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9日早盘,酒店及餐饮板块表现活跃。截至发稿,华天酒店涨停,君亭酒店、西安饮食、西安旅游、同庆楼等多股涨超5%。
消息面上,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此外,上海市自6月29日起,辖区内无中风险地区且近一周内无社会面疫情的街镇,有序放开餐饮堂食。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将于6月30日起恢复运营。
国融证券表示,餐饮行业处于预期修复和情绪拐点底部。5月中旬开始,市场对出行复苏的预期已领先于业绩改善节奏,年初至今指数反弹近20%。考虑出行修复向业绩底的传导,各餐饮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中航证券认为,疫情扰动酒店板块短期业绩,龙头酒店逆势扩张,头部效应凸显,一旦出现需求释放,将直接受益行业复苏。
、 影响酒店/餐饮行业行业发展的因素
1、 新兴竞争对手的崛起:随着共享经济和在线平台的兴起,酒店/餐饮行业面临着来自新兴竞争对手的挑战。例如,共享住宿平台如Airbnb和民宿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住宿的需求和选择,而外卖平台和在线订餐服务则改变了人们对餐饮的消费习惯。
2、 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旅游和用餐的需求和偏好也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体验,随着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等因素。这对传统的酒店/餐饮业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3、 经济不稳定性: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性也对酒店/餐饮行业产生了影响。
4、 劳动力问题:前面提到的劳动力短缺也可能影响了酒店/餐饮行业的发展。人才匮乏和高周转率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消费者对行业的评价和选择。
二、 酒店/餐饮行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根据智联招聘《2024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从就业景气度看,2024年一季度,酒店/餐饮行业的CIER指数 (就业景气指数)排名第三,达到2.68。可以看出,这一行业在就业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是大于劳动力供给的,有想要加入这一行业、正在找工作的白领或是白领求职者都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CIER指数 (就业景气指数)是通过比较市场上的招聘需求人数与求职申请人数来计算,通常表示为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这个指数以1为分界线,当CIER指数大于1时,表示就业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这时就业市场竞争相对缓和,就业市场景气程度高,就业信心较强。
三、 酒店/餐饮行业为什么缺人?
1、高周转率:酒店/餐饮行业是一个高周转率的行业,员工的离职率较高。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工资待遇低等。高周转率使得企业需要频繁地进行人员招聘和培训,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
2、劳动力供给不足:酒店/餐饮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就业机会多样化以及年轻一代对工作环境和福利的要求提高等因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足。
3、工作条件和待遇:酒店/餐饮行业的工作条件通常相对较为辛苦,包括长时间工作、倒班、高强度工作等。同时,行业中一些职位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员工。使得人们对从事酒店/餐饮行业的兴趣和动力减弱。
四、 酒店/餐饮行业常见白领职位
1、酒店经理/总经理
2、餐厅经理/总经理
3、客户关系经理/主管:
4、销售经理/主管
5、市场营销经理/主管
6、预订经理/主管
7、财务经理/主管
8、人力资源经理/主管
9、 设施经理/主管
10、餐饮顾问/顾问经理
五、 酒店/餐饮行业常见蓝领职位
1、厨师/配菜员
2、餐厅服务员
3、酒店客房清洁工
4、接待员/前台
5、酒吧调酒师/吧台服务员
6、酒店/餐厅收银员
7、餐饮服务助理
8、酒店/餐饮设备维护工人
9、酒店/餐饮保安人员
10、 酒店/餐饮送餐员
六、 酒店/餐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例如,智能化客房管理系统、在线预订和支付平台、无人机配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服务中的应用等。提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成本,并满足消费者对便利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2、 个性化和体验式服务:消费者对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酒店/餐饮行业将更加注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可能包括定制化的旅行和用餐方案、个性化的客房设置、特色餐饮体验等。通过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行业可以提高竞争力并增强客户忠诚度。
3、 社交媒体和在线口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和获取旅行和用餐体验,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产生直接影响。酒店/餐饮行业将更加注重积极管理在线声誉,提供卓越的服务和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和品牌认可度。
4、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将成为酒店/餐饮行业的重要关注点。行业将更加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水资源管理、废物处理和碳排放的控制。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度提高,酒店/餐饮场所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可持续旅游和餐饮的发展。
5、 健康和养生关注:消费者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增加,酒店/餐饮行业将更加关注提供健康饮食选择、健身设施和活动、放松和疗养服务等。酒店将提供更多的健康餐单选项,餐饮场所将提供更多的有机、本地和健康食品。
023年以来,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势复苏,尤其是旅游和餐饮消费需求的快速反弹,让全聚德、同庆楼等A股老字号餐饮业绩迎来明显修复。同时,得益于旅游出行市场的持续火热,上市连锁酒店的经营指标表现亮眼,年报业绩纷纷预喜。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2023年,在线下消费场景恢复,以及各地促消费政策频出背景下,餐饮行业实现大幅回暖,尤其是节假日期间,餐饮消费更是掀起了小高峰。“去年餐饮收入首破5万亿元,也展现出餐饮行业带来的消费新活力。从近期的年夜饭预订看,2024年餐饮行业还将延续喜人态势,尤其是头部连锁餐企以及区域特色餐企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餐饮收入首破5万亿元
“2023年,随着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各地积极开展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等促消费活动,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快速复苏,发展信心进一步恢复,充分体现了餐饮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等特点。”中国烹饪协会近期发文称。
一组数据更能显示出餐饮消费的发展潜力。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全国餐饮收入5405亿元,同比增长30%;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37.7%。2023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356亿元,同比上升20.9%。这意味着,餐饮行业收入首破5万亿元,凸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生机与活力。
行业的强势回暖也让餐企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2023年,消费持续恢复稳中向好,餐饮消费需求愈加多元化。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给我们的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2024年,我们将加强区域化布局,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持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组织效率和创新。”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周兆呈日前表示。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188.9亿元,同比增长了24.6%,净利润达22.6亿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目前,海底捞的注册会员已超过1.16亿人。在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全国海底捞跨年日共计接待顾客超过240万人次,创下了2019年至今单日客流的新高。
多家A股老字号餐企全年业绩迎来强势修复。1月26日晚间,有着A股“烤鸭一哥”之称的全聚德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600万元—6600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为4200万元–5200万元,也实现扭亏为盈。
谈及业绩大幅增长,全聚德直言,2023年,随着客流恢复,餐饮市场消费得到明显释放,叠加各类利好因素,餐饮市场迎来强势复苏。公司围绕年度预算目标,线上线下多渠道抢收创效,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另一家老字号餐企同庆楼近期也发布了业绩预喜公告。1月15日晚间,同庆楼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2.73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长191.45%至242.13%。公司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6.81亿元至7.53亿元。公司业务延续前三季度快速发展态势,随着公司新投资项目的不断投入运营以及“三轮驱动”战略相互推动效应的不断增强,预计未来公司业绩将保持快速攀升状态。
进入2024年,餐饮行业复苏的步伐并未停歇。春节假期将至,各地纷纷推出年货节活动,餐企年夜饭预订的火爆也折射出行业有望延续向好态势。美团数据显示,近期,“年夜饭”搜索量环比提升40%,截至1月21日,预订除夕夜餐厅桌位的订单量较去年增长超3倍。从区域看,一线城市对年夜饭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美团除夕夜餐厅座位提前订订单中,上海、北京、天津、杭州、深圳预订量位居全国前五。
酒店RevPAR指标持续向好
2023年,酒店行业同样表现出色,尤其是伴随着旅游出行市场的需求激增,多家上市酒店企业全年业绩迎来大幅预喜。
1月30日晚间,全国三大连锁酒店集团之一的锦江酒店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为9.5亿元到10.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8.37亿元到9.37亿元,同比增长737%到825%。
该公司直言,2023年1月以来,休闲游及商务差旅消费需求明显释放,境内酒店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境内酒店经营显著复苏。2023年度境内酒店整体RevPAR比上年同期增长46.87%,为2019年同期的106.28%。
另外两大连锁酒店集团华住集团以及首旅酒店,近期也对全年经营业绩或相关指标进行了展望,预期业绩或RevPAR指标等持续向好成为行业共性。
1月28日晚间,首旅酒店公告,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为7.7亿元至8.3亿元,同比扭亏。2023年,伴随着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商旅出行需求逐步恢复。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不含轻管理酒店的全部酒店RevPAR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3%;2023年全年,公司不含轻管理酒店的全部酒店RevPAR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6.5%。
1月22日,华住集团公告,2023年全年,华住中国RevPAR达到2019年水平的122%。在休闲及商旅需求持续复苏的下,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的RevPAR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120%。2023年第四季度新开460家酒店并关闭225家酒店,于2023年全年净增852家酒店。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华住集团在港股的股价次日涨超5%。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热门城市的酒店预订也迎来高峰。去哪儿最新发布的春节预测显示,截至1月30日,平台上春节假期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长3.2倍,大年初二为入住高峰,近七成的游客从大年初二开始度假。其中,洛阳、佛山、保山、普洱、阿勒泰等“小机场”城市春节酒店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4.5倍。
不少头部酒店正在多措并举“备战”消费旺季。以首旅酒店为例,该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今年公司中高端酒店紧抓市场显著复苏机遇,抢抓客房、会议和餐饮销售旺季契机,努力提高运营效率,多措并举提升了经营业绩。针对龙年春节,中高端酒店推出不同种类的中式、西式新春家宴与新年套餐,各种“年货”类食品,在营销中将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包括在官微及OTA渠道推出新春礼盒包价等客房促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