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张大炮,今年七十五,开了这家小餐馆也有四十个年头了。这天,夜幕降临,餐馆里就剩我和那个常来拾荒的父子俩。
“张伯,今天又是我们仨啊。”小伍子推开门,他爹老伍跟在后面,两人身上的破烂玩意叮当作响。
“可不是么。”我应了一声,看着他们坐下。
这天,我正准备给他们盛饭,却听小伍子说:“张伯,我们俩可能要离开这儿了。”
我一愣,饭勺停在半空:“怎么了?”
老伍叹了口气:“这不,房东说房子不租给我们了,要赶我们走。”
我一听,这还了得?小伍子和他爹相依为命,要是没了住处,那可怎么办?
“你们先吃饭,我找个熟人帮忙。”我放下饭勺,出了餐馆。
我找遍了熟人,终于在一个开旅馆的朋友那儿给他们争取到了一间房。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时,小伍子和他爹都愣住了。
“张伯,我们怎么报答你呢?”小伍子激动地问。
“报答啥,你们能有个安身之处,我就放心了。”我摆摆手。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那天晚上,旅馆老板突然打电话来说,那间房临时有人定了,不能给他们住了。
我肺都要气炸了,但又能怎么办呢?我不能让小伍子和他爹流落街头。
“这样吧,你们先住我这里。”我咬咬牙,做出了决定。
于是,小伍子和他爹在我餐馆的库房里搭了个地铺。虽然条件艰苦,但总比流落街头强。
有一天,库房的门被人撬了,我慌忙跑去看。只见小伍子和他爹正跟一个陌生人拉扯。
“你们干什么?”我大声质问。
“张伯,这个人偷了我们存的废品!”小伍子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我二话不说,抄起扫帚就朝那个人打去。那个人见状,落荒而逃。
经过这件事,我越发觉得小伍子和他爹不能在这里久住。我决定再去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帮他们找个稳定的住处。
这天,我带着小伍子和他爹来到了街道办。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为他们争取到了一套公租房。
当他们拿到钥匙的那一刻,小伍子和他爹热泪盈眶:“张伯,谢谢你,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我笑着摆摆手:“你们能过上好日子,我就放心了。”
此后,小伍子和他爹搬到了公租房,开始了新的生活。而我,继续经营着我的餐馆,等待着他们父子俩常回家看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小伍子和他爹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我依然守着我的餐馆,虽然忙碌,但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有一天,餐馆的门被推开,小伍子兴奋的声音传了进来。
“张伯,张伯,我们找到工作了!”他手里挥舞着一张纸,那份喜悦感染了我。
我放下手中的活儿,仔细打量着他:“真的?那太好了!是什么工作?”
老伍也走了进来,他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大炮哥,我们在一家废品收购站找到了活儿,能稳定下来。”
我拍拍他们的肩膀,感到由衷的高兴:“你们能自食其力,我就彻底放心了。”
渐渐地,小伍子和他爹来的次数少了,但我并不失落,因为我知道他们正在努力生活。有时候,他们会在周末过来看看我,餐馆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正坐在餐馆门口晒太阳,小伍子急匆匆地跑来,一脸焦急。
“张伯,我爹他在工作的时候受了伤,现在在医院。”
我一下站起来,心里一紧:“怎么会?走,带我去医院。”
在医院的长椅上,我看着老伍躺在病床上,腿上打着石膏。他见到我,勉强笑了笑:“张伯,别担心,医生说没什么大碍。”
我瞪了老伍一眼:“什么叫没什么大碍,你这是工伤,得让老板负责。”
小伍子在一旁插话:“张伯,我们已经和老板谈过了,他会负责医药费的。”
我这才稍微安心了一些。在那之后,我每天都会去医院给老伍送饭,陪他聊聊天。小伍子则在工作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他的懂事让我心疼。
一天,我照常去医院,却看到老伍的精神好了许多。他告诉我,医生说恢复得不错,再过几天就能出院了。
我笑着点点头:“等你出院了,我给你炖只鸡,补补身子。”
老伍的眼角湿润了:“大炮哥,我们父子俩欠你的太多了。”
我摇摇头,认真地说:“你们能过得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终于,老伍出院了,小伍子和他爹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而我,依然守着我的餐馆,等待着他们时不时地回来看看我。我们之间,已经不再是老板和客人的关系,而更像是一家人。这样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街上的年味也越来越浓。我的餐馆也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天,小伍子和他爹来到餐馆,他们手里提着两瓶酒和一些年货。
“张伯,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感谢你这一年来的照顾。”小伍子说着,将东西放在桌上。
我看着他们,心中暖流涌动:“你们有心了,自己过得好我就满足了。”
我们三人围坐在桌旁,谈论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老伍感慨地说:“大炮哥,要不是你,我们爷俩不知道还在哪儿漂泊呢。”
我笑着摆手:“都是缘分,你们也给了我很多快乐。”
正说着,餐馆的门被推开,一股寒风吹了进来。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
“大炮哥,还在忙呢?”男子摘下帽子,露出一头花白的头发。
我愣了一下,然后认出了他:“老李?你怎么来了?”
老李是我的老战友,多年前我们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后来失去了联系。没想到他会在这样的日子里突然出现。
“听说你开了餐馆,我就想过来看看。”老李的目光扫过小伍子和他爹,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我赶忙介绍:“这是小伍子和他爹,他们是我的朋友。”
老李点点头,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那天晚上,我们四个人围坐在餐馆里,谈论着过去的往事,笑声和泪水交织在一起。
春节过后,老李也留在了我的餐馆帮忙。他和小伍子他爹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而我,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那段战友情。
一天,我正在厨房里忙碌,小伍子急匆匆地跑来找我。
“张伯,我爹他突然晕倒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我心头一紧,扔下手中的活儿,跟着小伍子赶往医院。一路上,我的心跳得厉害,生怕老伍出什么事。
在医院的长椅上,我握着老伍的手,他的脸色苍白,但意识还算清醒。
“张伯,别担心,我没事。”老伍试图安慰我。
我瞪了他一眼:“这时候还说没事,你可得好好照顾自己。”
医生告诉我们,老伍是因为过度劳累引发的晕倒,需要静养。我决定让小伍子暂时放下工作,专心照顾他爹。
那段日子里,餐馆的生意略显冷清。但每当我想起小伍子和他爹,以及老李,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春天来临,老伍的身体渐渐康复。我们餐馆的生意也好了起来,小伍子和他爹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而我和老李,则在餐馆的闲暇时光里,回味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我们懂得珍惜眼前的平静生活,也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
这样的日子,虽然平凡,却蕴含着无数温馨和感动。我们彼此扶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而那些珍贵的回忆,就像餐馆里的老照片,永远定格在心灵的最深处。
夏日的阳光透过餐馆的窗户洒进来,将温暖的光斑投在老伍的脸上。他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旧书,那是一本关于战争的小说,是他的最爱。他时不时地翻动书页,眼神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老伍,又在看那本老书呢?”我走过去,坐在他对面。
他抬起头,微笑着说:“是啊,每次看到这些故事,就想起我们年轻时的日子。”
我点点头,感慨地说:“那时候,我们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信仰,毫不犹豫地投身战场。”
老伍的眼神变得深邃,他轻轻地说:“是啊,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我们都毫无怨言。”
这时,小伍子从厨房走了出来,他手里拿着一盘刚做好的红烧肉。他走到我们身边,笑着说:“张伯,我爹,吃饭了。”
我们三个人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聊。小伍子说起了他最近的工作,他变得越来越能干,也越来越自信。老伍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慨。他们父子俩,从曾经的困境中走出来,如今已经能够自食其力,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吃完饭,老伍提议去公园散步。我们三个人一起来到了附近的公园,那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我们在公园里漫步,聊着天,享受着夏日的微风。
突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了过来。我们顺着声音走过去,发现一个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弹奏着一把破旧的吉他。他的手指灵活地在琴弦上跳动,弹奏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我们驻足聆听,被老人的琴声所吸引。老伍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感慨地说:“这个老人的琴弹得真好,让人想起了过去。”
我点点头,心中也感慨万分。这些年来,我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但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即使岁月流逝,我们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激情和梦想。
夏日的阳光渐渐西斜,我们三个人在公园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当夕阳染红了天空,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回到了餐馆。
回到餐馆后,我看着小伍子和他爹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他们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和感动,让我在这个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幸福。
我坐在餐馆的角落,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年来,我经历了许多风雨,但从未感到孤独。因为有他们陪伴,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美好。
我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我们都会携手前行。因为我们心中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
光透过宾馆窗户,温暖地撒在了李老伍和张阿芳面前的桌上。两位老人坐在窗边,杯中的茶随着悠长的谈话,渐渐从热气腾腾变得温润。李老伍轻抿一口茶,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沉稳与回味。
“阿芳,你记得当年那个在河边摘柳枝的小伙子吗?”李老伍问道,一抹淡淡的微笑徘徊在嘴角。
张阿芳愣了一下,旋即笑了出来:“怎么可能忘记,不就是你嘛,老伍。你还追着我跑了好一段路呢。”她回忆着往昔的片段,脸上的笑容就像回放着一部温情的老电影。
< class="pgc-img">>两人的谈话延伸到了孩子,到了社区里发生的新鲜事,到了彼此的日常和趣闻。宁静的宾馆房间内,充满了两个老友间的欢声笑语。尽管他们的头发已经染上了岁月的银白,但此刻的交谈中却溢满年轻时的朝气。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咱们都到了谈古论今的年纪了。”李老伍沉吟着说。
“是啊,老伍,想当年......”张阿芳接着话头,又开始了一段新的回忆。
< class="pgc-img">>话题从孩子们身上的成就,又延伸到了未来的希望与期冀。他们谈论着未来,儿孙满堂的愿景,谈笑间也不忘互相安慰并激励对方。
李老伍突然提议:“阿芳,咱们出去散散步吧,这房间太闷了。”他的提议充满了对活力的向往。
张阿芳点了点头,带着同意的笑容:“好啊,咱们走走,懒散这么久了,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 class="pgc-img">>一束和煦的阳光在宾馆的房间中穿梭跳跃。两位老人,一个活泼开朗,一个沉静温文,他们像是相识许久的老友,又像是有着深层情感的老伴。他们之间简单的互动和对话,透露出深深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尽管生活中有着许多不易,但在这一刻,彼此的陪伴,似乎就是最大的安慰与欢乐。
随着时间的流逝,交谈渐渐转淡,两人安安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短暂的宁静——直到下午的阳光也懒洋洋地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准备收起它的光芒。
阳光透过宾馆的白纱窗帘洒在了温馨的房间内,室内传来了轻微的笑声。阿芳与老伍坐对着大大的落地窗,窗外是悠悠的云卷云舒。
< class="pgc-img">>“你作的那只蜂蜜罐子,我至今还放着呢,”阿芳微笑着说,“虽然蜂蜜早已用完,但那只罐子,我总觉得甜丝丝的。”
老伍抚了抚下巴,目光中似乎浮现出了闪烁的回忆,“那是我第一次尝试制陶,手都起了泡,不过看你那么喜欢,一切都值了。”
两位老人就这样聊着过往,把周围的一切都忘至脑后。然而,好景不长,气氛突然发生微妙的变化。老伍的眼神开始变得深沉,对话间断了。他的目光穿过窗户,似乎想要捕捉窗外飘忽不定的云朵。
< class="pgc-img">>阿芳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她带着些许担忧轻声问道:“老伍,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老伍摇了摇头,却没有回答。沉默的气氛使得原本宁静舒适的房间略显压抑。
时间像是凝固了,房间里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老伍的心事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空间。阿芳试着再次开口,但她感觉到了一个无形的壁垒,话语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或许,他需要一点时间”,阿芳心里这样想。
< class="pgc-img">>随着午后的阳光慢慢变得柔和,房间的沉默也越发浓重。阿芳和老伍都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几乎是零。那种曾经无话不谈的亲昵感觉似乎暂时消失了。
“阿芳,我先回去了。”老伍突然站起身,语气中掺杂着一丝疲惫。
阿芳愣了愣,随即站起身亲切地说:“老伍,走之前,休息会儿。”
< class="pgc-img">>老伍点点头,但并没有坐下,转身缓缓地朝门口走去。阿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伍的背影逐渐远去。
房间里再次回归了宁静,但这次的宁静带着一份沉闷和尴尬。阿芳一个人留在房间里,她的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担忧:老伍的情绪到底是因为什么?他的沉默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故事?
宾馆房间里的傍晚阳光开始变得暗淡,老伍和阿芳的对话不再频繁,原本轻松自在的聊天气氛变得越发沉闷。隔了好一会儿,阿芳小声地打破沉默说:“老伍,到时间退房了,咱们去前台结账吧。”
< class="pgc-img">>老伍微微点头,面无表情地拿起外套,紧随阿芳的脚步走出了房间。退房手续过程中,老伍只是默默站在一旁,最后是阿芳坚持付了房费,她微微叹息,露出了一丝无奈。
步出宾馆的门口,春风送来一丝微凉,阿芳提议说:“老伍,我们去吃点什么吧,换换心情。”
老伍没有立即回答,过了一会儿才冷淡地说:“好吧,你决定吧。”他的心似乎仍在远方,眼神空洞,失去了往日的光亮。
< class="pgc-img">>两人来到了一家装潢温馨的家庭式餐厅。阿芳尽量用愉快的话题来活跃气氛,“老伍,这家餐厅的红烧肉做得很好,要不要试试?”可老伍只是机械地点了点头,全无食欲。
餐后,随着服务员带来了1000元的账单,原本就凝重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阿芳看了眼账单,转头对老伍说:“我来付吧。”
就在阿芳正忙着查找钱包的时候,老伍的眼神徘徊不定。他突然起身,低声说:“我去一下卫生间。”阿芳只是点点头,注意力全在账单上。
< class="pgc-img">>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餐厅的喧嚣声渐渐变得遥远,老伍并没有回来,阿芳等待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她四处张望,却没有老伍的身影。账单静静地躺在桌面上,而老伍的位置空荡荡,留下了深深的尴尬和迷惘。
餐厅其他人的目光开始投射过来,充满了疑惑和审视。阿芳无力地付了账,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餐厅门口。晚风轻轻吹拂过,她的心情如同这末了春日的风,冷而清凉。她的双眼在远处那条熙熙攘攘的街角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背影,那份焦急逐渐转化为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老伍究竟去了哪里?他为什么会突然离开?阿芳的心里充满了疑问,也许,这个夜晚,注定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夜晚。
< class="pgc-img">>夜色渐浓,阿芳独自一人回到了空无一人的屋子。寂静包裹着整个房间,她的心情也如同这深夜里的黑暗,无法找到一丝光明。她坐在沙发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老伍,你到底去了哪里?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阿芳喃喃自语,回想起今天的每一个细节,却怎么也想不通。
疲惫之中,阿芳渐渐入睡了,梦中依稀传来老伍的声音:“阿芳,对不起。”她醒来,才发现是自己的幻觉。
< class="pgc-img">>第二天早上,阿芳决定去老伍的家里看看,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走在通往老伍家的路上,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敲响老伍家的门,许久无人应答。就在阿芳打算离开的时候,门突然开了。老伍的儿子出现在门口,面容憔悴。
“阿芳阿姨,您来了。”老伍的儿子语气沉痛,将阿芳迎了进去。“昨天晚上,老爸他……他突发脑溢血,送医院的路上就……”言未尽,泪已先流。
< class="pgc-img">>阿芳听后如五雷轰顶,一时间竟不知所措。她的心里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自责和悲伤。“老伍,你怎么就走了呢?”她轻声哀叹。
悲痛之余,阿芳回想起老伍在宾馆里的沉默,终于明白那是他在与病魔斗争时的无助和挣扎。阿芳意识到,老伍留下的尴尬和迷惘,可能是他最后的无奈选择。
离开老伍家,走在回家的路上,阿芳思索良多。她看着周围熟悉的街景,心中涌出了对生活的新的体悟。生命有限,最重要的是珍惜与亲人和朋友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
< class="pgc-img">>她决定要更加珍惜现在,更加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不知道下一次道别,是否就是永别。
夜幕再次降临,星空璀璨。阿芳仰望星辰,心中默念:“老伍,愿你在天堂安好。”相遇是缘,分别也是命,生命的旅程中,有笑有泪,有聚有散。阿芳从老伍的离去中,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与爱的珍贵。
焗黄鳝煲是台山乡镇餐厅较为常见的菜式 李晓春 摄
生焗黄鳝煲是台山乡镇餐厅较为常见的菜式 李晓春 摄
中新网江门10月7日电 题:国庆假期广东台山“侨”魅尽显 多款乡味助力留客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欢迎大家到台山市银信博物馆参观,请大家配戴好口罩,扫码进场。”国庆假期期间,今年刚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每天有上千游客前去打卡。其中作为世界记忆名录银信纪念地主要展示区的银信博物馆和银信纪念广场更是人头攒动,《让子弹飞》等电影拍摄地、有“梅家大院”之称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汀江圩同样游人如织。
国庆假期期间,汀江圩游人如织。 冯海琳 摄
据了解,近期,台山“侨”魅尽显,与“侨”有关的场所和展馆逐渐发展成研学、亲子游、深度游的热门打卡点。
“芋头糍水”是冲蒌圩华东楼餐厅近期的网红菜式 李晓春 摄
“梅家大院虽然仍未进行商业开发,但从建筑的风格和历史留下的痕迹来看,当年这里应该比较兴旺。你看这中间的方形广场、四周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旁边有一条汀江河,若不是到现场来看,还真以为电影里看到的,是拍摄时布置的临时场景。”来自湖南的游客关先生在汀江圩参观时和朋友感叹说。国庆假期,恰逢当地“红心向党银信端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在汀江圩举行,展架中的作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游客前去观看。
手工磨芋是制作“芋头糍水”的关键环节 李晓春 摄
在汀江圩,豆腐花、凉粉、茯苓膏、芝麻糊等地方特色小吃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品尝,附近的茶楼饭馆更是游客体验当地农家菜的不二选择。其中,离汀江圩不到200米的华雪饭店以装饰古色古香、味道别具一格而广受食客青睐,黄鳝饭、甜酸咕噜肉、紫苏叶炒田螺、田螺焖鸡、红葱头蒸鸡、豉汁焖南瓜、生焗黄鳝煲、卤水猪杂等乡味十足,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们吃得津津有味,好评如潮。
用不锈钢盆上桌的“芋头糍水”分量十足 李晓春 摄
正所谓,菜香不怕巷子深。藏身于冲蒌镇冲蒌圩的华东楼餐厅,国庆假期期间需提前一天预订才能安排上桌,许多没订桌的食客去到餐厅也只能败兴而归。“我们餐厅上下两层目前仅能安排20张桌子,这段时间很多食客奔着我们推出的家乡菜式‘芋头糍水’和‘八珍煎糍’来的。‘芋头糍水’需选用米芋的芋头,削皮后手工磨成浆,搭配一定比例的粉,搅拌均匀方可下锅。为了食客有更好的体验,餐厅每天仅供应100份以内的芋头糍水,售完即止。这几天,午饭时段要翻桌一次,晚饭时段要翻桌两至三次。”餐厅负责人伍树波透露,芋头糍水分大、中、小三款,搭配当地白菜、农场靓鸡、白贝等食材烹制而成,由他父亲伍炳辉和叔叔伍炳湛亲自掌勺。
国庆假期,台山市银信博物馆人头攒动 刘凯伦 摄
“米芋是节令性食材,中秋过后米芋就逐渐少了。为了不辜负食客长期以来的厚爱,我们近期结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重点推出黑豆鳅鱼汤、黄鳝饭、甜酸蛋、猪杂煎面等特色菜式供食客选择。”伍树波说,目前餐厅每天需消耗20公斤左右的米芋芋头,分量很足的“芋头糍水”需用不锈钢盆装着端上桌,几乎是每桌必点。
“我们是看抖音视频发现这边有特色的台山菜式,特意和家人、朋友一起过来品尝。但我们今天下午五点多来到餐厅时,才听到老板说今晚餐桌已预订满,连第二轮翻桌也安排满了,第三轮估计要等到晚上八点之后才能安排。若实在等不了,就让我们自行到附近的餐厅用餐。”10月6日,来自佛山的梁女士参观完斗山镇浮月村后到华东楼餐厅门口排队等候时说,乡镇的餐厅能有如此高的人气,足以说明它的出品值得食客耐心等候,她让家人和朋友趁着排队等候的时间空隙,去逛一逛冲蒌圩,领略夜幕下的侨圩景色。(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