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刘妍
贾国龙功夫菜门店升级了!
取消半成品菜的零售;
取消“复热”菜品,全部变为“现做”;
人均也从100元降到了65元!
经过一年的市场检验,这次转型升级也证明,原有门店“餐饮+零售”的融合模型没有走通。
究竟新餐厅到底怎么样?新模式此次能否杀出一条路?快跟着职餐网记者一起来看看吧!
开卖“66道经典中国菜”,人均65元
贾国龙功夫菜升级开业!
近日,升级后的贾国龙功夫菜新餐厅在北京正式开业,记者一行人穿越大半个北京城,第一时间赶去探了个店。
1、旧店焕新,贾国龙功夫菜重装面世
新店是原“贾国龙功夫菜第一家店”重新装修而成,位置依然是在世纪金源的5层。
门店招牌和西贝是同款红白色,旁边还加了句slogan“66道经典中国菜”,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此前主打“33道下饭菜”的弓长张。
店门口立着一张巨幅菜单,上面标示着餐厅各类菜品和价格,其中9.9元/份的姬松茸老鸡汤还特别放大呈现,非常醒目,给人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感觉。
2、卖“66道经典中国菜”,包含下饭菜、小碗菜、主食、小吃、甜品等
进店开始点餐,记者发现,门店的菜单结构非常丰富,“66道经典中国菜”,几乎囊括了各大地方菜,包含小碗菜、下饭菜、主食、甜品等几大类。
其中有下饭菜31道,都是各地有名的菜品,像湖南辣椒炒肉、宁波黄鱼豆腐、重庆江湖毛血旺、隆江卤猪脚……都非常下饭。
6道精致小碗菜,全是各地极具特色的菜,上海本帮红烧肉、扬州清炖狮子头、台湾卤肉,还有闽南海鲜沙茶锅。
主食就更加齐全了,米饭、蒸饺、包子、汤粉/面、拌粉/面全都有,不仅有云南小锅米线、南昌牛肉拌粉、广式腊味煲仔饭、红油热面皮,南北通吃。
连最近各大餐厅非常火的宜宾燃面、成都肥肠粉也上了。
3、辣椒炒肉39元、麻婆豆腐9.9元,人均65元
在价格上,门店设定得还比较亲民。
湖南辣椒小炒肉39元,酸辣土豆丝19.9元,云南小锅米线29.9元,红油热面皮26元,米饭4元一份……,其中姬松茸老鸡汤和麻婆豆腐这两道菜都是9.9元/份。
目前点评软件上显示门店人均是65元,从门店下面的顾客用餐评价来看,基本人均也都在50元、60元左右。
记者一行三人点了三份主食、三样菜、三杯酸奶冰淇淋,也是花了不到170元。
4、取消了半成品零售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门店里已经看不到半成品菜的影子。
新增了厨房,厨房档口旁边的台子上,还摆着好几排电饭锅,正插电蒸着米饭。
记者还特意询问了店里的工作人员,问门店是否还有半成品菜在售卖,对方表示,门店已经将半成品菜彻底取消了,不过在西贝商城上面有卖。
5、菜品小份,器皿精致,大部分都是用的砂锅
在出品上,贾国龙功夫菜升级店比普通餐厅的分量都要小,大部分菜品都是用的小砂锅器皿,看起来非常精致。
6、保留了原有酸奶档口
餐厅还保留了原有的酸奶档口,卖蒙古冰酸奶和酸奶冰淇淋。
其中的蒙古冰酸奶都是用的桶装,有大份和小份,叠起来摆在门店入口处格外显眼。
酸奶宣传页上还写着“0蔗糖,只有生牛乳和乳酸菌”,买酸奶还送100g蜂蜜,顾客可以选择堂食也能够外带。
7、或有意改名为“中国小饭馆”?
目前,门店招牌以及大众点评上的店名、点餐小程序名称还是“贾国龙功夫菜”,企业对外做的宣发也都是用的这个。
但是在点餐过程中,记者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发现,餐厅名称又变成了“中国小饭馆”。
而且此前,记者问询工作人员餐厅营业时间时,对方也称之为“中国小饭馆”。
“改头换面”的贾国龙功夫菜,
全新模式能否杀出一条路?
去年国庆,贾国龙功夫菜首店开业,顾客不买账,吐槽其“像飞机餐”,但这并没有挫伤贾国龙对功夫菜的野心。
今年9月初,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愿意把后半生全赌在贾国龙功夫菜事业上,把自己剩下所有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这一件事上。”同时还放出豪言壮语,“功夫菜10年要做到1000亿”!
那么,此次升级后的贾国龙功夫菜,能否成功杀出一条路呢?
1、定位升级:做介于正餐与快餐之间的“简餐”
原来的贾国龙功夫菜,卖半成品菜,更多的像是西贝在餐饮零售终端店的探索。
而升级后的新餐厅,直接跨过快餐,走的是一套“简餐”模式。
菜品精致小份,没有正餐那么正式,“调性”又比快餐高,更多的像是一个吃便饭的地方。
同时,由于产品品类全面,适合的场景多,所以人均也特别灵活。
顾客要是想吃得丰富一些,点了一份主食加下饭菜之后,再加一点小酥肉、炸鸡块这些特色小吃,饭后再来一杯酸奶冰淇淋解腻,那客单就奔着70、80元去了。
2、菜品升级:从“加热”变为“现做”
除了整体定位发生了变化,新门店和原来的门店相比,最直观的不同就是菜品出品方式从“加热”改为了“现做”。
从前的贾国龙功夫菜,没有厨房和厨师,主打“地道名菜,加热就吃”,结果一推出就遭遇口碑翻车,不少消费者吐槽其“方便食品”“像飞机餐”“收智商税”。
升级后,门店已经看不到加热食盒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餐厅厨房里面,好几位厨师在忙活,菜品端上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儿,有了“现做”的烟火气。
而在顾客眼里,“现做”永远比“加热”好吃。
3、人均更具性价比:从100元降到65元
产品升级的同时,餐厅的人均还比以前低了,从100元降到了65元,这让不少顾客感叹“性价比高”。
从前的贾国龙功夫菜,没有现做的烟火气,没有精致的摆盘,人均还在100元左右。很多食客调侃说“用大餐的钱,吃了一顿快餐,还是打包后的外卖餐”。
但现在,食客们在点评软件上评价新店时都用上了“划算”“性价比高”等字眼:
“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菜品的精致,而相应的,每份的量和价钱都做了调整,这样一来,可能多要了几道喜欢的菜品,而钱并没怎么多花。”
“菜品真的很丰富了,有66道,而且每道都不贵,最喜出望外的是9.9元一份的鸡汤,性价比超高!”
“小份菜,价格合适,可以多点几样,和别的饭馆很不一样。”
目前,这家贾国龙功夫菜登上了“海淀区家常菜热门榜单”的第一名。
职业餐饮网总结:
“穷则变,变则通”!
升级后的“贾国龙功夫菜”已经彻底告别“过去的影子”,正在开启一条新的道路。
虽然目前的新模式能否杀出一条路还未可知,但是从去年贾国龙功夫菜首店开启新零售的第一步尝试,到如今开出升级店探索新的简餐模式,西贝这种“不成功不罢休”的执着劲儿在餐饮行业也是难能可贵的!
你看好升级后的贾国龙功夫菜吗?欢迎评论区讨论交流。
淀城管对燃气安全可是下了真功夫!他们不仅深入各大餐饮企业,连商场内的饭店都不放过,进行燃气安全的全面检查。你知道吗?在一家饭店,他们发现燃气管道上都是厚厚的油污,黄漆都掉得差不多了,这简直就是定时炸弹啊!
< class="pgc-img">>执法队员可是火眼金睛,立马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告诉饭店老板得赶紧处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如此,他们还检查了燃气间的各种设备,确保一切都处于安全状态。
< class="pgc-img">>这次检查可不是走过场,他们是真的在关心我们的生命安全。执法队员还特地给饭店员工普及了燃气安全知识,告诉他们不能只是听听就算了,得真正行动起来,把安全意识刻在心里。
< class="pgc-img">>看来,海淀城管是真的在守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他们点个赞!我们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燃气使用方面,一定要小心谨慎。
< class="pgc-img">>这次检查只是个开始,海淀城管表示他们还会加大力度,继续对燃气安全进行常态化检查。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放心地在外面吃饭了,毕竟有他们在背后默默守护着我们。
< class="pgc-img">>不得不说,海淀城管这次的操作真的很给力!他们不仅用实际行动守护了我们的安全,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责任心。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也为自己的安全意识点个赞吧!
< class="pgc-img">>近几天,一条关于海淀的宣传视频火了,周围海淀老母亲们各种转发、留言,给我也看燃了!
< class="pgc-img">>视频开头说,海淀与时尚绝缘,拍不出彩色照片,永远黑灰棕,遍地冲锋衣、运动鞋。给我看乐了
< class="pgc-img">>海淀的“土”,米粒妈写过
在海淀,牛仔裤+运动鞋+帆布包是焊在身上的,上身穿搭随气温而变,但逃不开——夏天穿短T,秋天穿卫衣,初冬各色冲锋衣,再冷点就黑白棕长短款羽绒服。
孩子就更简单了,一水儿的校服。
海淀妈妈最不缺的还有包包,印着单位logo的帆布包,母校校庆的纪念包,孩子补课机构发的双肩包。
别看这些包都是不花钱的,但质量真没的说,非常抗造、能装,上班背、去超市背、带娃上课背、出门旅游背,绝对价值最大化
身在海淀,完全没有容貌焦虑和穿搭负担,反而你哪天化了个精致的妆,踩着高跟鞋,才会成为电梯里那个最大的显眼包
海淀家长,讲究的穿,是穿得舒服,每天上班、下班、送娃、接娃……人总不能被衣服禁锢住吧。
就算周末,也一样卫衣、冲锋衣,要么加班,要么送娃上课,要么带娃爬山看展,小香风实在派不上用场
< class="pgc-img">>海淀的穿衣自由,源于海淀的包容,只要干净整洁,没人在乎你穿什么、戴什么。
所以海淀确实没什么潮牌、潮店,因为海淀人并不追求外在的时尚。
还有什么能比六小强(尤其是人大附)的校服时尚?
< class="pgc-img">>穿不在乎,吃总是要吃的吧?!
但放眼整个海淀,像样的餐厅也并不多。归根结底还是需求少。一方水土养一批餐厅。
高校有食堂,研究院有食堂,互联网大厂有食堂……便宜又方便,还去外面吃什么?!
你看韦神,北大食堂选择不多吗?可他还是一个馒头一瓶水
虽说海淀的高档餐厅不多,但快餐却一家挨着一家,平时海淀娃上课的机构附近尤其多,吉野家、和合谷、肯德基、麦当劳、牛肉面……孩子上课之前或下课之后,充个饥,足够。
不止海淀家长不太讲究吃,海淀娃也不大讲究(像米粒这样爱吃的真不多),在海淀,吃顿大餐等道菜的功夫,都能刷两道导引了。所以,知道为啥在海淀,快餐店更受欢迎了吧?
再来说说海淀的“住”。
之前米粒妈写过
《北京家长:住着2000万的房,拿着百万年薪,怎么还混得这么惨》,海淀的房,贵则贵矣,但跟豪华和高大上扯不上什么关系。
老楼、老小区,甚至没有小区,都很普遍,但并不妨碍全国1/4的院士在这里工作、生活。
< class="pgc-img">>在海淀,下楼倒个垃圾,擦肩而过的10个人,得有4个大学教授,3个大厂中高层,2个研究员,可能还能撞见个下楼遛弯的院士。
< class="pgc-img">>虽然房子老、楼道旧、装修古朴,但几乎每个有娃的海淀家庭都有一面“书墙”,而在生娃前,它可能只是一面电视墙。
有了孩子之后,电视撤了、电视柜扔了、电视墙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墙的图书馆书架——结实、能装
家里的书越来越多,各种绘本、英文分级、桥梁书、科普书、名著……
孩子从小就习惯于,随处都能拿到书,随时都能翻开书。
< class="pgc-img">>很多海淀学区房,其实并不大,六七十平。不搬家则已,一搬家,连搬家师傅都嚷着加钱,别人家一箱箱的是衣服、杂物,体积大、重量不大,而海淀家长打包好的是一箱箱书,一搬一个不吱声
在海淀,周末遛娃都不太用花钱,博物馆逛一逛,国图上个自习,在书店看一下午书,或者一大早去爬个山、鸡下眼睛。
< class="pgc-img">>父母周末有工作,也可以把娃带上,互联网大厂呆一呆,高校实验室转一转,傍晚在大学操场跑跑步……
< class="pgc-img">>海淀人不是不追星,海淀追的是“两弹一星”
< class="pgc-img">>海淀家长和海淀娃也追星,追的是名师天团。
比如海淀家长能用0.16秒就把大语文名师姜天一老师的课秒光。
比如当年海淀线下ao数课,教室后面挤满了一手录像一手记笔记的海淀爸妈。
海淀妈妈不需要爱马仕,海淀妈妈只要爱玛,送娃上下学,接送课后班,只有电动车不会负你。
< class="pgc-img">>不得不说,你身处的环境,真真实实塑造了现在的你。
< class="pgc-img">>在海淀,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上班族到带娃的爷爷奶奶,聊时尚,他们不懂,但聊奥数、聊上下五千年、聊互联网、聊学术、聊前沿科技……却都能侃侃而谈。
< class="pgc-img">>当年米粒妈在海淀读中学,我们学校离北大清华不远,有很多非常精英的书店。
同学们抢着买过期的原版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记得我当时和一个女同学“攀比”,每人斥18元巨资买了一本经济全球化的书,反正我到现在都没看过
< class="pgc-img">>你看,当年就是如此。
有人说海淀太卷了,其实深处其中,并没有太大感受。
< class="pgc-img">>只觉得周围的人都在努力,学生就好好学习,充实自己,大人死磕论文,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如果一定说海淀“卷”,只能说这里天然“自来卷”,这里的人都重视读书,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不甘心原地踏步,愿意去努力创新。
< class="pgc-img">>海淀的“卷”是一种传承,大概,基因里刻着不愿躺平的DNA吧~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