、白石的深夜食堂、麦陌、虎丫炒鸡、繁星面馆、留白西餐厅、野狗商店等等,认识很多其他城市项目的人后,我都有尽可能的介绍我们郑州的品牌。
不仅要把其他的品牌带进来,还要把本地品牌带出去,这是我该去做的一个事情。”
砰砰目前正在做一件大事,联合武汉、西安、合肥、长沙、南昌的一些商业博主,一起做华中的商业内容。
提到商业,都在说北上广深、成都、杭州,华中总是被一笔带过,其实华中的商业力量并不弱,有上桌的资格。
需要有人去做这些内容,注意到华中,才有品牌考虑。
03
跟砰砰的这次饭局,聊了三个小时,学到了不少,他有太多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且乐意去分享。
结果就是整理内容整理出了一万字,稿子写写停停推翻再重来,始终无法把他的内容100%呈现。
PS:有想创业、喜欢商业的,不妨去小红书上找他聊聊。
临了,他提了一些建议给创业的年轻人:
1、去创业一定要想清楚,不是喜欢就上,一定有一个目的挣钱,为爱发电这个事情短期内是OK的,但是长远意义上来说不成立,到最后只能自己给自己买单。
2、购物中心不是创业的最优选择,试错成本太高,他们一定是已经相对成熟的品牌去发挥自身商业价值的。
3、不要把自己的钱跟公司的钱混到一起,哪怕是自己全资,还是要分开。
4、认清自己的定位,创业需要你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点放大化如果说能力不行,找人合作,找人帮忙,明知道管理不好,还要坚持做管理的,最后每个人都很累。
以上。
#郑州本地好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