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标题: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新零售成为行业发展重点领域「图」
一、概述
1、定义及分类
新式茶饮是在茶饮行业的一大创新,是指由上等茶叶,辅以不同的萃取方式提取的浓缩液为原料,并根据消费者偏好添加牛奶、奶油、芝士、水果、坚果以及各种小料调制而成的饮料。其既没有原叶冲泡茶的单调,也没有珍珠奶茶的甜腻,在原料选择、生产流程、品牌运营上都做出了升级和创新,成为了消费者喜好的一大饮品。目前新式茶饮产品主要分为水果茶、鲜奶茶、气泡茶、冷泡茶和奶盖茶五类。
新式茶饮产品的分类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发展历程
我国新式茶饮发展至今,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相较于调制茶饮、传统连锁茶饮,定位高端的新式茶饮在原料选择、研发制作、门店运营、消费体验上均有提升。
新式茶饮行业发展历程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驱动因素
1、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增长和消费意愿的增强。新式茶饮作为以国民消费经济为基础建立的新式茶饮消费产品,在我国日益增长的消费经济下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据资料显示,2021年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达7178元,同比增长12.2%。
2015-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情况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社会
新式茶饮是以茶叶为基底,在传统茶饮上进行创新的产品。因此我国市场对于茶叶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发展的情况。而我国茶叶及茶饮文化历史悠久,相较于国外的咖啡市场,我国居民更加偏爱茶叶及其饮料制品,从人均茶叶消耗量情况来看,2015-2019年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由1.22KG增长至1.44KG。预计未来将继续维持增长态势,到2025年将达1.87KG。
2015-2025年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情况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茶叶流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产业链分析
新式茶饮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茶叶、水果、乳制品、辅料等原材料,天然优质原材料制作、注重产品品质,是新式茶饮最基本的行业标准,是品牌立足的基础;中游为新式茶饮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水果茶、鲜奶茶、气泡茶、冷泡茶和奶盖茶;下游主要为新式茶饮的各类销售渠道,线下门店是主要的消费渠道;同时,伴随消费习惯向线上迁移,线上点单及外卖服务快速发展。
新式茶饮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茶叶是新式茶饮的根本所在,茶叶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杯新式茶饮的品质及口感。随着近年来我国茶叶规模的不断扩展,为新式茶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干毛茶产量达306.4万吨,同比增长2.6%。
2016-2021年中国干毛茶产量及增速情况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茶叶流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消费者画像
1、分布情况
“Z世代”掀起消费浪潮,“她经济”引领风口。新世代消费力崛起,具备年轻化、社交化的新式茶饮受到年轻人青睐。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新式茶饮的消费群体中65%均为90后。与此同时,消费群体也在逐步拓宽,头部品牌展现出良好的品牌带动效应。从性别来看,女性仍是现制茶饮的主力消费人群,男性的占比逐步提升。
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消费者分布情况
< class="pgc-img">>注:内圈为年龄分布,外圈为性别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消费理念
在新茶饮消费者中,与“Z时代”对健康的偏好相一致,消费者最认可新茶饮的几个要素是无添加剂、纯天然的原料和无糖/少糖,新茶饮也击中了消费者对于健康升级的需求。
90后消费者认为的健康食品特点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消费能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升级以及对健康、时尚、新潮、个性的追求,同时伴随着传统(茶)文化的复兴,新式茶饮以其趣味性、时尚感、参与感、体验感、健康便捷、口感优良且多样等特征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群体(以90后为主)的普遍欢迎。据资料显示,在新式茶饮消费中,有高达78%的消费者平均2-7天购买一杯,有1%的消费者平均每天购买1杯及以上。
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消费频率情况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月均消费情况来看,在90后新式茶饮消费者群体中,由于其购买能力相对较高,加上新式茶饮对于其消费理念的契合,使得90后消费者在新式茶饮的月均消费整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据资料显示,90后消费者在新式茶饮月均消费中,200-400元的占比最高,达31%,400元及以上的占比为27%。
90后消费者新式茶饮月均消费情况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中国连锁经营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虽然我国新式茶饮行业呈爆发式增长,但对比国内以星巴克为代表的等国际品牌巨头,新式茶饮在国内各个层级市场的占有率和渗透率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整体增长的空间远未触及行业天花板。另外我国新式茶饮代表性品牌与传统饮品相比,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使其更具备布局全球化市场的潜力,新式茶饮有望成为我国新零售业和传统餐饮行业走向全球市场的又一大细分品类。
2、新零售布局加速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众多茶饮品牌措手不及,面对线下实体店面的运营成本压力,数字化交易是必然趋势。而新零售也逐渐成为新式茶饮品牌转型“试水”的领域。一是通过创建子品牌来拓展创新业务领域,例如喜茶推出旗下的子品牌喜小茶,用于延展布局在不同价格区间、不同消费需求的子品牌。二是加速布局零售食品,填充新消费场景,例如喜茶陆续推出了饼干、薯条、爆米花等零售产品,旗下的“喜小瓶气泡水”成功在线下市场展位脚跟;此外,其他茶饮品牌也不断尝试探索新零售路径,相继推出零食、茶包、文创周边等零售产品,加速布局新零售。出于对品牌延伸的需求,预计新零售将成为新式茶饮品牌的“必争之地”。
3、规模化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新式茶饮行业整体还没有出现垄断寡头,全国性连锁茶饮品牌数量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基本上以区域性市场竞争为主。随着茶饮行业的发展趋于成熟稳定,规模化发展将是品牌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优化供应链管理、保证原材料稳定以及通过高品质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复购,将推动整个行业的供应链将朝着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原文标题: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新零售成为行业发展重点领域「图」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前,新茶饮行业已经告别野蛮生长,进入存量破局和品牌溢价发展阶段。下一步,茶饮企业还需紧跟消费市场趋势,在引入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发力,积聚品牌势能,不断降本增效,探寻增量空间。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强劲增长,成为消费领域的现象级品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新茶饮消费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15亿元。面对持续上涨的消费热情,新茶饮行业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行业不断拓宽的创新品类又将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新体验?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场和相关专家。
健康成消费追求
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新业广场的茶百道店内,记者见到了刚刚为自己和闺蜜点了“乌漆嘛黑”水果茶的“90后”女孩陈雪。她告诉记者,自己平常是饮料爱好者,和朋友一起出门玩时,奶茶几乎是逛街的“标配”。含真实果料的鲜果茶是陈雪的最爱。“现在是桑葚成熟的季节,我喜欢点应季的桑葚果茶‘乌漆嘛黑’;夏天时,会点‘紫气葡萄冻冻’或‘生椰西瓜’,下单时选择不额外加糖或0卡糖,感觉更健康。”陈雪说。
像陈雪一样追求健康、天然新茶饮体验的消费者不在少数。《Z世代饮食消费报告》显示,近一半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茶饮的真材实料,注重原料品质。《中国新式茶饮大数据研究及消费行为》调查显示,49.4%的消费者会担心健康问题,42.2%的消费者更在意是否会长胖。围绕茶饮配方与原料,不少消费者对“奶茶糖量高吗”“是否有反式脂肪酸”等问题存在疑虑。《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对糖度、热量、脂肪、蛋白质等细微指标更加关注。
面对消费需求的变化,“更健康”成为茶饮新一轮升级方向。2023年以来,新茶饮品牌更强调使用新鲜、真实、高品质的原材料,如鲜奶、新鲜水果、茶叶等,以突出产品的天然、健康和新鲜度。甜啦啦通过自建工厂、自营仓储等方式,把控原材料品质,承诺新鲜现制,只用鲜水果,拒绝坏水果。茶百道推出真鲜奶茶系列,加入新鲜的高品质生牛乳,全程通过2摄氏度至6摄氏度的冷链运输保鲜,在留存风味与口感的同时,还保留了活性营养物质,其鲜牛奶的蛋白质和乳脂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奈雪的茶上新“大师龙井”系列茶饮,茶叶坚持纯手工采摘,只选取春天的头茬嫩芽,经过“十大手法”炒制,最大化锁住春日龙井的新鲜和茶香。
营养分级迈出新步伐
针对新茶饮“高糖”“高热量”的健康风险,2023年以来新茶饮通过试点“营养分级”、提供零卡糖选择、公开配料表等方式推进健康升级,“控糖”“用真奶”“少添加”成为新茶饮产品的卖点。
霸王茶姬、奈雪的茶等是首批新茶饮“营养选择”标识试点品牌。在霸王茶姬上海环球港门店,记者看到“营养选择”标识的主题展示随处可见。从线上小程序进入门店,消费者在产品详情页选择不同杯型、温度、糖度选项后,系统会在右上角实时生成所选产品的具体分级。如中杯冷、不另外加糖的“酌红袍”获得A级,同样标准的“云中绿”也为A级,一杯中杯少糖的“伯牙绝弦”被评为B级。霸王茶姬环球港店的店员介绍,自1月底门店试点启动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到店点餐的消费者询问“营养选择”标识的情况。上海门店数据显示,A级、B级两类分级饮品的销量占比出现持续上涨,近七成消费者在了解到“营养选择”标识的指引意义后,主动选择A级、B级饮品。
除了“营养分级”外,茶百道、乐乐茶等新茶饮品牌均在菜单上为消费者提供零卡糖的选项,在糖类上进行了产品优化。不少品牌还推出含代糖产品,如奈雪的茶去年全面使用天然“罗汉果糖”作为产品代糖,率先在业内进行代糖升级。喜茶在全部门店推出“低卡甜菊糖”。在消费透明度方面,各个品牌纷纷列出产品成分表和热量表,消费者一目了然。在奈雪的茶小程序上点单时可以看到,每种茶饮的热量都有明示,如选择中杯、推荐冰量、不另外加糖的霸王龙井青提,热量约为170大卡。喜茶已于2023年10月26日在行业内率先主动公开所有在售产品的配方原料、营养成分和真品质原料溯源信息。霸王茶姬持续更新“产品身份证”,消费者在霸王茶姬公众号内可以了解部分产品的热量值、微量元素含量值、原叶产地、烘焙工艺等信息。
供应链持续优化
随着新茶饮“万店时代”的到来,行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记者注意到,在升级原材料、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新茶饮产品还降低价格适应消费需求的转变,几年前动辄二三十元一杯的奶茶如今降至10元左右。去年8月23日,奈雪的茶官宣推出“周周9.9元喝奈雪鲜奶茶”活动,吹响了新茶饮新一轮价格战的号角。同样在去年,甜啦啦先后推出12元的高价值果茶“超牛牛油果”“超红车厘子”,以及8元鲜奶茶系列“清风茉白鲜奶茶”“龙麟香鲜奶茶”“碧玉桃花鲜奶茶”,在茶饮业持续内卷“质价比”。古茗发布了周五会员专属活动,9.9元就可购买相应饮品;CoCo都可推出9.9元及12.9元单次卡,可免费核销一杯指定饮品。调查显示,平均单价高于20元的新茶饮品牌市场占有率仅为14.7%。
新茶饮市场门槛相对较低,在产品用料和品质都不改变的前提下,新茶饮头部企业要实现降价和产品创新,需要通过供应链建设优化成本。甜啦啦供应链中心总监常静表示,随着消费市场对健康要求的具象化,对原材料的需求和标准均有所提高。溯源企业深入供应链源头,通过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可保障原料价格优势。甜啦啦2015年创立开放加盟,2016年布局供应链,通过建立品牌专属生产基地等方式,在原料上逐步向自有采购、自有生产模式过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仅2023年,甜啦啦全年新增门店数量2400家,累计销售额为20亿元。
“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产品越贵利润就会越高,关注消费者的需求、留住消费者,对新茶饮品牌来说始终是最重要的。”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曾表示,新茶饮行业不单是创意的竞争,新品研发后更考验供应链体系的支撑能力,必须确保长期向消费者交付稳定可靠、健康优质的产品与服务。目前,新茶饮行业已经告别野蛮生长,进入存量破局和品牌溢价发展阶段。业内专家表示,下一步,茶饮企业还需紧跟消费市场趋势,在引入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发力,积聚品牌势能,不断降本增效,探寻增量空间。(记者 吴佳佳)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口味的不断变化,奶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这个行业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健康与营养将成为主流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奶茶行业也将逐渐向健康和营养转型。未来,奶茶品牌将更加注重使用健康食材,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并减少糖分、添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
个性化和定制化将越来越重要
在消费者口味和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奶茶品牌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未来,奶茶品牌可以通过提供多种口味、配料和包装选择,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定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必要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要趋势,奶茶行业也不例外。未来,奶茶品牌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点单、智能配送等方式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可以帮助品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和优化产品。
跨界合作将成为常态
跨界合作已经成为品牌创新和拓展市场的常见方式,奶茶行业也不例外。未来,奶茶品牌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如文化、时尚、娱乐等,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共赢。同时,跨界合作也可以帮助品牌拓展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
总之,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奶茶行业未来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品牌需要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