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蜜雪冰城“土”里刨金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 一点财经,作者 | 易婷,编辑 | 薄冬梅蜜雪冰城不嫌你穷,你怎么好意思嫌它low?3元一个的冰淇淋,4元一杯的柠檬水,蜜雪冰城

| 一点财经,作者 | 易婷,编辑 | 薄冬梅

蜜雪冰城不嫌你穷,你怎么好意思嫌它low?

3元一个的冰淇淋,4元一杯的柠檬水,蜜雪冰城以低价实惠虏获了无数“贫民窟”孩子的心,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今年1月13日,茶饮行业第一个实现万店规模的蜜雪冰城终于融资了,天使轮便惊人地拿到了20亿元,投资方为高瓴资本、龙珠资本——同样是喜茶的投资方,而喜茶的首轮融资才1个亿。

蜜雪冰城聚焦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注重营销推广,一首“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燃烧了整个夏天,在B站,这首洗脑神曲被疯狂改编二创传播,飞速走红。

据《晚点 LatePost》透露,在9月的内部沟通会上,蜜雪冰城相关人士称,其在国内的店面数量已经突破 1.9 万家。如无意外,蜜雪冰城大概率将在10月突破2万家店。

2万家店是什么概念?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茶颜悦色这些动辄20元的网红茶饮品牌的门店加起来,也比不过蜜雪冰城的门店体量。

更令市场瞩目的是,10月1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广发证券的辅导。将“土里土气”发挥到极致的蜜雪冰城,如何赚钱?如何扩张?IPO后,它未来的走向会怎样?

鄙视链底端的爆发“富”

人有富贵美丑之分,奶茶也分三六九等。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共注册奶茶相关企业3100家,9年后的2020年注册量上涨到8.54万家。奶茶行业内卷到极致,明争暗斗已是常有的剧情,前不久,喜茶和乐乐茶不就上演了一出拒绝收购的“甄嬛”大戏?

激烈斗争下,奶茶业形成了清晰的鄙视链:

居于鄙视链顶端的是单价在20-40元一杯的喜茶和奈雪的茶;

夹在中间的是单价在8-15元一杯的一点点和coco;

处在鄙视链底端的是单价3-7元一杯的蜜雪冰城。

在不少公开言论中,蜜雪冰城时常被调侃成没品的人才喝的奶茶,而这家被看不起的奶茶品牌偏偏用实力告诉大家:我是有一点low,可是我很值钱。

今年,蜜雪冰城完成了首轮融资20亿之后估值达到200亿元。与“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193亿的市值相比,它简直是下沉市场的爆发“富”。

蜜雪冰城的前身是“寒流刨冰”,由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1997年在郑州成立,因种种原因,几次开店均以失败告终,到1999年,店名改名“蜜雪冰城”,生意依旧不温不火。

直到2006年,他和蜜雪冰城同时转运。当时市场上掀起彩虹帽冰淇淋的热潮,一支就要十几元,张红超便照着成分研发制作,一支只卖一元,很快他的冰淇淋就风靡市场。自此,他也意识到低价是抢占市场的精髓。

张红超的合伙人张红甫在创业笔记中写道:“柠檬水刚上市时附庸风雅起名为‘冰萃柠檬’,结果被顾客喊着喊着成了柠檬水,我们索性就顺应顾客需求叫柠檬水。谁掏钱,谁就长得美,谁就说什么都对!” 基于此,营销策略上,蜜雪冰城开启了迎合大众之路。

2007年,蜜雪冰城开放加盟权限扩张规模,同年加盟店发展至26家;2018年,在越南开设海外加盟店。疫情期间,蜜雪冰城的开店步伐也并未放缓,截至2020年底,其加盟店已超一万家。

另据界面消息,2020年蜜雪冰城的销售额为65亿元,利润为8亿。根据官网数据显示,蜜雪冰城加盟商前期单店投入约35万至40万,其中加盟费根据城市级别划分,在2.1万元至3.3万元不等。

长沙某门店加盟商胡某告诉《一点财经》,加盟蜜雪冰城的成本大约花了30万。“目前店内日客单量在8000左右,月营收在24万左右,原料成本占50%,去除人工成本,月利润在10万左右,基本上4个月左右就能回本。”

门店数量大规模爆发、年利润8亿元,蜜雪冰城完美诠释了谁是奶茶业鄙视链顶端的“金主”。

“土”豪的刨金铲

万家门店,估值百亿,蜜雪冰城的致富得益于它极具威力的两把刨金铲。

第一,用低价刨下沉市场。3元一个的冰淇淋,4元一杯的柠檬水,奶茶单品均价在8元一杯。在节假日或周年庆蜜雪冰城还会定期推出大量优惠活动,如“一元吃冰淇淋”、“满10元抽奖送福袋”等刺激消费者购买。

由于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蜜雪冰城用低价策略和优惠活动更能精准吸引学生党和年轻消费者,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公开资料显示,蜜雪冰城的门店在三线以下城市占比超过60%。

薄利多销,是加盟商营收的法宝,而蜜雪冰城不与门店分成,营收来自于加盟费和货款,其中货款占70%左右。

“货”也是蜜雪冰城低价和赚钱的奥秘。

在享受蜜雪冰城低价产品的同时,网友们直呼蜜雪冰城从不把大家都外人,勾兑的粉直接摆在外面,虽然与蜜雪冰城“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量平价美味”的企业使命有些相悖,但这是理所当然的。靠“货”赚钱的蜜雪冰城必须从原料采购、生产包装等环节压缩成本。

在原料采购阶段,蜜雪冰城直接跳过中间环节,与茶山、加工企业等源端进行合作,自建了中央工厂和研发中心。

蜜雪冰城旗下有一家100%控股的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后称大咖),注册资本为2亿,它就是蜜雪冰城打价格战的核心武器。大咖主要生产调味粉、果酱、糖浆、无辜、奶浆和咖啡,这些都是奶茶主要原材料。得益于原材料自产,蜜雪冰城原材料成本比同业降低至少10%。

有了原材料,还需要运输。蜜雪冰城自建了仓储物流,郑州有一个中心仓,还在东南西北四个地方建立仓储,形成了“1+4”的网络仓储。

低价是本能,蜜雪冰城完美展现了低得起的本事。

第二把,用土味广告刨大众消费者。茶饮行业不乏“网红”与有“逼格”品牌,但蜜雪冰城致力于建立全球品牌,需要“大众市场美学”。因此,从门店设计到形象再到广告,蜜雪冰城将“大众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其一是门店。蜜雪冰城门店采用鲜艳醒目的玫红主题色、浮夸加粗的字体、随处可见的海报和广告牌。颜色的记忆成本远低于文字成本,店招的粗字和亮度直接锁定顾客的眼球,这种设计对消费者形成视觉冲击,就算你心里骂了它无数次土包子,它还是让你成功地记住了。

其二是形象符号。蜜雪冰城打造了头顶皇冠、手拿冰淇淋权杖的“雪王”IP。为了立住形象,蜜雪冰城除了将雪王印在奶茶杯、封口膜上外,还推出了微信表情包,以及手机支架、节日礼品、钥匙链等周边,让雪王形象融入日常生活。

其三是设计品牌slogan。“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传唱度比肩凤凰传奇,刻进了全网年轻人的DNA里,外语版、京剧版、鬼畜版层出不穷,直接血洗B站。

这些衍生品确实土味浓厚,但正所谓“low到尽头自然潮”,蜜雪冰城用它扎眼的门店设计、洗脑式的主题曲和“有点丑又不那么丑”的雪王强化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记忆点,加速了自身的出圈。

携手资本如何走

会继续扩张,也会继续向高端化前进。

蜜雪冰城要上市早有传言,如今靴子落地,顺利IPO的话,它将成为奶茶“第二股”。在下沉市场摸爬滚打23年的它和资本牵手之后必然有三种方向。

首先,持续扩张。今年,蜜雪冰城先是春节推出了加盟首年减免加盟费、服务费、管理费的优惠政策,5月6日又发布公告,对机场、车站、加油站、景点、游乐园等区域的门店实行减免,鼓励加盟商到人流量更大,租金成本更高的地方开店。

从先后推出的减免政策来看,蜜雪冰城的扩张之路会持续走下去。据兴业证券测算,预计蜜雪冰城在全国的开店空间可达近30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要从2万家走向3万家,蜜雪冰城必将面临更大的考验: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段开店,成本必然会提高很多,其加盟政策、利润水平、产品定价可能都要经受挑战。

其次,蜜雪冰城进军国外市场的野心显见。自2018年,蜜雪冰城以“MIXUE”这一全新品牌在越南开了第一家店之后,“MIXUE”尝到了甜头,在海外加紧扩张,目前已有门店80多家。

今年7月,蜜雪冰城宣布亚洲总部项目开工,预计2023年1月建成,意图进军东南亚。有招聘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今年10月发布了招聘海外市场招商顾问的信息,并且长期招聘进出口贸易专员,可见其布局海外市场的决心。

最后,高端化的野心持续膨胀。蜜雪冰城最早冲击高端化是在2010年,当时快乐柠檬和蜜果产品单价在8-19元一杯,生意火爆,蜜雪冰城在羡慕之余也行动起来,开了一家轻奢版蜜雪冰城。

据新茶饮行业从业者透露,“开业最初,高端版的蜜雪冰城生意相当不错,但之后周边新开了一家以芒果为主打的饮品店,瞬间把它逼回开店前,高端化的道路就断了”。

后来,蜜雪冰城在大众眼里一直是“奶茶界的拼多多”、“茶饮界的华莱士”,难以摆脱“乡下人”的标签。

张红甫事后总结,别人做高端做得风生水起,却不一定适合屌丝经历的自己,不适合就不要硬撑着,这还是能力问题。

虽然高端化被张红甫视为幻想,但从后续的历程来看,蜜雪冰城始终没有放弃高端化路线。2018年,蜜雪冰城推出单价20元一杯的高端品牌“M+”,和2010年那次一样,“M+”在高手环伺的高端生态中竞争力不足,最后关门大吉。

当下,随着资本的加入,蜜雪冰城更加不会放弃对“阳春白雪”的渴望。9月28日,郑州国贸360首家蜜雪冰城旗舰店开业,除了冰淇淋、奶茶、果茶外,还卖起了咖啡、蛋糕、炸串、河南本地特色椰乳烩面、烙馍冰淇淋等产品。

268平米的旗舰店将低端产品和高端系列相结合,蜜雪冰城或许是在积累了此前的失败经验后,想通过组合模式逐步过渡到高端系列。具体效果如何,还要看市场反应。

如何摆脱平价与土味的刻板印象?对蜜雪冰城来说,重新创立一个新品牌或许是一条成功率更高的路径。

月1日,罗永浩的一场直播,给奈雪的茶卖出了近10万张定制心意卡,按照每张88元的单价,这场直播为后者带来了近900万的销售额。

就在此前的2天,薇娅的直播间里同样出现了奈雪的茶,单价56元的下午茶套餐,7.1万份被抢购一空,总销售额近400万。

两场直播,带来近1300万元的销售额。这对于一家茶饮店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家店单月平均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比较好的门店能达到350万。”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曾在采访中透露。也就是说,直播间里短短几分钟,几乎创造了一家茶饮店一整年的收入。

这是茶饮行业最具颠覆性的一刻。此前,茶饮是个流量生意,地段、品牌和人流决定茶饮店生意的兴旺,再辅以外卖、小程序点单等形态的线上销售。

但是,疫情的到来让茶饮行业开启加速状态:直播带货、上线天猫旗舰店、全面上线第三方外卖平台、推出平价版子品牌、进入咖啡领域……这种密集的攻势,是这个行业少有的状态,而上市传闻、新一轮融资等消息也在佐证着这个行业的成长性。

总体看,茶饮行业着急解决的问题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如何打破时间与地理位置的束缚,把产品卖给更多人?如何解决过重的直营经营模式,减少人工、门店的开支,还要保证开店速度与门店规模?如何进入下沉市场?

此前,「电商在线」曾发布《喜茶、奈雪鏖战3年,疫情下短板暴露,赛点重置》一文,剖析茶饮行业存在的痛点——

作为新中式茶饮品牌,奈雪、喜茶的扩张速度永远都追不上茶饮行业的平均速度。直营模式、人工成本、单店开业成本等问题难以跨越。

目前,奈雪、喜茶的门店数量在300、400家左右,只做直营模式,但员工数量都已破1万名;而一点点等奶茶店均为加盟模式,门店数量是喜茶、奈雪的10倍,2019年冲刺3000店,而每家店只需要10名左右员工;此外,蜜果、甘茶度、奶茶博士、茶桔便等品牌均为博多控股旗下品牌,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家。

新中式茶饮如何追赶?开网店、开小店等多元化布局成了当下的答案。

“新式茶饮品牌陆续登陆天猫,不仅是多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更是对各家综合能力的一次大考,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茶饮品牌的门槛。这对消费者、对行业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彭心告诉「电商在线」。

在此之前,茶饮行业的发展速度由门店数量、收入规模、复制能力、盈利能力、品牌影响力、行业市场空间等维度综合判断,但如今,茶饮新零售的加速让竞争到了新的维度,这意味着重构消费者(人)、产品形态(货)、消费场景(场)。

奈雪们集体冲往线上

茶饮作为一个依赖于本地生活的生意,地理位置是行业的天然屏障。

不同品牌的茶饮店只要不开在同一片区域,几乎不构成直接竞争,以至于喜茶光在深圳就开了85家店,而旗下新品牌喜小茶的首店依然开在深圳;被称为“长沙特产”的茶颜悦色更具地域属性,100多家店全都开在了长沙。

在同一地区密集开店,一来方便管理,不同门店可以互相协同;二来能够强势占领用户心智。开得足够快,密度足够高,成为行业跑马圈地的必要条件。

但是,茶饮品牌有没有可能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去做全国性的拓展?尽管上线了饿了么、美团,做小程序,尝试线上发力,但依然是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消费者。

去年双11,乐乐茶的天猫旗舰店落成,这意味着有了一个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更大客群。

喜茶、奈雪的茶3月中旬先后开起网店,至此,茶饮界BAT全部在天猫集齐。从目前来看,喜茶还未上架商品,而奈雪的茶已经通过天猫门店搭建的产品详情、产品链接,成功地完成两场直播带货。

几分钟近1300万的成交额,是这个行业从未尝过的甜头。

虽然天猫店才刚开出不久,但在奈雪的茶内部,电商新零售部门早已成立,分为数字运营、零售电商、外卖团队3个部分,这是线上旗舰店开出半个月,就能打下2场史诗级直播战的原因。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当下,快速扩大新店规模与做好新零售相比,哪个会被放在第一战略?

彭心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她提到,“疫情确实给奈雪带来了思考和启发,接下来我们会针对堂食、外带、外卖、零售四种产品结构和盈利模型重新进行资源配置。线上订单和新零售等多元消费场景,是我们下一阶段新的努力方向。”

从实际门店数量来看,去年年底,奈雪的茶门店规模为329家,而最新的数字是349家,门店数量进一步优化。另一边,喜茶的门店数量在450家左右,2019年年末,这个数字还是390家。

跑马圈地的竞争仍在继续,快速复制门店带给茶饮品牌的,是天然的流量和用户的心智占据。彭心透露,一家奈雪的茶门店几乎可以在2个月内回本。

但随着“网店”的到来,茶饮竞争的次元被打破。即便是100家线下门店,其访问量永远无法去跟一家网店相比。从3月18日正式在天猫上线算起,奈雪的茶天猫店在7天之内的访问量达到了78.4万,积攒的粉丝也达到了6.6万。

虽然网店访问量不等同于购买量,但带来的客户却是多个维度的,可能来自三四线城市,也可能是茶饮店一直稀缺的男性消费者。

“奈雪的受众群体70%是女性,(通过直播)出圈碰撞,效果是超出预期的,很多新用户通过直播了解并关注了奈雪。”奈雪的茶回应直播效果,而网店是直播的前提。

网店生意怎么做?

流量导入后,拿什么卖给消费者?

门店可以搬到线上,但产品不行,一杯现做的茶饮无法跨越千里卖给异地的消费者。即饮的内核在于即时饮用带来的快乐,网店显然不能满足这一点,这是否意味着其必要性大打折扣?

从目前来看,在奈雪的茶天猫旗舰店,上架的产品还只有预售卡和茶叶礼盒,但是在其他零售渠道上,零售产品线已经包括了冻干草莓、榴莲巧克力、薯条、西饼、冻干酸奶块等零食,价格多数在20元以下;创意类产品也有联名款的洗护产品、马克杯等;还上架了蛋糕类产品,但配送范围目前还只有深圳地区,5寸蛋糕的售价在200元左右。

彭心告诉「电商在线」,“奈雪从第一家门店开业的时候,就已经同步上市了茶礼盒,希望让消费者在店里享受到好喝的茶的同时,也能把这杯茶带回家,这是奈雪最早的新零售布局。”

事实上,茶饮品牌对于零售产品的布局早已展开,但不曾作为主要进攻点。但是当下,开天猫店、进直播间带来的爆炸式订单,直接让线上零售变成前锋位。虽然卖的是预售卡,但带来的是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

不仅是奈雪,茶饮品牌的零售产品目前多数是围绕品牌自身去做相关的零食、周边、联名款产品。

在开出天猫旗舰店之前,小程序是茶饮品牌零售化的一块试验田。

此前,喜茶主要以“喜茶百货公司”小程序作为零售产品销售平台,分为喜茶实验室与灵感周边两大主线,前者主要售卖零食产品,后者则售卖手机壳、包装类、杯类产品、其他周边,产品价格多数在100元以内。

不可否认的是,零售类产品线更多是一种产品形态的补充,直到疫情的到来,才让这个行业更加重视线上、零售端的生意。一切计划都在盘中,直到疫情的催化。

当茶叶、预售卡等产品成为茶饮品牌零售的主要类目,这是最优解吗?此类产品和线下门店的必然关联性有多少?在品牌形成足够的影响力之前,消费者们到底能不能对其零售产品买账?

新中式茶饮能不能像星巴克一样,可以制造出猫爪杯这样的爆款产品?不过,从罗永浩对奈雪的茶预售卡带货效果来看,预售卡对于茶饮品牌来说,是目前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形式。

《增长五线》里提到:仅2015 年全年,星巴克就销售了 50 亿美元的礼品卡,这已经占到了星巴克全年销售额的近 1/4 。对消费需求的提前锁定,茶饮品牌的预售卡同样是这种模式。

核心问题是,消费者愿意把钱锁给星巴克,是否也愿意锁给喜茶、奈雪的茶,愿意锁住多少?对于消费者来说,提前锁与即时消费有多少差别?这背后都是茶饮品牌需要向星巴克学习的地方。

茶饮竞争的下半场,在于粉丝运营与开拓更多零售场景。当品牌影响力足够大,就能通过挖掘自身流量,拓展新的消费品类与场景。

“喜茶希望在零售消费品、周边等做些许尝试,借此持续提升品牌力、扩充消费场景以及进行内容输出。”喜茶方面表示。

另据「电商在线」了解,茶叶之外,让欧包等烘焙产品先做到短保(常温下保质期30天以内)是茶饮品牌做新零售的另一个突破点。

学习星巴克瑞幸

茶饮生意会往哪个形态发展?答案愈发丰富。

尽管瑞幸22亿元财务造假的自爆,直接断送了品牌生命力,这与其烧钱换流量的基因有着直接联系,但是“零售的想象力”或许是个值得参照的对象。

作为一个屡屡不按常理出牌的咖啡品牌,瑞幸大方地公开自己的经营模式是:星巴克+711+亚马逊+costco,这意味着咖啡+便利店+电商平台+精选超市的结合。

曾有业内人士对「电商在线」表示,即便瑞幸的咖啡卖不下去,他在APP和小程序上用咖啡换来的流量和会员,是很多品牌难以做到的一种经营效率。拉新成本只是一杯咖啡,这是一个划算的生意。就算不卖咖啡,瑞幸的变现还有很多办法。

最近,瑞幸就在自己的APP和小程序上卖起了数码配件、防疫用品等“瑞幸潮品”。

其拓宽的不仅是产品边界,还有成为一个销售渠道的可能,例如瑞即购是无人零售渠道,作为线下咖啡机,除了售卖自身咖啡之外,还可以售卖其他产品;瑞幸潮品则成为了一种数码产品销售渠道。

同样是饮品,茶饮品牌有着与之接近的想象力。

不过,作为一个稳打稳扎的行业,茶饮行业一开始,学习的是星巴克:提高消费单价、搭建第三空间,打造品牌影响力。当下,这种学习似乎只剩下更好地运营会员,以及如何做好类似于猫爪杯这样的延伸爆品生意。除此之外,就是如何去做新零售的另一个命题。

星巴克的一系列动作看起来都是饮品界新零售的前兆,“不务正业”地卖各种周边产品、上线星巴克天猫旗舰店、推出专星送等。

以外卖为例,星巴克曾经认为这不是一个可以大规模复制的模式,直到瑞幸的颠覆;茶饮同样不太笃定对于外卖的下注,影响品质一直是其中顾虑,但疫情的到来,直接把“外卖化”推到前台,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全都上线外卖。在此之前,新中式茶饮的外卖多数停留在自营外卖,并未完全开放给第三方平台。

今年2月,奈雪所有的门店完成了跟饿了么的整体签约。3月,奈雪的茶上线天猫,并有了几分钟1300万销售额的故事。

别再用口味、门店量来定义一个茶饮品牌的胜利,茶饮已经来到实现数字化能力的维度。而数字化能力,并非仅仅体现在营销层面,关系到整个品牌的供应链、生产流程和劳动力分布。

打穿自已的品牌

茶饮行业正在打破销售场景,甚至打穿自己的品牌。最近,“喜小茶饮料工厂”“喜茶咖啡”都是突破次元的尝试。

「电商在线」曾发布《喜茶、奈雪鏖战3年,疫情下短板暴露,赛点重置》一文,分析了茶饮行业的生存困境,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茶饮的制作流程早已经从一勺珍珠、一勺奶精、倒水冲兑,变成了人工手剥水果、泡茶……这些流程之外,供应链、生产设备链条的不健全,导致一家新中式茶饮店需要的员工数量达到30、40人,400家门店需要的员工规模超过了1万名。

显然,这不算是一种健康的形态。

彭心对「电商在线」表示,“直营模式固然会带来更大的挑战,但也只有直营模式才能最高效完成标准化运作。新式茶饮要如何从传统的手工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全自动化、规模化生产转型,现在仍然是个很大的难题。”

从喜小茶的开业来看,喜茶似乎提供了一种解题答案。

4月2日,喜小茶的第一家门店在深圳华强北开业。从门店规模来看,喜小茶并不像喜茶标准门店一样有数百平方米的面积,更像是一点点加盟店的规模;价格区间在10-15元之间,不到一杯喜茶价格的一半;从产品线来看,喜小茶售卖鲜茶饮、果茶、咖啡、雪糕、纯茶等品类,在原料上减去芝士奶盖、纯水果等原料,可以大大提高制作原料与人力成本。

根据36氪此前的报道,喜小茶将与喜茶错位,形成组合拳效应:大店继续布局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喜小茶则在主攻更下沉市场的同时(包括核心城市的非黄地段以及更下沉的市场),实现差异化的产品策略。

事实上,大店带小店,双店同频共振的做法不算新鲜。不久前,盒马总裁侯毅曾提出2020年盒马的目标是开100家盒马鲜生标准店与100家盒马mini店,覆盖更大的市场密度,并用大店与小店的协同去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茶饮行业,也有大店与小店协同案例,被山寨缠身的鹿角巷,曾在采访中表示,2019年开出的新店大部分都是小店,之前店面标准一直是150平方米左右直营的方式,开在购物中心里。接下去会往下沉,开出30-50平方米的小店,通过以大店带小店方式加速扩张。

由此来看,喜茶选择了一种更为完善的做法,在自身品牌体系内设置多种定位的门店,用更轻的方式去做规模。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那天算起,茶饮行业在过去70多天之内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无论是新零售还是下沉战略。这些原本可能需要一个品牌不断实践、不断踩坑才能得出的结论,在当下成了迅速出击。

喜小茶开业的第一天,一直保持着100杯以上的订单,上百杯饮料等待制作的状态。而喜茶在天猫店将会上线什么产品,答案还未揭晓。

或许在7个月之后的双11,基于本地生活的茶饮店,会在线上购物节里掀起另一番狂澜。“茶饮”二字已不足以去定义喜茶、奈雪的茶在做的布局。

(原标题《直播带货1300万,奈雪、喜茶有了新想象力》)

市快报

作者:首席记者 沈积慧 编辑李师礼

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

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 创新创业孵化器CEO郭剑飞在介绍产品

从去年底开始,郭剑飞每个月有一半左右时间在良渚。风和日丽的日子,他会踩着小米平衡车沿着梦栖小镇溜上一圈。而更多的时间,是在这个国家4A级的园区里给小米物色孵化好的创业团队和产品,最后摆上小米商城或“有品"App,成为小米家族的一员。

郭剑飞是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器的CEO,这个距离北京1000多公里的江南小镇正在成为他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部分。这里也是继北京之后,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的另外一个重要中心。

天然的设计文化底蕴、浙大、刚刚落户的中国美院,以及阿里创新基因的辐射效应,这些元素叠加,在杭州这块古老的区域发生了化学反应,良渚新城正在崛起成为杭州的设计、创新和造梦中心。

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你买的小米产品可能来自良渚

在风景优美、写满了江南山水意境的良渚梦栖小镇一座楼里,每当周末,都会吸引不少年轻的小米粉。在这个比普通线下实体店大了五六倍的展厅里,从电视机、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小米家电,到儿童玩具、牙刷、床单甚至鞋垫等日常家居和母婴用品,应有尽有。如果你看了心动,可以扫扫边上的二维码直接下单购买。

这里不仅仅是小米产品的一个展示中心,实际上更是小米重要的孵化中心。

去年9月,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器正式入户良渚梦栖小镇。对于谷仓学院,可能很多人并不熟。但是提到小米生态链,你就会想到移动电源、电风扇、空气净化器等小米当家产品。实际上小米设立谷仓学院,就是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对于硬件与生活消耗品创业进行研究与培训,并将好的产品经过孵化加入到小米生态圈。

过去4年里,小米谷仓学院共投资了99家这样的生态链企业,有40多个产品已经实现量产。入驻良渚后,谷仓学院已经相继投资十几个团队并注册了项目公司,目前部分产品已经量产。

其中有家杭州小爱科技的创业团队,原来是重庆一支做步态算法的团队,新的注册地也在良渚梦栖小镇里。经过小米谷仓学院的孵化,其中一款鞋垫的月销量接近百万元,今年鞋垫的款式将增加到8款,年销量可能突破8000万元。

“小米谷仓学院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帮助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挖掘本地的创业团队,经过谷仓学院的孵化和深度介入,最后进入小米家族。"郭剑飞说。

“杭州是全国的消费升级之都。"郭剑飞说,这也是小米将谷仓学院的第二总部设在杭州,并与北京遥相呼应的原因。

除了这个大消费背景,小米与良渚还有着不一样的渊源。郭剑飞说,一方面,良渚是中国首个工业设计小镇,和小米的美学思想非常契合。另外,杭州特别是良渚周边产业的基本面很好。“比如有大量的传统制造企业,经过孵化后生产出革新换代的新产品。"

目前,除了北京总部,小米谷仓学院分别在杭州、无锡、泉州、西安设立地方运营中心。不过相对于后面三个城市,位于良渚的杭州总部是除北京以外的第二总部。

郭剑飞说,作为地方运营中心,杭州和北京总部有着不同的分工。杭州是消费升级的核心城市之一,良渚的周边聚集了阿里巴巴等一批顶级企业,有创业生态在,找到更好的创业团队也更方便。又可以辐射整个长三角,区位优势也很明显。“所以杭州实际上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创业孵化的交付中心,北京则是培训业务的交付中心。"

成立不到2年申请专利104项良渚隐匿着这样一家神秘的科技公司

成立不到2年,申请了104项专利,发明型专利81项,研发团队里博士和硕士差不多各占了一半……

在良渚隐匿着众多科技公司,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石墨烯自从2004年被首次发现后,其发现者英国曼彻斯特科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AG)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在201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为具有非同寻常的高导电性能、超出钢铁数十倍的强度和极好的透光性,石墨烯在科学界和材料界引发了一轮新革命。“目前来看,石墨烯的高导热和高导电性能几乎是所有的材料中最强的,作为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的原材料,其自发热保暖、抗紫外、抗菌、远红外发射等作用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高烯科技研发中心副经理韩燚说,不过之前对于石墨烯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实验室规模,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生产的阶段。

从浙大毕业之后,1985年出生的广东小伙韩燚一直从事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目前,高烯科技已经具备了将这种高端的新材料应用于袜子、内衣、毛衫、外套等生活用品的技术能力。其中,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织物已经通过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检测,抗紫外线以及远红外发射性能在所有功能性织物里表现卓越。

同样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孙海燕,是高烯科技的技术总监,其带领研发的一项首创的绿色、安全、快速的全单层氧化石墨烯原料制备技术,为高烯科技全方位进军石墨烯应用领域提供了关键性原料,拥有核心竞争力,独具技术壁垒,同时,她也是这个行业里为数不多的女博士。在高烯科技的研发人员中,像韩燚和孙海燕一样拥有博士学位的占到了45%,硕士占到了55%,是目前国内石墨烯领域的最专业的团队之一。

你熟知的奶茶品牌很多都出自这家良渚公司 如果你是个奶茶爱好者,可能对于街头的奶茶品牌早就熟记于心。但你想不到的是,你能看到的大部分奶茶品牌可能都来自于杭州同一家公司。 从18年前在杭州开出第一家奶茶店“黑珍珠",位于良渚勾庄工业园里的浙江博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旗下有6家全资子公司、全球连锁门店超过1万家的集团公司。浙江博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蔡向群记得,2011年刚进入勾庄蓝都科创园时,博多只租了其中一幢房子,因为租不满,还把其中一部分拿来出租。不过现在,因为业务发展太迅速,博多已经吃下了科创园一半以上的房子。 从奶茶起家的博多,2002年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从开奶茶店、生产开始逐渐渗透到生产、销售、加盟、培训和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目前公司员工人数超过了2000人,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10万余人。博多集团旗下包括甘茶度、茶桔便、蜜果、张阿姨奶茶、黑泷太郎、奶茶博士等十几个奶茶连锁品牌,以及“十秒到"云南过桥米线、米集盒、罗罐中、青蔬等七八个知名餐饮连锁品牌,并把奶茶、餐饮连锁店开到了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浙江城建建设集团良渚总部大楼今年开建 良渚正在成为杭州创新和造梦中心

在商业综合体——永旺梦乐城边上,一座建筑面积在8万平方米并融合智能建筑元素的总部大楼,最早将于明年年底拔地而起。这个投资额在8个亿左右的建筑将成为浙江城建建设集团的新总部大楼。到时候,城建集团旗下的设计院等都将搬入新大楼,成为良渚区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去年11月,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良渚新城签订协议,正式决定将集团整体搬迁至良渚新城。

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韵强说,之所以将总部大楼选在良渚,不仅因为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人,余杭特别是良渚区块也是杭州目前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商业配套、人才公寓以及大企业集中。同时,这个区域的项目工程、基础设施等开发体量也很大。

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总部大楼将在今年正式开建,建成后,公司的1200多名设计、管理人员将入驻良渚新城。

事实上,良渚新城已经成为杭州新的创新和造梦中心。这里卧虎藏龙,隐匿着大量隐形冠军企业。去年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获奖名单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家杭州企业。作为主要研制推广运用单位,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郑州机械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同行共同开展的“钎料无害化与高效钎焊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焊接领域国内获得的最高奖项。作为装备制造业和很多重大工程背后的重要特种材料,焊接材料的运用非常广,被称为工业万能胶。华光1995年创办,一步步成长为这个细分行业里的领军企业,目前是格力、美的、三菱、松下、格兰仕等众多大牌背后的重要供应商。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岭说,之所以将良渚新城作为华光的总部,一方面这里的地区优势很明显,特别是地铁2号线开通之后,人才引进也变得更为方便。另外这里作为具有5000年历史积淀的美丽之洲,特别宜居。 从2016年开始,华光连续承办了两届绿色连接与智能制造论坛,两次都放在了良渚新城,吸引了国内外行业内知名专家参加。“今年筹备新一届论坛还是打算放在良渚新城。"胡岭说。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