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不知道,这世界变化快。前几年火锅还在盛行,这不一眨眼已经成了海底捞的世界;前几年过桥米线还是相当的红火,这不一眨眼已经成了麻辣烫的天下。真正的美食不一定是在那种高级餐厅里,也可能是在街边的小摊或者门店里。
< class="pgc-img">>说到海底捞,其实就是一个升级版的火锅,不管在食材上还是服务上,都是无可挑剔的,尤其是服务上,可以说做到了极致,是因服务而出名的美食,特别对那些喜欢新鲜感的人来说,还可以免费美甲、擦鞋,让你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感觉,可以说将服务进行到底了,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海底捞都会满足你,相信许多人就是冲着这服务而去的。
< class="pgc-img">>提到麻辣烫,会让你口齿生津,特别是现在的季节,天气逐渐变冷,走到大街上闻着飘来的麻辣烫味道就忍不住叫人食欲大动。麻辣烫顾名思义就是又麻又辣,最初起源于四川和重庆那一带。他们把蔬菜面以及其他想吃的食物一起煮,加入特制的佐料。众所周知,麻辣香是川渝那边食物的最大特色,现在麻辣烫也遍布全国。
< class="pgc-img">>海底捞和麻辣烫都这么的好吃,都这么的受欢迎,都这么的火爆,那么究竟哪个更营养呢?看完后恍然大悟。
海底捞是属于自助式火锅,所以无论从配菜和蘸料以及锅底都是有讲究的,都是能最大限度的达到营养、健康、卫生的,但是吃火锅你总不能一个人去吃吧,如果一个人去吃那也会显得相当的尴尬,另外海底捞的价格还是偏贵的,对于一般的打工族来说,有点捉襟见肘。
< class="pgc-img">>而麻辣烫则是平民的价格,一个人可以吃的小火锅,它的配菜和涮品也是可以自选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荤素搭配和选择健康的、营养的、卫生的食材。但是麻辣烫还是有许多的负面新闻,说吃麻辣烫不健康,这主要是因为这几方面:1、食材低价、不新鲜。2、过度的刺激胃肠,麻辣烫的口味主要以辛辣为主,虽然能很好地刺激食欲,但是同时过热过辣过油腻,对胃肠刺激相当的大,暗藏伤害。3、菜煮不熟,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街边的麻辣烫都是满满一锅,如果没烧开、烫熟,寄生虫和细菌就不会彻底杀死,食用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4、温度过高,伤害口腔黏膜和胃肠黏膜。人的口腔、食道和胃粘膜一般可以耐受50度~60度的温度,太烫的食物会对他们造成伤害,久而久之,那就会相当危险。5、口味过重,麻辣烫太浓太辣,成分过于肥腻,容易导致高血脂、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 class="pgc-img">>麻辣烫虽然好吃,但是大家在吃的同食一定要注意避免麻辣烫的伤害,据说,现在的麻辣烫也有清汤和番茄汤了。
< class="pgc-img">>看到这里,我知道海底捞为什么火了,主要是因为它的服务,极致的服务给人上帝的感觉;那么麻辣烫为什么火了,主要是因为平民的价格和香辣可口的味道。
< class="pgc-img">>美食固然重要,但是身体更重要。海底捞和麻辣烫究竟哪个更营养?不用我说,估计您已经看明白了吧。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锅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把战场缩小到一个小小的商圈,各品牌刀光剑影间,又暗藏哪些战略谋划?
观察对比海底捞、巴奴和湊湊同场比拼,我发现了品牌商战的核武器。
< class="pgc-img">>海底捞、巴奴、湊湊同场pk,谁更胜一筹?
前两年,火锅业流传一句话叫,海底捞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同一个商场里,多家火锅店和海底捞争抢顾客,而门前大排长龙也不再是海底捞的专利。
在郑州,比较有代表性的商场里,几乎都有海底捞、巴奴、湊湊。比如正弘城、公园茂、锦艺城等。
同场pk,谁更胜一筹?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当天 ,餐见君到郑州锦艺购物中心(300家餐饮商户,13万㎡商业面积)走访了一圈,专门看了这三家的排队情况,发现,姜还是老的辣。
我们是5人就餐,6月14日晚7:45,海底捞中桌取号排到63,叫号到53,服务员说需要等位,前面还有9桌。
几乎是同一时间,巴奴的中桌取号排到21,叫到13号,仍需等待7桌。
而湊湊此时无需等位,可直接就餐。
< class="pgc-img">>▲海底捞、巴奴、湊湊锦艺城店,摄于6月15日
等了大概30分钟,海底捞通知我可以就餐了,但巴奴表示还得再等一会,不过用不了十分钟。
可以看出,巴奴每桌的就餐时长明显高于海底捞,因为半个小时内,海底捞消化了9桌,巴奴7桌还没消化完。
而从叫号系统上也能看出,当天海底捞的接待量(按中桌算)远高于巴奴(63pk21),当然这里没考虑其经营面积,不是绝对客观。
总体海底捞的排队是更胜一筹。
< class="pgc-img">>3品牌同城pk,又是什么景象?
如果把观察范围扩大到整个郑州市,市占率最高的还是海底捞,全城有42家门店,巴奴有24家,湊湊2018年底登录郑州(正弘城),如今已有6家店。
郑州是海底捞走向全国的重要踏板,是巴奴的发家之地,郑州由此成为火锅界两大主流品牌的关键pk地,在门店布局上,“海巴”几乎是如影随影。
湊湊是新晋流量品牌,背后有呷哺呷哺做靠山,这两年的全国迅速开店, 目前门店达到145家。
强强对抗,拳拳生风,郑州火锅市场的竞争也在这三个大佬的商战中显得更加激烈。
< class="pgc-img">>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人均方面,
巴奴最高,超过120元,海底捞相对最低,湊湊处于两者中间。
好评率上,
湊湊得分最低,巴奴最高。
菜品上,
受欢迎菜品明显不同,海底捞的标签菜品是虾滑、番茄锅和捞派牛肉;
巴奴则是毛肚、乌鸡卷、菌汤;
湊湊是奶茶、台式麻辣锅、鸭血豆腐。
产品呈现上,
海底捞强调标准化,器具造型和颜色相对统一,几乎没什么特别摆盘,甚至新技术餐厅,几十样菜品全部使用同一种盘子。
巴奴的器具质感和摆盘造型以简约大气为主,比如装小油条和绣球菌的玻璃罐,装饮品的玻璃瓶,给人精致感。
湊湊侧重高颜值和社交属性,比如海鲜棒棒糖、跳水海豚等,都引发了顾客自传播,成为具有社交货币属性的爆品。
< class="pgc-img">>▲三家的菜品呈现,左上海底捞,左下巴奴,右边湊湊
门店设计上,
海底捞的大部分门店风格较为统一,主题店相对较少,重点发力智慧餐厅。表面上看餐厅平常无奇,却内藏乾坤,比如很早就普及了自动配锅机,锅底“千人千味”,到现在的无人配菜间,甚至桌面上灶具可自动调节火力,灯光根据人数自动调节明暗。
这些智能化模块正在全国门店不断复制,海底捞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自动化,甚至是整个供应链实现自动化。目的是用新技术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从而改变火锅的成本结构。
< class="pgc-img">>▲海底捞北京智慧餐厅
巴奴的门店设计重视呈现“高端、私密”感,高端意味着庄重和品质感,在材质选用等细节方面更是吹毛求疵,据说小到门店里一个广告牌的呈现,都需要杜中兵亲自审过。
而且巴奴对主题店亦非常重视,设计要求文化融入,并且造价不菲,如下图,在郑州耗数千万、历时两年打造的“概念餐厅”,达到可识别地标的效果。同时注重桌与桌的间隔,加大包房的比重,都为满足顾客对私密感的追求。
< class="pgc-img">>▲巴奴郑州的概念餐厅
湊湊主张一店一景,据说140多家门店没有一家店是重复的设计风格,这无疑增加了品牌的丰富度,传播性和可记忆性。
湊湊做主题店坚持两个原则:一定能沉浸式体验;话题度要广。这样才有强传播力。
例如上海迪士尼花木兰主题店,这是迪士尼在全球范围第一次引进火锅品牌;还有红砖艺术馆概念店、小酒馆概念店等主题店,不断地突破消费者对餐饮消费体验的壁垒,不断地扩大预期。
< class="pgc-img">>▲湊湊位于K11的美术馆店
“主题店的投入相对比较高,可以把它当成是广告投入,比如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家主题店,它拉高了湊湊在当地餐饮的品牌高度。”湊湊前CEO张振纬曾这样说。
< class="pgc-img">>集中优势兵力,做透一个方向
“海底捞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个局面被打破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巴奴、湊湊们有一个明确的差异化定位,这也是它们崛起的重要原因。
巴奴一方面站在了海底捞的对立面,避开服务提产品;一方面开创了毛肚火锅的细分品类。这两个动作就胜过了很多同行,在短时间内抢占了顾客认知。
其门店数不足百家,但经常被拿来和海底捞相提并论,而且巴奴在这个定位上不断发力,推出了多款开创性产品,比如小油条、绣球菌、鲜鸭血、井水豆芽等,持续用产品主义打天下。
< class="pgc-img">>▲巴奴的产品呈现
湊湊同样是开创了“火锅+奶茶”这种极具个性的战略定位,打响了消费者认知第一炮,“一个新品牌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前期没有拥护者,就会很难让用户像滚雪球般滚动起来。”张振纬说。
湊湊的台式麻辣锅和四川麻辣锅相比明显很淡,而且和奶茶结合有很大冲突点。但就是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另辟蹊径所为,明确自身的目标客群,由此也占领了一个细分赛道。
战略营销专家小马宋说,战略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创造差异化并且形成壁垒。
如何形成壁垒?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做透一个方向。
▲湊湊不断创新就餐环境,加码高颜值和强体验
因为当你追求所有方面都超过对手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选择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比如蜜雪冰城它只能做到相对好喝,价格绝对低。它就不能跟古茗去比好喝。
所以,找到一个方向后,在这个方向上投入重兵,重到别人无法模仿的程度,你就有了取胜的可能。
海底捞服务好,巴奴能不能服务比海底捞好,火锅还能更好吃?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商业实践中这几乎不可能,所以“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菌汤和毛肚才是”。
▲海底捞推出DIY手机壳服务
如果是力量悬殊的对抗,你当然可以在任何方面强过对手,但面对这样的对手,其实你已经不需要对抗了。那些实力相当的对手,你又怎么能全面强过他们呢?所以你只能在某些方面超过对手。
而且,一切巨人,皆有弱点,这就是你可以获得优势的地方
中国,到处可见火锅店。
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火锅企业Top10的主要火锅品牌有海底捞、呷哺呷哺、谭鸭血、小龙坎、德庄火锅、刘一手火锅、巴奴毛肚火锅、朝天门火锅、左庭右院鲜牛肉火锅和蜀大侠火锅。它们的日子过得如何?
火锅江湖回暖,“火锅一哥”翻台率却仍在下降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放宽,火锅江湖开始回暖。8月24日,“火锅一哥”海底捞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5.9%;净利润965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为9.64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营收和净利润,翻台率和客单价是餐饮业更为重要的指标。而在海底捞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其翻台率仍在下降。翻台率反映餐厅的重复使用率——翻台率越高,意味着餐厅的流量越大,限定时间内招待的客人越多。从2019年开始,海底捞翻台率就逐步下降,2020年受疫情和门店扩张等因素的影响降至3.5次/天,2021年上半年更是降到3次/天。
不仅海底捞的翻台率在下降,火锅行业排名第二的呷哺呷哺日子也不好过。据呷哺呷哺2016年至2021年的年报显示,其翻台率一直在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3.4次/天下降至2020年的2.3次/天。
在客单价方面,海底捞、小龙坎和蜀大侠火锅的客单价都高于100元,而呷哺呷哺的客单价相对较低。近年来,呷哺呷哺价格逐年涨高,不少消费者吐槽“变贵了”。8月19日,在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接任CEO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今后呷哺呷哺将继续走大众消费路线,客单价保持在60元内。
此前,海底捞也曾被消费者吐槽“变贵了”。为了控制成本,海底捞还把牛肉粒换成了“人造肉”的牛肉粒,一时间,“海底捞没有牛肉粒了”上了热搜。
中国的火锅版图越来越大
作为“火锅一哥”,海底捞的门店数量遥遥领先,截至2021年6月30日有1597家门店,而此前有1000余家门店的呷哺呷哺将关闭200家亏损门店。
据呷哺呷哺近日发布的盈利预警显示,2021年上半年,其净亏损约4000万元至6000万元,主要原因为:有200家亏损门店,以及部分地区的门店经营仍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经过两个多月的市场走访,我们发现部分门店出现了严重的选址错误,导致亏损。”8月19日,呷哺呷哺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外,呷哺呷哺旗下高端品牌in xiabu xiabu和门店将陆续退出市场。
如果按照地域来分,中国主要有六个火锅派系,分别是川渝火锅、北派火锅、江浙火锅、云贵火锅、粤系火锅和台式火锅。川渝火锅是来自四川和重庆地区的火锅,在中国火锅行业的市场比重高达64%,是最受欢迎的火锅派系;北派火锅包括老北京火锅、羊蝎子火锅、内蒙古肥羊火锅等,食材多为肉类,锅底相对清淡;江浙火锅有什锦火锅、菊花暖锅等;云贵火锅主要指酸汤鱼火锅、菌菇火锅等;粤系火锅中,有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锅,以及粥底火锅等,这类火锅强调食材的原汁原味;台式火锅则是“一人一小锅”,以呷哺呷哺最为典型。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分析/设计:陈志芳
数据来源:2021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餐宝典、国联证券、窄门餐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