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老年餐桌升级社区餐厅,养老助餐点的服务会打折扣吗?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专门服务老年人,到面向所有人,近日,东城区15个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向所有社区居民开放,以回应居民诉求,倡导“全

专门服务老年人,到面向所有人,近日,东城区15个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向所有社区居民开放,以回应居民诉求,倡导“全龄友好”服务,让养老资源和社区居民互惠共赢。

养老助餐点升级为“全龄友好”,为老服务如何开展?除了老人,年轻人也来吃,会不会让养老助餐的服务打折扣?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现场

不仅方便老人,也吸引孩子和上班族

地点:和平里街道友邻餐厅

“今天有糟溜鱼片吗?”“这里开晚餐吗?晚上我还想来……”试运营还不到一个月,位于北二环边上的和平里街道友邻餐厅就让老人“吃了这顿想下顿”。

这家“友邻餐厅”,是依托和平里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养老助餐点。7月初,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开业试运营,“友邻餐厅”也随之开餐。这家本来定位于养老助餐功能的餐厅,在开业时就“升级”为了“全龄友好”,不光面向老年人服务,社区居民、周边的上班族都可以来吃。

走进“友邻餐厅”,让人眼前一亮。为了保证卫生,用餐者从智能设备上自取餐盘,只需按一下屏幕上的按钮,消毒后的餐盘就缓缓推了出来。餐厅每天中午提供七菜一汤,都是小份菜,有荤有素,有虾有鱼,还有种类丰富的主食。用餐者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菜品后,结账时只需要将餐盘放置在收银台上,就能自动显示价格。原来,餐厅的餐具内置芯片,可以自动识别价格,从而省却了算账的麻烦。

“友邻餐厅”总面积330平方米,共设置60个餐位,配备了适老桌椅、防滑地板。午餐时段,不少老人来到这里,打上一两个菜,老伙伴们边吃边聊,别提多惬意了。

“我都在这儿吃了一个星期了,这儿就是我的食堂。”居民杨阿姨开心地说。杨阿姨今年66岁,家住西河沿社区。她说,自己不爱做饭,又怕外卖太油太咸,这家餐厅解决了她的大问题。“第一天开张我就来了。”杨阿姨说,这里菜品丰富,味道可口,价格公道。

来这里就餐的除了老人,还有附近的上班族。点餐之前,“白领”小张先打开电脑办了会儿公。“同事推荐的,我来过几次了,这里少油少盐,吃着健康,一顿饭二三十元就能解决,对年轻人也很‘友好’。”

居民王女士和3岁半的女儿是第二次来这里就餐。“孩子爱吃这里的黄米糕,今天没有,但是有鸡蛋饼,孩子也爱吃。”王女士说,这里饭菜干净,口味也比较适合小孩儿,她和女儿都很喜欢。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餐厅午餐时段的接待量为200多人次,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但随着暑假到来,餐厅里的小朋友也多了起来。有的是爷爷奶奶带着孙辈,有的则是扶老携幼,一家老小都来吃。因此,餐厅还特意开辟出一块“亲子区”。

一种食材三种做法,让众口不再难调

地点:朝阳门街道伏枥餐厅

中午11点刚过,位于东城区大方家胡同38号院内的伏枥餐厅已座无虚席。前来就餐的顾客,半数以上是老年人,还有正在放暑假的孩子以及附近的上班族。墙上贴着的手写菜单极富特色,14种不同搭配的套餐适合各类人群,其中8.8元和9.9元的两款“长者专属”套餐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最受辖区老年人欢迎的两款套餐,8.8元的套餐可以任选一个素菜,9.9元套餐可以任选一道荤菜,主食、汤不限量供应。饭量小的老人,选这款套餐就能吃饱吃好了。”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副主任陈一告诉记者。

2023年12月,面积约85平方米的伏枥餐厅落户朝阳门街道,每天提供午晚两餐、约30款不同菜品,供餐范围辐射周边7个社区。“伏枥”出自“老骥伏枥”,单看名字,就知道这里是一家老年餐厅。

大字菜单、适老桌椅,大大方便了老年人来就餐。餐厅推出的“惠老价”,更是吸引老人。

今年2月以来,东城区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养老助餐点进行升级,伏枥餐厅也有了变化。餐厅也开始面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有点类似社区大食堂,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无论是辖区居民还是附近的上班族,还有外卖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都可以来就餐。”

由于餐厅所在的位置恰好位于朝阳门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内,暑假期间,中心组织了很多青少年活动,不少参加完活动的孩子就近在餐厅就餐。有时,附近居民下班晚,只要来个电话,餐厅即使临近关门时间,也会特意给顾客“留饭”。

卤鸡腿、红烧狮子头、西红柿炒鸡蛋、豆角茄子……午餐时分,琳琅满目的菜品摆满了餐台,适合老人和孩子吃。记者注意到,中间还有夹杂着鲜红辣椒的小炒肉、麻婆豆腐、干锅菜花等颇受年轻人喜爱的菜品。原来,伏枥餐厅每周的菜单,都是由顾客们自行投票选出的。后厨还会随时“察言观色”,看到餐台上哪款菜品即将见底,会立刻现制现售。

餐厅负责人顾鲜亮是个“90后”小伙。他告诉记者,接手伏枥餐厅后,他们便对不同人群的口味展开了调研。大部分老人喜欢蒸、煮、炖的菜品,口味偏清淡,口感偏软烂。于是,他们开发了一系列改良版“老年菜”。例如,在制作京酱肉丝时,将整张豆皮切成细丝,与肉丝、葱丝拌在一起,方便老人用筷子夹取。在用海带丝制作菜品时,餐厅将通常4至5毫米粗的海带丝切成2至3毫米的“超细丝”,更加便于老人食用。而考虑到年轻人更偏爱煸炒或烧烤类的菜肴,餐厅每天也会根据顾客的投票结果,准备几款年轻人喜爱的“重口菜”。

“就拿茄子来说,我们餐厅就有三种不同做法。老年人喜欢吃低油少盐的清淡餐,所以我们就准备了蒸茄子。有的人想吃过油的茄子,但又不吃肉,我们就准备了纯素的地三鲜。有的人想吃半荤菜,我们还准备了肉末茄子。另外,我们既有麻婆豆腐,还供应免辣版家常豆腐。”

从老年人的“福利”餐厅,升级为社区餐厅,伏枥餐厅的经营越来越红火。顾鲜亮告诉记者,餐厅营业刚半年多,日客流量已达百人左右。“来我们餐厅吃饭的,90%以上都是回头客。”

释疑

“全龄友好”会不会冲淡了“为老”初衷?

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不是老人也能来吃,属不属于“蹭老”?好好的老年餐桌,会不会失去了初心。

记者注意到,虽然已经全龄友好,但这些从养老助餐点升级来的社区餐厅,为老服务属性并未改变。

对老人价格更优惠

首先,不同的人来就餐,在价格上会有所差异。以和平里的“友邻餐厅”为例,餐厅对60岁以上老年人打95折。这样一来,餐厅就可以用稍高的市场价格“补贴”老年餐,从而减轻运营压力。

海运仓社区养老驿站的养老助餐点也从中受益。过去,驿站的老年餐桌只面向老年人,虽然有补贴,但也只能勉强维持。如今,老年餐桌升级为社区餐厅,面向全社会开放,不但对老人依旧优惠,还吸引了周边的上班族前来用餐。随着运营状况的逐渐好转,老人享受的优惠也更多了。

对于社区餐厅的“同菜不同价”,许多年轻人则表示可以接受。

错峰就餐互不影响

年轻人来“蹭饭”,会不会影响老人用餐?以“友邻餐厅”的午餐为例,老人吃饭时间早,11点刚过就来了,而年轻人往往要12点左右才能过来,正好形成了“错峰”。而且,餐厅工作人员也会进行现场引导,让老人能够优先就餐。

养老助餐点升级成为社区餐厅后,为保证优先服务老人,民政部门与运营方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优化服务,突出其为老服务属性,确保“老年资源优先老年人使用”。例如引导“错峰就餐”、推出老年人特定餐食、对老年人优惠等。

东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秦臻介绍,“养老助餐点如果只能给老年人供餐,就限制了它的经营范围,对于它的可持续、市场化运作其实是有阻碍的。”

秦臻表示,东城区在全面摸排养老助餐点的基础上,选取助餐服务品质好、老年人认可度高、运营能力较强的助餐点进行功能升级、服务优化,升级为社区餐厅。在优先保障老年群体就餐的基础上,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放。既体现了其为老属性,还充分拓展其市场属性,有利于社区餐厅的持续健康经营,降低了制作成本,使饭菜的花样与品种更加丰富,带给老年人更多实惠。

秦臻表示,归根结底,养老助餐点升级成为社区餐厅是为了让养老助餐服务更加长远,给老年人带来更多实惠。

养老资源服务社会渐成趋势

让养老服务资源服务全社会,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今年7月,北京市民政局印发《北京市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社区餐厅建设工作指引》。其中明确,社区餐厅要为老年人提供适合老年人饮食特点、价格优惠、营养全面的多样化优惠套餐。社区餐厅在做好老年人服务保障的同时,可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

市民政局明确,该指引适用于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社区餐厅的建设工作,依托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社区餐厅可参照执行。

月11日,市政协开展“提高养老服务针对性,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主席年度提案办理协商会会前调研。委员们赴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养老助餐中央厨房、紫竹院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调研,针对老人们最关心的就餐问题,建议“复合利用”老年餐厅,让养老助餐更可持续发展。

现场:养老助餐中央厨房 半年服务近8万人次

委员们先来到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养老助餐中央厨房。西三旗街道辖区面积8.23平方公里,下辖28个社区,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万人,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突出。

别看这个中央厨房建筑面积才300多平方米,却包括近60平方米的助餐厅和13个功能间,能提供用餐、配餐和送餐等服务。本着“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社会参与”的原则,这家中央厨房委托给一家养老服务企业运营管理。街道还同步开展了“中央厨房+社区助餐服务网点+配餐/送餐入户”的多层次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地区1+28+N的社区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已经形成,通过1个中央厨房,覆盖28个社区居民步行可及的助餐服务网点、为N个有需求的老年家庭上门送餐。

自去年10月23日重阳节中央厨房正式运营6个多月以来,已经累计提供配送餐服务近8万人次,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用餐需求,缓解地区老年人用餐难等问题,形成区域化养老助餐工作体系的新实践。

现场:老年人服务需求 用餐占第一

随后委员们来到位于魏公村斜街7号院佳苑小区7号楼的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调研,这里是全市第一家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试点单位。

这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面积约1000平方米,海淀区民政局无偿提供,养老服务企业运营,是一个兼具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托老服务、居家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通过设置“一厅一堂三区”即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医养服务区、托老服务区、居家服务区等功能区,打造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场景新模式。

走进养老服务中心,一层是社区餐厅,墙面上的大屏上实时展现着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和信息。用餐服务始终排在老年人服务需求的第一位,占了27%,其次是文化娱乐,占16.9%,第三是一键呼救,占15.1%,代取药、定期助医、助洁等也有很大需求。

建议:“复合利用”老年餐厅

今年年初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民建市委、九三学社市委、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科技委员会以及多位委员提交了“提高养老服务针对性,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议题提案31件,该议题被列为今年市政协主席年度提案办理协商会议题。

调研过程中,针对老人们普遍关注的用餐服务,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有委员建议,在人力成本高与满足“老老人”的送餐服务需求矛盾中,应积极发挥志愿者以及社区“小老人”作用,可以通过在志愿北京上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在社区组建“小老人”送餐队伍等形式,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到为“老老人”送餐的服务中来。委员们还建议老年餐厅要“复合利用”,饭点儿是餐厅,政府兜底基本保障老年人用餐需求,非用餐时间进行社会化利用,如加载老年棋牌室、青年自习室、儿童活动室等功能,同时,既可以为老人提供优惠的“老年餐”,也可以为其他人群提供盈利的“社会餐”,让老年餐厅实现可持续发展。

老餐厅(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的民生实事,近两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敬老餐厅建设,解决了很多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深受居民欢迎。敬老餐厅的运营和发展情况如何,怎样才能走得长远?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敬老餐厅,试图寻找答案。

< class="pgc-img">

早听说长春市富豪花园小区内有一个敬老餐厅,口碑不错,4月18日上午,记者慕名前往。绿树鲜花掩映下,“富豪社区敬老餐厅”的牌匾透着美感,下面还有一个牌子:乐聆敬老餐厅。9时30分,记者见到了餐厅经理孙女士,她正在和几位老大姐开会,“下周我们在白城还有一家敬老餐厅要开业,这已经是我们的第11家餐厅了,准备带我们志愿者团队的老人们去演出祝贺,顺便带他们去旅游。”说起开办敬老餐厅,孙女士信心满满。“我们开办的都是嵌入式敬老餐厅,去年上半年办了3家,8月份以来,陆续开了好几家,都很受欢迎,只要有机会,我还会接着办。”

< class="pgc-img">

什么是社区嵌入式养老餐厅?就是不光能用餐,还能开展活动,甚至还有养老房间,可以居住。孙女士说,“富豪花园小区是我们乐聆养老的第一家店,社区给的场地。老人在这儿能吃、能玩,老人们特别喜欢。我们这儿还有志愿者团队,大部分是一些单位退休的老干部,他们愿意付出,过年过节,我们组织志愿者们去慰问困难家庭。做社区养老服务要体现出政府的扶助政策和关怀,体现出公益性。”

< class="pgc-img">

办敬老餐厅两年多,有一些事让孙女士很感动,也很难忘。她说,富豪社区有一位双眼失明的老人,原来摸着做饭,经常吃凉饭。自从敬老餐厅开了,老人能吃上热乎饭了,他说,“自己感觉有家了。”老人经常把社区给发的米、面、油送给餐厅,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不知不觉到了11时,餐厅中午开饭时间。10多张餐桌坐满了老人。他们开心地聊天,脸上带着笑容,一位刚从外地回来的老人亲切地和孙女士拥抱,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餐台上,6个热菜,4个凉拌菜,还有蒸土地、地瓜,蘸酱菜,色、香、味俱全,很是诱人。老人们自助选餐,一边还赞叹着,“在家里哪能做这么多菜呀!最多两个菜,吃不完还得浪费。”“大碴子粥、发糕,都是我和老伴爱吃的,在家里做很费事,在这儿天天有,真方便。这个餐厅,太好啦!”77岁的邢淑琴老人和老伴每天都到餐厅吃饭,也对餐厅特别满意。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老人们的满意度,是发自内心的,也是餐厅经营者的良苦用心换来的。孙女士说,餐厅大家特别喜欢,尽管冬天来的人少,赔钱,可是一开春,老人们都来了,马上就火起来。她觉得餐厅不光能吃饭,还是老人们情感交流的地方,邻里情都体现出来了。“我们的服务是以老人满意为标准,不同的想法和口味,只要老人能说出来,我们就能做出来。”

为了更好地运营敬老餐厅,也为了和政府相关政策能对接,孙女士在富豪社区敬老餐厅刚刚上了新的就餐系统,能提供刷脸就餐服务,目前开始试用。“老人的年龄等所有信息都能显示出来,老人方便,我们也方便,对以后每个店的经营情况也能有个掌握。政府提倡的老年卡就餐系统我们也在用,但刷老年卡的人少,将来准备研究把两个系统对接上,给街道社区都可以开端口,坐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各个餐厅的情况。这个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儿女还可以通过手机APP为老人订餐,老人也可以自己打电话订餐,我们让志愿者给配送到家,一次只收2元钱配送费。这样就解决了不方便下楼的老人就餐问题。”

敬老餐厅是公益性惠民事业,据了解,目前很多餐厅都是微利、持本或者亏本运营。对此,孙女士有自己的看法。她说,“做这个行业必须是喜欢,用感情来经营,用心去经营,把餐厅办出特色、个性化,我们能持本,够员工开支就行。未来希望实现连锁规模经营,增加收益。”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雪洁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韩玉红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