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日讯 小年到,真热闹。2月2日,德州市“一起过小年”体验民俗赶大集暨“来金山过大年”活动在庆云县金山文博园启动。现场,张灯结彩,人流如织,年味渐浓。铿锵的锣鼓,欢快的舞蹈,传统的古装,各类民俗接连上演,精湛的非遗技艺引来喝彩,热闹的“黄河大集”上,年货琳琅满目。
咚、咚、咚,伴随着鼓声,金山文博园开门迎客。10余名舞者,身着古装,衣袂飘飘,尽显传统文化风采。贡院科考、蹴鞠游戏、射箭比赛,传统民俗游戏区,欢声笑语。研学课堂上,孩子们洗耳恭听,老师率先垂范,一招一式讲解文明礼仪。
文博园里闹新春,传统民俗贺新年。庆云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秀葵介绍说,从小年开始,持续到农历二月二,百余场民俗展演接连登场,干货满满,惊喜不断。古装巡游、马车游园、汉服礼仪,游客感知传统文化魅力。门口设置有各地风味、特色小吃,游乐设施及民俗工艺品摊位,满足游客的吃游玩需求。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五、十五晚6点开始,以龙年为主题主题花灯秀、烟花秀,更是扮靓了文博园的夜景。
来庆云,过大年,不仅有精彩演出让人应接不暇,美食美器,传统技艺,更是让人们乐不停、享不完。为让人们体验赶年集的乐趣,文博园开辟了200米长的“黄河大集”专属廊道,两侧设置80余个摊位,来自县文联的书画家,挥毫泼墨,一幅幅春联、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游客们争相观看,纷纷体验写春联的快乐。大集上,金山刻瓷非遗技艺传承人赶大集,人们既可以欣赏非遗作品,也能体验非遗技艺。甜甜的糖葫芦、酥酥的炸串,美味的菊花馅儿饺子,各类美食让人们大快朵颐。
文旅市场火爆,释放消费潜力。为推动文旅促消费,庆云县推出“文博卡”特惠政策,由县属国有企业主导,联合金山景区,县域内大型宾馆、饭店、商超等市场业户,热门景区景点,消费满一定标准向群众免费发放“文博卡”。凭卡在指定场所可享受逛商超免费停车,年货最低折扣,医院免挂号费、停车费,电子产品延保,餐饮、住宿专属优惠等20多项惠民便民服务。
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首批“文博卡”1万余张,加盟市场主体40余家,下一步,根据市场需求,该县将会增发第二批,预计带动春节消费8000多万元。
文博园里,好吃的、好玩的,吸引了国际友人前来打卡。德州学院的30余名留学生来庆云体验春节习俗,他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美好时刻。“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分享这些新鲜事。”来自德州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科斯佳拍摄了不少视频和照片,准备发给家人分享这里的新年快乐。
过大年,安全放首位。春节期间,文旅活动密集,人流大,为确保安全,该县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对重点文旅场所开展安全大检查,对市场业户查验证照,核实商品进货渠道,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坐地起价等不良市场行为,维护庆云文旅形象。此外,庆云还将启动城市节日景观布置,大街小巷挂灯笼、贴春联、插彩旗、布置景观小品,全面延长夜间景观照明时间。
闪电新闻记者 赵宇 德州台 高昌莲 庆云融媒 张志鹏 赵玉栋 谢晓彬 通讯员 马俊良 马新磊 杨坤 报道
月3日,恰逢南方小年,在合肥骆岗公园,黄山旅游·徽商故里首家徽文化非遗餐厅——合肥骆岗公园店正式开业。非遗文化展播、非遗技艺、徽州鱼龙舞、非遗美食展等精彩呈现,不仅积极邀约广大合肥市民到徽州过大年,同时也为庐州的中国年增添了一分浓郁的“徽州味”。
< class="pgc-img">>非遗美食的魅力
徽州飘来的浓郁年味
“中国年 徽州味,就在徽州过大年”是今年黄山市主推的文旅主题,从去年12月以来,黄山市及各区县持续发力,以徽州美食和精彩民俗为介,积极邀约四海宾朋到徽州过大年。而在今日的徽商故里合肥骆岗公园门店,亦以一场精彩的启幕和徽州非遗美食,向合肥市民发出了来徽州过大年的热情邀约。
< class="pgc-img">>启幕现场,传统的舞龙技艺带来了龙腾欢舞的中国年气息,徽州鱼灯表演则把徽州的传统年俗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店内五楼雪堂的一场精彩的非遗美食展更让人领略了浓郁的“徽州味”。在能容纳百余人的空间内,9米长桌上是来自黄山的17类特色非遗美味,顶市酥、徽墨酥、黄山烧饼、渔亭糕、字豆糖……还有徽州臭鳜鱼、毛豆腐、徽州腊味等,令人垂涎欲滴。满场的美食带来满满的年味,以非遗美食为媒,串起了庐州和徽州的味蕾纽带,让你在省城也能感受到徽州浓郁的过年气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首家非遗餐厅
邀您体验文化里的徽州
由远及近的阵阵锣鼓、身形灵动的舞龙飞腾开启了徽商故里这场“文化里的徽州”体验之旅的序幕。 点睛启幕,流动的文化在此固定的空间处驻足,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浸蕴着人世间满满的烟火气,等候着每一位来客翻开这本非遗画卷细细品读。这是徽商故里首家以非遗为主题的餐饮门店,亦是徽商故里在合肥开设的第五家门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所见皆是生活,回味墨香满怀。历史中的古徽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聚焦到黄山市,其国家级、省级和部分市级非遗项目留存100余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遗十大门类。在骆岗店内,把徽州鱼灯、歙砚、徽墨、徽剧等非遗技艺巧妙地融进非遗主题餐厅的打造,让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焕发魅力和新生,不断赋能城市会客厅升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骆岗公园店门口,是“门当”“户对”与徽州楹联的巧妙组合,步入店内,更可谓是具象的非遗宝库,就像是开启了一场文化寻宝之旅,空中“游动的”鱼灯、蜿蜒崎岖的徽商发展路线、古朴的笔墨纸砚、凝结时光印记的巨幅画作,独特建筑天井结构、室外天台,隐隐浮现的茶香,总能让人念着流动时光中鲜活的历史浮尘。小到精心制作的窗花、漆器、罗盘、竹雕……每一个公共区域及包厢内的非遗点展陈,都充满了徽州古朴的韵味和美学展示。独具特色的是每间包厢的门楣设计。包厢门楼上的石雕,篆刻着文化徽州的故事,取名自徽州故居字牌、砖雕文字,“留余、清和、会心、藏晖……”等名字言简而意无穷,意寓着“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内敛”“和光同尘”等徽州人的处世哲学……在这里,美食与文化相得益彰。品味徽州美食,何尝不是一场徽州文化的品读和漫游。
< class="pgc-img">>从机场到公园
徽商故里的3.0蝶变
“这原来是骆岗机场的办公楼”,热情的徽商故里工作人员介绍到。承载着一代合肥人的航空记忆的骆岗机场,而今蝶变新生为城市公园,成为集生态、科技、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地标型文旅商综合体,不变的是联结世界的初心,这也是“走下山走出去”“二次创业”的徽商故里人不断扩展商业版图的初心愿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创业以来,徽商故里步履不停,逐步成为推介黄山文旅资源和产品的“桥头堡”。在骆岗公园店,砥砺前行的徽商故里人再一次引领创新,将非遗主题融入门店场景再造、文化氛围塑造和消费体验打造的全过程,突出徽州非遗技艺的活化应用,实现了徽商故里文化空间从1.0到3.0的跨越,让这一张“黄山国际会客餐桌”更显文化底蕴。
< class="pgc-img">>品徽州美食,观非遗技艺。徽商故里骆岗公园店邀您在家门口过个“徽味”年。
文/程秋萍 王宁静
图片由徽商故里提供
<>心饭店为环卫工人准备了丰盛的食物 记者 李安定 摄
(记者于忠虎 通讯员贾文军) “非常感谢6年来每年春节都不忘接我们环卫工聚餐过年!”一直在沣东街道办事处清扫世纪大道的环卫工杨国庆,在宴席上激动地对着宴请他们的老板王群虎鞠躬致谢。昨天上午,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街道奥园社区湘味楼饭店内不时传出欢声笑语,西咸新区能源办、沣东街道办事处300多名环卫工人欢聚一堂免费吃大餐,温暖过小年。
“王老板连续6年接环卫工过年,善行义举难能可贵。6年间,他不仅向环卫工奉献爱心,还在每年重阳节,免费宴请小区所有65岁以上老人,资助小区老年文艺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整个小区弘扬真善美,周边的人都称他的饭店为爱心饭店。”奥园社区党支部委员韩巧英说。
张女士和她的丈夫是西咸新区能源办的环卫工,负责奥园内桃李路、建章路市政路清扫工作。“湘味楼饭店一年四季在店里设置了环卫工休息喝水点,有时候工作量大的时候,中午回不了家,王老板就让我们在饭店免费就餐。当天,他准备了8凉10热可口的饭菜,让我们提前过年,我们感觉心里暖暖的。”
吃完饭,环卫工人们离开饭店,湘味楼饭店又专门为每名环卫工人赠送了由书法家书写的春联以及提前准备好的过节饮料。说起为何每年邀请环卫工人吃饭,爱心饭店老板王群虎表示,春节是我们重要的传统节日,但也是环卫工最忙碌最辛苦的日子,我们都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团圆过年,但是环卫工为了城市的洁净却只能坚守在岗位上,请他们吃饭是想表达一份感谢,希望人人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