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职业餐饮网 孙佳瑶
4年前,他辞去厨师工作,决心发扬西安小吃,自己创立品牌!
4年间,他遇到选址失败、团队内讧等一系列问题,前前后后赔掉了近500万,成了大家冷嘲热讽的对象!
4年后,他逆风翻盘,与长沙小吃正面pk,成为湖南做陕西小吃的头部品牌,170平店一天营收近4万!他就是已经开出11家店的秦九和!
从厨师到老板的跨界,他都踩了哪些“坑”?
他又做了什么,能在如此“排外”的长沙小吃中打下一片天地?
1
厨师转型当老板,连踩3大坑,血赔400万!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惠峰 ,地地道道的陕西人。
< class="pgc-img">>(秦九和创始人 惠峰)
似乎每一位厨师都有一个当老板的梦,惠峰也不例外:“陕西小吃历史真的太璀璨了,它值得被更多的人肯定!我觉得我已经准备好了!”
于是,惠峰将他毕生积蓄拿出来,在长沙开了第一家秦九和。
踩坑1:产品线太多,不被本地人喜欢
说到“秦九和”,便是惠峰踩的第一个坑:“牌匾只有秦九和三个字,大部分人不知道我这是卖什么的,早知道应该在后面加一些陕西小吃之类的后缀的。”
命名的问题倒是比较好解决,但是第一家店的经营情况只能用“冷清”来形容。主要原因是产品线太多了!
当时店里弄了70多样sku,备菜压力大是一方面,重点是长沙这边不爱吃黏的东西,羊肉泡馍、一些炖菜,花了好大的劲但是没人点,就是费力不讨好,生意只能说收支平衡。
踩坑2:刚选完址就拆迁,白扔了200多万
选址问题应该是很多餐饮人的痛了。
曾经,惠峰有一个非常相中的位置,人流密集,家庭客群多,总之就是千般万般的好,但租金没谈好,业主就是不租给他。
几个月之后,突然峰回路转,那家商铺突然给他打电话,说租给他,签合同,租金也便宜好了很多,惠峰特别开心,觉得幸运女神突然降临在自己头上了,赶紧签合同,交钱、装修……
但是就在快要装修完的时候,突然通知他要拆迁!这一晴天霹雳打下来,惠峰直接懵了!一切都白弄了,连租金带装修白扔了200多万!
< class="pgc-img">>踩坑3:把店包装成“景点”,200多万装修费也白瞎了!
做着做着,成绩慢慢好了起来,惠峰开始想了,我应该做一家“样板店”,用最精致的装修弄一家“景点一样的店”,要展示西安文化,让顾客来店里就像到了西安一样,最大化宣扬文化、市集感觉 。
2018年,他开始斥巨资,租下商场300平大店,但是卖的却是客单低的小吃,首先这个成本就比较庞大了。
装修、戏台、演绎、档口的设计方面都呈现市集化,金碧辉煌的装修设计,各种文化全都放在里面……里里外外花了200多万。
但是他却忘了,他开的最终还是一家小吃店,文化太过于喧宾夺主,并且资金能力、管理能力还跟不上,模式太重成了负担。再加上选址不行,没有人流,这个店就没开起来,200多万也没激起什么太大的水花。
2
调整:陕西小吃“长沙化”,170平店日营收近4万!
每一次跨界餐饮人涅槃重生的案例似乎都比较受欢迎,这是因为我们不仅可以复盘他们曾经踩过的坑,引以为戒,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探究他们踩坑后做了什么调整来深入学习背后的逻辑。
惠峰也是一样的,之前踩的坑都是血和泪的教训,他做的几点改进,还是值得大家借鉴的:
(一)砍了20多种菜品,上“大菜”服务家庭聚会
目前餐饮行业发展得最快的是单品,但是承载能力有限,寿命比较短,平均就是1、2年的生命周期。
所以惠峰这种小吃集合店,选择了面、小吃、烧烤三大板块为主要产品。
< class="pgc-img">>但惠峰在最开始有70多种产品!没办法,从“一样都不舍得减”的产品中,含泪删了20多种。
1、黏的产品做删减,因为当地人口味的原因,羊肉泡馍、油饼这类的产品并不受欢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2、删掉备货压力大的产品,减轻压力。
同时,为了迎合来小吃集合店里的家庭客群,秦九和还上新了几款类似葫芦鸡一样的大菜,包括请客之类的社交需求都可以满足。
< class="pgc-img">>(二)产品:减酸、减量、减黏,让长沙本地人也爱吃!
很多地方小吃去其他城市开疆扩土的同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迷失自己。
就拿陕西小吃举例子,长沙的陕西小吃也不少,为了结合当地人的口味,加入臭豆腐、湘菜,就变得有点四不像。没有了正宗的陕西特色,都变成了“长沙版陕西小吃”。
惠峰认为,改革自然是一定的,但是也只是基于产品的基础之上。
< class="pgc-img">>1、味型:减酸50%
作为陕西特色:酸辣香,基本是以酸为主的,甚至陕西人是拿醋当饮料来喝的。但是这样的酸口味长沙人可是吃不惯的。
就拿臊子面这个店内头牌为例子,就直接减弱了50%的酸度,来调节成长沙口味的酸。
< class="pgc-img">>2、份量减少3倍
味型上首先减弱酸,份量上就是一定要变小。
因为和陕西本地不一样,长沙人不把面做为主食,更多的是当成一种菜,一人夹一筷子品尝一下就好了,所以面的份量上缩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惠峰自己也笑着说,这样的份量如果拿回陕西去卖,那肯定是会挨骂的。
< class="pgc-img">>3、 每隔20分钟换一次面汤,保证口感清爽
上面也提到,长沙人是不喜欢吃太黏的东西的,但是像油泼面这样的陕西主打,店内必备是不可以轻易取消的。
< class="pgc-img">>那么就只能是在制作工艺上进行改进,陕西的面越黏越香,所以面汤越煮越有味,而长沙煮面的水就要每隔20分钟换一次,不然就会变得很黏。
但是他也保持了一个特色,一根面就是1.2米的长度,还原当地的面的形状!
< class="pgc-img">>(三)装修选择“小而美”的陕西元素
吃过装修的亏以后,在接下来的店当中,惠峰就只选择了一些必要的陕西元素,比如年画娃娃、葫芦等元素。
以前的一些大型的鼓、戏台,全都尽量地取缔了,这样也能着重给顾客展示西安特色,记得住重点元素。
< class="pgc-img">>(四)控制油温在230度以下,让顾客吃得健康
除了在产品口味上,秦九和在健康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面对家庭消费的属性,对于健康上自然是更有要求的。除了能在明档上作出一些现场感,油才是家庭消费很关心的问题。
于是惠峰特意找专业团队研制专业的仪器,让油温就保持在200-230度之间,不会多也不会少。
因为出于健康考虑,只要油温超过250度,就会有苯这样的有害物质。
< class="pgc-img">>职业餐饮网小结:
创业,意味着改变、不确定,踩坑更是必修课,但是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坑中一蹶不振的例子太多,但是像秦九和一样涅槃重生的例子也每天都在发生!
希望正在创业的你坚定信心走下去,也希望已经成功的你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
>星餐厅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飞飞,编辑:景雪。
“一条吐司,定价为88-118元。”
“两块纽扣饼干售价为21元。”
这两天,明星王鹤棣、白敬亭等人开设的餐厅引发网友热议。
而网友们关注的点全在于,两家餐厅出售的产品价格高昂。有网友甚至对此直言,明星干餐饮,就是在收割粉丝的流量。
01.
单条吐司定价88-118元,
王鹤棣旗下面包店被吐槽
7月13日,王鹤棣旗下一品牌联名的快闪面包店在上海开业。
据网传视频显示,该店每天限量发售150号,吐司每人限购一条。开业当天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去打卡,店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
不过,该面包店的价格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质疑。据网友拍摄图片显示,这家店主要是卖一整条的吐司,定价为88-118元,还有2片吐司+咖啡的套餐,卖48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不少网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吐槽称,这已经超出了吐司合理的售价范围,纯是割粉丝韭菜。“粉丝限定,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价格简直是含泪挣了 110” “饥饿营销?下次就是出高价格给黄牛抢了”。
02.
两块饼干卖21元,网友:真会割韭菜
无独有偶,明星开餐厅,售卖高价产品的,还有白敬亭开的咖啡店。
7月14日,#白敬亭两片装饼干21元相关话题跟王鹤棣面包店一起冲上热搜。
据报道,白敬亭开的咖啡店——GOODBAI CAFE,2块纽扣饼干售价为21元。
红餐网查询GOODBAI CAFE小程序看到,该店一共有4款小饼干,售价从19-29元不等。其中一款7片装小表情饼干,据网友表述“也就比指甲盖大一丢丢”,卖29元。还有网友买齐4款小饼干,共计7小袋,花了177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GOODBAI CAFE小程序截图
针对GOODBAI CAFE的产品价格,有网友直言:“1斤饼干21元,我都要考虑下好吧,何况是177元。”
还有网友锐评称:“真会割韭菜”。
据了解,从GOODBAI CAFE于今年6月初在上海开业,售卖咖啡及餐点,开业首日有消费者大概排了三个小时才进场。大众点评显示,该咖啡店人均为69元/人,单杯咖啡的价格在28元到48元。
但一杯美式28元的价格,仍会让部分网友破防,“有点贵”“杯子看上去很廉价”……
03.
口味差、价格高是通病,
明星餐饮,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事实上,针对明星开餐厅的争议一直都未消停过。
今年6月底,明星赵露思在横店开的甜品店,也曾因一个泡芙卖36元,冲上了热搜。大众点评显示,这家店的人均消费66元。网友推荐菜单上最贵的是一款饼干,售价112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微博热搜截图
可以看到,近年来,入局餐饮的明星并不少,自带流量和光环,相比普通人创业,明星开设餐饮店自身携带的优势明显更多。在此情况下,很多明星餐厅的产品价格要高出同类竞争对手一大截。
但纵观过往倒下的一些明星餐厅,可以发现“贵”“不好吃”也是不少消费者对明星餐厅的共同槽点。
孟非的小面刚开始时曾风头一时无两,顾客一度从一楼排到三楼,然而在后续的发展中,品牌高昂的定价也让顾客逐渐远离。
黄晓明曾投资了一家名叫“百万奶昔”店,营业时他还和Angelababy站台宣传,不过由于定价过高,很快也关门大吉。
还有周杰伦也先后开过不少餐厅,做过意大利菜、中华料理、台湾菜,还开过音乐餐厅,均没有逃过关于“贵”的吐槽。
众多明星都曾看上了餐饮这门生意,明星餐饮的概念一度大行其道。但如今回头看,经过几年的发展,明星餐饮鲜有成功案例,各家明星餐饮甚至因产品品质、加盟纠纷、管理不当等问题频上热搜。
< class="pgc-img">>△图文无关,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明星餐饮被吐槽的同时,如今一批明星也在开始“急着”退出餐饮界。
林更新与“爸爸烤肉”的实际关联只持续了短短2年;入股的火锅店被曝食安问题后,郑凯很快便宣布退股;黄磊,从南京黄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人中退出;黄子韬,退出北京好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等。
而大量明星偷偷地将自己从原有的品牌中剥离出去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餐饮并非想象地那么好赚钱,若自己持续对粉丝的口袋“开刀”,个人声誉会严重受损。
对消费者来说,明星餐饮大多只是一时的热闹,如果产品本身没有足够的特色和性价比,门店很快就会失去竞争力,消费者的尝鲜心理也会迅速淡化。
所以说到底,开餐饮店,即便是有明星光环的加持,也不等于能一劳永逸。只有回归到自身产品本身,才是维持经营的长久之道。
你分享以下两个餐饮行业的改革成功案例:
- 海底捞:作为一家拥有千家门店的上市餐饮企业,海底捞在2021年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翻台率也下滑至3次/天。于是在当年11月,海底捞推出了“啄木鸟计划”,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在该计划的实施推进下,海底捞门店运营效率得到了提升。次年,海底捞又启动“硬骨头计划”,重启了48家之前关闭的门店。伴随着疫情结束,餐饮市场迎来复苏,这些重启的门店为其开拓市场提供了助力。经过这几番改革,海底捞门店运营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经营得到了改善。此外,海底捞还将重点放在创新上,拓展消费场景、个性化服务,提升品牌度,如推出“冰封玫瑰”、演唱会大巴车捞人、夜市摆摊、露营火锅、洗头服务,联合热门IP等等,提升了顾客的就餐体验。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海底捞在逆境中实现反转,在餐饮行业复苏时,已经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头部企业。
- 老乡鸡:作为中国单品牌门店数量最多的中式快餐品牌之一,老乡鸡的全国布局之路与其他品牌不同,其在安徽市场打响名声后,并没有因为追逐利润扩张市场,而是先深耕一个区域,再逐渐向外辐射。自2021年创始人束从轩宣布全国市场布局以来,老乡鸡已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苏州等地开设多家门店。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产品,更在于将文化与品牌深度结合,创始人曾表示自己以“内圣外王”的理念管理企业,对外更是注重“产品第一,顾客至上”。对外,老乡鸡以高水准的出品和创新力征服市场。老乡鸡不断推陈出新,每月推出全新的美食系列,让吃货们尝遍各种滋味,满足他们对美食的追求。此外,老乡鸡还注重产品的内在核心价值,追求高度的产品品质和服务。作为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全产业链模式发展的企业,老乡鸡的全产业链模式涵盖了养殖、宰杀、加工、配送和冷藏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程掌控。中央厨房作为全产业链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老乡鸡的第二道产品竞争壁垒。这种全产业链模式与老乡鸡内圣外王的企业文化相结合,为其打造了独特的经营方式。#每日分享餐饮# #餐饮运营方案#