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风云桐乡40年|一张交通“大路网”,印记桐乡脚步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018-11-27 11:17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杨文婕1998年桐乡大事记3月15日,桐乡市设立“96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受理消费者

018-11-27 11:17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杨文婕

1998年桐乡大事记

3月15日,桐乡市设立“96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受理消费者举报投诉。

5月4日,停刊37年的《桐乡报》复刊。该报每周出版两期(周二、周五出版),4开4版。1999年1月1日,《桐乡报》由中共桐乡市委与嘉兴日报社联办,改名为《嘉兴日报·桐乡版》。

6月30号,全市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制度。

9月,新中国建立后的桐乡市首部地方综合性年鉴——《桐乡年鉴》(1998)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

11月5日,嘉兴市政府同意创办桐乡市第一所私立学校——一舟私立高中。学校由城东制草厂和桐乡一中合作创办。

12月1日,国家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杭嘉湖南排工程莲花桥港河道工程开坝通航。工程于11月15日开挖,30日竣工;全长6.84千米,总投资4000万元,开挖土方100万立方米。

12月11日,桐乡籍运动员钟红燕在第十三届亚运会女子500米双人皮划艇比赛中获金牌。

12月12日,建设时间四年多的沪杭高速公路桐乡段工程竣工,29日通车。工程全长18.88千米,双向四车道,投资6.5亿元。

同年,全市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村级公路总里程387.6千米。

————————————————————————————————————————————

沪杭高速桐乡段。李群力/摄

要致富,先修路!对于桐乡民众而言,感受最深的或许就是脚下的这条路。在这波澜壮阔的40年里,桐乡公路由少到多,由线成网,从当初的砂石路到如今的沥青路,一条条铺到了百姓家门口、铺到了田间地头。从“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无奈到如今的宽阔美丽的高颜值大道,桐乡人的出行越来越便捷。

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在不断提升着百姓幸福感的同时,也助推着桐乡经济社会的腾飞。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脚步越走越快

“碗大桐乡城,筷长梧桐街”,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桐乡最直观的写照。在市民张炯的印象里,那时候交通条件很差,路很少,别说出桐乡城了,就连从城区到乌镇也只能依靠轮船,一个来回就得搭上两天时间。“去趟乡里就相当于‘出远门’了,有的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城。”他说。

“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样的形容在那个年代并不夸张。道路多是羊肠小道,虽然主干道铺上了砂石,但还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大人小孩外出都得穿上雨鞋,裤腿挽得老高,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泥巴。

40年前桐乡全县公路里程仅110.35公里。境内唯一一条与外界相连的三级公路就是杭枫公路。如今市区公园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你不会想到,这条路在当时被称作“杭枫公路”,是320国道的前身,那时道路两侧还多是低矮的农房和成片的农田。

而彼时的农村道路还是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机耕路,有干道有支道,就像是大地的骨架。“尽管只是泥路,但这丝毫不影响村民的高兴劲。因为有了大路,走村串户不必绕道远行,也不必担心过那些摇摇晃晃的木桥,更重要的是拖拉机可以到达任何一个田边地角。”就职于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的沈金生在《乡村往事,肩挑手拉的机耕路》中如是描述。

伴随着改革开放,桐乡的公路建设迎来了新高潮,脚下的路开始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家住洲泉镇的67岁居民詹柏民,对于家门口这条通往新农村的公路可谓是感触颇深。40年前,詹大伯在洲泉镇供销社从事农资销售工作,经常要去县城备货,但彼时洲泉到县城还没有通公路,因此只能依靠船运。“早上5点钟开船出发,回到洲泉已是傍晚5点,这一来一去就要花上一天的时间。”他说道。

当1980年新农村至洲泉公路通车之后,詹柏民高兴极了,这意味着他不用大费周折乘坐轮船,只要搭乘汽车就能到县城了。“虽然当时的公路只有3米多宽,但是对于居住在西部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便利可不止一点点。”而这也是桐乡第一条县乡公路。

“现在年轻人可能已经不晓得究竟颠簸是怎么样的了,那时候车行路上真叫颠,而且速度又慢。”市民俞伟远至今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坐车的场景,而这样的情形在“八五”期间市政府提出的“主干道高级化、县乡道路网络化、公路路面黑色化”的目标后彻底发生了改变。

20世纪90年代,桐乡公路交通开始大踏步地发展起来,各乡镇陆续建设村道与乡道连接之后,脚下的路开始串点成线。

道路畅通带来的直观变化就是车流量的加剧。1995年,为了缓解梧桐镇区与320国道交汇堵车矛盾,提高国道快速通行能力而修建了梧桐立交桥竣工通车,而它也翻开了桐乡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标志着桐乡开始从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发展。“这是桐乡第一座立交桥,也是桐乡境内第一个‘四自工程’。”说起这项工程,曾参与过建设的市交通运输局老干部杨荣江至今感到很自豪。

1998年,一个桐乡交通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年代,,全市村级公路累计387.6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老百姓脸上的笑脸又多了一分。

从“远天涯”到“近咫尺”

脚步越走越远

梧桐立交桥横跨320国道。

1983年,很多桐乡人赶个集来回就需要一整天。1998年,桐乡人可以“晨练杭州西湖,晚逛上海外滩”,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来源于桐乡第一条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

上世纪末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在浙江兴起,桐乡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会。1993年,桐乡建立沪杭高速公路桐乡市建设领导小组,1994年,桐乡建立沪杭高速公路桐乡市建设指挥部,建设高速公路的大工程由此开展……

“这是桐乡第一次建设高速公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杨荣江表示,第一次了解到工程需要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共同参与,第一次参加需要全程录像的会议……工程建设中的许多“第一次”令他印象深刻。

每一个工程背后都离不开“征迁”这个话题,而在这个即将带领桐乡迈入“高速公路时代”的大工程面前,桐乡可谓是举全民之力。

时有高桥演教村一位徐姓农户,原居住的房屋外表美观、设施齐全,但当听说需要拆迁时,甘愿牺牲个人利益主动配合;另有高桥村6组农户不涉及征迁用地,但当听说该村17组农户拆迁后,他们主动供地让17组农户建造新房……翻看《桐乡交通志》关于沪杭高速公路修建内容的纪实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透过文字,我们也能对当时民间流行的“拆掉安乐窝,修建黄金道”这句口号了解更深一层。

作为工程的亲历者,杨荣江表示,“我们上门做思想工作,很多村民对于高速公路的概念很模糊,但当听说它将推动桐乡城市发展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在同意书上签下了字。”

1995年开始动工建设,1998年12月29日竣工通车,历时三年时间,桐乡终于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而它的通车也大大缩短了桐乡至上海、杭州、宁波的通行时间。“从桐乡市区到杭州单程只需45分钟,去一趟上海只需1个多小时,这样的场景是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市民汪华直呼道。

其后申嘉湖高速公路、练杭高速公路桐乡段相继建成通车,让桐乡与长三角各中心城市之间,由“天涯”变“咫尺”。而高速公路强大的通行能力、快捷的运行速度、灵活的运行方式也为桐乡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一拨又一拨的投资者纷至沓来,来到桐乡投资兴业。“桐乡与杭州两地距离更近了,运输方便成本降下来了,车多跑几趟,自然赚得就多了。”一位从杭州来桐乡发展的企业负责人说道。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桐乡在不断变“小”,一级公路通镇(街道)、三级公路通中心村、等级公路村村通达的全市公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时至今日,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3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80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连续多年占据全省首位。

与此同时,桐乡也在变“大”,乌镇大道全线贯通,海盐至安吉公路凤鸣至洲泉段正在建造中,未来苏台高速公路还将穿城而过,交通网络对外辐射面积不断增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

如今,翻开桐乡地图,可见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跃然纸上,一条条大通道犹如一条条动脉,连接了东西、拉近了南北,拉开了桐乡城市发展建设的全新框架,成为推动桐乡城市发展的“腾飞线”。

018-12-26 16:5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孙怡

2016年桐乡大事记

1月4日,桐乡市与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桐乡试验区合作框架协议书”。该项目是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获省政府批示以来落户的首个国家级重点项目。

4月1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桐乡市政府签约,由浙报传媒牵头投资建设的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落户乌镇。9月26日,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上线仪式暨2016大数据流通与应用论坛在乌镇镇举行。

5月26日,浙江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这是桐乡市引进的第一个智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

7月27日,桐乡市首家企业慈善公益基金设立。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向桐乡市慈善总会捐款建立“易锋机械慈善公益基金”,首期捐款150万元。

10月13日,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会上,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桐乡市濮院镇名列其中,成为嘉兴市唯一入选小镇。

10月29日,浙江新吉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举行GV-1A EV下线仪式。

11月30日,桐乡市图书馆举行迁建工程开工仪式。

12月31日,桐乡市城市档案中心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

“无特色,不小镇。”世上小镇千千万万,不差多与少,但注入“特色”内涵,就有了个性和生命力。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桐乡每一个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

“镇”小能量大,创新故事多;“镇”小梦想大,引领新常态。

桐乡毛衫时尚小镇、乌镇互联网小镇、崇福时尚皮草小镇、高桥健康智慧小镇……一个个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活、生态环境美、发展势头好的特色小镇,深刻改变着桐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小“镇”谱写大未来

日出万匹绸,嘉禾一巨镇。位于杭嘉湖平原中心腹地的濮院,历史上曾是明清时期江南五大名镇之一。这里盛产丝绸,通江达海,繁荣绵延八百余年。

“昔日濮绸名扬天下,今朝毛衫畅销四方”。改革开放以来,因毛针织产业发展壮大,濮院毛衫市场逐渐驰名中外。原本不产羊毛的江南古镇濮院,为什么能够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之一?答案似乎并不难找。

濮院羊毛衫市场。 钱伟国/摄

濮院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繁荣的市场支撑、完善的城镇配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一切,都是羊毛衫市场找到了共同的交汇点。

从3台手摇横机到现代交易市场,经过10余年的发展,濮院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发展。羊毛衫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了桐乡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与许多地方一样,濮院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发展中需要破解的难题,首当其冲便是产业转型升级。

如何做好产业转型的文章?如何在这一单一产业的经济小镇实现涅槃?濮院人给出的答案是:用市场与产业促进城镇发展,同时城镇发展带动市场与产业发展。

建新镇、活产业,打造毛衫时尚小镇,濮院特色小镇创建思路已日渐清晰。2016年10月13日,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会上,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濮院镇名列其中,成为嘉兴市唯一入选小镇。濮院镇走转型发展的道路得到认可。

从毛衫贴牌个体户到成立企业拥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桐乡奥卡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应声不仅见证了濮院毛衫创新园(世界毛衫博览中心)项目的崛起,更是濮院毛衫时尚产业的参与者。

“企业唯有创立品牌,才能真正地打开市场。”对于这句话,吴应声感同身受。2015年,吴应声在濮院毛衫创新园成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桐乡奥卡服饰有限公司,每天望着一件件由企业“奥卡服饰”生产的毛衫被贴上知名企业的标签时,吴应声心中总有一丝失落。

直到2016年,一个福建客户的“消失”,让吴应声给自己下了狠心。“之前,这个客户在我这里下了总量在3000件的订单,第二年,他专门来到企业考察,考察后对我们的款式创新方面表达出了不满,之后便不再找我们合作了。” 吴应声说。

2016年,桐乡奥卡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师团队,也拥有了自己设计研发的创新款式,新产品一推向市场,便赢得了客户的好评。2016年销售额比2015年的销售额足足增长了50%。这一刻,吴应声尝到了品牌带给企业的甜滋味。

在濮院毛衫创新园生长的这几年,吴应声感受颇深。在他看来,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提升、品牌引领和创意设计,推动了濮院毛衫产业的品质化、品牌化和时尚化。截至目前,濮院毛衫创新园共拥有毛衫企业200多家。

如今,在立足毛衫生产及专业市场销售坚实的基础上,濮院已形成了商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良性互动的格局,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从数据亦能显见发展。从2015年至2017年,三年来,濮院不管是形象、载体、平台,还是在企业的面貌,都发生了改变,这正是传统块状经济小镇转型升级的一次涅盘。数据是发展最真实的佐证。据有关数据统计,三年来,濮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5亿元,投资强度亩均433万,超目标完成投资任务,其中,特色产业投资41.28亿元,占比73.39%;非政府投资53.7亿元,占比95.47%。三年实现税收收入约6.1亿元,接待游客683万人次,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活而新”的“新濮院”已初具雏形。

再看今日濮院,特色小镇规划图纸一点点变成现实。濮院轻纺城、毛衫创业基地、毛衫创新园、古镇有机更新等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正成为引领濮院毛衫业提档升级、激发古镇活力的重要载体。濮院正力争成为集聚创意设计、针织材料开发、时装展示发布和旅游驱动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特色小镇。

小“镇”催生大格局

几乎在同一时间,“紧挨”濮院的互联网小镇——乌镇也在一直不断蝶变。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乌镇。当互联网产业成为乌镇新的名片,在人们心底的乌镇早已不再局限于那个原生态的江南水乡了。

微风轻抚过清澈的河道留下浅浅的涟漪,两旁的黑墙白瓦前,穿梭着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不远处,三三两两的创客聚在一起,正专注而热烈地讨论着……这样的画面,是5年前的乌镇不敢想象的。如何紧抓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落户桐乡的历史性机遇,实现更好发展?乌镇给出了这样一条发展路径: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生态圈,提高乌镇互联网聚合力,建成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都紧贴互联网产业定位聚集、融合发展的乌镇互联网小镇。

2016年,对于特色小镇创建而言,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桐乡毛衫时尚小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乌镇互联网小镇入选浙江省第二批42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崇福“时尚皮草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高桥健康智慧小镇列入嘉兴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无特色,不小镇。找准特色是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桐乡各特色小镇紧紧依托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注重发挥“主角效应”,确保在产业、生态、人文、功能等方面不重复、不雷同,让特色小镇彰显出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这些差异定位、错位发展的小镇,或雏形初具,或蔚为大观,正在为打造支撑桐乡未来发展的新产业贡献力量。

正如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桐乡特色小镇因改革而生,一出生就烙上了改革的印记。”2017年桐乡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创建的相关文件,在建设用地、资金和人才等要素保障上,最大限度给予支持;与此同时,桐乡把特色小镇培育创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和样板区,全力支持特色小镇在投融资、行政审批制度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为全市改革做好示范。

除此之外,桐乡把特色小镇创建作为在新常态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抓手,大力推进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不断完善特色小镇规划布局,加大协调推进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如今,这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正深刻改变桐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推动桐乡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以小赢大,桐乡正努力谱写特色小镇大未来。

月15日晚

浙江桐乡大麻镇下着雨

一辆白色轿车一头扎进

大麻桥下的运河里

车里爬出三个小伙子

在车顶上拼命呼救

危急时刻

90后安徽小伙种夫文想也不想

跳进水里、拿着水管、拉着三人

奋力游向固定在堤坝上的轮胎……

就这样生生凭借一己之力

让被困的三人转危为安

“几条人命啊,我没有选择的,

那时候只有我能救他们。”

这名普通的泵车运输司机在春节前自己最后一个工作日用善行温暖了世道人心

白色轿车栽进了运河

里面爬出来三个小伙子

种夫文是一位泵车运输司机

就住在大麻桥附近

当晚正开着泵车到运河边加水

看见运河边突然闪起了车灯

一辆白色比亚迪开了过来

在道路尽头没有刹车

居然直接开到运河里去了

路面离河面有2米高,车头先栽下

接着整个车都落入了河里

(事发时的监控视频)

种夫文一边报警

一边朝着车大喊:

“有人吗?有人吗?”

主驾驶的车窗开着

从里面爬出了2个小伙子

看起来20多岁的样子

“你们到底有几个人啊?

全都出来了吗?”

种夫文着急地问

两个小伙子都很紧张

说车里还有一个人

“那你们还不赶紧把他拉出来?”

三个小伙子都爬出来后

半个车身已经被河水淹没

他们就站在车顶

向种夫文求救

(轿车全部没入水里,情况危急)

脱掉衣服跳入河中

手里拿着水管把三人救上岸

种夫文是安徽淮北濉溪人

2019年7月才来桐乡

对这边也不是很熟悉

报警说不太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眼看轿车一点点被河水吞没

他想着如果等救援力量赶到

恐怕三个小伙子就撑不住了

得知小伙子们会游泳

救援方案在种夫文脑子里铺开

他先拿来了长水管

扔到小伙子们跟前

想让他们勾着水管游到岸边

其中两人慢慢游了过来

但第三个小伙子才下水游了几米

就体力不支,扑腾几下

赶紧往回游到车上去了

一看情况不对

种夫文果断跳下了河

这才发现,水很深

他自己扑腾了半天才起来

他先把最近的小伙子拉到身边

再让第二个小伙子回头

护着体力不支的那一个

自己游过去把他们拉过来

看他们没什么劲了

就让他们抓着轮胎

不要往下沉

自己则顺着轮胎爬上岸

再回头把他们拉上来

全程五六分钟

上岸后

种夫文又打电话给民警

和救人相比

冻得浑身发抖都是小事

一起意外,因为种夫文的给力出手

最后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三个小伙子是云南人,不熟悉路况

跟着导航走,就出现了意外

被救上岸的小伙子们一个劲道谢:

“如果没有他丢那根水管下去,

估计我都上不来的。”

“看到他,

我们感觉到还有一丝希望,

也多亏了他,

不然就差不多也就没今天了。”

(三位被救者对种夫文感激不已)

对此,种夫文倒很直爽:

“几条人命啊,我没有选择的,

那时候只有我能救他们。

附近没有人,

他们喊救命也没有人听到。”

危险吗?害怕吗?

种夫文笑了:“救人时没想那么多,

下水那一刻,确实觉得好冷。”

上岸后,他赶紧拿车里的棉大衣套上

仍旧冻得不行

“我们四个人都全身发抖,

抖得跟什么一样,

真的太冷了,刺骨、冰凉。”

那天是种夫文春节前的

最后一个工作日

他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过年了

要不是他到河边给车子加水

三个小伙子会怎样

还真的很难说

给种夫文点赞!

(来源:天天正能量)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