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餐饮服务流程
1.迎客
应笑脸迎宾客,自然大方并亲切问候:“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有预定吗?”如果是熟客,应热情称呼客人姓氏。主动上前帮客人拿酒水、大件物品等。
2.带位
要根据宾客的不同情况把他们引入座位。安排座位应尽量满足宾客的要求,如果该座位已经被先到的宾客占用,服务员应解释致歉,求得谅解,推荐其他令宾客较满意的座位。
3.拉椅
宾客走近餐桌,服务员应按先女宾后男宾,先主宾后一般宾客的顺序用双手拉开椅子,招呼宾客入座;宾客曲膝入座的同时,轻轻推上座椅、使宾客坐好、坐稳。
4.问茶水
为宾客送上茶水,切忌用手接触茶杯杯口。主动推荐让客人做选择,要耐心等候,不能催促,让宾客有考虑的时间。
5.点单
点菜时,恭敬地递上菜单,不能随意将菜单扔在桌上,拿好纸、笔随时记录。如宾客犹豫不决,服务员应当好参谋,热情介绍菜肴品种和特色。菜品点完后,问客人是否需要饮料酒水,或者是否帮客人打开自带的酒水。应注意语言艺术,礼貌委婉,不要勉强或硬性推荐,以免引起宾客反感。如宾客点的菜已经无货供应,应礼貌致歉, 求得谅解。如宾客点的菜,菜单上没有,不要拒绝,可以说:“请允许我与厨师商量一下,尽量满足您的要求。”宾客点菜时,服务员应面带笑容,上半身略微前倾,身体不能依靠在餐桌椅背,不能把手放在餐桌椅背上,要认真倾听,准确记录,避免出错。
6.席间服务
服务要做到热情、细致、周到。为宾客斟酒上菜要讲究程序。上菜时手指不能碰及菜肴,每上一道菜要报菜名,简要介绍其特色,说话时不能唾沫四溅。斟酒时手指不能触摸酒杯杯口,应按酒的不同种类决定斟酒的程度。如宾客不慎掉落餐具,应迅速为其更换干净的餐具, 不能在宾客面前一擦了事。工作中必须随时应答宾客的召唤,不能擅离岗位或与他人聊天。宾客吸烟,应主动上前点火。宾客的物品不慎落到地上,应主动上前帮助拾起,双手捧上。对宾客应一视同仁,生意不论大小都应服务周到。逢年过节,要对每一位宾客致以节日的问候。应在全部宾客离去后,再进行清扫,不能操之过急。
7.买单送客
结账时,应把帐单摊开正面朝上递给宾客。宾客付账后,要问客人是否需要开发票及发票的排头名称。宾客起身后,服务员应拉开座椅,并提醒宾客不要忘记随身携带的物品。帮助宾客穿大衣戴帽子,在餐厅门口与宾客友好话别:“再见,欢迎您再次光临。”
02
员工仪容仪表要求
餐厅服务员要与食物、餐具打交道,所以要对服务员的个人卫生严格要求。应穿着干净整洁的制服,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刮胡须,勤刷牙,勤洗手,不佩戴首饰,不浓妆艳抹,不梳披肩发。在宾客面前不掏耳朵,不剔牙,不抓头发,不打哈欠,不掏鼻孔。如不得已要打喷嚏、咳嗽,应背转身体,用手帕遮住口鼻,并向宾客致歉。给客人留下端庄及注意卫生的印象。
工作时服务人员不要抽烟、嚼口香糖。礼貌、亲切、助人为乐的态度以及讲话时适度音调等更能增加服务生的美感。餐厅服务人员在服务时一定要做到态度和蔼,待人处事的态度须非常小心。如发生意外事件时,应记住一定要忍耐,以诚恳的态度来解决任何争端,一切以“顾客至上”为原则。
1.餐前准备工作了解宴会的接待对象,接待人数,客人的身份,入席的时间,根据预定摆设,客人的膳食要求,尤其有何特殊要求。熟悉菜单的内容及上菜顺序,掌握每款菜式的特点及服务程序。摆设好宴会台面,突出主位,准备好宴间所需物品。
2.席间服务礼貌问候客人并引导客人入座。给客人递上餐巾。
征求客人饮用何种酒水。给客人倒茶水。为客人撤筷套,打开口布递给客人。为客人斟酒水、饮料。撤掉多余的餐具、杯具。征得客人同意后,通知厨房出菜。为客人上菜,介绍菜名,根据需要主动为客人分菜。及时撤下桌面上的空碟子,并为客人更换骨碟、烟灰缸。客人用完餐后,为客人上甜品或水果,清理台面。询问客人是否还需要其他东西,是否满意。客人结账,递上账单。为客人拉椅离座,送客。
服务员的合作精神:餐厅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认真负责,迅速合作,这样都能使工作更顺利。服务员不但应能愉快胜任自己的工作,而且也应能发现及了解同事们的困难,并立刻知道在何处以何种方式来协助同事。同事之间要逐渐养成默契,可以让工作效率更高。
服务员的诚实与礼貌:餐厅工作的同事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互相帮助;遵守餐厅的规定,不欺骗客人,礼貌周到。这样在服务时,才会赢得客人的好感。只要平时就注意培养餐饮从业人员应有的修养,餐厅的生意都能更好,才能达到餐厅营利的目的。
03
服务客人的心理
如何在服务过程中通过行为向顾客传递积极有效的信息,需要我 们采用个性化服务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达到超出顾客期望的服务效果,从而获得顾客的满意、留住顾客、赢得顾客的忠态。那么,如何才能“超出顾客期望值”呢?下面,我们从八个方面来讨论如何通过个体行为(即个性化服务)来赢得顾客的忠诚。
1.像对客人一样问候顾客
沃迪·阿伦曾说,顾客光临,生意就有 80%的成功。在对客服务方面,80%的成功就是对光临的顾客像对待自己的客人一样。所以,我们要求服务人员在顾客一进入餐厅就要提供及时间的问候、交谈,让客人感觉到自己是被欢迎的。
2.坦诚地赞扬
人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真诚的赞美,花几秒钟向顾客说一些称赞的话,能有效地增加与顾客间的友谊。有些员工,不好意思赞美他人,让自己养成赞美的习惯,会很快改变你的人缘关系,与顾客之间建立起一个和谐、愉快的服务与被服务的氛围。
3.用名字或姓氏称呼
一个人的名字是他或她最喜欢听的声音。在适当的时候,向顾客作自我介绍,并熟记一些重要客人的名字,你会发现在你的工作中会起到意想不到和效果。不过,也不宜过快亲近起来和过分亲密。
4.学会用眼神与顾客交谈
在无法大声说话的情况下,你可以用眼神来交流,告诉顾客有关你愿意为他服务的信息。但时间的合理安排非常重要。我们建议采用 10 秒钟规则,即使你在忙于执行另外一个人,也要在10 秒钟内用眼神与顾客交流。
5.说“请”和“谢谢”
看起来似乎有些老生常谈。要建立与顾客的密切关系和获取顾客的忠诚,“请”和“谢谢”是重要的词语,是服务中必不可少的用语。它容易说并且值得我们为些努力。
6.多听顾客的意见
很少有人能真正听得进别人的批评。其实,听批评这种技巧提供了最好的超越期望值的机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很重要,因为一些最好的想法源于他人对你的批评。要成为好的听众,首先要培养易于接受批评态度及听取意见的方法。始终将顾客作为你注意的中心;让顾客阐明情况,这样就能完全明白他们的需求。不要表现出敌意的态度,而是用真诚的、漫谈的方式来问问题。总之重要的是获取顾客的信息反馈,从而更好地评估他们的期望值。
7.微笑
正如格言所说:“没有面带微笑,就不能说有完整的工作着装”。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告诉顾客,他们来对了地方,并且处在友好的环境里。要用眼睛和嘴巴显示你对人的真诚,对顾客的到来表示高兴。
8.欣赏他人
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多样性。我们善待顾客,让他们感到友好。
04
服务中的体态和语言
体态语言——服务技能要成为好的服务者,首先要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人。服务员整天与客人打交道,时时刻刻离不开沟通。在服务过程中,与客人沟通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听、说、写及体语, 体语就是体态语言。你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及面部表情都将影响着你与客人之间的每一次沟通过程是否完美。体态语言也称为视觉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占据55%的信息量,它包括目光、 身体的姿态、手势动作及面部表情。
1.关于目光在沟通过程中用目光注视对方,是体态语言沟通方式中最有力的一种。当你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目光接触时,你实际在说,“我对您感兴趣,我在关注您。”目光接触是对对方的尊重。反之当你避免目光接触时,一般会认为你对自已没有把握、在说慌或者对他们 毫不在意等等,因此会产生负面景响。作为服务员使用目光接触表明你充满自信,关心讲话的对象。
2.关于身体的姿态身体的姿态也会随时随地发出非常明确的信息。例如站立或行走时,含胸塌背、无精打采,都在告诉客人你或是疲倦或是缺乏自信或是感到无聊,这些都将给客人留下不良印象,影响饭店的整体形象,进而影响公司的整体形象。服务员的姿态应该潇洒自信,要显得自我感觉良好, 对工作充满信心。
3.关于手势动作手势动作包括你讲话时手、臂、肩甚至头部的动作,借助手势动作可辅助你解释问题或支持你的说法。手势动作能够添加信息及其变化,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自身修养程度及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如服务员摆弄头发、咬嘴唇等都会使人觉得你正在感到不自然或过于随便,这样就会使客人产生疑虑。
4.关于面部表情。你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你的态度。大多数人在沟通时会注意对方的表情,他们能从你的面部表情里看出你是喜是忧、是怒是惑。面部表情是非常自然的东西,呆板的面部表情难以让人接受。面部表情不是总与言语一致,出现不一致时,人们往往相信面部表情,而不是你的言语。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沟通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05
餐厅服务员岗内培训
餐厅服务员的岗内培训内容餐厅服务员岗内培训内容主要涉 及下列几个方面:
1.在所指派的岗位内招呼客人,留意客人进餐情况,服从上司指派,为客人提供良好服务。
2.按照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如换台布、摆台、收拾餐具,准备餐具及作好清洁卫生等。
3.每日按时凭单到仓库领取日用品(可由领班负责或接受领班交待)。
4.了解每日供应菜式及酒水估清情况以便介绍给客人。
5.为客人上菜、分菜、斟酒,收换餐具,服务客人就餐。
6.注意客人所点的菜品。尽量帮助客人解决就餐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若自己不能解决的可及时反映请示领班。
7.尽量避免用具破损,轻拿轻放,使自己工作尽责。
8.负责好餐后各项收尾工作,清洁好当值卫生,交接好方可下班。
06
服务员席间服务操作程序
1.站岗
分管的岗位上站岗,笑脸迎接客人,协助咨客安排客人入座,稍鞠躬讲:“先生/小姐,您好,欢迎光临!”
2.打招呼
当客人进入餐厅时,咨客应主动上前,热情地征询客人“先生 /小姐,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有预定吗?”当客人回答后便问:“请问先生/小姐贵姓?”
3.领座
把客人带到座位后,拉椅请坐(并做请的手势)。双手把菜谱递给客人并说道:“**先生,这是我们的菜牌。”然后询问客人:“您好,请问喝什么茶?我们这有普洱,香片,铁观音。。。等茶”客人选定茶叶后,应把客人所点的茶告知看台的服务员。要求:语言亲切,保持微笑,使客人有得到特别受尊重的感觉。迅速把客人的尊姓告知该区域服务员,以及领班,并把姓名写在菜卡上。
4.递巾冲茶
从客人右边递巾并说:“先生/小姐,请用毛巾。” 然后去冲茶,如果没有从咨客那里得到客人喝什么茶,那就要服务员自己询问客人了。要求:冲茶要求用托盘托到客人台前, 从右边斟上第一杯礼貌茶,注意:茶水要求六分满,先女士后男士,先宾后主,再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5.落巾,脱筷子套
将碟上的席巾花展开,并铺在客人膝上或铺在餐碟底。(脱筷子套要在客人右边进行)
6.推销酒水
当营业员点完菜后,即上前微笑地询问:“先生/ 小姐,请问需要什么啤酒,饮料或果汁吗?我们有**果汁挺不错,啤酒有金威啤酒,青岛啤酒等。” 注:名贵酒类需要给客人验酒后方可开启,葡萄酒分红,白两种, 白葡萄酒必须冰冻,红酒不需要冰冻,按客人的意思是否需要加柠檬,话梅或雪碧。
7.下单
酒水单清楚填写台号,姓名,数量及名称后交收银员。收银员按照酒水单取酒水交给服务员。
8.斟酒要求
A.上酒水要从客人的右边,身稍斜站,以微微弯腰的姿势。
B.向客人问酒,要先问客人喜欢什么酒,再按其意思斟酒,斟酒顺序:先主宾后主人,然后按顺时针的方向逐位斟上。
C.斟酒规格:啤酒,汽水八分满,辣酒九分满。
D.斟酒方法:斟啤酒,汽水可稍沿杯内徐徐斟下,混合酒先斟汽水后斟洋酒。
9.换烟灰缸
若发现烟盅有两个或以上个烟头时,拖两个干净的烟盅,拿一个干净的烟盅盖在上面,一起拿到托盘,然后放回另一个干净的烟盅。
10.上汤上菜
菜上台后揭开菜盖,报出菜名,并做手 势“请慢用”。注:上汤时应为客人分派,要求每碗均匀,然后按先女后男的顺序主动把每碗汤端到客人的右边。上主道菜时,主动征询客人是否需要米饭;如客人需要,则按数量划在食物卡上。若餐台上有几道菜已经占满位,而下一道菜又不够位时,应征求客人意见,将台上剩下最少的一碟菜换一个小碟子或撤走,然后上另一个菜。
11.巡台
将空菜碟以及空汤碗撤走。撤出餐具端到下栏盘,餐具按指定的下栏盘放好,及时撤换骨碟,更换时必须在客人右边进行,如果客人正在交谈时,应提醒客人。
12.席间勤添加酒水
上完最后一道菜时,要主动告诉客人“先 生/小姐,您点的菜已经上齐了”。
13.收撤菜碟餐具
先征得客人同意,才能收撤(空碟除外)应在客人的右边逐样收撤,先收筷子,筷子架,后收汤匙,味碟等其他餐具及酒杯。用脏物夹清理一下台面。
14.上热茶
按客人原饮用的茶壶添茶叶后加上开水,另换一套杯,为客人斟上一杯饭后茶。
15.上甜品水果
上甜品前先准备干净的甜品餐具,主动均匀的把甜品分派给客人;上水果前,视何种水果派上果叉, 把水果端到客人桌上,介绍说:“**先生/小姐,这是我们酒楼送的,请慢用。”
16.结帐
给客人结帐时,需用收银夹,在客人的右边把收银夹打开说:“**先生/小姐,谢谢(多少)钱。”客人接过找零后,同样要说谢谢。拉椅送客,说“慢走,欢迎下次光临”等送客语。
17.检查工作
客人走后,及时检查是否有遗留的物品,是否有尚燃的烟头;若发现有客人遗留的物品,应马上叫主管处理;若发现有尚燃的烟头应及时把它弄灭。
18.收撤餐具
首先整理好台椅,以保持餐厅的格调,先收餐巾, 席巾,后收水杯,酒杯,瓷具。
19.清理现场
重新布置环境,恢复原样。
07
如何接听电话
1.三响之内必接听
所有来的电话,务必在三响之内接听,问好之后,再报单位,再问候语,这样可以避免搞不清身份和拨错电话的麻烦;例如:“你好,吉祥餐厅,请问我能帮到你什么忙吗?”切忌自己什么也不说,只是一味地询问对方,这样做法是极不礼貌的。
2.避免用过于随便的语言
热情和修辞恰当的语言是电话回答成功的重要因素,即使是打错的电话也要礼貌的回答对方。
【免责声明:文章重在分享,如有原创声明和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对稿件作删除处理,感谢对中饭商学的关注!图文由中饭商学宣传部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更多同行分享心得经验,投稿邮箱:670194068@qq.com】(来源:网络)
在一家餐厅吃完饭,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这家做的菜太咸了,以后不来了;
这家环境不舒服,以后不来了;
这家太贵挺不值的,以后不来了;
这家服务员爱搭不理的,以后不来了。
对顾客来说,“以后不来了”这个决定很容易做,但你知道吗?
对我们来说,这简直就是致命的。因为“以后不来了”就代表丢失了一个复购的回头客,持续失去复购的生意,再好的餐厅离关门也都不远了。
所以,怎么才让更多的人成为“回头客”呢?
“探鱼”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我也跟所有的老板一样,站在门口满面春风地迎来送往,坐到等位的顾客旁边,听听他们在讨论什么,他们的体验如何。
我还会一条一条地翻看顾客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快速响应顾客反馈,哪儿不好,马上改。
但开到上百家连锁,就没那么容易了,哪怕是改一句问候语,增加一个服务动作,甚至换掉一把勺子,都意味着背后的管理、培训、落实和执行的成本指数级增加。
怎么做好餐饮连锁的体验管理呢?“探鱼”也摸索了一些经验,跟你分享。
很多连锁餐饮为了好控制,会站在管理者视角,把体验管理分成品牌、产品、服务、环境四大块。
这种方式看上去更清晰,但体验管理的主体是顾客,一个便于管理的思路,跟顾客真实的体验路径可能是错位或者脱节的。
所以,又有人完全站到了顾客端,用“五感六觉”“触点系统”等等,也就是从顾客的感知出发,去做改善。但这样细枝末节的事情又太多了,比如,光五感就包括了:尊重感、高贵感、安全感、舒适感、愉悦感。到底从哪入手呢?舒适感和愉悦感的区别是什么?哪个又是直接影响复购的呢?
“探鱼”有个方法,既能让管理界面够简洁,又能覆盖顾客重要的体验点。那就是从顾客的消费动线上去管理。
其实就是管理好三件事儿:就餐前、就餐中、就餐后。
就餐前
先说,就餐前的体验怎么管理?
很多餐厅都会把领位或者点餐的服务员当成第一个服务体验点去管理。这没错,但“探鱼”还往前想了一点:顾客就餐前最先接触到的是什么?
其实是餐厅门口负责招呼顾客、介绍菜品、管理排队取号的那个人,我们叫他“咨客”。可很多老板都把咨客当成了门童,标志性地站在门口,笑得热情好看就完成任务了。
但我们调研发现,一个好的咨客,比普通咨客的带客量,能高出50%!
所以在“探鱼”,我们不会把咨客当成门童,而是把他当成客户经理。
一个好的咨客是这样工作的:
上班途中就已经穿上了工装,口袋里还装了餐厅的宣传卡片,见到路人会说,“你好,这是我们的探鱼餐厅,有空来尝尝”。
当他站上咨客岗的时候,也不是干等着顾客来咨询。比如,餐厅前过来三五个人漫无目的地在想吃什么,顾客的眼神和脚步都会第一时间迎上去,积极主动地跟顾客交流,给出建议。
“探鱼”深信一点,就是生意做得再大、连锁开得再多也不能忘本,开餐馆这个行当,顾客永远都是一桌一桌抓,一桌一桌地服务好的。“咨客”这第一道体验管理,值得每个餐厅认真对待。
就餐中
接下来,顾客就正式进入到餐厅,准备就餐了。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东西可太多了,从服务到环境,从菜品到餐具,我做什么,不做什么呢?
在“探鱼”,我们选择做哪些体验管理的标准很简单,“这件事对顾客是不是有好处?”如果是,再复杂都要做;如果不是,再简单都不会去做额外的添加。
比如,顾客从门口走到座位上这一小段路,最多有服务员在前面带领。但“探鱼”设计餐位的时候,就会多做一些设计,不让顾客多走一步路就达到餐桌,绝对不让顾客走回头路,或者绕来绕去。
落座后,开始点餐。现在很多餐厅都是二维码下单,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
所以,有人叫来服务员点餐,服务员会直接甩一句,自助下单。
感受很不好。“探鱼”的做法是,同时保留自助下单和人工点单两种方式,选择权交给顾客。有的顾客就是不喜欢过多交流,闷着头自己点餐。
而有的顾客则喜欢问问服务员你的招牌菜是什么,这道菜辣不辣呀。所以,我们保留了两种服务方式,而不是说只考虑餐厅经营的便利。
点完餐,服务员通常会跟顾客确认订单,为了避免漏单或者下错单,过去我们是反复确认三次,点单一次,上菜一次,结账再一次。
而这时候顾客很可能在跟朋友聊天,却总被你打断,他们虽然不说,但感受并不好。
其实餐厅反复确认无非是为了避免一个问题:“如果点错了菜,不是我的问题。
”我觉得不应该把这个责任放在顾客身上,“探鱼”的做法是,只跟顾客确认一遍,后面即使顾客搞错了,也要直接按顾客要求换菜,损失我们承担。为了不打扰客户,我们愿意承担这个错误。
再比如,在选餐具的时候,很多餐厅为了避免损耗,会优选便宜的;还有的人倒是不惜成本,就以好看为主。审美体验当然重要,但可能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维度,这个选择对顾客有好处吗?
拿筷子来说,这是跟顾客接触最密切的一个连接点。筷子怎么选呢?
开第一家“探鱼”之前,我们买了一百多双筷子,我和太太一双一双地选,结果最终选出三双,到底用哪双呢?非常纠结。
我俩当天晚上11点多拿着三双筷子去路边的烤鱼店,交替着用,吃完后,各自在手机上写出评选结果和原因。结果,我们不约而同选了同一双,原因也都一样:
第一,这个筷子很轻。“探鱼”的顾客60%都是女性,筷子不能太重。
第二,筷子头是尖的,烤鱼有鱼皮,尖头更容易夹断鱼皮。
第三,筷子是黑色的,鱼刺是白的,黑色筷子更容易把鱼刺分辨出来。
所以,“便宜”和“你觉得好看”都不构成理由,对顾客好才是。
再来,很多烤鱼店的烤盘上会放一个扁平的铲子,分餐用的,确实有必要。但我们就想,分鱼跟分其他菜品不一样,除了要分割鱼肉,你最好还能分走一点汤汁,这样才更入味,更好吃。
后来我们就到处找一个既方便切割,又还能盛一点汤的工具,最后找到一个水滴形的勺子。一勺下去,有汤有肉。
在投入使用的时候,也有很多同事反对,他们觉得多了一个操作步骤,还要给大家上勺子,还要洗,那么多家店,无形中提高了不少成本。但一加上这个勺子就发现,顾客非常满意。这个水滴形勺子一直用到现在。
我经常打一个比方,对待顾客,要像工蜂对蜂后一样,直接把蜜送到它嘴里。只要能替顾客省事儿,对顾客好,就去做。
那什么就没必要做呢?
好多餐厅桌上都摆了四件套:一个骨碟、一个小碗、一个勺子和一双筷子。为什么要放四件套,都用得着吗?是为了好看?是营造吃饭的仪式感?
好像也没人说得清,反正一直就是这么干的。我自己去到餐厅吃饭时,体验到根本不需要,四件套一上,顾客连放手机的地方都没了。
我们就决定只放两件,一个比骨碟深、比碗又浅的碟子,再加一双筷子,完全够用了,桌上腾出不少空间,显得清爽了很多。而且省了两件餐具,我们发现清洗和损耗的成本还节省了不少。
但是如果顾客要求增加小碗,我们也会第一时间提供。
做餐饮连锁的体验管理是个精细活儿,最难的是,经营中间每增加一个步骤或细节,你的成本和工作量会成倍增加。
这个时候,很多人为了方便或者省钱,就会放弃做那一点点改变。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想法。这种偷懒和节省的心态,会让顾客的感受大打折扣,你的品牌慢慢会被这些无形的小事给击垮。
同时,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增加了步骤,增加了成本,其实只是惯性或者经营者“我在对顾客好”的错觉,顾客并没有提升体验,那就必须把它砍掉。
就餐后
最后,我发现很多人会忽略顾客在结账之后的感受。
就像你去酒店,入住的时候,给你送巧克力,送水果。但是你走的时候,就排队退房,一个人默默走掉了。有一个词你可能听过,叫“峰终体验”,也就是说,一场体验的好坏取决于两个时刻,一个最高峰、一个是结尾。
结尾的体验如果不好,整个体验设计都会功亏一篑。所以,一个强有力的结尾是我们最看重的。
“探鱼”在顾客结完账后,门口会提供果丹皮,就是我们小时候最爱吃的那种,一方面呼应了探鱼品牌的怀旧风,一方面顾客也非常喜欢,有时会拿走一大把。
我们每年花在果丹皮上的投入,超过了100万元,但因为顾客喜欢,又传递了品牌调性,我觉得它就是值得的。
还有我们在光棍节餐后送给顾客的“单身狗粮”,有些一线服务人员会误解,会告诉顾客,这是多送给您的一道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立即纠正他。
这不是又上一道菜,这是给顾客离开前一刻的惊喜,你要在结尾的时刻作为礼物赠送给顾客。所以,我们特别关注顾客在离店之前,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带走的,目的就是在就餐后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结尾。
强有力的终点,其实就是回头客的起点。
小结
餐饮要想让用户从新用户成为不断复购的老用户,必须要做好用户体验。
首先,要有用户思维,而不是成本思维。有些经营者经常会陷入成本思维陷进,认为一切都要考虑成本,而没有去考虑用户的体验。
比如经常琢磨,增加这个服务或道路,会不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如果是的,那就增加,只要成本在可承受的范围就OK。因为良好的体验,可以提高顾客的复购率。
其次,要从用户的角度抓细节。
追求极致的体验,亲试筷子,使用水滴铲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就能够和其他餐厅拉开差距,赢得用户的心。
我当时选购蛋糕的刀叉时,也不断试刀叉。叉柄方的和扁的,我选了扁的,因为扁的更贴合手指。
叉柄光滑材质和磨砂材质,我选了磨砂材质,因为光滑材质看起来精致,但容易手滑,特别是碰了一点奶油后,更加滑,而磨砂的会好很多。
最后,峰终定律。用户对一件商品或服务是否满意,不只是峰值体验,还有结束时的体验。
如果想打造体验,必须自己亲自体验。
观察器具的细节,不被小事拖累影响。
懂得取舍与决策,以顾客感受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