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5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张鳗鱼
大跳水!旺季打五折也卖不动?
有些事情,只适合在秋天做。比如,品尝“只活一个秋天”的螃蟹。
9月底开始,泰州兴化、苏州阳澄湖等知名螃蟹产地发布“开捕公告”,全国各地的“蟹”被全面捕捞。餐饮品牌们也开始陆续上新“蟹”系列产品,从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到蟹粉炒饭、蟹粉担担面全面开花,也有不少餐饮品牌如旺顺阁等,已经开启了“大闸蟹礼盒”季……
但今年的秋天,“螃蟹们”有点活不下去了……
10月12日,处于旺季的大闸蟹,突然因为“价格腰斩”的话题频繁冲上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榜,武汉、广州、郑州、杭州等多地均出现“价格触及历史低点”的情况。全国各地的水产供应商、零售商,甚至不少刚刚上新“蟹产品”的餐饮老板,叫苦连天:
南京一位大闸蟹供应商表示,价格同比去年近乎“腰斩”。“去年3两重的母蟹最高能卖到180元/斤,今年最贵时也就8、90元/斤,现在直接跌到60元/斤了。”
上海某连锁商超水产采购部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一只2.5两大闸蟹对外售价39.9元。对比往年,今年整体价格有大概10%到15%降幅。”
宁波市场水产供应商则直言,“今年已经接近这几年的‘最低点’了。”
江苏淮安水产市场分析专家发表言论,称:现在淮安大闸蟹的收购价二两母蟹只有30元一斤,四两母蟹降到了44元一斤,这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低价。
供应端叫苦价格腰斩,零售商和餐饮老板也同样发出“苦”声:
“卖不动啊真的卖不动,降价五折都没人要。”
“阳澄湖卖爆仓、新疆第一批螃蟹也断货,但我们小县城15都卖不动,感觉今年卖大闸蟹格外难。问的人少了,买的人量也小了,很多人不相信阳澄湖大闸蟹也能滞销,但事实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现在大家都开始低价引流了,电商平台上,连1.99一只的大闸蟹都出现了,还买五送一,你不降价更没人买。都是赔本的。”
在成都开了十一年的龙虾老品牌,李小孬辣卤江湖老板李小孬也表示,“说实话,前几年刚上新大闸蟹相关产品的时候,只要我们推了,顾客就肯定会来。但现在不是了,家家都推大闸蟹,如果你的味道、价格都没有绝对优势,肯定是不行的。”
“以前大闸蟹很紧俏,现在很普遍了。原来餐饮店们应季上新大闸蟹,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期待一波流量,但现在它其实也就是一个常规的产品,卖不动很正常。”
1.99元/只都没人要
大闸蟹到底怎么了?
“秋风起,蟹脚痒。”今年不管用了。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1、供应量暴涨、远大于求,三年不见的“大丰收”
一方面,在小龙虾后,近两年的大闸蟹也开始逐步走红,“人气高、售价高、利润高”等综合因素下,今年大闸蟹市场的供应端迅猛增加,新入局的大闸蟹养殖户一批接一批,其中不乏返乡创业的“大厂青年”以及“创业小白”,而老玩家们也在努力扩大养殖区,争取“赚更多钱”。
另一方面,受到今年“闰二月”及天气利好的因素,螃蟹产量出现了三年不见的“大丰收”。阳澄湖大闸蟹表示,2023年的总产量预计在1.1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加约17%;兴化河蟹产量也预计将超7万吨,比去年增产10%;不少养殖户也表示,今年大闸蟹的产量在急剧膨胀。
2、增产不增收,还卷进价格战了,1.99元一只买五送一…
供应远大于需求,大闸蟹降价是必然走向。目前在生鲜电商平台上,一只二两左右的清水蟹价格在19.9元左右,4只优惠价格69.9,“鲜活大闸蟹”新人价达到了最低6.99元。在团购平台上,更是出现了99元10只、1.99元一只的大闸蟹,还标注“买五送一”。
一位刚刚上线大闸蟹零售的餐饮老板表示,“今年餐饮一直在打价格战,现在都卷到大闸蟹身上了。只要你比别家贵一块,消费者就能立马转头抛弃你。这个售价都是赔本了。”
3、海鲜低迷,螃蟹也“躺枪”
在不可抗力之外,今年的另一特殊情况也成了“大闸蟹卖不动”的导火索之一。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虽然“大闸蟹来自于淡水”,并非海鲜,但依然受到了不少消费者抵制。8月底,第一波“大闸蟹”上市后,#女子蒸大闸蟹核辐射检测仪报警不断#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大量讨论,尽管最终发现问题出自于“劣质检测仪”的误判,但依然能看到不少消费者的态度都是:今后吃水产要谨慎。
4、“理性、务实”是所有消费者的主旋律
大闸蟹“价格腰斩”,背后所映射的依然是“消费需求转舵”。今年,“消费回归理性”的主旋律,使得不少消费者对于如大闸蟹一般的“奢侈品”、“非刚需”产品出现了“戒断”情况,购买更加谨慎。
一位消费者在热搜下留言,“现在每个行业都那么卷,都在降价,凭什么螃蟹不能把价格打下来?差不多的品质,谁便宜我买谁。”
旺季滞销的不只有大闸蟹
小龙虾也卖不动
连月饼都开始滞销
其实不止大闸蟹经历了“价格腰斩、卖不动”,在这之前,小龙虾也在今年5、6月的旺季里出现了近似的情况。
今年5月中旬,小龙虾价格就“几乎腰斩”,最低达到了10元一斤。甚至有虾农表示:“我得求着人家来收。”
这样的情况,也让不少餐饮老板表示很意外。“其实每年小龙虾都有一段时间的价格下降,但今年有些意外的是,在我们认为是旺季的时候,小龙虾价格属于是骤降了。”
同样的经历,也发现在月饼身上。
10月复工第一日,“月饼今年卖不动了”的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从商家、到消费者,从企业采购到个人购买,都明显感受到“今年的月饼降温了”,到处都在讨论“滞销该怎么办”。
从数据端来看,根据京东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显示,截至8月中旬,该平台今年中秋节月饼销量约9.1万盒,较去年同期的16万盒销量减少43%,总销售额跌幅达55%,呈现“量价齐跌”趋势。
热搜中,一位仓库里积压满了滞销月饼的商家感慨,“本来想靠中秋赚一笔,结果,身边做月饼的、今年基本都是亏损。没曾想过今年是这么差的。只能自己吃了,或者卖给饲料工厂喂猪。”
今年的“应季新品”全砸手里了…
“扛过去!熬出头就有活路!”
二季度的小龙虾、三季度的月饼、四季度的大闸蟹...甚至连酒、茶、水果等餐饮食品相关产品,都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
一位综合食品批发商表示,“从更大范围来看,今年时令性产品的销售额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一些餐饮老板也“抹泪”,“月饼礼盒没卖多少,现在囤的一些时令新品,也全砸在手里了”……
价格腰斩、产品滞销,“问的人少、买的量小”,很多餐饮老板都表示,“今年太难了,四季度可能才是最难熬的几个月。”
但更多餐饮人依然坚守,“竞争惨烈的市场环境下,最考验的就是老板自身的应变能力。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注重服务和品质。保持初心,熬过这一批‘搅局’的,专心做餐饮、做产品的老板一定可以穿越焦虑和迷茫的周期。”
着夏日气温逐渐升高,清凉可口、口感独特的“虎纠蟹生”频频登上福州榜热搜,成为食客们争相追捧的美食。生腌的螃蟹肉质鲜嫩,配上酸甜的酱汁,一口下去让人回味无穷。“蟹生”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佳肴,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也可能是“窜稀套餐”,有人“每次吃完蟹生,总得跑个三五趟卫生间”。
那么,蟹生到底应该怎么吃呢?又有哪些人不能吃呢?
“蟹生”有人爱
也有人怕
“酸酸甜甜的蟹生是福州独有的味道。”谈起“虎纠蟹生”,从事蟹生餐饮五年的王先生停不下来了,“将活蟹去壳清洗,分块后放入碗中,再加入生姜、盐、高度白酒去腥、杀毒,接着,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四到五个小时。再用‘独门配方’秘制调料往上一浇,最后加入烫好的紫菜,一道完美的紫菜蟹生就出炉了。”
美味的蟹生
“我们家只做蟹生,每天能卖出去一百多份,而且许多回头客周周都来!”王先生谈起自己制作的蟹生,语气里满满的骄傲。
蟹生爱好者肖女士边向记者展示保存在冰箱的蟹生边说道,“我都是自己做,从小在海边长大,热衷于吃这些,配上小酒,味道好极了。”
肖女士保存在冰箱里的生腌食品(受访者供图)
“蟹肉雪白像果冻一样,一吸溜顺着唇舌进入喉咙,那滋味妙不可言!”小吴同学也是一名蟹生爱好者,但蟹生对她而言,只可远观不可多吃,“每次吃完蟹生,总得跑个三五趟卫生间。”同样存在“吃完就拉”问题的可不止小吴一人。
专家:
尽量少吃生腌食品
蟹生到底应该怎么吃呢?又有哪些人不能吃呢?为此,记者咨询了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系的肖飞燕老师。
“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食物中潜在危害因素的影响,出现上吐下泻等食源性疾病的症状。”肖老师介绍,生腌食品,虽然通过食盐、食糖或料酒的浸泡增添了独特的风味,但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替代彻底的烹煮,无法有效杀死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从而增加了食用后的健康风险。
肖老师建议,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生腌食品。如果确实喜欢这类风味,在选购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安全标准的生鲜食材,以确保食材来源的可靠与安全。至于在食用时是否搭配粥类作为垫底,其实对于减少上述生物性危害的影响并不大。
“一般来说,进食生腌食品,如蟹生后出现腹泻,大部分可能是因为肠道受到感染引起的。”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脾胃病科于莉医生解释称,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水、食物传播进入人体,如常见的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病原沙门菌,在粪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个月至2年之久。
小贴士
于医生建议,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吃生的食物,尤其是海鲜、肉食,生食虽然美味,但易留存细菌和病毒;
2.避免卫生条件差的餐馆,可能产生较多致病菌;
3.除了生腌等海鲜,隔夜菜也是沙门氏菌滋生的温床,尤其是没有经过合适保存的隔夜菜。
来源:智慧海都客户端
<>山吃山,靠海吃海。大闸蟹虽然享誉全国,但对于海边人来说,还是海蟹更为鲜美。
< class="pgc-img">三疣梭子蟹
>青岛毗邻黄海,自然少不了螃蟹,但真正能走上市民餐桌的不多,只有区区两种而已,第三种只是部分。
< class="pgc-img">三疣梭子蟹
>第一种,三疣梭子蟹,学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十足目短尾下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因整个身体呈梭形,背面又有 3个显著的疣突而得名。其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异,一般雄蟹青绿色,雌蟹偏紫色。以个大肉多,脂膏肥满,味道鲜美著称,是为青岛市面上最主流,也是最受青睐的海蟹,青岛人口中的“蟹子”就是指它。
< class="pgc-img">紫化的三疣梭子蟹
>如何分辨公蟹母蟹
< class="pgc-img">“二母”
>< class="pgc-img">公蟹
>< class="pgc-img">母蟹
>分辨公蟹还是母蟹,最明显的特征并非体色,而是看螃蟹腹面的“蟹脐”,雄者狭长,称尖脐;雌者圆阔,称团脐。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蟹脐略成等边三角形者,为尚未性成熟的母蟹,青岛人谓之“二母”。“二母”实为处女蟹,自然是不会有蟹黄的,因为蟹黄是母蟹成熟的生殖腺及其附属物。
< class="pgc-img">日本蟳
>< class="pgc-img">日本蟳
>第二种,日本蟳,学名Charybdis japonica,梭子蟹科蟳属。这是除三疣梭子蟹外,最受青岛人民青睐的海蟹,一般叫做“石甲红”或“赤甲红”。体色变化较大,背面灰绿色或棕红色均有之。其头胸部宽大,甲壳略呈扇状。个头虽小于梭子蟹,但味道鲜美并不输之。尤其是性腺成熟的雌蟹(俗称红蟳),有海上人参之誉。
< class="pgc-img">细点圆趾蟹
>< class="pgc-img">麻辣蟹钳
>第三种,细点圆趾蟹,学名Ovalipes punctatus,梭子蟹科圆趾蟹属。这种螃蟹并不太常见,因为其肉少不堪食。但是,有一道菜你大概也能吃过,醉蟹钳或者麻辣蟹钳,青岛饭店里的蟹钳多数取自细点圆趾蟹。
以上说的本地所产,然而在青岛这种吃海鲜的氛围非常浓厚的地方,借助发达的现代物流,我们还能吃到各式各样的外来螃蟹,主要有以下几种,供各种老饕食客参考。
< class="pgc-img">伊氏毛甲蟹
>1、伊氏毛甲蟹,学名Erimacrus isenbeckii,近圆蟹科毛甲蟹属。因体色大红,遍体生毛,故又名红毛蟹,市场上也叫“肉蟹”。顾名思义,这种螃蟹以吃蟹肉为主,优势不在膏黄上。
< class="pgc-img">首长黄道蟹
>2、首长黄道蟹,学名Cancer magister,黄道蟹科黄道蟹属,又名邓杰内斯蟹或邓金斯螃蟹(Dungeness Crab ),得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老镇邓杰内斯,国内俗称珍宝蟹。此蟹个头硕大,肉多而鲜美,是美国蟹类产品的重要资源。
< class="pgc-img">普通黄道蟹
>3、普通黄道蟹,学名Cancer pagurus,黄道蟹科黄道蟹属,俗称面包蟹。体型粗壮,呈红褐色,甲壳呈圆形,钳端黑色。普通黄道蟹在东北大西洋非常丰富,北至挪威,南至北非。
< class="pgc-img">灰眼雪蟹
>4、灰眼雪蟹,学名Chionoecetes opilio,也叫雪蟹、皇后蟹。产地阿拉斯加及日本,形状大致为三角形,上面有颗粒状突起分布。蟹壳颜色比较淡,比较软,而肉厚膏肥,可谓是皮薄馅大,活雪蟹新鲜煮制的蟹肉特别甜美,便于烹制。
< class="pgc-img">美国雪蟹
>5、美国雪蟹,学名Chaceon fenneri。此蟹肉质雪白多汁,细嫩幼滑,质感坚韧,味道香甜,可谓蟹中极品。和其他虾蟹不同,美国雪蟹无论如何加工也不会变红。市面上较为少见。
水产市场以及各大超市水产摊位的活海蟹基本就这些了,价格有贵也有便宜,好吃不好吃要看个人口味。要我说嘛,还是梭子蟹最佳。相对来说,价廉物美,特别是青岛的会场大螃蟹,那简直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