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知名的清华系芯片公司多达27家,2019年中国IC设计前十强中,清华系贡献了4个席位。
从赴美创立豪威科技的陈大同,到一路买买买的赵伟国,创业、投资、并购、升级,互相提携互相成就,是这一代清华人的故事主线。他们从国家大基金和A股融资千亿元,缔造出超过6000亿市值的清华芯片圈,虞仁荣、赵伟国、张学政、朱一明4人更成功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
但与欧美同行相比,清华系芯片公司短板明显,差距悬殊。凝集国人焦灼目光和期待的清华“芯”,能否成就中华“芯”?
子晚报网9月27日讯(通讯员 高雅晶 记者 万凌云) 9月26日,江苏大学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来自海内外的1万余名2021级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新同学,怀揣梦想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航程。
典礼开始,校长颜晓红向2021级新生表示诚挚祝贺与热烈欢迎,并以《品读诗韵江大 书写最美青春诗行》为题发表讲话。
“青春之所以被人歌颂,正是因为它蕴含着无限可能和无穷力量!”颜晓红表示,自建校以来,江大人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谱写昂扬向上的奋斗诗歌,以崇美尚美的精神追求谱写文景交融的田园诗歌,以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谱写“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爱国诗歌。
颜晓红勉励新生们要守得住初心,担得起使命;要问得出问题,找得到答案;要伸得出援手,暖得了人心;要看得到脚下,观得到远方!“在如诗如画的古城镇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书写属于自己的最美青春诗行。”
随后教师代表、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奖团队负责人、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收获装备研究院执行院长徐立章,老生代表、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研究生王秋茹,新生代表、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2021级本科生包宇诚先后在典礼上发言。
当天下午,党委书记袁寿其以《长志气、硬骨气、强底气,做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时代青年》为题,为全体新生上了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从新时代大学生要立大志、有情怀,要守初心、有担当,要强后盾、有本领三个方面与全体新生交流了如何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未来的日子会怎么样?如何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我能在大学收获什么呢?”现场,袁寿其以学长和老师的身份对话新生,希望全体新生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领略江大之大、江大之美、江大之情;不断感悟“博学、求是、明德”校训和“自强厚德,实干求真”江大精神的真谛;坚守初心、坚定信心,学好知识、增强本领,做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江大学子。
现场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新生第一课通过线上视频直播方式进行。一万余名新生通过学校乐享直播平台、江苏大学官方B站在线听课,并在课后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体会。
文学院研究生新生陈莉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应该向优秀的党员同志看齐,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我面临的不仅是学习阶段的变化,更是学习方法的转型,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机遇。我将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做出丰富的科研成果来,不负自己的职责与理想,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了解到,当天学校还特别赠与每位新生一本《诗画镇江 遇见江大》作为入学礼物。
《诗画镇江 遇见江大》一书是该校文学院师生为庆祝10月份江苏大学即将迎来的组建20周年暨办学119周年这一隆重时刻编著的,饱含了学校老、中、青师生校友对镇江、对江大的青春记忆。学校以赠书为契机,希望广大新生感受镇江历史文化、城市山林的魅力,在百年江大的科教沃土上,珍惜青春韶华,演绎诗意人生。
校对 苏云
来源:紫牛新闻
图书漂流”活动在江苏大学已经开展了七年,数万本书籍在流动中发挥作用。 江苏大学供图
中新网南京4月14日电 题:江苏一高校“图书漂流”七年:书香传递中“牵手”同窗情
作者 高雅晶 徐珊珊
“你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你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要增设‘漂流点’?”……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江苏大学图书馆线上开展需求倾向问卷调研,全面开启2022年“图书漂流”系列活动。这项以实现闲置书籍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图书漂流”活动,在该校已经开展了七年,数万本书籍在流动中发挥作用。
“零压力”借阅吸引学生
“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为的就是树立一种交流、互助、诚信的理念。”据江苏大学图书馆文化传播与发展中心主任周云峰介绍,在“漂流之家”取走“漂流图书”只有一个条件:登记基本信息。
今年3月刚开学,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李洋一到校便拖着行李箱直奔“漂流之家”,通过手机视频接受室友的远程“指挥”,一口气拿取多本编程设计、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教科书。
“‘图书漂流’的这个方式特别好,不仅节省了一笔费用,而且学长、学姐们使用过的都是学校要求学习的书,让我们避免盲目购买,也省去了很多麻烦和时间。”李洋说。
主题式活动让图书“漂得动”
如何让“图书漂流”真正实至名归?自2020年起,“漂流之家”尝试创新形式,围绕开学季、毕业季、考研季、世界读书日等时间点开展主题式“图书漂流”活动,举办社区公益活动,不断满足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实现知识共享。
“近两年,每次考研季的主题活动都能‘漂’出上千册。”“漂流之家”教师耿燕说,很多考研书上写满了笔记,甚至细心地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总结了众多复习要点和学习经验。
今年,结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漂流之家”计划待条件允许后推出上门取书服务。活动方案几经调整,由原先定时定点“摆摊”变为点对点上门取书。
七年“漂流”,流转率大幅提升
“漂”出去变得容易,“漂”出去的图书如何回收?据了解,工作人员并不主动回收图书。
“建立于信任基础之上的‘图书漂流’,本身即是对学生诚信的肯定。”周云峰表示,不管书“漂”到了什么地方,知识信息都随之传递。
临毕业,2018级动力机械专业本科生龙波前来捐书。他说,“自己曾在这里取用过专业书,现在即将离校,便将闲置的书籍再捐回这里,希望这些工具书能够再继续它们的使命,惠及下一届同学。”
“来自读者,又归于读者”是“漂流之家”一直遵照的原则。据统计,江苏大学“图书漂流”活动七年来共收到捐赠图书6万余册,累计捐出、流通3万余册。2021年,全年“漂”入9431册,“漂”出3991册,近3000人次受助,为师生节约购书经费近百万元。(完)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