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
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说白了,就是早已厌倦了这一套已经被营销注水渗透到底的评分体系,并且掀桌子说“我不玩了”。
一些嗅觉还不大灵敏的新餐厅还在苦苦思索如何诱哄客人给个好评之时,不少年轻人已经把这一套抛在脑后。如今,平台扩张期的泡沫被挤掉,人们对靠刷上去的虚高评分逐步祛魅。没有人比年轻人更清楚这些泡沫般的好评来自哪里。
曾几何时,几乎所有顾客寥寥又急于“破圈”突围的新店都不得不走上这么一条路:用近乎赔本赚吆喝的形式,做秒杀做特价做“霸王餐”,送饮品送甜品送小菜,只为了一条十五字以上的全五星好评。对于口袋空空而探索欲十足的青年人来说,这确实是不小的诱惑。
只是,这样能换来一串虚拟字符的上浮,却未必能换来一个真正的回头客。某种程度上,它也构成了如今“反噬”境况的一个注解:笑话,好评是我刷上去的,我还不知道怎么来的吗?
正因为太清楚好评是怎么来的,才明白真正的美味离这些千篇一律的文案、徒有其表的晒图有多远。
也就在此时,方觉那些朴实但用心的事物之可贵。
“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从来就不是什么营销出来的概念,而是结结实实的生活经验。家门口那些一开就是十几年的小店,那些本地食客爱光顾的铺面,哪一个用得着靠送冰淇淋来换一条“好评打卡”?
何况,它们的主要顾客,那些熟门熟路的老饕,哪一个又会闲得次次都“拍照分享”?更令人眼熟,甚至会心一笑的生活场景往往是:老饕们生怕下一锅出炉的美食先被旁人抢走了,巴不得来排队的人越少越好。
“3.5分老店”们多半是“前平台时代”的王者,在根本没有平台打分这一说的年头,就已经凭口口相传的手艺立稳了根基。
时间证明,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往往走得更长更远。即便在平台红利期看似被抛下了的“3.5分饭店”们,其价值也终会浮出时代浪潮的水面。
当泡沫被撇去,我们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沉淀中脱虚向实。大到人生选择、投资理财,小到一次购物、一碗汤面……我们更愿意投入给务实之选。我们更愿意把钱花给真食材、好手艺,也换来真用料、好体验。
是否还记得,“评分”机制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人们分享真实体验而服务。几经浮沉后,如今已经被“注水”得不成样子,又反过来被人们所抛弃。“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假评价注入了真评价,真评分也就成了假评分。时代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平台则需要回顾和反思自己的立身之本。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到日本的美食剧,除了《深夜食堂》,另一大招牌就是《孤独的美食家》了,几乎每季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前七季平均分高达9.2分,而这个秋季档开播第八季,那句熟悉的“啊呀,肚子饿了”又回来了,大家也又可以看五郎下饭了。
< class="pgc-img">>主演:松重丰
剧情简介:
杂货进口商井之头五郎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找寻各种好吃的,不被时间、不被地域所约束,毫不在意周围的目光,在工作间隙独自一个人去觅食,可以说五郎叔是最早的吃播主播了。
剧中出现的餐馆全部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都是大众化的平价餐馆,大家去日本旅游也可以跟着五郎叔的步伐吃。
< class="pgc-img">>除了剧中出现的店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有时候店员还会客串角色,这样的设计更加凸显了这部作品的真实感,但部屋君觉得让人看罢,莫名的倍感幸福。
虽然剧情很简单,但对于许多吃货来说,《孤独的美食家》算是假期刷剧列表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剧集。那种看似孤独,实则将美食的享受引领到另一个高峰的生活态度不知治愈了多少深夜里孤独的灵魂。
< class="pgc-img">>原作中,五郎生活在90年代泡沫经济崩之际,比起高档的餐厅,他去的定大众食堂更能让读者心有戚戚。虽然漫画是在连载20年后才推出电视剧版,但五郎的生活方式依然让这代人产生的共鸣。
< class="pgc-img">>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面对美食的内心独白可以从twitter、Facebook、ins得以表达,挨家挨户的探店方式又与当今大行其道的美食博主、吃播乃至种种vlog不谋而合,让这个孤独的中年大叔在当今的语境中同样如鱼得水。
无论时代、传播技术、外部空间再怎么变化,《孤独的美食家》中的“孤独”二字总归会沉淀下来,喜欢这部剧的一定都深有感触吧。
>一看讣告,还以为是为警方录制视频太辛苦导致的。再仔细一看,才明白这只是个意外而已。
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就是不为警方录制视频,以他的身体,也撑不了多久。
长年累月的吃播生涯,吃进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身体早已经不堪重负。
他这台看上去硕大无比的身体机器,内里早已经破败不堪。
老话说,人一生摄入的食物是有定数的,提前吃完了,便提前走完了人生旅途。
我以前不懂,以泡泡龙为代表的这些吃播,吃那么多是为什么。尤其是知道了,多数女性吃播是会催吐的,我就更不明白,就为了哗众取宠么?这代价也太大了。
后来,我做了公众号之后,才明白,这是为了关注度。
就是流量。
关注的人多了,广告商蜂拥而至,自然会赚的盆满钵满。
果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有不合情理的现象,本质上,都逃不过一个钱字。
世人忙忙碌碌,追求的不过是几两碎银子而已。
偏偏这几两碎银子,能解世间百般忧愁,千般无奈,万般凄苦。
如今社会,但凡踏踏实实工作,总不至于没饭吃。大钱没有,小钱还是有的。
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吸取流量。
现在抖音快手上,为了博出位,吸流量,涨粉丝,基本无所不用其极。只有看客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拍不了的。
越是出格,越是与众不同,越是哗众取宠,越是有人关注,有人刷礼物。
与此同时,也给播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但是播主如泡泡龙们的身体状况,流量不关注。
以前,卖拉面挣钱。现在,拍别人卖拉面比卖拉面挣钱。
以前,开饭店挣钱。现在,拍去饭店吃霸王餐比开饭店挣钱。
哗众取宠就能带来巨额收益,踏踏实实工作,不如拍一个夸张的短视频。
这样畸形的价值观,又会给涉世未深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别说孩子,就是没有踏入这行的成年人,看到别人拍了短视频挣了这么多钱,也会觉得这钱挣得太容易太简单了。
但是,这些拍短视频挣得盆满钵满的人不会告诉大众的是,他们身后,有个叫资本的推手在运作这一切。
我们以为,是我们在众多视频中选择了泡泡龙。
其实,是幕后推手把泡泡龙推送到大众面前。
其中不为人知的各种专业运作、资本推手,已经形成了庞大而成熟的产业链。
外行看起来一个个云淡风轻随手一拍的视频,其实是凝结了无数专业人士的心血。
我们以为,是我们吸取了流量。
其实,是流量张开血盆大口,吸取了我们的时间,健康,乃至生命。
但愿这位热心公益的年轻人的故去,能给狂热的流量热降降温。
所有人前的光鲜,都比不过人后一个踏实健康的身体。(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